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1.认识数和数的读法:
认识0-100之间的数,包括顺序排列、跳数、十位数、个位数等概念。

学会用中文、拼音和数字表示数的读法。

2.自然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的概念,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自然数的特性,并能在实际
问题中应用自然数的概念。

3.数的比较大小:
学会用符号“<”、“>”、“=”比较大小,根据给定的数进行大小
的判断。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够从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4.数的进位和退位:
掌握两位数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加深对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理解。

可以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5.数的分类:
学会将数字按照奇偶性进行分类,并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奇偶数的特性。

理解零的特殊性和数的位置。

6.数的组成和展开:
认识十进制整数,能够将两位数分解为各个位数之和,理解数位之间
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数的规律和结构。

7.数的运算:
学会进行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运算规则和算数口诀,并能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运算结果。

8.数的图形和几何:
学会认识各种数学图形,包括点、线、面的概念。

学习组成图形和判断图形的方法。

9.数的应用: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购物结账、计算时间、测量长度等。

10.数的推理和解决问题:
提高对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够通过思考和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更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年级趣味数学

二年级趣味数学

低年级趣味数学1、两棵树上共有12只小鸟,其中有4只从第一棵树上飞到第二棵树上,请问现在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 连长带十名战士过河,已经有6名战士过了河,没过河的有几人?3 .8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游戏,1人当鸡妈妈,扮演小鸡的有几人?4. 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五只猫吃五只老鼠要用几分钟?5. 今年妈妈比小力大26岁,10年后,妈妈比小力大多少岁?6 .明明用同样的钱,可以买两个笔记本也可以买三枝钢笔,问笔记本和钢笔哪个贵?7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每人吃一个桃,一共却只吃了三个桃,请问这是为什么?8. 把一根香肠切三次,请问可以切几段?9. 屋子里有十只燃着的蜡烛,一阵风吹进来吹灭了三只,请问第二天小明进来时屋里还有几只蜡烛?10.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1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1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假如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须要多少分钟?1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忆1个角后,还剩几个角?14.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15.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惟独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16.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17.布袋里有外形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18.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

假如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19.一条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线一共有几段?(1)有15个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捉住了5个,还藏着几个?(2)礼堂里有40盏灯开着,关掉了30盏,礼堂里还有几盏灯?(3)50只山羊中有20只母羊,有多少只长胡子的羊?(4)五元钱一堆香蕉,三元钱一堆苹果,两元钱一堆桔子,合在一起是几堆?(5)妈妈在一个盘子里放了7个水果,其中有3个苹果,午饭后全家人吃完了全部水果,午饭后吃了几个苹果?(6)每个人有10个手指头,10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头?猜猜兵器前言:由于哪吒得罪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以引发海啸来要挟哪吒的父亲,要哪吒交出他的四件武器,哪吒的父亲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只能把哪吒的宝贝:“乾坤圈、混天绫、火箭枪、风火轮”交给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请来了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和他的大将们一起看管四件宝贝,并告诉哪吒,想取回宝贝,就得闯过一道道难关。

二年级数学必练100道题

二年级数学必练100道题

二年级数学必练100道题一、加法题1.25+13=2.36+22=3.18+27=4.43+15=5.29+31=6.17+26=7.38+12=8.24+36=9.16+34=10.41+29=11.33+27=12.28+19=13.15+35=14.42+18=15.26+34=17.37+13=18.23+37=19.14+36=20.40+20=二、减法题1.45-23=2.56-32=3.38-17=4.47-25=5.59-34=6.48-26=7.57-35=8.46-24=9.58-36=10.49-27=11.60-38=13.61-39=14.51-29=15.62-40=16.52-30=17.63-41=18.53-31=19.64-42=20.54-32=三、乘法题1.3×4=2.4×5=3.5×6=4.6×7=5.7×8=6.8×9=7.2×6=9.4×8=10.5×9=11.6×4=12.7×5=13.8×6=14.9×7=15.2×7=16.3×8=17.4×9=18.5×7=19.6×8=20.7×9=四、除法题1.12÷3=2.15÷5=3.18÷6=5.24÷8=6.27÷9=7.16÷4=8.20÷5=9.24÷6=10.28÷7=11.32÷8=12.36÷9=13.14÷2=14.18÷3=15.22÷4=16.26÷5=17.30÷6=18.34÷7=19.38÷8=20.42÷9=五、应用题1.小明有25 个苹果,小红有18 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一本书有45 页,小明看了20 页,还剩多少页?3.商店里有36 个文具盒,卖出了19 个,还剩多少个?4.小明有8 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数是小明的3 倍,小红有多少支铅笔?5.一个足球48 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12 元,一个篮球多少钱?6.有24 个小朋友玩游戏,平均分成4 组,每组有多少个小朋友?7.小明买了5 本练习本,每本3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8.一辆公交车上有35 人,到了一站下去了12 人,又上来了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9.小红有42 朵花,送给小明15 朵,还剩多少朵?10.学校有30 棵树,又种了18 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树?11.一个文具盒8 元,小明买了4 个,一共花了多少元?12.有36 个苹果,平均分给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13.小明有12 块糖,吃了4 块,还剩几块?14.一本书有56 页,小明每天看7 页,几天能看完?15.一个排球32 元,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8 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要多少钱?16.有40 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找到了25 个,还有几个没找到?17.小明有28 张贴画,送给小红9 张,又买了12 张,现在小明有多少张贴画?18.学校有45 个篮球,借出去了20 个,又还回来8 个,现在学校有多少个篮球?19.小红有36 颗糖,小明有24 颗糖,小红比小明多几颗糖?20.一本书有63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9 页,第二天看的页数和第一天一样多,还剩多少页没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P1、1,例1,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4、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标 1、使学⽣通过实际观察、⽐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谈话:⼩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想不想看⼀看?(课件出⽰校门的照⽚)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结:同⼀个校门,在它的⾥⾯和外⾯看,看到的样⼦是不同的。

