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篇1】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
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
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
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李生辉九年四班【篇2】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
如今,物是人非,而在这同一片热土上,我却分明感受到了铮铮不屈的革命精神。
游历的时间过的很快,但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是过眼云烟,而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
百年辛亥,风云激荡。
那段峥嵘岁月虽已成往事,但留下来的确是我们全人类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辛亥革命是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干、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抚今思昔,也让我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
他们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精神永放光辉。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
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我想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发出了“ 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春风。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醒过,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起来,勇于拼搏,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党校实践报告组长: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准备阶段: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一)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
走进展厅,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如马关条约等。
还有甲午战争战舰的介绍。
二号展厅一个匣子里装着一把老步枪,弹匣上刻着几个小字:重庆汉阳兵工厂生产,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汉阳造”。
它身上有着战火、硝烟、鲜血组成的特殊气息。
它的枪托上不知有着多少刺刀印,不禁让我想到,那天的武昌城不知经历了怎样残酷的血战。
步枪左边,有着一群用铁做成大炮,重演了当时北洋军对革命军猛烈的炮击。
三号展厅就是重头戏,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
门右边墙壁上刻着三个名字,并称为“首义三烈士”,是彭楚潘等人。
再往前看,模型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群群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模型旁边左右墙壁上,有着许多当年的情景。
大炮不停地咚咚响,马克沁机枪“唰唰”地打个不停,从火车站到长江大桥,都是他们死守的地方。
走出博物馆,我脑子里还浮现着刚才所见的情景。
这次“辛亥革命博物馆”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决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我们祖国今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首义三烈士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却不可磨灭。
他们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净了外国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更应该适时回望,铭记历史,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远大的目标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在历史教训中,把中国做大做强!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二)7月X日上午我们便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本次的党员活动。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4月15日下午2:00,我跟随班级的小伙伴们,一同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展现形式,却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讲述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那轰轰烈烈,为清王朝掘墓的辛亥革命运动。
接下来,就从我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聊一聊有关那些有关辛亥革命与武汉的旧事。
初入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走廊两侧一面又一面厚重的石墙上,沉重的黑体字细细陈列着辛亥革命前,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签订的一条条协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上海租地章程等等。
无不控诉着清末严酷的政治危机,其权利的丧失,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其代表的我泱泱大天朝,正处于耻辱的民族历史阶段之中。
其单独列出的中日甲午海战与汉口通商口岸夜景模型从两个历史的切口纪实地向我们展示出辛亥革命前国家的状态。
然后移步晚清一系列自强救亡运动,从义和团到百日维新,越发揭露出清王朝的落魄与腐朽之处。
随后,在孙中山先生出现,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展厅中,1:1还原同盟会成立的场景令人震撼。
远离大陆的日本岛国上,一群爱国志士,或盘腿坐在日式榻榻米上,或肃然站立,抱着解救家国于危难之中的想法,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
随后,展厅里展示了一系列革命志士在两广地区革命失败的记录。
接着,进入辛亥革命真正的展示环节,从保路风潮,到湖北读书社等湖北革命组织对湖北新军的动员工作,再到武昌首义爆发,各省响应,孙中山就职典礼举行。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历史风云变幻,辛亥革命,可谓顺时而现。
关于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偶然性,我认为首先在于事发当晚革命党人的情绪化以及激进主义思想的推动。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通用10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通用10篇)怀着对先辈烈士的崇尚之情,我们一起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篇13月6日下午,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们,前往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
该馆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宏伟壮观“V”型建筑配以光彩夺目的“楚国红”,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象征着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先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共和之基”雕塑,黄褐色的巨幅浮雕由鄂军都督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副武装的湖北新军将士们战斗的场景组成,生动再现了一个世纪前那场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革命洪流。
武昌起义第一枪成为辛亥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从此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随后,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五个展厅,分别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
第一展厅的条约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目光,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大家驻足思索,久久不愿离去。
12面巨幅的石墙上刻上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厦门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
12幅条约墙被粗壮的铁锁链牢牢牵住。
这些条约和铁锁链,是耻辱的标记,是沉痛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第三展厅的武昌首义部分,革命志士为筹集起义经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真实故事:焦达峰、居正“盗金菩萨”;邹永成“骗金首饰”;刘贤构“捐助夏布”;张振武“出售祖产”;刘公捐献巨金。
辛亥革命纪念日个人心得和感悟8篇

辛亥革命纪念日个人心得和感悟8篇篇1辛亥革命,这场发生于1911年的伟大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更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有幸在辛亥革命纪念日这一天,回顾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一、对辛亥革命的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革命先烈们勇于牺牲、敢于斗争的结果。
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最终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为中华民族赢得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这场革命的深刻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旧政权,更在于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意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二、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在辛亥革命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他们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对个人成长的深刻感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感幸运。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享受着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却历史、轻视牺牲。
相反,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我愿与广大青年朋友们一起,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辛亥革命纪念日的活动。
通过回顾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以及思考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方向,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红色革命纪念馆实践体会6篇

