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易错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反比例函数1.如图,已知A(﹣4,),B(﹣1,2)是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m≠0,m<0)图象的两个交点,AC⊥x轴于C,BD⊥y轴于D.(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3)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连接PC,PD,若△PCA和△PDB面积相等,求点P坐标.【答案】(1)解:当﹣4<x<﹣1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把A(﹣4,),B(﹣1,2)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把B(﹣1,2)代入y= 得m=﹣1×2=﹣2;(3)解:如下图所示:设P点坐标为(t,t+ ),∵△PCA和△PDB面积相等,∴• •(t+4)= •1•(2﹣t﹣),即得t=﹣,∴P点坐标为(﹣,).【解析】【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4<x<﹣1时,一次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把B点坐标代入y= 可计算出m的值;(3)设P点坐标为(t, t+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 •(t+4)= •1•(2﹣ t﹣),解方程得到t=﹣,从而可确定P点坐标.2.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1)点C的坐标________;(2)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直线AC上的点E,且点E的坐标为(2,m),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若(2)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CD相交于点F,连接EF,在直线AB上找一点P,使得S△PEF= S△CEF,求点P的坐标.【答案】(1)(3,0)(2)解:∵AB=CD=3,OB=1,∴A的坐标为(1,3),又C(3,0),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则,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x+ .∵点E(2,m)在直线AC上,∴m=﹣ ×2+ = ,∴点E(2,).∵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E,∴k=2×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解:延长FC至M,使CM= CF,连接EM,则S△EFM= S△EFC, M(3,﹣0.5).在y= 中,当x=3时,y=1,∴F(3,1).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则S△PEF=S△MEF.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a'x+b',∴,解得,∴y=﹣ x+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 x+c,代入M(3,﹣0.5),得:c=1,∴y=﹣ x+1.当x=1时,y=0.5,∴点P(1,0.5).同理可得点P(1,3.5).∴点P坐标为(1,0.5)或(1,3.5).【解析】【解答】解:(1)∵D(3,3),∴OC=3,∴C(3,0).故答案为(3,0);【分析】(1)由D的横坐标为3,得到线段OC=3,即可确定出C的坐标;(2)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到AB=CD,由D的纵坐标确定出CD的长,即为AB的长,再由B的坐标确定出OB的长,再由A为第一象限角,确定出A的坐标,由A与C的坐标确定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E坐标代入直线AC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确定出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3)延长FC至M,使CM=CF,连接EM,则S△EFM=S△EFC, M(3,﹣0.5).求出F(3,1),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到高相等,再利用同底等高得到S△PEF=S△MEF.此时直线EF与直线PM的斜率相同,由F的横坐标与C横坐标相同求出F 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确定出F坐标,由E与F坐标确定出直线EF斜率,即为直线PM的斜率,再由M坐标,确定出直线PM解析式,由P横坐标与B横坐标相同,将B横坐标代入直线PM解析式中求出y的值,即为P的纵坐标,进而确定出此时P的坐标.3.如图,已知直线y=x+k和双曲线y= (k为正整数)交于A,B两点.(1)当k=1时,求A、B两点的坐标;(2)当k=2时,求△AOB的面积;(3)当k=1时,△OAB的面积记为S1,当k=2时,△OAB的面积记为S2,…,依此类推,当k=n时,△OAB的面积记为S n,若S1+S2+…+S n= ,求n的值.【答案】(1)解:当k=1时,直线y=x+k和双曲线y= 化为:y=x+1和y= ,解得,,∴A(1,2),B(﹣2,﹣1)(2)解:当k=2时,直线y=x+k和双曲线y= 化为:y=x+2和y= ,解得,,∴A(1,3),B(﹣3,﹣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直线AB与y轴的交点(0,2),∴S△AOB= ×2×1+ ×2×3=4;(3)解:当k=1时,S1= ×1×(1+2)= ,当k=2时,S2= ×2×(1+3)=4,…当k=n时,S n= n(1+n+1)= n2+n,∵S1+S2+…+S n= ,∴ ×(…+n2)+(1+2+3+…n)= ,整理得:,解得:n=6.【解析】【分析】(1)两图像的交点就是求联立的方程组的解;(2)斜三角形△AOB的面积可转化为两水平(或竖直)三角形(有一条边为水平边或竖直边的三角形称为水平或竖直三角形)的面积和或差;(3)利用n个数的平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和公式可求出.4.如图,已知A是双曲线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OA交双曲线于另一点C,当OA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将OA向上平移个单位后,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交于点M,交y轴于点N,若 =2,(1)求直线MN的解析式;(2)求k的值.【答案】(1)解:∵OA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将OA向上平移个单位后,N(0,),可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x+b,把N(0,)代入,可得b= ,∴直线MN的解析式为y=x+(2)解:如图所示,过A作AB⊥y轴于B,过M作MD⊥y轴于D,则∠MDN=∠ABO=90°,由平移可得,∠MND=∠AOB=45°,∴△MDN∽△ABO,∴ = =2,设A(a,a),则AB=a,∴MD= a=DN,∴DO= a+ ,∴M( a, a+ ),∵双曲线经过点A,M,∴k=a×a= a×( a+ ),解得a=1,∴k=1.【解析】【分析】(1)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为y=x,向上平移为y=x+b,可求出N点坐标,代入y=x+b,即可求出;(2)通过作垂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即△MDN∽△ABO,把A、M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a,进而求出k.5.如图①所示,双曲线y= (k≠0)与抛物线y=ax2+bx(a≠0)交于A、B、C三点,已知B(4,2),C(-2,-4),直线CO交双曲线于另一点D,抛物线与x轴交于另一点E.