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

合集下载

CAP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CAP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Abstract] O 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domestic-made continuous albumin purification system (CAP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Methods Thirty three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were enrolled and 18 were treated with CAPS and 15 with molecular absorbent recycling system (MARS). Results After treating with CAPS,the serum levels of TBIL,TBA,NH3 and C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 The survival rates in CAPS and MARS were 55.5% and 53.3%(P>0.05),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APS may significantly eliminate albumin-bound and water-soluble substances from the blood,improve clinical symp- toms and liver function.
作者单位:100015 北京市 地坛医院危重症内科 第一作者:董庆华 女,39 岁,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人工肝和传染病 危重症医学研究。E-mail: qhsister@ 通讯作者:郭利民,E-mail:guolmdoctor@

DPMAS、PE、PE+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DPMAS、PE、PE+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论著·DPMAS、PE、PE+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观察*高 辰* 李 剀 李 静商丘市立医院血液净化室 (河南 商丘 476000)【摘要】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PE+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PE组(n=26)、DPMAS组(n=26)、PE+DPMAS组(n=28)。

统计三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酸碱电解质及乳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短期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E+DPMAS组较PE组、DPMAS组表现出更好的优势;治疗前,三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E+DPMAS组较PE组、DPMAS组表现出更好的优势;治疗前,三组患者酸碱电解质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酸碱电解质及乳酸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E+DPMAS组较PE组、DPMAS组表现出更好的优势;治疗前,三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E+DPMAS组较PE组、DPMAS组表现出更好的优势;PE+DPMAS组短期疗效有效率82.14%均高于较PE组、DPM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

p ov m e n t r a m e c e l erfiur nd a u e o - hr c l erf l e wih M A RS. The p p eoft saril s t r e nti he te t ntofa ut i a l e a c t - n c oni i ai v v ur t ur os hi tc ei o r viw he p ic p e f M ARS nd isci i 1a lc to n t r a m e f 1 rf iu e e e t rn i l so a t lnca pp iai n i het e t nto i al r . ve Ke r s: o e l d o b ntr cr ua i g s s e ( M A RS ); Prn i l y wo d M lcuara s r e e ic ltn y t m i c p e;Li e a l e;T r a m e t v rf iur e t n
( 00 2,Chi 20 9 na)
Ab tac : olc a ds b ntr cr ua ig ys e ( M A RS ) i w d m odfe xta or r al i e s pp t e ie sr t M e ulra or e e ic ltn s tm s a ne an ii d e r c po e lv r u or d vc w hc a e ov l m i b nd t i sa a e - o u e t xi fe tvey a h a e tm e I sm o ea a t ge ha r ih c n r m e abu n— ou ox n nd w t rs l bl o nse f c i l tt e s m i . tha r dv n a st n ta—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液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液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

*+"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液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鲁 杰,李顶春,刘 叶,袁琳娜,段志文,李 武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与肝病科,昆明650032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血浆置换(PE)的组合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分层后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与肝病科收治的ACLF患者共272例,分为小剂量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液灌流(HP)组(n=190)和单纯内科治疗组(n=82)。

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比较临床疗效;将两组患者按《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分层(前期、早中期、晚期或A、B、C型),随访所有患者出院后12周(短期)、48周(长期)的一般情况及死亡。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小剂量PE联合DPMAS/HP与单纯内科治疗均能降低ACLF患者的ALT、AST、TBil、血氨水平,升高Alb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是小剂量PE联合DPMAS/HP治疗比单纯内科治疗组能更好地清除ALT、TBil和血氨,改善Alb,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小剂量PE联合DPMAS/HP治疗后能显著降低胆汁酸、IN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ELD评分,升高血小板与白细胞比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而单纯内科治疗不能改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与单纯内科治疗组相比,小剂量PE联合DPMAS/HP治疗能降低ACLF患者短期病死率,尤其是能显著降低前期、早中期、A型患者短期病死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MARS

