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上的区别,从而对比得出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的临床应用方式,提高脑血管病治疗效果。
方法以近年来本院收治的56例脑血管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将这些病患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用普通的肝素注射抗凝治疗,另一组作为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
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活化凝血时间统计,从而得出对比结果。
结果经过观察测定,对照组在5 min,1 h以及120 min时的凝血时间分别为(369±36)s、(334±36)s以及(261±34)s,而治疗组的在这些段时间内的凝血时间分别为(260±28)s、(211±26)s以及(159±35)s,治疗组活化凝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普通肝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作者单位:454003 焦作,解放军九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又称pci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球囊导管以及其他相关器械,经皮穿刺技术送入,对动脉狭窄以及梗阻进行治疗的技术,而在冠心病等脑血管疾病中,这种技术补广泛的用于临床[1]。
在我国,主要的脑血管疾病就是冠心病,同时冠心病也已经成为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
pci术则是主要通过抗凝作用来治疗冠心病。
相较于难以预测的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因为其可预测疗效高而倍受推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此实验的实验对象是本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年龄在52~67岁脑血管病患,其中男32例,女24例。
将这些病患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用普通的肝素注射抗凝治疗,另一组作为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
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活化凝血时间统计,从而得出对比结果。
12 给药方法分成的两组在pci手术之前将注入不同的肝素,治疗组在手术前一天晚上以及次日清晨分别给予两次低分子肝素注射,并于第二次注射后的半小时手术,注射后8 h内无需追加。
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探讨

脑血 管 造 影 技 术 自 E smo i g a ns于 12 9 7年 发 现 以来 , 到 迅 得
速的推广和普及r , I 并与神经 介入治疗 技术结 合 , ] 为许多脑血 管
疾 病 的 治 疗 开 辟 了 新 的 途 径 。脑 动 脉 异 常 的 诊 断 依 据 于 常规 的 脑 血 管 造 影 检 查 , 年 来 多采 用 DS 检查 。D A 可 显 示 8 的 近 A S O
pia ,N a c o g S c u 3 00 tl n h n i h an 6 7 0。Chi a n .
[ src ] 0be t e T v siae t eh lr e t n l ra me t f e e r l a c lrds a e Meh d Dii l u ta t na go r — Abta t j ci o i e t t h l v n i a te t n rb a v s ua i s . to s v n g e o oc e gt b rc i n ig a as o
维普资讯
_ l乐和 实● l季 毒 志 2 0 奎I 0 7年 1l 摹 6基 摹 管疾 病 的 神 经 介 入 治 疗 探 讨
王 尚君 ( 南充 市 中心 医院神 经 内科 四 川 南充 6 7 0 ) 3 0 0
3 讨 论
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 目前 与 心 血 管疾 病 和 癌 症 成 为 引 起 当 今 人 类 死 亡 率 最 高 的三 大 疾 病 , 残 率 很 高 。我 科 从 2 0 致 0 3年 开 始
引 进 和 开 展 了神 经 介 入 疗 法 治 疗 脑 血 管 疾 病 患 者 2 2例 , 总结 现
[ y w r s C r b a bo d v s e ; u o n e v n in n i rp y Ke od ] e e r l l o e s l Ne r ~it r e t :A g o a h o g
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卒中的效果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

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卒中的效果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介入取栓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院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分析,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患者)、观察组(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5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评估值、神经功能测评值、认知功能测评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具有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神经介入取栓术;应用价值在临床中,脑卒中是脑内动脉堵塞、狭小或破裂导致的血管系统疾病,危害较大。
在发病后,患者植物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引发机体调节功能紊乱,且产生并发症的风险性较高,威胁生命安全[1]。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卒中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患者康复状况不佳[2]。
因此,需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予以患者神经介入取栓术进行治疗,积极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脑卒中患者(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进行分析,观察神经介入取栓术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选取脑卒中患者分析,本次研究一共选择100例,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
其中,观察组50例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32:18,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上限值为51岁、79岁,平均(65.41±3.21)岁。
对照组50例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33:17,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上限值为52岁、80岁,平均(66.62±3.16)岁。
两组自然信息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患者溶栓治疗方式,在发病3h后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医务人员将剂量控制在0.9mg/kg,并将最大剂量控制在90.0mg。
介入治疗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 治 疗 方 法
在 实 施 介 入 治 疗 前 3天 给 予 所 有 患 者 口服 阿 斯 匹 林
3 0 0 ag r / 次 ,1次 / 天及氯 吡格 雷片剂 7 5 a r g / 次 ,1次 / 天。 介入 治 疗 在全 麻下 进 行 ,支架 的选择 依 据 患者 的 狭窄 程 度 及部位 ,首 先将直径 为 5毫米 的小球 囊植 入血管狭 窄部进 行