谈话:⽼师这⾥还有两张照⽚,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拍的吗?(课件出⽰教室前后的照⽚)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你发现了什么? ⼩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也不同。

[评析:让学⽣观察⾃⼰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学⽣有话可说,兴趣⾼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

] 揭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活中的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并介绍⼩猴。

⽰范:下⾯我们来观察⼩猴,请⼩朋友看⽼师是怎样观察的。

(边说边⽰范)我先观察⼩猴的前⾯,像这样(从前⾯平视⼩猴)在⼩猴的前⾯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猴的前⾯)那⽼师看到的是这⾥四幅图⽚中的哪⼀幅呢?(出⽰四幅图⽚让学⽣选择) 让每个⼩组的1号⼩朋友学着⽼师的样⼦观察⼩猴的前⾯,师⽣共同评价。

继续⽰范:再观察⼩猴的左边,(教师转到⼩猴的左边)这回⽼师看到的⼜是哪⼀幅图⽚呢?(⼀边看,⼀边从四幅图⽚中找出相应的图⽚)哦,是这⼀张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厘米、米的认识第一小学黄世宽必做题一、算一算。

7厘米+8厘米=()30米+6米=()1米—30厘米=() 94米—50米=()90厘米+10厘米=( )厘米=( )米二、比一比。

6米()12米34厘米()17厘米1米()50厘米23米()23厘米400米()4米15厘米()51厘米39厘米()2米3米()300厘米三、填一填。

房子大约高4()。

小明大约高130()。

一张课桌大约高60()。

门大约高2()。

衣柜高约2()房子高约3()头发长约18()水杯高约10()选做题一、判一判。

1.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2.5厘米比2米长。

()二、做一做。

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三、填一填。

四、试一试。

估计男孩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思有一段绳子长15米,每3米剪一段,要剪几次?(画一画,想一想)考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线段的认识第一小学黄世宽必做题一、填一填。

1. 下图中()和()是线段。

2.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3. 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4. 正方形由()条线段组成,三角形由()条线段组成。

5. ()厘米()厘米6.图中有()条线段。

二、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少1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多1厘米的线段。

选做题一、填一填。

二、想一想。

在量的方法正确的□里画√思考题想一想1. 2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2. 3个点可以画()条线段。

3. 4个点可以画()条线段。

课题不进位加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算一算。

(笔算)73+14= 5+54= 26+33= 23+6= 37+12= 60+18=选做题一、比一比。

25+24○50 27+51○7741+20○61 75+24○7980○35+44 70○80+721+26○33+50 80-30○24+25二、做一做。

1.每人发32张卡片,发给两个人,一共发了多少张?2.男生有23人,女生有45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思考题想一想。

20+15=()+30=()6+70=20+()=()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一、填一填。

笔算加法要注意:(1)要把相同数位();(2)从()位加起,也可以从()位加起。

(3)()满十,向()进一。

二、算一算。

(笔算)25+57= 38+19= 6+36=选做题一、选一选。

1.3个十,8个一,加上5等于()(1)88 (2)43 (3)332.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大(1)72+18 (2)0+100 (3)35+68 3.()加上一个数,结果还是原来的数。

(1)相同的数(2)1 (3)0二、比一比。

33+27○25+36 42+28○42+297+27○17+18 48+19○39+38思考题想一想:小红做作业时,不小心把第一个加数23抄成了32,结果得到了81,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一、算一算。

(笔算)33-22= 88-35= 76-26= 二、森林医生(把错误的改正)。

选做题做一做。

1.树上结了56个桃子,摘掉24个,还剩多少个?2.我们班有48名同学,女生有22人,男生有多少人?3.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只害虫?思考题想一想。

32+()<40 ()-25<35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一、算一算。

(笔算)81-8= 55-37= 65-36=二、填一填。

37+36○71-9 92-45○80-3790-32○29+30 67-17○62-20选做题一、选一选。

1.与62-18的得数相等的算式是()(1)60-19 (2)54-40 (3)70-26 2.被减数是42,差是14,减数是多少?算式是()(1)42+40 (2)42-14 (3)42+24 二、做一做。