(1)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OE+∠BCD=90°?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所示,过点B作直线L⊥OB,过点D作DF⊥L于F,BD与OF交于点P,求的值.【答案】(1)解:把B(4,2)代人y= (k≠0)得2= 元,解得k=8z,∴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 ,把B(4,2),C(-2,-4)代入y=ax2+bx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解:连接DB,∵C(-2,-4),∴直线OC的解析式为y=2x且与y= 的另一个交点D(2,4),∴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BC= ,DB= ,CD= ,∴BC2+DB2=CD2,∴∠CBD=90°,∴tan∠ BDC= .∵∠POE+∠BCD=90°,∠BCD+∠BDC=90°,∴∠POE=∠BDC.即tan∠POE=3.∴P在直线y=3x或y=-3x上,故有两种情况:解得(0,0)(舍)或(-6,-18)(舍);,解得(0,0)(舍)或(18,-54),故可得出满足条件的P点有一个(18,-54);(3)解:由B(4,2)可得直线OB解析式y= ,由OB⊥l可得l的解析式为y=-2x+b1,把(4,2)代入求出b1=10,∴l的解析式为y=-2x+10,由DF⊥l, OB⊥l可得DF∥OB,∴可设DF解析式y= x+b2,把D(2,4)代入得b2=3.∴DF的解析式为y= x+3,把DF的解析式与l的解析式联立可得:解得:∴,∴DF= ,OB=.∵DF∥OB,∴【解析】【分析】(1)因为双曲线与抛物线交于点A、B、C,且B(4,2),C(-2,-4),所以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DB,因为直线CO与双曲线交于点D,所以C、D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所以点D(2,4),则可将BC、CD、BD放在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求得这三边的长,然后计算可得,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CBD=90°,则∠BDC的正切值可求出来,由已知条件∠POE+∠BCD=90°可得∠BDC=∠POE,则tan∠BDC=tan∠POE,点P所在的直线解析式可得,将点P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3)由题意直线L⊥OB,根据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k值互为负倒数易求得直线l的解析式,因为DF⊥L于F,所以同理可求得直线DF的解析式,把DF的解析式与l的解析式联立可得点F的坐标,则DF和OB的长可用勾股定理求得,因为DF∥OB,所以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比例式;,将DF和OB的值代入即可求解。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易错题之图形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易错题之图形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易错题之图形的变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徐州二模)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若∠1=∠2=44°,∠B为()A.136°B.144°C.108°D.114°2.(2022•徐州二模)已知△ABC的一边BC=5,另两边长分别是3,4,若P是△ABC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截△ABC,截得的三角形与原△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有()条.A.4B.3C.2D.1 3.(2022•徐州一模)已知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顶点A、B、C、D按逆时针依次排列,若A点的坐标为(3,5),则点B与点C的坐标分别为()A.(﹣3,5),(﹣3,﹣5)B.(﹣5,3),(5,﹣3)C.(﹣5,3),(3,﹣5)D.(﹣5,3),(﹣3,﹣5)4.(2022•邳州市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S△ACDS△ABC =13,则OAOC的值为()A.13B.14C.23D.255.(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ABC中,∠ABC=45°,BC=8,tan∠ACB=3,AD⊥BC于D,若将△A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FDE,当点E恰好落在AC上,连接AF.则AF的长为()A.35√10B.65√10C.2√10D.46.(2022•邳州市一模)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7.(2021•徐州模拟)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翻折后,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12cm,EF=16cm,则边AD的长是()A.12cm B.16cm C.20cm D.28cm 8.(2021•徐州模拟)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8,0),(0,8),点C,F分别是直线x=﹣5和x轴上的动点,CF=10,点D是线段CF的中点,连接AD交y轴于点E,当△ABE面积取得最小值时,sin∠BAD的值是()A.817B.717C.4√213D.7√2269.(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B.C.D.10.(2022•鼓楼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二.填空题(共7小题)11.(2022•徐州二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D,E,F分别是边BC,AB,AC边上的动点,则△DEF周长的最小值为.12.(2022•贾汪区二模)如图,四边形纸片ABCD中,∠C=∠D=90°,AD=3,BC=9,CD=8,点E在BC上,且AE⊥BC.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AE 折叠,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D'与AB交于点F,则BF长为.13.(2022•泉山区校级三模)点P(﹣1,202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4.(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在Rt△ACB中,∠C=90°,AC=3,BC=4,则sin B的值是.15.(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在Rt△ABC中,∠ACB=90°,BC=4,BP的最小值CA=6,⊙C半径为2,P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BP,AP+12为.16.(2021•徐州模拟)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2km至B 港,然后再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C港,C港在A港北偏东20°方向,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km.17.(2022•徐州一模)如图,一艘轮船从位于灯塔C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60海里的小岛A出发,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C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轮船B与小岛A的距离是海里.