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你要是想感受一下历史的波澜壮阔,还真得去趟武昌的辛亥革命博物馆。

一走进那博物馆,就感觉像是穿越了一样。

那里面的陈列啊,就像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讲解员,把辛亥革命的故事一点一点地在你眼前铺开。

先看到的是晚清时候的一些景象展示,好家伙,那时候的老百姓看着可真苦啊。

清政府就像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摇摇欲坠的。

当官的腐败,老百姓被各种压迫,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快要爆炸的火药桶。

我当时就想,这不变革可真不行了。

然后就到了革命志士们开始谋划起义的时候。

那些蜡像做的革命党人,表情坚定,眼神里透着一股要改天换地的劲儿。

他们在那种危险的环境下秘密集会、商讨计划,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我就琢磨,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有他们一半的胆量不?再往前走,就看到起义爆发的场景还原了。

枪炮声好像就在耳边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毫不畏惧。

我都能想象到当时的武昌城,火光冲天,喊杀声一片,这是要推翻旧世界的怒吼啊。

他们为了自由、为了民主,真的是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我在那站着,心里直激动,感觉热血都沸腾起来了,恨不得自己也能加入他们的战斗呢。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那些展示的成果也让人挺感慨的。

虽然过程很艰难,中间也有很多曲折,但是毕竟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皇帝没有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这就像在黑暗的屋子里,突然开了一扇窗,虽然外面的路还很长,但有了希望的曙光。

在博物馆里逛着逛着,我就觉得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这些革命先辈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要是没有他们的勇敢和牺牲,哪有我们现在这么自由自在的日子啊。

我也有点惭愧,平时还老是抱怨这抱怨那的,和他们经历的那些比起来,我这都不叫事儿。

从辛亥革命博物馆出来,我就像是从历史的长河里游了一圈又回到现实世界。

我想啊,我们真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得学习革命先辈们的那种精神,遇到困难别轻易退缩,说不定咱也能创造点啥伟大的事儿呢。

总之啊,这一趟参观,超值!。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随着辛亥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 大清王朝发出一声哀叹。

下面是小编为您推 荐的作文 :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一】 辛亥革命是什么? 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 的共和政体。

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 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

这是中国历史的真正进化。

《辛亥革命》还未所有的革命者,为革命捐款、奉献生命的所有人进行了感 人的辩护: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 89 人)、武昌首义将士,以 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 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 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 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

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 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

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 就是很多 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 奉献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鲁迅所说的 舍生取义的志士。

今天的人们,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

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 人幸福奉为最高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诽谤。

革命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历史使命, 革命或许会留下历史的遗憾, 但中国近 代历史革命的进步意义,不容抹杀。

智者如杨度、康有为赞成君主立宪,主张所 谓理性地改良政治,历史已经给了这些有学问而无见识的学者以响亮的耳光。

在中国,只有彻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 3000 年君主专制的毒害,才能让 人民有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机会。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 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光阴荏苒, 一百年转瞬即逝, 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不可否认辛亥革命为我们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但我 们也应适时回望,铭记历史,在历史经验 教训中,避免重蹈覆辙,让中国走上复兴之路!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二】 着历史的轨迹,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 在这浓缩了的历史河流中穿行、体验。

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我通过云展览的方式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这真是一次独特而又令人难忘的体验。

刚进入云展览时,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

看到那些古老的照片,一个个介绍辛亥革命背景的板块,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代。

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与软弱,让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看到列强侵略中国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展示画面,那一行行屈辱的条文,就像一道道伤口刻在中华民族的身上。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老百姓生活该是多么的艰难啊,满心的都是对那个黑暗时代的愤懑。

再随着云展览的引导,了解到革命志士们觉醒的过程。

那些革命先烈们怀着满腔热血,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勇敢地站了出来。

特别震撼的是看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

他们明知危险重重,却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那个场景让我非常感动,心中燃起对英雄们深深的崇敬之情。

他们也是普通人,有家庭,有牵挂,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勇敢赴死。

当时我就想,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我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向往。

然后看到了武昌起义的讲解部分。

这场起义像是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枪声响起,带动全国的反清浪潮。

那些革命者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却有着无畏的精神,我仿佛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看到他们勇往直前的身姿。

看完后我明白了,正是革命先辈们的这种敢于牺牲、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让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的民主进程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这次云展览也让我领会到了很多现在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辛亥革命到今天,无数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努力奋斗着。

我们在享受现在的繁荣时,更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付出巨大代价的先辈们,也要继承他们的精神,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汉幸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想

武汉幸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想

武汉幸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想走进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刚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内心感受是震撼而庄重的。

看着那一件件陈列的文物,有些已经显得破旧,却仿佛带着当年的温度和气息。

那些发黄的纸张、陈旧的兵器,突然感觉到历史就这么真切地呈现在眼前。

这让我想到那些无数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他们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了理想奋斗啊。

特别有感触的是关于革命志士们的理想。

他们当时面临的是封建腐朽的统治,内忧外患的局面。

然而他们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去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

就像那些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杂志,虽然只是几张薄薄的纸张,但却承载了济世救民的伟大思想。

这些革命者,明知前方道路充满荆棘,却毅然前行,这种勇气让人崇敬。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参观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那就是在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反应。

有一些进步人士积极响应号召,然而还有很多封建势力在顽强抵抗。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任何巨大的社会变革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变革者如同在逆风中前行,需要非常大的决心和毅力。

对了还想说,博物馆里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展现了一些革命中的关键事件,像武昌起义等。

看到那些模拟的场景,仿佛听到了当时的枪炮声,人们的呼喊声。

那些壮烈的战斗场面,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者形象就在这些场景里变得生动起来。

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更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为了民族的未来所进行的英勇搏击。