导丝等 ,植人人 体 内后 对病灶 进行局 部治疗 。
4 . 2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适应症及 其优 势
4 . 2 . 1 血管 内溶栓
l 一般资料
抽 取的 我院 收治 的 6 0例 经介 入治 疗 的脑血 管病 患者 均 经C T或 / 及 MRI 检 查 明确 诊断并 排 除了卒 中所致 的严重 残 疾者及 合并 动静脉 畸形或颅 内肿瘤者 。其 中男性 患者 3 8例 , 女性患 者 2 2例 , 年龄 4 5 ~7 1岁 , 平均 年龄 6 1岁 。既往史 : 糖尿病 患者 1 4例 , 高血 脂患者 1 2例 , 有 长期吸 烟史者 2 6例 。 经 DS A检查 确定 : 大脑 中动脉狭 窄 2 1 支 ,颈 内动 脉颅 内段 狭窄 1 5支 , 大脑前 动脉狭窄 1 0支 , 椎 动脉颅 内段狭 窄 9支 , 大脑 中动脉 闭塞 3支 ,颈 内动脉颅 内段闭塞 2支 。
43介入治疗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是由颅内动脉狭窄所致随着介入治疗的深入研究及血管内支架产品完善血管内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已成功应用于治疗颅内大动脉的严重狭窄并取得了显著效果45它一方面能够将堵塞血管的血栓快速消除另一方面植入的支架能够扩张血管的狭窄部位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再者支架顺应性良好可与血管壁紧密贴附有较强支撑力能够有效预防血管发生闭塞防止血栓栓子脱落有效避免了脑血管狭窄及脑血栓的再发生
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发表时间:2019-04-03T09:11:16.4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作者:尹举城[导读] 本文通过对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法的护理干预与非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探讨神经介入治疗法的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国内脑血管疾病及神经介入治疗的现状与潜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276199摘要:本文通过对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法的护理干预与非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探讨神经介入治疗法的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国内脑血管疾病及神经介入治疗的现状与潜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临床诊断与治疗前言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通常高发于中老年年龄段的人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 王尚君.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01).]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神经介入治疗法逐渐为大众接受,但护理干预则尚未被大众与学界承认。
故而,本文选取2018年一年内某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案例,按接受护理干预与否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抽取某医院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一年神经内科收治的37例案例进行研究,按接受内科护理与否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实验组共19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占比为57.89%;女性患者8例,占比42.1%,年龄区间为37—76岁,平均年龄为(56.7±3.23)岁;对照组共18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占比为55.56%;女性患者8例,占比为44.44%,年龄区间为38—78岁,平均年龄为(56.89±3.03)岁。
对照组与实验组性别与年龄分布的P值<0.05,故有可比性。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实用指南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实用指南1. 引言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在影像学引导下,利用导管等器械对神经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
该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等领域。
本指南旨在为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以提高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2.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设备及器械2.1 影像设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需采用具备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实时动态显示等功能的影像设备,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等。
2.2 介入器械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所使用的器械包括导管、导丝、支架、球囊、微导管等。
器械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血管解剖特点及操作者经验进行。
3.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操作流程3.1 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心、肝、肾功能,了解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指征。
(2)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
(3)术前检查: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
(4)器械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术前测试。
3.2 手术操作(1)造影定位: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导管插入目标血管,进行血管造影,明确病灶位置。
(2)介入治疗:根据病灶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血管内介入(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血管外介入(如栓塞、放射治疗)等。
(3)术后评估:术后进行血管造影或其它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3.3 术后处理(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平稳过渡。
(2)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并发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血管痉挛、脑缺血等,并及时处理。
4.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4.1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脑血管病需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有效率。