三.解答题(共11小题)18.(2022•泉山区校级三模)某校开展艺术节,小明利用无人机对会场进行高空拍摄.如图,小明站在A处,操控无人机悬停在前上方高度为60m的B处,测得其仰角为60°;继续操控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向前飞行7s悬停在C处,测得其仰角为22°.求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结果精确到1m/s.参考数据:sin22°≈0.37,cos22°≈0.93,tan22°≈0.40,√3≈1.73)19.(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将长方形ABCD纸片沿MN折强,使A、C 两点重合.点D落在点E处,MN与AC交于点O.(1)求证:△AMN是等腰三角形;(2)若BM=4,∠BAM=30°.求MN的长.20.(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越来越多太阳能路灯的使用,既点亮了城市的风景,也使节能环保的举措得以落实.某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测量太阳能路灯电池板离地面的高度.如图,测倾器的高度为1.6米,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M的仰角∠MBC=33°,在与点A相距3.5米的测点D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M的仰角∠MEC=45°(点A、D与N在一条直线上),求电池板离地面的高度MN(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tan33°≈0.65,sin33°≈0.54,cos33°≈0.84.21.(2022•丰县二模)如图①,等边三角形纸片ABC中,AB=12,点D在BC 上,CD=4,过点D折叠该纸片,得点C'和折痕DE(点E不与点A、C重合).(1)当点C'落在AC上时,依题意补全图②,求证:DC'∥AB;(2)设△ABC'的面积为S,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S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B,C',E三点共线时,EC的长为.22.(2022•贾汪区二模)如图,在某单位拐角处的一段道路上,有施工队正在修路并在点M处放置了施工提示牌,小李骑电动自行车从点P出发,沿着路线PQ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视线被办公楼遮挡.已知PB=500m,∠QPB =20°,∠NBP=25°,行驶3分钟后,小李能否发现点M处的施工提示牌?(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sin25°≈0.42,cos25°≈0.91,tan25°≈0.47)23.(2022•徐州二模)如图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的长为18m,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度为1:√3的斜坡AD,在CB方向距点B处9m处有一座房屋.(参考数据√6≈2.45;√2≈1.414)(1)求∠DAB的度数;(2)在背水坡改造的施工过程中,此处房屋是否需要拆除?24.(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为某中学的学校门口“测温箱”截面示意图,身高1.77米的小聪在地面上的线段MN之间时能显示出额头温度.当他在地面M处时,额头在B处测得A的仰角为45°;当他在地面N处时,额头在C处测得A的仰角为60°.如果测温箱顶部A处距地面的高度AD为3.5米,求B、C两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3≈1.73,√2≈1.41)25.(2022•邳州市一模)已知OM⊥ON,垂足为点O,点E、F分别在射线OM、ON上,连接EF,点A为EF的中点,ED∥ON,ED=DF,连接OA并延长交线段ED或DF于点G.(1)如图1所示,当点G在ED上,若OG=DE,则∠EDF=°;(2)当点G在FD.上,请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证明△DEF∽△AOF;(3)若DG=2,AG=4,求DF的长.26.(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1,把等腰直角三角板AM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坐标为(0,4),∠MAN=90°,AM=AN.三角板AMN 绕点A逆时针旋转,AM、AN与x轴分别交于点D、E,∠AOE、∠AOD的角平分线OG、OH分别交AN、AM于点B、C.点P为BC的中点.(1)求证:AB=AC;(2)如图2,若点D的坐标为(﹣3,0),求线段BC的长度;(3)在旋转过程中,若点D的坐标从(﹣8,0)变化到(﹣2,0),则点P 的运动路径长为(直接写出结果).27.(2022•徐州二模)如图,△ABC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B(3,1),C(5,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BC按相似比2:1放大,得到对应的△A′B′C′.(1)请在第一象限内画出△A′B′C′;(2)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28.(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边AB 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与AC交于点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BF=BD.(1)求证:AC为⊙O的切线;(2)若CF=1,tan∠EDB=2,求⊙O的半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徐州二模)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若∠1=∠2=44°,∠B为()A.136°B.144°C.108°D.114°【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D=∠BAC,由折叠的性质得:∠BAC=∠B′AC,∠1=22°,∴∠BAC=∠ACD=∠B′AC=12∴∠B=180°﹣∠2﹣∠BAC=180°﹣44°﹣22°=114°.故选:D.2.(2022•徐州二模)已知△ABC的一边BC=5,另两边长分别是3,4,若P是△ABC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截△ABC,截得的三角形与原△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有()条.A.4B.3C.2D.1【解答】解:∵△ABC的一边BC=5,另两边长分别是3,4,∴32+42=52,∴∠BAC=90°,由于△ABC是直角三角形,过P点作直线截△ABC,则截得的三角形与△ABC有一公共角,所以只要再作一个直角即可使截得的三角形与Rt△ABC相似,过点P可作AB的垂线、AC的垂线、BC的垂线,共3条直线.故选:B.3.(2022•徐州一模)已知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顶点A、B、C、D按逆时针依次排列,若A点的坐标为(3,5),则点B与点C的坐标分别为()A.(﹣3,5),(﹣3,﹣5)B.(﹣5,3),(5,﹣3)C.(﹣5,3),(3,﹣5)D.(﹣5,3),(﹣3,﹣5)【解答】解:∵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顶点A、B、C、D按逆时针依次排列,且A点的坐标为(3,5),∴C点的坐标为(﹣3,﹣5),B点的坐标为(﹣5,3),故选:D.4.(2022•邳州市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S△ACDS△ABC =13,则OAOC的值为()A.13B.14C.23D.25【解答】解:∵AD∥BC,∴设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h,∴S△ACDS△ABC =12⋅AD⋅ℎ12⋅BC⋅ℎ=ADBC=13,∵AD∥BC,∴∠DAO=∠BCO,∠ADO=∠CBO,∴△ADO∽△CBO,∴AOCO =ADBC=13,故选:A.5.