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后的感受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随着辛亥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 大清王朝发出一声哀叹。
下面是小编为您推 荐的作文 :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一】 辛亥革命是什么? 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 的共和政体。
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 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
这是中国历史的真正进化。
《辛亥革命》还未所有的革命者,为革命捐款、奉献生命的所有人进行了感 人的辩护: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 89 人)、武昌首义将士,以 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 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 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 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
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 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
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 就是很多 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 奉献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鲁迅所说的 舍生取义的志士。
今天的人们,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
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 人幸福奉为最高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诽谤。
革命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历史使命, 革命或许会留下历史的遗憾, 但中国近 代历史革命的进步意义,不容抹杀。
智者如杨度、康有为赞成君主立宪,主张所 谓理性地改良政治,历史已经给了这些有学问而无见识的学者以响亮的耳光。
在中国,只有彻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 3000 年君主专制的毒害,才能让 人民有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机会。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 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光阴荏苒, 一百年转瞬即逝, 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不可否认辛亥革命为我们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但我 们也应适时回望,铭记历史,在历史经验 教训中,避免重蹈覆辙,让中国走上复兴之路!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二】 着历史的轨迹,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 在这浓缩了的历史河流中穿行、体验。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报告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报告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10篇)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报告篇1早在初中,我便把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了解透彻,也早将其重要事件历史意义记得烂熟于心。
可是直到我来到武汉,真切地站在“首义之区”,进入辛亥革命博物馆,静静地参观完五大展厅之后,才觉得自己是真实的全面的走进了这场所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同时也因为在博物馆多多少少感受到了老武汉的风情,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城市,也不得的让我觉得亲近起来。
博物馆整体造型相当具有艺术性,外墙为暗红色无规律起伏、粗糙质感的肌理效果,营造出整个建筑“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似乎也在暗喻辛亥革命爆发的“石破天惊”。
步入序厅,整个序厅被覆盖于缓坡之下,让人不禁联想起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中国压抑黑暗而又暗藏着波诡云谲的氛围。
而踏着徐徐上升的楼梯来到地上,顺着时间顺序再仔细地梳理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觉得辛亥革命也便是历史长河螺旋上升中的一段较曲折的阶梯。
到达顶层,趴在露台上休息,视野开阔,望着底下三五成群的人们有种说不出的云淡风轻之感。
百余年前烈士们在战火中前赴后继地向前,想要追求的就是我们今天拥有的这个和平而包容的社会吧。
来的时候很巧,展厅正好在举办“共同的岁月——孙中山宋庆龄在莫利爱路寓所”图片史料展。
展览分成“伟人世纪缘”、“精诚同忧乐”、“笃爱共死生”和“绵绵无绝期”四个部分,让人不由记起孙中山送给宋庆龄的那副著名联句——“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莫利爱路寓所是1918年孙中山受西南军阀排挤,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在上海的固定居所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感悟600字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感悟600字。
也是孙中山与宋庆龄婚后唯一的固定住所。
这是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他著书立作的安定空间。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篇1】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
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
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
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李生辉九年四班【篇2】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
如今,物是人非,而在这同一片热土上,我却分明感受到了铮铮不屈的革命精神。
游历的时间过的很快,但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是过眼云烟,而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
百年辛亥,风云激荡。
那段峥嵘岁月虽已成往事,但留下来的确是我们全人类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辛亥革命是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干、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抚今思昔,也让我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
他们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精神永放光辉。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
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我想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发出了“ 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春风。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醒过,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起来,勇于拼搏,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党校实践报告组长: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准备阶段: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4月15日下午2:00,我跟随班级的小伙伴们,一同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展现形式,却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讲述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那轰轰烈烈,为清王朝掘墓的辛亥革命运动。
接下来,就从我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聊一聊有关那些有关辛亥革命与武汉的旧事。
初入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走廊两侧一面又一面厚重的石墙上,沉重的黑体字细细陈列着辛亥革命前,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签订的一条条协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上海租地章程等等。
无不控诉着清末严酷的政治危机,其权利的丧失,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其代表的我泱泱大天朝,正处于耻辱的民族历史阶段之中。
其单独列出的中日甲午海战与汉口通商口岸夜景模型从两个历史的切口纪实地向我们展示出辛亥革命前国家的状态。
然后移步晚清一系列自强救亡运动,从义和团到百日维新,越发揭露出清王朝的落魄与腐朽之处。
随后,在孙中山先生出现,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展厅中,1:1还原同盟会成立的场景令人震撼。
远离大陆的日本岛国上,一群爱国志士,或盘腿坐在日式榻榻米上,或肃然站立,抱着解救家国于危难之中的想法,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
随后,展厅里展示了一系列革命志士在两广地区革命失败的记录。
接着,进入辛亥革命真正的展示环节,从保路风潮,到湖北读书社等湖北革命组织对湖北新军的动员工作,再到武昌首义爆发,各省响应,孙中山就职典礼举行。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历史风云变幻,辛亥革命,可谓顺时而现。
关于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偶然性,我认为首先在于事发当晚革命党人的情绪化以及激进主义思想的推动。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600字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600字五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14月29日上午,阳光明媚,凉风习习。
一大早,我跟小伙伴孔天然及我们的妈妈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