航模组有多少人?思考题()里最大能填几?34-1()>18 52-2()>24 33-1()18 62-1()>47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题连加连减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一、算一算。

1.口算:45+20+3= 57-15-11= 34+15+20=29-9-12= 27-15-8= 50+16+24=2.笔算。

35+16+17= 45-27-16= 81-27-16=65 - 11- 34= 11 + 71 + 3= 84 + 1 + 4= 48 – 3 - 9= 26 + 20 +54= 99– 58 - 34=选做题一、做一做1.水果店运来60箱水果,上午卖18箱,下午卖24箱,还剩多少箱?2.一年级一班有女生23人,二班有女生28人,三班有女生27人。

一年级三个班一共有女生多少人?3.五一班参加体育运动的有多少人?思考题想一想。

把21、22、23、24、25、26、27、28这八个数分别填入方框中,使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用一次)()+()+()+()=()+()+()+()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题加减混合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一、算一算(笔算)50+31+8= 57-22+30= 88+83-12=62-18+36= 42+18-35= 83+ 42-5= 58-28+7= 11-8-3= 15+90-93= 二、连一连选做题一、列式计算1.36减去22的差再加上40,和是多少?2.丛2里连续减2个5,得多少?二、做一做1.妈妈买了25个红气球和28个黄气球,送给小朋友10个,还剩多少个?2.车上有乘客42 人,中途下去17 人,又上来18 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思考题想一想爷爷今年62岁,爸爸今年38岁,小明今年10岁,今年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再过5年,小明多少岁?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题加减法估算第一小学符艳玲必做题一、填一填。

(下面各数各接近哪个整十数)28 () 69() 41()33 () 52() 79()二、连一连80-11 91-50+32 42+29 大于70 64+992-27 小于70 80-1228+32+3 24+5选做题一、解决问题,你能行!(1)请你估算一下,冬冬要带多少人民币才能各买一种体育用品。

(2)丽丽带了50元,买了两种不同的体育用品,你猜猜可能是哪两种?思考题想一想二年一班有男生21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2人。

二年一班大约有学生多少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第一小学张冬梅必做题一、填一填。

1.角是由()个顶点和()边组成的。

2.从一个()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二、画一画。

(画两个方向相反的角。

)选做题一、填一填。

1.三角板上有()个角。

2.长方形上有()个大小不同的角。

3.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画“√”。

4.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5.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

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思考题想一想。

1.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你能想出()种情况。

画一画。

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第一小学张冬梅必做题一、填一填。

1. 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2.课桌面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3.长方形有()个角,正方形有()个角,这些角都是()。

二、画一画。

请你用两条直线画出四个直角。

选做题一、填一填。

1.两块手帕有()个直角,黑板有( )个直角。

2.我的数学书封面有()个直角。

3.下面哪个图形是直角?在下面的()画“√”。

4.画直角时:先画一个( ),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 )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的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最后画出( )标志。

思考题数一数。

下图中有几个正方形?第三单元测试卷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判断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黑板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3.教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短无关。

()三、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3.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涂红色,小的涂绿色。

□□□□四、我会数。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五、我会画。

1.画一个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

(从给出的点画起)六、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个角()个角()个角()个角()个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第三小学鲁艳波必做题一、我能行:把口诀说完整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二、我会写:一句口诀写两个算式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三、猜数游戏5×3=★◆×5=10 ●×5=25■×2=10 4×◎=201×5=□△×5=15☆×5=20 ◇×◆=25选做题一、综合题5×2+5= 5×3+5=5×4+5=5×3=5×4=5×5=二、算一算(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2)5个3的积是多少?2、3、4的乘法口诀第三小学鲁艳波必做题1.口诀填空,并抽样列式。

二()得八三四()三()十二四()十六()三得九二三()2.计算。

3×2= 2×2=4×1= 4×4=3.解决问题:一套茶具有4个茶杯,3套茶具一共有多少个杯子?选做题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打“√”,不对的打“×”,并说说为什么。

⑴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⑵求2×4和4×2的积,用的口诀相同。

()⑶ 3×4=12读作三四十二。

()⑷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

()思考题三、提高题出示钟面::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走2大格代表几分钟,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诀吗?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思考题一、下列各题中,○△☆各代表什么数?○ + ○ =6 ○=()△ + △ + △ =12 △=()☆ + ☆ + ☆ + ☆ + ☆ =15 ☆=()○ + △ + ☆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课题6的乘法口诀第三小学马丽玲必做题1.写一写:三六十八六八四十八()()()()2.填一填:6+6+6+6=()×()6×2+6=()×()6×8=6×7+()选做题1.想一想:(你发现了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6×8=() 3×6=()6×7+6=() 4× 6-6=()口诀:()口诀:()2.算一算:5个3连加是多少?加法:()乘法:()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思 考 题练一练: 1.雷老师和5名同学做纸花,每人做4朵,一共做了几朵?2.光明小学二年五班45个同学去春游,租了6条船,每条船坐8人,够坐吗?课题解决问题 第三小学 马丽玲必 做 题1.一双手套是8元,买5双这样的手套是( )元,算式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