这一路参观下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满是对那个伟大时代的敬重和对革命先辈的缅怀。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抚今思昔,也让我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

他们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精神永放光辉。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

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我想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发出了“ 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春风。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醒过,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起来,勇于拼搏,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党校实践报告组长: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准备阶段: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4月15日下午2:00,我跟随班级的小伙伴们,一同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展现形式,却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讲述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那轰轰烈烈,为清王朝掘墓的辛亥革命运动。

接下来,就从我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聊一聊有关那些有关辛亥革命与武汉的旧事。

初入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走廊两侧一面又一面厚重的石墙上,沉重的黑体字细细陈列着辛亥革命前,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签订的一条条协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上海租地章程等等。

无不控诉着清末严酷的政治危机,其权利的丧失,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其代表的我泱泱大天朝,正处于耻辱的民族历史阶段之中。

其单独列出的中日甲午海战与汉口通商口岸夜景模型从两个历史的切口纪实地向我们展示出辛亥革命前国家的状态。

然后移步晚清一系列自强救亡运动,从义和团到百日维新,越发揭露出清王朝的落魄与腐朽之处。

随后,在孙中山先生出现,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展厅中,1:1还原同盟会成立的场景令人震撼。

远离大陆的日本岛国上,一群爱国志士,或盘腿坐在日式榻榻米上,或肃然站立,抱着解救家国于危难之中的想法,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

随后,展厅里展示了一系列革命志士在两广地区革命失败的记录。

接着,进入辛亥革命真正的展示环节,从保路风潮,到湖北读书社等湖北革命组织对湖北新军的动员工作,再到武昌首义爆发,各省响应,孙中山就职典礼举行。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历史风云变幻,辛亥革命,可谓顺时而现。

关于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偶然性,我认为首先在于事发当晚革命党人的情绪化以及激进主义思想的推动。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范文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范文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范文三篇【篇1】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

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

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

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前方正中为会堂。

李生辉九年四班【篇2】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

如今,物是人非,而在这同一片热土上,我却清楚感受到了铮铮不屈的革命精神。

游历的时间过的很快,但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是过眼云烟,而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

百年辛亥,风云激荡。

那段峥嵘岁月虽已成往事,但留下来确实是我们全人类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辛亥革命是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干、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珍贵的人文精神。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观后感最近逛了辛亥革命云展览博物馆,那感觉就像是坐了一趟时光穿梭机,直接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

一进去,就被那些老照片、旧物件给吸引住了。

看着那些黑白照片里眼神坚定的革命志士,心里突然就涌起一股敬意。

他们的穿着打扮在现在看来有点古板,可在当时那就是时尚先锋,是为了推翻旧世界的勇士装扮。

那些长袍马褂下,藏着的是想要变革、想要给国家换个活法儿的心。

展览里有一些当时的宣传册子,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那种急切和希望。

我就想啊,当时拿着这些册子在大街小巷宣传革命思想的人,得有多勇敢。

那时候可没有互联网,全靠两条腿和一张嘴,就想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出去。

这可比现在发个朋友圈、微博难多了。

说不定走着走着,就被保守势力给盯上了,那可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儿。

还有那些展示革命场景的模拟画面,虽然是在屏幕上,但也让人看得热血澎湃。

想象着当年的枪炮声、呐喊声,一群人为了理想,不顾生死地往前冲。

我就琢磨,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勇气呢?估计得犹豫个半天,可人家革命先辈们那是毫不犹豫,说干就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那部分。

原来一场革命,不仅仅是换了个政权那么简单。

它就像一把大锤子,把封建社会那一套陈旧的枷锁砸得粉碎。

以前普通老百姓活得那叫一个憋屈,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就像一颗种子,开始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就好像突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虽然门后的路还很崎岖,但至少有了希望。

从云展览博物馆出来后,我就一直在想。

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自由、这么丰富多彩,都是那些辛亥革命的英雄们用命换来的。

他们要是能看到现在的中国,不知道会有多欣慰。

我们现在坐在舒服的沙发上刷手机、吃着各种美食,可不能忘了当年那些为了理想吃尽苦头的先辈们。

这个云展览就像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告诉我们,过去的历史不能忘,革命的精神得一直传承下去,说不定哪天,我们也得像先辈们一样,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去拼搏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有幸去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辛亥革命在我的脑海中变得了生动了起来。

以前也知道辛亥革命,但都是教科书上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物,意义等这些冷冰冰的文字,而我第一次对辛亥革命真正有所了解可能也仅限于辛亥革命的前奏黄花岗起义,其中林觉民写了一封《与妻书》,其中关于起义之民族大义当时让我很震撼,而今天又
让我对辛亥革命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到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

我们的国父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凝视远方,注视着当今中国的发展。

沿着历史的轨迹,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开始了在这浓缩了的历史河流中穿行、体验。

最先解说员给我们解说的是鄂军都督府的来历,鄂军都督府纪念馆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1910年。

武昌起义的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

军政府会堂、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都是按照历史场景成列的。

由于明年为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日,所以没有机会上红楼的二楼参观,也没有看到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
这是此行一个小小的遗憾。

馆内还有一些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
只有参观过辛亥革命纪念馆才能真正体会到辛亥革命的深刻意义,辛亥革命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

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

辛亥革命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团体,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去抗争,只要你深入了解他们就会发现辛亥革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书上所说的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更有的是属于中国的铮铮傲骨与不屈的风骨,和一种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天下大义,甚至不惜放弃富裕的生活,抛妻弃子,就如同《与妻书》中“就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可否认辛亥革命为我们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应适时回望,铭记历史,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是中国变得富强起来,人民安居乐业,至少我不愿再看见一份“与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