我们准时到达正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股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铜像身后就是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
随后我们来到此次活动的集结地红楼东门,已经有不少小伙伴到了,组委会的老师们也忙碌着各种准备工作。
签到、打卡,接下来就是集体进入红楼大院了。
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有序参观了首义将领们的会议厅、外交部、办公室等多处设施,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并观看了武昌起义的震撼5D短片。
短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昌起义第一枪宣告了武昌军民的起义,宣告了大清的覆灭,宣告了中国数千年专制皇权的崩溃,宣告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
参观结束,我们分组采访了导游姐姐和部分游客。
随后,我们在红楼前举行了庄严的小记者宣誓仪式。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武昌起义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可他们凭借着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地向前冲去,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
我明白,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要珍惜我们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2我和室友一起去了武汉,特意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
一上午的参观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博物馆有四层,包括地下层,分为五个展厅,从清末新政讲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博物馆内容很全面,有些文物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些事件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很多在历史教科书上粗线条的知识可能两三页就能讲完,可是博物馆不一样,它可以用很大一个展厅,有图有文有实物地展示,很细致,令人印象深刻。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通用10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通用10篇)怀着对先辈烈士的崇尚之情,我们一起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的爱国作文篇13月6日下午,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们,前往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
该馆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宏伟壮观“V”型建筑配以光彩夺目的“楚国红”,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象征着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先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共和之基”雕塑,黄褐色的巨幅浮雕由鄂军都督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副武装的湖北新军将士们战斗的场景组成,生动再现了一个世纪前那场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革命洪流。
武昌起义第一枪成为辛亥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从此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随后,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五个展厅,分别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
第一展厅的条约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目光,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大家驻足思索,久久不愿离去。
12面巨幅的石墙上刻上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厦门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
12幅条约墙被粗壮的铁锁链牢牢牵住。
这些条约和铁锁链,是耻辱的标记,是沉痛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第三展厅的武昌首义部分,革命志士为筹集起义经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真实故事:焦达峰、居正“盗金菩萨”;邹永成“骗金首饰”;刘贤构“捐助夏布”;张振武“出售祖产”;刘公捐献巨金。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总结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实践总结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也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通过观看这些历史文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牺牲和奋斗精神。
其次,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新的认识。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和英勇行为,他们不畏强暴,勇于斗争,最终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先烈们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最后,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展望。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不幸和屈辱,也看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不懈奋斗。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我们有了更加强大的国力和更加显著的国际地位。
作为中国的一员,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应该倍加珍惜革命先烈们为我们争取来的民族独立和自由。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今天,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地点:辛亥革命博物馆
心灵的抽搐
我不是导游,我不想重复导游词;我只是游客,我只想讲述我的感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辛亥革命,已过百年,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无法触摸。
但当你静心呼吸时,他就会进入你的身体,汇入你的血液,融入你的灵魂。
因为他已经化为空气,长存于世。
以前了解辛亥革命主要通过教科书,感觉很陌生,难以有很深的体会,因为毕竟没经历过。
但是这么多年的积淀(学了很多年历史,学了很多年辛亥革命),终于在那一刻爆发,就是前一段时间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
当时,我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愤慨不已、时而热泪盈眶。
此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何缘故让他们这么的热衷于革命。
其实也不用多想,但也不能不多想,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是中国人,身上流着的是中国血,骨子里存的是中华魂。
正是他们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的一腔热血,将中国的历史推向进步,让后人敬仰。
早就听说红楼的存在,于是乎,今天下午,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路上。
不知怎的,一路上脑中不断闪现电影《辛亥革命》中的片段,但当我真正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就那么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很美、很可爱(也许这两个形容词不是很恰当,但我就是想这样说,略带小孩的一种执拗),我认为美的人就是美的,不管在哪里,抑或是以什么样的一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眼前;可爱的人就是可爱的,无论何时何地与他相遇。
他们美丽可以说是魅力,一种高尚人格的魅力;他的可爱可以
说是执拗,一种对中国革命永不放弃的执拗。
一生鞠躬尽瘁,奋斗于中国革命,忧国忧民,任劳任怨,他要的不是名利,只是国家的繁荣富强。
望着今日富强的祖国,幸福的人民,无论如何,他应该是开心的、快乐的。
正是因为他是开心的、快乐的,所以他的雕像活了,至少在我的心中是这样。
“红楼”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的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是红砖。
红色象征着破晓而出的红日,正因如此人们已习惯将红色与革命联系起来。
红楼的红色代表着辛亥革命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
但我今天看到的红色不是那么的积极,它此时在我眼中是辛亥革命中英烈的鲜血!鲜血!这一刻,我似乎灵魂出窍了,它飘荡于红楼的各个角落,我到处看着、望着、触摸着,我想尽可能地靠近他们,靠近他们的思想,靠近他们的心灵,靠近他们的灵魂。
我可能还是无法摆脱那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所以在参观时我总是想起那部电影中的情节,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件坏事,相反我认为只有先前强烈的冲击力,才能使这次参观有所不同,有些别样的感。
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我不知怎样说,怎样表达才会真实反映我的内心。
也许是因为我想把它们藏于我心中,让我不断反思。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中国的近代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有沉重,而更多的是一份警醒与反思。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
现在大一生活就快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这一年中,你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我感觉我像浮萍,任风吹,任水冲。
林觉民他们的生活好吗?我觉得很好,因为他有追求,他有远大的抱负,他短暂的一生都在全身心地投入他是爱国事业中,不管怎样他是幸福的、他是快乐的。
也许这样说是错的,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挣扎。
但是在他们牺牲后,他们也许可以说是无悔的,而我们呢?大学中的浮萍们?我承认国家、政府开放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