MARS

11
MARS®: a futile tool in centres without active liver transplant support
• MARS® may be helpful in acting as a bridge for transplantation .
• 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军均为需要接受肝移植急性或 病例选择: 慢加急肝衰竭患者, ALF 50例 AonC 26例。 慢加急肝衰竭患者, 例 例
18
得到比较差得结果的可能原因
• 1.治疗时机的问题,应该更早的干预可能会带 治疗时机的问题, 治疗时机的问题 来较好的预期。 来较好的预期。 • 2.爆发性乙型肝炎的病例比重较大,为26例( 爆发性乙型肝炎的病例比重较大, 爆发性乙型肝炎的病例比重较大 例 52%)。 %)。 • 3.大部分患者未等到肝移植。 大部分患者未等到肝移植。 大部分患者未等到肝移植 • 4.本试验不是随机资料。 本试验不是随机资料。 本试验不是随机资料
17
结论
• 4.接受 接受MARS+肝移植 肝移植+MARS 7例患者全部存 接受 肝移植 例患者全部存 活,存活率高于平均水平,可能与MARS改善 存活率高于平均水平,可能与 改善 血液动力学有关,减少肝静脉血栓,减少胆汁淤 血液动力学有关,减少肝静脉血栓 减少胆汁淤 积有利于移植肝的新生。 积有利于移植肝的新生。 • 5.另外一 例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对 期肝昏 另外一70例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对 另外一 例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对3-4期肝昏 迷患者无效。 迷患者无效。
2
MARS®治疗的目的 治疗的目的
• MARS®治疗使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急、慢性肝 治疗使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急、 治疗使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急 病引起的肝衰,主要是支持替代肝脏解毒功能, 病引起的肝衰,主要是支持替代肝脏解毒功能,清除 肝衰竭时累积的大量水溶性和蛋白质结合毒素, 肝衰竭时累积的大量水溶性和蛋白质结合毒素,减少 血浆毒素使肝细胞再生恢复以改善病人情况。 血浆毒素使肝细胞再生恢复以改善病人情况。其目的 是使病人完全恢复或渡过危险期, 是使病人完全恢复或渡过危险期,以及准备和过渡到 肝移植或避免再次肝移植。 肝移植或避免再次肝移植。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维普资讯
!些 士 壁巫壁查 生 旦筻!堂 塑 塑
nJH pt Jn 02 V 11 0 ea l ue20, 0 0 o K 3

继续教育 ・
分 子 吸附再 循 环 系统 的临床 应 用进 展
王 新 周 新 民 苗 继延 樊代 明


M ARS
分.如肝 细胞 。此方法 应用了富含 白蛋白 的低 血压 发生。系统氧耗量保持恒 定,胆
Sa g t n e等1 报道 了一种 新的清除血 的透 析液 去除 人体 内与白蛋 白结 合 的 红素水平降低,尿素水平降低 。治疗过程 2 1 AB 。它含 有三个不同的液体循 安生 ,无明显的不 良反应 。 浆白蛋 白结合 毒素 的透 析方祛 MA S 毒物 ( T) R :  ̄h d 等 观察用 MAR mit J S治疗 8例 在一个闭环 的含白蛋白透析液的循环中, 环系统 血液循环 系统 、白蛋 白循环 系统 MA 要 S 其一侧 有一个具有 新型膜分离系统 、 可高 和透析液循环系统 。 RS 求一个标准 急慢性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单敬 MAR
MA 是一种肝脏辅助支持系统, RS 包 MA RS治疗 1h期 间血液动力学 的变化 。 O
系统血管阻力指数 侧 次 MA RS治疗 的经验 ,就 目前 MAR 括体外 肾脏替代治疗 的基 本构 成 血液透 此间平均动 脉压增加, S 析和超滤,以及吸附 它不含有生物学成 增加,而心脏指数保 持不变 。无透析 导致 在临床应用 的进展 作一综述
【 关键词l 肝 ,人工 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 可能 是一 种治疗急性 肝衰竭 ,急 慢性 中 膜置换后,再与透析 液循环 交换.使血液 附再 循环 系统
毒 、药物过量和慢性 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 中水 溶性毒性物质和部分 AB T进人透析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由陈煜教授等25位全国肝病感染专家共同执笔、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参与编写评审的《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8日在《临床肝胆病杂志》全网首发。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救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在其他疾病的临床应用也得到了拓展。

撰写该共识的目的旨在突出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操作与应用要点,强调规范性与临床实用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

本共识中,对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时机选择、人工肝血管通路的建立、人工肝常用模式的特点及操作方法、人工肝组合模式的应用要点、人工肝治疗的抗凝、人工肝治疗中常见机器报警及处理、人工肝治疗的流程及管理、人工肝治疗室的设置和布局等制定了基本规范和合理的方案。

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技术是健帆首创的人工肝治疗模式,目前在全国100O多家医院应用,临床效果得到了临床医护的肯定,本共识对DPMAS 及其组合模式进行了中肯客观的阐述。

一、DPMAS原理DPMAS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个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依次经过阴离子树脂血浆胆红素吸附柱和中性大孔树脂吸附柱,血浆中的胆红素等毒素被吸附一部分后,与血细胞等有形成分汇合回到人体。