(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ABC中,∠ABC=45°,BC=8,tan∠ACB=3,AD⊥BC于D,若将△A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FDE,当点E恰好落在AC上,连接AF.则AF的长为()A.35√10B.65√10C.2√10D.4【解答】解:过点D作DH⊥AF于点H,∵∠ABC=45°,AD⊥BC,∴AD=BD,∵tan∠ACB=ADCD=3,设CD=x,∴AD=3x,∴BC=3x+x=8,∴x=2,∴CD=2,AD=6,∴AC=√CD2+AD2=√22+62=2√10,∵将△A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FDE,∴DC=DE,DA=DF=6,∠CDE=∠ADF,∴∠DCE=∠DAF,∴tan∠DAH=3,设AH=a,DH=3a,∵AH2+DH2=AD2,∴a2+(3a)2=62,∴a=3√10,5,∴AH=3√105∴AF=2AH=6√10.5故选:B.6.(2022•邳州市一模)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7.(2021•徐州模拟)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翻折后,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12cm,EF=16cm,则边AD的长是( )A .12cmB .16cmC .20cmD .28cm【解答】解:∵∠HEM =∠AEH ,∠BEF =∠FEM ,∴∠HEF =∠HEM +∠FEM =12×180°=90°,同理可得:∠EHG =∠HGF =∠EFG =90°,∴四边形EFGH 为矩形,∴GH ∥EF ,GH =EF ,∴∠GHN =∠EFM ,在△GHN 和△EFM 中,{∠GNH =∠EMF ∠NHG =∠MFE HG =EF,∴△GHN ≌△EFM (AAS ),∴HN =MF =HD ,∴AD =AH +HD =HM +MF =HF ,在Rt △EHF 中,HF =√EH 2+EF 2=√122+162=20,∴AD =20厘米.故选:C .8.(2021•徐州模拟)如图,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8,0),(0,8),点C ,F 分别是直线x =﹣5和x 轴上的动点,CF =10,点D 是线段CF 的中点,连接AD 交y 轴于点E ,当△ABE 面积取得最小值时,sin ∠BAD 的值是( )A .817B .717C .4√213D .7√226【解答】解:如图,设直线x =﹣5交x 轴于K .由题意KD =12CF =5,∴点D 的运动轨迹是以K 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当直线AD 与⊙K 相切时,△ABE 的面积最小,∵AD 是切线,点D 是切点,∴AD ⊥KD ,∵AK =13,DK =5,∴AD =12,∵tan ∠EAO =OE OA =DK AD , ∴OE 8=512,∴OE =103,∴AE =√OE 2+OA 2=263,作EH ⊥AB 于H . ∵S △ABE =12•AB •EH =S △AOB ﹣S △AOE ,∴EH =7√23, ∴sin ∠BAD =EH AE =7√23263=7√226. 故选:D .9.(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B.C.D.【解答】解:从上边看大正方形的左下角一个小正方形,故选:D.10.(2022•鼓楼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解答】解:如图所示:.故选:A.二.填空题(共7小题)11.(2022•徐州二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D,E,F分别是边BC,AB,AC边上的动点,则△DEF周长的最小值为3.【解答】解:如图,作点D 关于AB 的对称点G ,作点D 关于AC 的对称点H ,连接GH ,GA ,GE ,GB ,HA ,HF ,HC ,过点A 作AI ⊥BC 于I ,过点A 作AJ ⊥GH 于J .∴GE =DE ,HF =DF ,AG =AD ,AH =AD ,∠GAB =∠DAB ,∠HAC =∠DAC , ∴AG =AH ,C △DEF =DE +DF +EF =GE +HF +EF ,∴∠GAJ =∠HAJ =12∠GAH ,△DEF 周长的最小值是GH .∵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 =∠ABC =60°∴∠DAB +∠DAC =60°,∴∠GAB +∠HAC =60°,∴∠GAH =∠GAB +∠DAB +∠DAC +∠HAC =120°,∴∠GAJ =∠HAJ =60°,∴GJ =AG ×sin ∠GAJ =√32AG =√32AD ,J =AH ×sin ∠HAJ =√32AH =√32AD , ∴GH =GJ +HJ =√3AD ,∴当AD 取得最小值时,GH 取得最小值,即△DEF 周长取得最小值. ∴当AD ⊥BC 时,即点D 与点Ⅰ重合时,ADEF 周长取得最小值为√3AI , ∵AB =2,∴AI =AB ×sin ∠ABC =√3,∴√3AI =3.∴△DEF 周长的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12.(2022•贾汪区二模)如图,四边形纸片ABCD中,∠C=∠D=90°,AD=3,BC=9,CD=8,点E在BC上,且AE⊥BC.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AE 折叠,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D'与AB交于点F,则BF长为5.【解答】解:∵∠C=∠D=90°,AE⊥BC,∴四边形ADCE为矩形,∴AD=CE=3,CD=AE=8,由翻折可得CE=C'E=3,AD=AD'=3,∵BC=9,∴BE=BC﹣CE=6,BC'=BC﹣CE﹣C'E=3,∴AB=√AE2+BE2=10,∵∠D'=∠BC'F=90°,∠D'F A=∠BFC',AD'=BC'=3,∴△AFD'≌△BFC'(AAS),AB=5.∴BF=AF=12故答案为:5.13.(2022•泉山区校级三模)点P(﹣1,202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022).【解答】解:点P(﹣1,202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022),故答案为:(﹣1,﹣2022).14.(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在Rt△ACB中,∠C=90°,AC=3,BC=4,则sin B的值是35.【解答】解:∵∠C=90°,AC=3,BC=4,∴AB=√32+42=5,∴sin B=ACAB =35,故答案为:35.15.(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在Rt△ABC中,∠ACB=90°,BC=4,CA=6,⊙C半径为2,P为圆上一动点,连接AP,BP,AP+12BP的最小值为√37.【解答】解:如图1,连接CP,在CB上取点D,使CD=1,则有CDCP =CPCB=12,又∵∠PCD=∠BCP,∴△PCD∽△BCP,∴PDBP =12,∴PD=12BP,∴AP+12BP=AP+PD.要使AP+12BP最小,只要AP+PD最小,当点A,P,D在同一条直线时,AP+PD最小,即:AP+12BP最小值为AD,在Rt△ACD中,CD=1,AC=6,∴AD=√AD2+CD2=√37,AP+12BP的最小值为√37.16.(2021•徐州模拟)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2km至B 港,然后再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C港,C港在A港北偏东20°方向,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30+10√3)km.