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项目5
装配体模态分析方法(UGNX5)

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UG NX 5.0NX NASTRAN 5.0概要进行装配体模态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到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UG NX 5.0 SOL 103 不支持Surface-to-Surface Contact 功能,这给模态分析造成很大的不便.实际上,NASTRAN这个求解器是支持有接触的模态分析的.只是目前NX还没有完善好这个功能.这里介绍一种应用NX5.0 NXNASTRAN5.0进行有接触的模态分析.并对设置无接触、有接触、粘合三种形式的模态分析进行比较.前提条件,熟悉NX5.0静态解析,模态解析的方法;熟悉NASTRAN 输入文件.dat的结构形式.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UG NX 5.0NX NASTRAN 5.0解析用模型上下两个组件通过4个螺栓连接,底面完全固定;求解此装配体的模态(前10阶).(注:纯粹为了对比)NX NASTRAN 5.0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2. 设置Structural Output Requests1:输出Displacement, Stress, SPC Force, Contact Result.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3.右键点击solution Contact ÆCreate Subcase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ÆOK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SOL 101SUBCASE 2STATSUB = 1METHOD = 3追加EIGRL 3 1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Close .dat file Æ运算ÆPost-Processing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NX NASTRAN 5.0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UG NX 5.0NX NASTRAN 5.0固有频率比较装配体的模态分析方法UG NX 5.0NX NASTRAN 5.0结论不考虑接触的模态结果,振型中有穿透发生.粘合限制了两个组件相互远离的变形.不考虑接触的固有频率最小,设置接触次之,粘合的最大.(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进行模态分析的时候,如果模型不是太复杂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接触.。
UG NX项目5 UG模具的设计

• 显而易见,上述操作过程非常烦琐,设计效率十 分低下,因此,现在很多企业都在CAD系统上开发 适用于自己公司的标准模架库,可以直接调用。 本例是从UG系统Mold Wizard模架库中调用的标准 模架,如图5-1-22所示。
• (8)典型零件与结构设计。在注塑模中,典型零 件与结构设计包括定位圈、主流道衬套、浇口、 顶杆、斜抽芯机构和冷却水道等。与模架中各零 件的设计类似,首先要通过查阅手册选择合理的 零件类型和参数系列,然后根据所选的系列数据 为零件造型,造型好的零件通过装配设计来与模 架配合,修剪长度,创建装配所需要的孔等。通 过上述步骤,最终形成的模具装配体如图5-1-23 所示。
• (5)成型零件的设计过程。模具成型零部件是注 塑模具设计中最关键、最复杂的一步。在定义好 成型镶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布尔运算挖出镶件 内的型腔(用成型镶件减去制品模型)。为使成 型后的制品能从模具空腔中取出,模具必须要分 模,模具分成动模侧和定模侧两部分,此分界面 称为分模面。
• 在通用的CAD系统中,由于没有分模面定义的辅助 工具,因此必须利用系统的曲面造型功能根据制 品的特点自行构造分模所需的复杂曲面,经过造 型创建的分模曲面如图5-1-19所示。
• (6)型腔布局。型腔布局就是确定模具中型腔的 数目及排列情况。通过UG中的“变换”对话框 (图1-32所示)里的“绕点旋转”、“用直线做 镜像”、“圆形阵列”、“绕直线旋转”、“用 平面做镜像”等功能对成型镶件进行操作就可以 实现型腔的布局,本例为一模两腔布局形式,布 置完成的结果如图5-1-20、5-1-21所示:
• (7)模架设计。通过查阅手册可以选择合理的模 架类型和参数系列,根据所选的系列数据为模架 中的所有零件组件一一造型(包括定模板、动模 板、动模垫板、动模座板、顶出板、顶出固定板、 导柱及导套等)。在所有的零件模型均建立好以 后,需要进行装配设计。装配设计利用CAD系统的 配合、对齐、角度、插入等命令来实现。如果装 配较复杂,可以先进行部分零件的装配,完成后 再进行部件间的装配,这样就可以减少装配的难 度。
UG_NX_5.0数控编程通用知识

锻 UG NX 5.0数控编程完全自学手册
炼第 3 章
UG NX 5.0数控编程 通用知识
在NX/CAM各加工模块中,用户在进行数控编程过程中许多操作是相同的。为 了方便读者学习,本章将对CAM应用中常用的操作命令和工具进行讲解。
重点知识
创建操作的方法步骤 操作导航器的使用 刀轨的生成和模拟
练习案例
图3-5 从刀具库中选取刀具
5-UG.NX5.0--free form feature