血浆经过两个吸附柱的联合吸附,能增加对炎性介质、胆红素等毒素的清除能力。

参数设置血流速度100T50m1./min;分浆比20%-30版血浆分离速度20-45m1./min;治疗量设定下限为血浆量的1.2倍,一般单次治疗量为2~3倍血浆量。

治疗时间一般至少2h。

应用要点此模式体外循环容积较大,治疗初始时段易发生低血压,应加强监测,如发生低血压要及时给予补液扩容治疗,必要时可在完成肝素盐水预冲后再用胶体液预冲血浆分离器和吸附器,以减少低血压发生的可能。

此模式体外循环管路较复杂,吸附柱对抗凝剂也有一定吸附作用,故应注意适当加大抗凝剂剂量,治疗初始阶段尤其是半小时内的充分抗凝非常重要。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初步研究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初步研究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初步研究何方平;张跃新;吕荣福;肖琳;徐玲;魏琳娜【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026)005【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单次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价,并观察单次6 h的MARS人工肝治疗对肝功能的改善,并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单次6 h的MARS人工肝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胆汁酸水平(P<0.05~0.01),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12例患者共行MARS人工肝治疗17例次,治疗过程平稳,其中11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MARS人工肝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总页数】2页(P442-443)【作者】何方平;张跃新;吕荣福;肖琳;徐玲;魏琳娜【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相关文献】1.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应用研究 [J], 黄春光;杨洁飞;罗小娟2.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初步临床研究 [J], 张跃新;何方平;肖琳;徐玲;魏琳娜3.分子吸附剂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J], 赵海潇4.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147例肝衰竭患者的护理 [J], 戴小云5.血浆置换联合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 [J], 郭婷;王伟新;张丽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冯继宁 吴建新摘要: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是一种新型的改良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技术,能同时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毒性物质和水溶性毒性物质,与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相比,它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来,MARS 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慢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的治疗方面取得的成果正逐渐受到关注。

此文就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工作原理;肝功能衰竭;治疗The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ailure F EN G J i 2ning ,W U J ian 2x in ,Department of Gast roenterology ,X in H ua Hos pital ,S hanghai J iao Tong Universit y S chool of Medicine ,(200092,China )Abstract :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MARS )is a new and modified 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 device which can remove albumin 2bound toxins and water 2soluble toxins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It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ra 2ditional techniques of blood purification.In the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obvious im 2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re and acute 2on 2chronic liver failure with MARS.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principles of MAR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ailure.K ey w ords :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MARS );Principle ;Liver failure ;Treatment 作者单位: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通讯作者:吴建新,Email :wjxgp @sh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是一种新型的改良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技术。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将白蛋白分子作为物质吸附剂引入透析液,与血液内毒性物质结合后,白蛋白透析液经活性炭、阴离子交换树脂及透析装置的作用得以再生和循环再利用。

与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相比,MARS 能够同时有效清除白蛋白结合毒性物质和水溶性毒性物质,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能避免血浆置换的缺陷如血浆短缺、血液传播性疾病、置换失衡综合征等。

而且,由于血液避开了与活性炭、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直接接触,可避免发生血小板、白细胞、凝血因子等物质的吸附和破坏。

目前,MARS 对于治疗急性肝病或失代偿性慢性肝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的价值正在受到关注。

1 MARS 的基本原理1.1 白蛋白在肝脏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了。

"毒性物质假说"提示由于肝脏代谢/解毒功能损害而导致体内一系列毒性物质的积聚,包括胆红素、胆酸、芳香族氨基酸、短链及中链脂肪酸、炎症性细胞因子、氨和肌酐等。

氨、蛋白质分解产物如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吲哚、硫醇、酚以及内源性苯二氮等可能参与肝性脑病的发病。

一氧化氮(NO )、前列腺素等被认为是患者血液动力学异常和肾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子。

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有害影响也比较广泛。

氧化应激还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细胞凋亡发生异常[1]。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毒性物质,除氨以外,均具有非水溶性的理化性质,从而导致传统的血液净化疗法很难有效清除。

但是,它们却可与白蛋白结合。

白蛋白的这一生物学功能是催生MARS 的基础。

白蛋白对于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多方面的意义[2]。

研究表明,合理输注白蛋白能够显著减轻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毒血症,减少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25]。

但是,白蛋白的这些作用并不仅仅是先前普遍认为的扩充血容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参与肝脏的解毒/代谢机制。

如它能与中、短链脂肪酸、胆红素、胆盐、芳香族氨基酸、吲哚、硫醇、酚、色氨酸、NO 、前列腺素等多种代谢产物可逆性结合;它作为细胞外主要还原巯基的来源,能积极清除反应氧和氧自由基,影响氧化还原平衡并降低氧化应激,从而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细胞信号传递和血管通透性。