【解答】解:如图,过B作BE⊥AC于E,过C作CF∥AD,则CF∥AD∥BG,∠AEB=∠CEB=90°,∴∠ACF=∠CAD=20°,∠BCF=∠CBG=40°,∴∠ACB=20°+40°=60°,由题意得,∠CAB=65°﹣20°=45°,AB=30√2km,在Rt△ABE中,∵∠ABE=45°,∴△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30√2km,∴AE =BE =√22AB =30(km ), 在Rt △CBE 中,∵∠ACB =60°,tan ∠ACB =BE CE ,∴CE =BE tan60°=√3=10√3(km ),∴AC =AE +CE =30+10√3(km ),∴A ,C 两港之间的距离为(30+10√3)km ,故答案为:(30+10√3).17.(2022•徐州一模)如图,一艘轮船从位于灯塔C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60海里的小岛A 出发,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C 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 处,这时轮船B 与小岛A 的距离是 (30+30√3) 海里.【解答】解:过C 作CD ⊥AB 于D 点,∴∠ACD =30°,∠BCD =45°,AC =60海里.在Rt △ACD 中,AD =12AC =30海里,cos ∠ACD =CD AC ,∴CD =AC •cos ∠ACD =60×√32=30√3(海里).在Rt△DCB中,∵∠BCD=∠B=45°,∴CD=BD=30√3海里,∴AB=AD+BD=(30+30√3)海里.答:这时轮船B与小岛A的距离是(30+30√3)海里.故答案为:(30+30√3).三.解答题(共11小题)18.(2022•泉山区校级三模)某校开展艺术节,小明利用无人机对会场进行高空拍摄.如图,小明站在A处,操控无人机悬停在前上方高度为60m的B处,测得其仰角为60°;继续操控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向前飞行7s悬停在C处,测得其仰角为22°.求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结果精确到1m/s.参考数据:sin22°≈0.37,cos22°≈0.93,tan22°≈0.40,√3≈1.73)【解答】解:过点B作BE⊥AD,垂足为E,过点C作CF⊥AD,垂足为F,由题意得:BC=EF,BE=CF=60米,在Rt△ABE中,∠BAE=60°,∴AE=BEtan60°=√3=20√3≈34.6(米),在Rt△ACF中,∠CAF=22°,∴AF=CFtan22°≈600.4=150(米),∴BC=EF=AF﹣AE=150﹣34.6=115.4(米),∴115.4÷7≈16(米/秒),∴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约为16米/秒.19.(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将长方形ABCD纸片沿MN折强,使A、C 两点重合.点D落在点E处,MN与AC交于点O.(1)求证:△AMN是等腰三角形;(2)若BM=4,∠BAM=30°.求MN的长.【解答】(1)证明:∵长方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AMN=∠CMN,∵AD∥BC,∴∠CMN=∠ANM,∴∠ANM=∠AMN,∴AM=AN,∴△AMN是等腰三角形;(2)解:在Rt△ABM中,∠BAM=30°,BM=4,∴AM=2BM=8,∠AMB=60°,∴∠AMN=(180°﹣∠AMB)÷2=60°,由(2)知:△AMN是等腰三角形,∴△AMN是等边三角形,∴MN=AM=8.20.(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越来越多太阳能路灯的使用,既点亮了城市的风景,也使节能环保的举措得以落实.某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测量太阳能路灯电池板离地面的高度.如图,测倾器的高度为1.6米,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M的仰角∠MBC=33°,在与点A相距3.5米的测点D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M的仰角∠MEC=45°(点A、D与N在一条直线上),求电池板离地面的高度MN(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tan33°≈0.65,sin33°≈0.54,cos33°≈0.84.【解答】解:延长BC交MN于点F,则DE=AB=FN=1.6米,BE=AD=3.5米,∠MFB=90°,设MF=x米,在Rt△MFE中,∠MEF=45°,∴EF=MFtan45°=x(米),∴BF=BE+EF=(x+3.5)米,在Rt△BFM中,∠MBF=33°,∴tan33°=MFBF =xx+3.5≈0.65,解得:x=6.5,经检验:x=6.5是原方程的根,∴MF=6.5米,∴MN=MF+FN=6.5+1.6≈8(米),∴电池板离地面的高度MN约为8米.21.(2022•丰县二模)如图①,等边三角形纸片ABC中,AB=12,点D在BC 上,CD=4,过点D折叠该纸片,得点C'和折痕DE(点E不与点A、C重合).(1)当点C'落在AC上时,依题意补全图②,求证:DC'∥AB;(2)设△ABC'的面积为S,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S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B,C',E三点共线时,EC的长为2√13−2.【解答】(1)证明:补全图形,如图②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过点D折叠该纸片,得点C'和折痕DE,∴∠DC′C=∠C=60°,∴∠DC′C=∠A=60°,∴DC'∥AB;(2)解:S存在最小值,如图③,过点D作DF⊥AB于F,∵△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 =60°,AB =BC =12,又∵CD =4,∴BD =8,由折叠可知,DC ′=DC =4,∴点C ′在以D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当点C ′在DF 上时,点C ′到AB 的距离最小,S △ABC 最小,∵Rt △BDF 中,DF =DB •sin ∠ABD =8•sin60°=8×√32=4√3,∴S 最小=12×12×(4√3−4)=24√3−24;(3)解:EC =2√13−2,理由如下:如图④,连接BC ′,过点D 作DG ⊥C ′E 于点G ,过点E 作EH ⊥BC 于点H ,则∠DGC ′=∠EHC =90°,设CE =x ,由翻折得:DC ′=DC =4,C ′E =CE =x ,∠DC ′E =∠DCE =60°,C ′G =DC ′•cos ∠DC ′E =4cos60°=2,DG =DC ′•sin ∠DC ′E =4sin60°=2√3,CH =CE •cos ∠DCE =x •cos60°=12x ,EH =CE •sin ∠DCE =x •sin60°=√32x , ∴BH =BC ﹣CH =12−12x ,∵B,C',E三点共线,∴∠DBG=∠EBH,BG=BE﹣C′E+C′G=BE﹣x+2,∴△BDG∽△BEH,∴BDBE =BGBH=DGEH,即:8BE =BE−x+212−12x=√3√32x∴BE=2x,∴82x =2x−x+212−12x,∵x>0,∴x=2√13−2,∴EC的长为2√13−2,故答案为:2√13−2.22.(2022•贾汪区二模)如图,在某单位拐角处的一段道路上,有施工队正在修路并在点M处放置了施工提示牌,小李骑电动自行车从点P出发,沿着路线PQ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视线被办公楼遮挡.已知PB=500m,∠QPB =20°,∠NBP=25°,行驶3分钟后,小李能否发现点M处的施工提示牌?(参考数据:sin20°≈0.34,cos20°≈0.94,tan20°≈0.36,sin25°≈0.42,cos25°≈0.91,tan25°≈0.47)【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A⊥PQ于点A,∵PB=500m,∠QPB=20°,∠NBP=25°,∴∠BNA=∠QPB+∠NBP=45°,∴AN=AB,在Rt△P AB中,AB=PB•sin∠QPB=500×sin20°≈500x0.34=170m,AP=PB•cos∠QPB≈500×0.94=470m,∴PN=AP﹣AN=470﹣170=300m,∵300÷2=150秒=2.5分钟<3分钟,∴行驶3分钟后,小李能发现点M处的施工提示牌.23.