自由曲面
通过点创建自由曲面
从极点
每个点不一定都在生成的曲面上,曲 面会尽可能逼近每个点。
Unit 5 Free form feature
Section 1
自由曲面
通过点创建自由曲面
由云点
通过读取大量的点,生成曲面,这些点的分布是散乱的、 无规律的。
用于选择点群。
用于读取文件中已创建 的点。
用于改变U、V向量方向和曲面法 向的坐标系。 选择视图:利用选择的视图作 为U-V平面,平面的法向垂直于视 图,U向指向右方,V向指向上方。 工作坐标系:利用当前工作坐 标系作为方位坐标系。 当前视图:利用当前视图作为 方位坐标系。 指定坐标系:利用以前创建的 坐标系作为方位坐标系。 指定新的坐标系:利用坐标系 的功能定义一个新的坐标系作为 方位坐标系。
自由曲面
有关自由曲面的工具栏
Unit 5 Free form feature
Section 1
自由曲面
通过点创建自由曲面 通过点 从极点 由云点
Unit 5
Section 1
Free form feature
自由曲面
通过点创建自由曲面
通过点 通过按矩形分布的一组点阵构造曲面。
设置创建曲面的闭合和闭合 方式: 两者都不:在行、列上都 不闭合。 行:在行方向上闭合,第 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合。 列:在列方向上闭合,第 一列和最后一列重合。 两者皆是:都闭合
自由曲面
用于设置生成的曲面符合 各条曲线的程度。 正常:系统按正常的过 程创建实体或曲面,该选 项具有最高的精度,但占 有更多的内存。 使用样条点:要求选择 的曲线必须是具有与选择 的点数目相同的单一B样 条曲线,生成的实体将通 过控制点与曲线相切。 简单:建立尽可能简单 的曲线网格曲面。 限制生成的曲面与初始曲 线间的公差。G0:距离 公差,G1:角度公差, G2:相对公差的10%。
UGnx5基础介绍

创建阶梯剖视图
1、创建一个视图作为剖视图的父视图。 2、选择父视图。 3、指定剖切线中心作为剖切位置。 4、定义折弯的位置。 5、确定投影方向。
创建旋转剖视图
DrawingAdd…
命令:“插入”“视图” “旋转剖视图 ”
旋转剖视图的操作步骤:
选择父视图 定义旋转点 定义段的两个新的位置 指定剖切面通过的中心
创建轴测剖视图
1、创建轴测视图。
2、执行
或
3、选择轴测图为父视图。 4、选确定投影方向的箭头方向。 5、选确定剖切面的箭头方向。 6、定义剖切线位置。
工程图
视图编辑
© UGS Corp.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改剖切线位置
1、选中剖切线点击鼠标右键。
2、选中剖视图在右击菜单中选“更新”。
创建并调用图纸
5、回到有工程图的窗口。 6、“格式”/“图样”/“调用图样”。 7、“确定”。 8、选择保存的图样文件。
工程图
将UG的工程图转换为CAD图
© UGS Corp.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2D-Exchange”转换
在UG环境下: “文件”→“导出” →“2D-Exchange” 在“导出至”栏中设置导出文件的存盘路径。 确定。
制图的设置
4、剖切线的设置 命令:“首选项”“剖切线”
制图的设置
5、尺寸标注的设置 命令:“首选项”“注释”
制图
建立各种视图
© UGS Corp.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添加基本视图
DrawingAdd…
命令:“插入”“视图” “基本视图”
选择部件
UGNX120机械产品设计实例教程项目5机械产品设计进阶—“自上而下”的减速箱设计

UGNX120机械产品设计实例教程项目5机械产品设计进阶—“自上而下”的减速箱设计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减速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能够提高减速箱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UGNX在机械产品设计方面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和功能。
本篇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UGNX12.0进行“自上而下”的减速箱设计。
在设计减速箱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减速箱的传动比和额定功率。
然后,根据传动比和额定功率,选择适当的减速比和功率所需的输入和输出轴的直径。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减速箱的结构和布局。
在UGNX中,可以使用装配工程师模块来设计减速箱。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装配环境,然后将所有的零部件导入到装配环境中。
在导入零部件之前,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新的件号和PRT文件,以便将减速箱的零部件组织起来。
我们可以使用名称命名约定来命名零部件,并使用约束来定义零部件之间的关系。
一旦所有的零部件都导入到装配环境中,我们可以开始定义零部件之间的关系。
使用UGNX提供的各种约束,如位置约束、方向约束、旋转约束等。
通过定义这些约束,我们可以模拟出减速箱内部的运动和力学特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在装配环境中创建零部件之间的运动和跟随关系。
通过创建运动连接和曲线连接,可以将零部件之间的动态关系模拟出来。
这样,在进行减速箱设计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零部件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完成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减速箱的设计。
通过使用UGNX提供的分析工具,如运动分析、强度分析和优化分析等,我们可以对减速箱的设计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这样,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减速箱的性能和可靠性。
最后,在完成减速箱的设计和优化之后,我们可以使用UGNX提供的虚拟制造和检验工具对减速箱进行模拟制造和检验。
通过使用虚拟制造和检验工具,我们可以在实际制造和检验之前,对减速箱的装配和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证。
这样,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改进减速箱的质量和性能。
UG NX 8.0实例建模基础教程项目5