红色革命纪念馆实践体会6篇假期,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__岛的x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孙x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走到纪念馆入口处,4米多高的孙x铜像映入我的眼帘,孙x两眼烔烔有神,为静静沉思、运筹帷幄的神态和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大道和展厅里矗立的黄兴、廖仲恺、蔡锷、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驱者的塑像,每个人都有一段惊险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页艰辛历史,述说着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命的幸福,他们还是误会的走上了这条道路。
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于x东郊黄花岗。
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用生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的那份大义凛然,他们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饱含激动之情。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今天的旅行很紧张,很累,但没有一般意义。
上午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回顾了中华民族8年抗日战争的辛酸史。
参观抗战纪念馆,让我们心血澎湃,浮想联翩。
我相信每个中国人对这场艰苦优秀的抗日斗争都有着深厚的感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战争,七七事变成了日军全面侵略,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陷落,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正如《为了抗日救国而告诉全体同胞书》所说,抗日是生的,不抗日是死的,抗日救国是所有同胞的神圣天职我们不能不被感动,每天的岁月都很安静,这么难来,必须让自己的每天都有价值。
以随时可能失去的心情看待生活,满足生活,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很多问题,希望自己能为子孙留下有用的东西,要求自己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所拥有的生活是前人留下的,感谢、继承、发展是人类社会、中华民族生活不断的命脉关于中日关系,和平友好是主流,这种合作交流不是懦弱,而是体现了中国全球化的大局观,我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学习,以真实的认知,看事实保持冷静。
关于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五篇大全

关于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五篇大全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1《辛亥革命》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在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
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政府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理解的情绪下,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力量!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有刺客枪击。
一阵慌乱后,刺客被抓,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在当时清政府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种子,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
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一旦其发展变成盲目的,脱离实际的,就需要勇于改变,将发展的方向标重新定位。
辛亥革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历史不会再重演,但历史的规律是会再现的,我们要观史而明智,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正确指导自我的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2想起辛亥革命就想起了懦弱无能的清政府,想起了闭关锁国。
国门被轰开,主权被践踏,想起了那些屈辱的历史。
因此,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它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它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它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距离上次去辛亥革命纪念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大概是因为夜深,想起孙中山先生了。
此时,中心花园正上演着1370,我害怕看了之后又感慨时间太快,于是淡
定地坐着,翻了翻那时去纪念馆拍的照片——
那天下雨,我和西毒合撑着一把伞,走进了纪念馆。
馆不大,却能不小心感
受到当年革命团体的那股热情。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结束帝制。
其丰功伟绩
永垂青史!在这场革命中以浙籍志士为主体的光复会,是与兴中会。
华兴会齐名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
大批浙籍壮士,或是革命阵营中的舆论健将,其犀利精彩的文字是革命的义师先声;或是国内最早一批革命学术团体的创建人,这批团体成为汇集四方志士共图革命的基地;或是武装起义的组织者,他们所作的努力和牺牲,可歌可泣;或是闻名遐迩的革命实干家,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富有传奇色
彩的篇章……他们的业绩和品德,是留给后人及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为缅怀他们的业绩,弘扬他们爱国爱民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使浙江人民受到自己前辈这种品德的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促进祖国建设,统一和繁荣昌盛。
上段话摘自馆内的前言。
大概当年的革命都是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斗争的
吧。
曾经的是是非非,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年无从考证。
我们只能通过那些泛旧的照片,已有的记载文字了解那些所谓的帝制和民主共和制。
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图。
大概是因为没有舟山。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人说,当年英国要的是舟山群岛,只是慈禧那个老妇人乐意把香港给他们。
不过,目前作为新区的舟山发展速度也还凑合。
这叫什么?这就叫自力更生。
由于管理严密,我们无法搜集更多的照片,在馆内转了两圈就早早的出来了。
其实我回头看了好几次这块牌匾,总觉得这些字不够霸气。
即使馆虽小,也得霸气外露啊
雨一直细细地下着,像是迷路的孩子,一路都寻找着什么慰藉。
如今,革命英雄体魄不在,留下一座座雕塑,供后人观摩。
其实,观摩什么呢?观摩人的模样,还是眼神,还是感受气魄。
他们的眼神直直的盯着前方,似
乎有话要说。
它饱含着革命同志不灭的爱国之情。
坐了一小时的车到的纪念馆,逗留了20分钟之后就撤回了金沙港。
时间虽
然短,但其间的革命精神我们已深深领略到。
孙中山这面旗帜,是由孙中山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和贡献树立起来的,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在整个中华民族,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中,
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举起这面旗帜,无论对推进中国的革命事业还是革命胜利后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该说,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中,绝大多数时间内,都对举起孙中山旗帜问题,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并且代代传了下来。
另外希望贵馆的馆内面积能够不断扩大。
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
了解革命精神,并使其之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