(2022•徐州二模)如图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的长为18m,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度为1:√3的斜坡AD,在CB方向距点B处9m处有一座房屋.(参考数据√6≈2.45;√2≈1.414)(1)求∠DAB的度数;(2)在背水坡改造的施工过程中,此处房屋是否需要拆除?【解答】解:(1)∵坡度为1:√3的斜坡AD,∴tan∠ADC=ACDC =√3=√33,∴∠ADC=30°,∴∠DAC=60°,∵AB的坡角为45°,∴∠BAC=∠ABC=45°,∴∠DAB=60°﹣45°=15°;(2)∵AB=18m,∠BAC=∠ABC=45°,∴BC=AC=√22×18=9√2(m),∴tan30°=ACDC =9√2DC=√33,解得:DC=9√6,故DB=DC﹣BC=9√6−9√2≈9.324(米),∵9.324>9,∴在背水坡改造的施工过程中,此处房屋需要拆除.24.(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为某中学的学校门口“测温箱”截面示意图,身高1.77米的小聪在地面上的线段MN之间时能显示出额头温度.当他在地面M处时,额头在B处测得A的仰角为45°;当他在地面N处时,额头在C处测得A的仰角为60°.如果测温箱顶部A处距地面的高度AD为3.5米,求B、C两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3≈1.73,√2≈1.41)【解答】解:延长BC交AD于点E,则DE=NC=1.77米,∠AEC=90°,∵AD=3.5米,∴AE=AD﹣DE=3.5﹣1.77=1.73(米),在Rt△ABE中,∠ABE=45°,∴BE=AEtan45°=1.731=1.73(米),在Rt△AEC中,∠ACE=60°,∴EC=AEtan60°=√3≈1(米),∴BC=BE﹣EC=1.73﹣1≈0.7(米),∴B、C两点的距离约为0.7米.25.(2022•邳州市一模)已知OM⊥ON,垂足为点O,点E、F分别在射线OM、ON上,连接EF,点A为EF的中点,ED∥ON,ED=DF,连接OA并延长交线段ED或DF于点G.(1)如图1所示,当点G在ED上,若OG=DE,则∠EDF=60°;(2)当点G在FD.上,请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证明△DEF∽△AOF;(3)若DG=2,AG=4,求DF的长.【解答】(1)解:如图1中,∵OM ⊥ON ,∴∠EOF =90°,∵AE =AF ,∴OA =AE =AF ,∵ED ∥ON ,∴∠AGE =∠AOF ,在△AGE 和△AOF 中,{∠AGE =∠AOF∠EAG =∠FAO AE =AF,∴△AGE ≌△AOF (AAS ),∴AG =OA ,∴EF =OF ,∵DE =DF ,OG =EF ,∴DE =DF =EF ,∴△DEF 是等边三角形,∴∠EDF=60°.故答案为:60;(2)解:图形如图2所示.理由:∵∠EOF=90°,AE=AF,∴OA=AF=AE,∴∠AOF=∠AFO,∴DE∥OF,∴∠AFO=∠DEF,∵DE=DF,∴∠DEF=∠DFE,∴∠AOF=∠AFO=∠DEF=∠DFE,∴△DEF∽△AOF;(3)解:如图2﹣1中,当点G在DF上时,设DF=DE=x,AE=AF=OA =AT=y.过点A作AK⊥FG于点K,AH⊥OF于点H.∵△DEF∽△AOF,∴DEOA =EFOF,∴xy =2yOF,∴OF=2y 2x,∵∠AFO=∠AFG,AH⊥OF,AK⊥FG,∴AH=AK,∴S△AOFS△AFG =OAAG=12⋅OF⋅AH12⋅FG⋅AK=OFFG,∴y4=2y2xx+2,∴x2+2x=8y,∵DT∥OF,∴GTTO =DGDF,∴4−y2y =2x,∴y=4xx+4,∴x2+2x=32xx+4,解得x=﹣3+√33或﹣3−√33或0,经检验x=﹣3+√33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DF=﹣3+√33.如图3中,当点G在DE上时,由题意AE=AF=AO=AG=4,设DF=DE=y.由△DEF∽△AOF可得DEAO =EEOF,∴y4=8y−2,∴y2﹣2y﹣32=0,∴y=1+√33或1−√33,经检验y=1+√33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DF=1+√3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DF的值为:﹣3+√33或1+√33.26.(2022•鼓楼区校级二模)如图1,把等腰直角三角板AM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坐标为(0,4),∠MAN=90°,AM=AN.三角板AMN 绕点A逆时针旋转,AM、AN与x轴分别交于点D、E,∠AOE、∠AOD的角平分线OG、OH分别交AN、AM于点B、C.点P为BC的中点.(1)求证:AB =AC ;(2)如图2,若点D 的坐标为(﹣3,0),求线段BC 的长度;(3)在旋转过程中,若点D 的坐标从(﹣8,0)变化到(﹣2,0),则点P 的运动路径长为43(直接写出结果).【解答】(1)解:过点A 作AF ⊥OH 于点F ,AT ⊥OG 于点T ,∵OG ,OH 分别平分∠AOE ,∠AOD ,∴∠COA =∠BOA =45°,∴AF =AT ,∵∠CAB =∠COB =90°,∴∠ACO +∠ABO =180°,∵∠ACO +∠ACF =180°,∴∠ACF =∠ABO ,在Rt △ACF 和Rt △ABT 中,{∠ACF =∠ABT∠AFC =∠ATB AF =AT,∴△AFC ≌△ATB (AAS ),∴AC =AB ;(2)解:由题意知,l OH :y =﹣x ,l OG :y =x ,设l AD :y =kx +b ,∵D (﹣3,0),A (0,4),∴{b =4−3k +b =0, 解得:{b =4k =43,∴l AD :y =43x +4,∵AN ⊥AM ,∴l AN :y =−34x +4,联立方程得:{y =43x +4y =−x, 解得:{x =−127y =127, ∴点C 的坐标为(−127,127),同理可得:点B 的坐标为(167,167),∴BC =√(167+127)2+(167−127)2=20√27; (3)解:设直线AM 的表达式为:y =mx +4,则AN 的表达式为:y =−1m x +4,联立方程得:{y =−x y =mx +4,解得:{x =−4m+1y =4m+1, ∴点C 的坐标为:(−4m+1,4m+1),同理可得:点B 的坐标为(4m m+1,4m m+1),设点P 的坐标为(x P ,y P ),∵P 为BC 的中点,∴{x P =4m m+1−4m+12=2m−2m+1y P =4m+1+4m m+12=2,∴点P的坐标为:(2m−2m+1,2),即点P始终在直线y=2上运动,由此可知P点的运动路径长度为起始横坐标之差,当D的坐标为(﹣8,0)时,代入y=mx+4中,得:m=12,此时点P的坐标为(−23,2),当点D的坐标为(﹣2,0)时,代入y=mx+4,得:m=2,此时点P的坐标为(23,2),∴点P的运动路径长为:23−(−23)=43.故答案为:43.27.(2022•徐州二模)如图,△ABC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B(3,1),C(5,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BC按相似比2:1放大,得到对应的△A′B′C′.(1)请在第一象限内画出△A′B′C′;(2)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3,4)或(﹣1,2)或(7,0).28.(2022•睢宁县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边AB 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与AC交于点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BF=BD.(1)求证:AC为⊙O的切线;(2)若CF=1,tan∠EDB=2,求⊙O的半径.【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E,∵BF=BD,∴∠F=∠BDF,∵OE=OD,∴∠OED=∠BDF,∴∠OED=∠BFD,∴OE∥BF,∵∠ACB=90°,∴∠AEO=90°,∴OE⊥AC,∵OE为半径,∴AC为⊙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BE,∵tan∠EDB=2,∠EDB=∠F ∴tan F=CECF=2,∵CF=1,∴CE=2,∴EF=√CF2+CE2=√5,∵BD是直径,∴∠BED=90°,∴∠BEF=90°,又∵∠ECF=90°,∠F=∠F,∴△ECF∽△BEF,∴EFBF =CFEF,∴√5BF =√5,∴BF=5,∴⊙O的半径=12BD=12BF=52.。