WAVE操作实例1: 第一步:新建WAVE_1.prt模型文件,然后创建一条封闭样条线。
第二步:使用“新建组件”命令创建WAVE_1下一级的零件WAVE_part1.prt,并将 其设为工作部件,然后打开装配工具栏中的“WAVE几何链接器”对话框 ,利 用“复合曲线”选项选择WAVE_1.prt中的样条曲线 。
1
1 1 1 1 2 1
第一步:建立一个总装配文件:dau_nut_cracker_assm_mated.prt,这个文件 中不包含任何几何特征,仅记录装配关系。 第二步:装入6号零件dau_nc_base.prt。
第三步:按照上一步的操作装入9号零件,并进行接触定位。
第四步:装入8号零件,8号零件共有2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合页。
第四步:装配销轴。
第五步:转配插销部件。
第六步:装入插销部件。
二、夹钳的装பைடு நூலகம்过程
件号 1 2 名称 dau_nc_crank dau_nc_arm 数量 1 1
3
4 5 6 7 8 9
dau_nc_shaft
dau_nc_link dau_nc_ramrod dau_nc_base dau_nc_smasher_plate dau_nc_hinge2 dau_nc_mount
第五步:装入7号件,7号件需要与第二片合页进行完全约束。
第六步:装入3号零件。
第七步:安装1号件,并与3号件进行约束定位。
第八步:安装2号零件,与1号零件类似,2号零件在另一端与3号销轴完全约束。
第九步:安装5号零件。
第十步:安装4号零件。
此时所有零件的装配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组件”命令来模 拟一下夹钳的运动,来验证一下装配的准确性。
UG NX 12.0 建模图文教程 第5讲

UG NX 12.0 建模图文教程第5讲
前言
本教程适用于UG初学者,以图纸实例完成识图建模过程。
而建模思路多种多样,不仅限于本教程这一种。
建模步骤:
1、包容体。
根据图纸中模型摆放方向,设置底座长方体尺寸。
2、垫块。
选择前表面,选择长棱边作为参考方向,根据此设置参数。
垂直于表面方向为高度尺寸,长棱边方向为长度尺寸。
定位方式选择线落在线上,重复2次操作,注意选择顺序。
重复垫块,选择上步垫块的上表面,选择长棱边作为参考方向,依据此设置上部垫块尺寸参数。
垂直于表面方向为高度尺寸,长棱边方向为长度尺寸。
定位方式选择线落到线上,重复2次操作,注意选择棱边的先后顺序。
3、腔体(矩形)。
选择底面,选择长棱边作为参考方向,依据此设置上部垫块尺寸参数。
垂直于表面方向为深度尺寸,长棱边方向为长度尺寸,宽度可以长一些,只要把实体穿透即可。
定位方式选择线落到线上,重复2次操作,注意选择棱边的先后顺序。
4、孔。
沉头孔,实体上是一大一小两个孔,用沉头可以一次完成建模,按照下图进行设置,制定点选择棱边中点。
5、边倒圆。
选择两个棱边,根据图纸尺寸设置参数。
6、孔。
简单的孔,边倒圆必须先做,这样才能直接捕捉到圆弧的圆心,直接添加两个孔,深度限制选择贯通体,根据图纸尺寸试制参数。
6、完成建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视图的创建 5.3.1 创建基本视图
观看建模视频
5.3.2 创建全剖主视图
观看建模视频
5.3.3 创建投影视图(左视图)
观看建模视频
5.3.4 创建局部剖视图
观看建模视频
5.3.5 创建局部放大图
观看建模视频
5.3.6 创建局部视图
创建局部视图B 创建局部视图C
知识点释疑
UG NX的内置图框通常不符合国标要求,而在制图模块中绘制图 框的操作又不太方便,故此处我们将采用直接调入Auto CAD制 作的标准A4图框的方法。
观看建模视频
5.2.2 首选项设置
正式出图前,应对一系列图纸参数进行设置,包括:
制图首选项: 视图首选项: 视图标签首选项: 注释首选项:
观看建模视频
5.4.7 标注技术要求及标题栏
观看建模视频 标注完成后,微调图纸至理想状态即可出图
项目5知识点
创建及编辑图框、标题栏的操作方法 创建及编辑基本视图、轴测图的操作方法 等的操作方法 创建及编辑尺寸、技术要求等的操作方法
5.1 制图界面定制
观看操作视频
5.2 图纸的创建 5.2.1 创建图纸
5.3.7 修改视图显示效果
观看操作视频
5.4 标注尺寸 5.4.1 标注左视图尺寸
观看建模视频
5.4.2 标注主视图尺寸
观看建模视频
5.4.3 标注俯视图尺寸
观看建模视频
5.4.4 标注局部视图尺寸
观看建模视频
5.4.5 标注局部放大图尺寸
观看建模视频
5.4.6 标注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