肝功能不全患者既有白蛋白合成的减少,其结合毒性物质的能力亦降低。

由此可见,利用白蛋白作为主要透析成分,模拟肝脏的解毒过程,可以比较理想地选择性清除体内的代谢毒性物质,阻断肝病的恶性循环,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

1.2 MARS的组成与工作流程最早研发MARS技术的是德国Rostock大学的Stange和Mitzner两位学者。

他们在1993年根据透析技术的发展,在透析液中引入白蛋白,将此转变为模拟肝脏的解毒过程,设计制造了最早的MARS。

这一系统主要凭借MARS膜和白蛋白分子的吸附功能,选择性地清除体内因肝功能衰竭而积聚的毒性物质。

它的工作过程主要由3个循环组成,即血液循环、透析循环和白蛋白循环。

首先,透析机的血液泵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体外,进入MARS的FL U X透析器;MA RS生物膜的一侧与含有毒性物质的血液接触,另一侧则为20%的白蛋白透析液。

患者血浆中与白蛋白组分结合的毒性物质通过MA RS膜转运至白蛋白透析液中,透析液中的白蛋白是以配位体结合转运蛋白的形式结合毒性物质的。

与此同时,血液中的水溶性毒性物质也随之一同进入透析液中。

接着,通过透析回路,在dia FL U X低通透量透析膜的作用下,首先清除白蛋白透析液中的大部分水溶性毒性物质如尿素氮、肌酐、氨等;然后,在活性炭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组成的白蛋白循环回路的作用下,清除硫醇、γ2氨基丁酸、游离脂肪酸等与白蛋白紧密结合的毒性物质或脂溶性高的毒性物质。

即通过透析循环和白蛋白循环,使得白蛋白透析液得以再生和循环再利用。

2 MARS在肝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通常将肝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肝功能衰竭(AL F)、慢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ACL F)以及终末期肝病的慢性失代偿。

与终末期肝病的慢性失代偿不同,AL F和ACL F具有潜在的可逆性,如治疗得当,去除病因或诱因,不少AL F和ACL F患者可能恢复或者能够延长生存时间。

MARS的临床使用,有助于使发生急性功能衰竭的肝脏渡过危险期以获得再生或进行移植的机会,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2.1 MARS在ACL F中的应用MA RS最初的临床研究对象主要是ACL F患者。

尽管当时的研究样本量较小,也非随机性,但结果却非常令人鼓舞,MA RS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循环及肾脏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Mitzner等[6]应用MARS对8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患者的胆红素[(466±146) mmol/L比(284±134)mmol/L]、肌酐[(380±182) mmol/L比(163±119)mmol/L]和尿素氮[(26.4±10.3)mmol/L比(12.9±4.9)mmol/L]均有显著下降,血清钠[(127.5±7.7)mmol/L比(137.5±4.8) mmol/L]和平均动脉压[(71.9±12.8)mm Hg比(95.6±7.8)mm Hg]有明显升高,同时,肝性脑病与肝功能储备分级也有明显改善(Child评分: 13.25±1.3比9.4±1.8,P<0.001)。

最后,这组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住院生存率达到了62%。

在此基础上Mitzner等[7]开展了进一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样也证实了MARS对ACL F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他们将13例明确诊断为I型肝肾综合征的ACL 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A RS组(n=8)在接受标准药物治疗(SM T)的基础上再进行血液滤过(HDF)与MARS治疗;对照组(n=5)则仅进行标准药物治疗与血液滤过。

结果显示,MA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肌酐[(3.8±1.6)mg/dl比(2.3±1.5)mg/dl]与总胆红素[(26.8±11.6)mg/dl 比(17.3±7.5)mg/dl]有显著下降(P<0.01);血清钠[(130±8)mmol/L比(139±7)mmol/L]与凝血酶原活动度(32%±13%比44%±12%)有显著增高(P<0.01),而MA RS组的平均动脉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2±17)mm Hg比(61±10)mm Hg,P< 0.05]。

并且,在MARS组中,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在治疗后的第7天,对照组的死亡率即达到100%,而MA RS组的死亡率为62.5%,至第30天死亡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

此后,Heemann等[8]以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样证实了MA RS能够显著改善ACL F患者的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其实,除了MA RS以外,尚有另一种白蛋白透析方法2Promet heus系统可用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该系统由血浆分离吸附系统(FPSA)和高通透量血液透析两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白蛋白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由中性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清除此白蛋白滤出液中的毒性物质后,将此再生的白蛋白回输入血,然后再通过高通透量血液透析来清除水溶性毒性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