易错点03 函数-中考数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3 函数-中考数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3 函数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一次函数的应用4.反比例函数5.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性质6.二次函数的应用0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意义。

1.一次函数y=﹣3x﹣4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3x﹣4,k=﹣3,b=﹣4,∵该函数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1.已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cx+a和二次函数y=ax2﹣bx+c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D【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0b>,A.∵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a>,∵0b>不相符,故A错误;∵0b<,与0B. ∵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0a<,b->,∵0与已知b>0矛盾故B错误;C.∵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0a<,b>,∵0∵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c<,∵0∵一次函数y=cx+a的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故C错误;D. ∵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a>,c<0∵0b-<,则b>0,∵0所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D 正确;故选D .20(1)k -有意义,则一次函数(1)1y k x k =-+-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C .D .【答案】A【解析】解:∵0(1)k -有意义,∵10,10k k -≥-≠,∵k -1>0,∵一次函数(1)1y k x k =-+-的图象可能是A ,故选:A .3.已知抛物线2(1)y m x x =++的开口向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B .1m <C .1m >-D .1m <-【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抛物线2(1)y m x x =++的开口向上,∵10m +>,∵1m >-;故选:C .02 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以及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应用。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易错题集锦及答案一、选择题1、若A、B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C)。

A、互为相反数;B、绝对值相等;C、是符号不同的数;D、都是负数。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A)。