结果两组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治疗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1.50%,对照组手术有效率为83.50%,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键词: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传统开颅手术;临床效果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近几年以来,在生活饮食习惯等不断改变下,促使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一旦患有脑血管疾病,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在病情不断发展下,则会给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1]。
当前临床中主要应用开颅手术与神经介入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基于此,此次就神经介入疗法的效果展开探究。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脑血管病需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35-80岁之间(平均65.4±5.6岁),男32例,女28例。
观察组30例,年龄35-80岁之间(平均65.7±5.2岁),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30例,年龄40-78岁之间(平均65.2±6.1岁),男13例,女1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头架安装并开展相关手术位置固定,接着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进行开颅治疗,最后结合相关检查与患者血肿情况,合理进行引流处理[2]。
观察组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手术进行前需要将大小便彻底排空,并做好备皮与相关药物准备工作,给予患者尿常规、生化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等,同时进行局部麻醉,给予患者两腹股沟严格消毒,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下大约1-2cm存在明显动脉波动的位置进行穿刺;给予穿刺点按压并将直导丝置入,并保证导管插入到病变位置。
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龙源期刊网
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刘广青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
方法:对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案。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病情监测和预防并发症、抗凝治疗护理和术后指导,本组患者再通51例,占91%,不通5例,占9%,术后出现观察处渗血3例,心率减慢2例,血压下降4例,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均恢复良好。
结论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配合医生抢救是护理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关键。
落实好
各项护理措施,是提高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保证,对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病患者更为满意神经介入治疗 ( P < O . 0 5 ) 。 结论 神经介入治疗不仅疗效显著 , 且对病患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
高 有积 极 意义 。 应 在 临床上 推广 使 用 。 【 关键 词 】 神 经介入 治 疗 ; 脑血 管 疾病 ; 并发 症
冲 图分类号】R 7 4 3 . 3
0 4 5 0 0 0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n e u r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 e n t i n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
br 0v a s c ul a r d i s e a s e
WANG Hu i b i n g
D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 N e u r o l o g y ,Y a n g q u a n C o a l mi n e ( Gr o u p )G 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i n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Y a n g q u a n
c a t i o n s( h e mo r r h a g e o f d i g e s t i v e t r a c t , i n f e c t i o n o f l u n g a n d h e a r t c o n d i t i o n s e t c . )r e mi s s i o n . Re s u l t s D S A s h o w e d t h a t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5 ) 1 0 — 0 0 9 3 — 0 3
T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n e u r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e n t i n c e r e .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5 年 4 月 研 究 ・
神经介入治 疗脑 血管病 的临床效果观 察
王 会 兵
山西 省 阳泉煤 业 ( 集 团) 有 限责 任公 司 总医 院神 经 内科 , 山西 阳泉
0 4 5 0 0 0
[ } 商 要】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运用神经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 方法 于 2 0 1 0 年5 月~ 2 0 1 4 年5 月期间, 选取在我科
g r o u p . T h e y w e r e g i v e n t h e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d p a t i e n t s s y m p t o m s(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 l a n g u a g e ,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a n d h e a d a c h e ) , b o d y c o n d i t i o n m u s c l e t e n s i o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a n d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o f r e l a t e d c o m p l i —
住 院治 疗 的 5 0 例脑 血管 病 患者 , 据其 意愿 分为 研究 组 与对 照组 , 在术 后 行满 意度 调查 , 调查 内容包 括 : 患者 症状 ( 肢体 活 动 、 语言、 意识 、 头痛) 、 查体 情况 ( 肌 张力 分级 ) 及相 关并 发 症 ( 消 化道 出血 、 肺部 感 染及 心 脏情 况 等 ) 缓解 情况 的满 意程度 。 结果 D S A结果示 : 研 究组病 患颈动 脉及椎 动脉狭 窄情况 ( 降低 7 5 %以上 ) 优 于对 照组 ( 降低 4 5 % 左右) 。 对 照组 复发 1 例, 研 究组 脑 血管 复发 率较低 ; 术后 满意 度结 果 示 : 研究 组 ( 9 2 . 6 8 %) > 对 照组 ( 4 4 . 4 4 %) , 脑血
l a r d i s e a s e s .M e t h o d s 5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w h o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i n o u r d e p a r t me n t f r o m Ma y 2 0 1 0 t o Ma y 2 0 1 4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r w i l l i n g n e s s ,t h e y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