3、轮船顺流航行时m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B)。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B)。

A、1个;B、3个;C、4个;D、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C、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D、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1)x-(3m-1)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C)。

A、当m≠3时,有一个交点;B、m1时,有两个交点;C、当m1时,有一个交点;D、不论m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d-r)=R,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B)。

A、内切;B、外切;C、内切或外切;D、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b、c的小点分别是A、B、C且b<a<c,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D)。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C)。

A、-1;B、1;C、0;D、不存在。

10、的倒数的相反数是(A)。

11、若|x|=x,则-x一定是(B)。

A、正数;B、非负数;C、负数;D、非正数。

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则这两个有理数为(C)。

A、互为相反数;B、互为倒数;C、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D、有一个为0.13、长方形的周长为x,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C)。

14、“比x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C)。

15、如果0<a<1,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二、填空题1、已知函数f(x)=3x-2,则f(2a-1)=(6a-5)。

2、已知函数f(x)=x^2-2x+1,则f(a+1)=(a^2+2a)。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检查一条直线和一个非水平面是否垂直,正确的方法是用()A.长方形纸片B.梯形纸片C.铅垂线D.合页型折纸2.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为19cm2,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A.76cm3B.114cm3C.228cm3D.684cm33.两个圆的半径相差1cm,则周长相差().A.1cm B.2cm C.3.14cm D.6.28cm4.如图,反比例函数的一个分支与O有两个交点,且平分这个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劣弧AB等于120︒B.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平分圆的周长C.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平分圆的面积D.反比例函数图象必过圆心O5.一个圆的半径为2cm,则它的面积是()(π取3.14).A.6.28cm B.12.56cm C.26.28cm12.56cm D.2 6.一个扇形,如果半径缩小2倍,圆心角扩大2倍,那么扇形的面积()A.扩大2倍B.缩小2倍C.缩小4倍D.不变7.草坪上有一个洒水龙头,它最远洒水至30米处,可以作150°的旋转,那么可以被这个龙头洒到水的草坪的面积是()A.375π平方米B.380π平方米C.385π平方米D.390π平方米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和圆锥都只有一条高B.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直径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C.圆柱体体积是圆锥表面积的三倍D.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9.用两个半径为1cm的圆和长与宽分别为6.28cm和3.14cm的长方形组成一个圆柱,该圆柱的高是( )A .6.28cmB .3.14cmC .1cmD .6.28cm 或3.14cm10.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长方体中任何一条棱都与两个面平行B .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C .长方体中任何一个面都与四个面垂直D .长方体中棱与棱不是相交就是异面11.如图是某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所得到的的图形,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πB .2πC .32πD .812.下列立体图形中,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图不同的是( )A .B .C .D . 13.一个圆至少对折( )次,就可以找到圆心.A .1B .2C .3D .414.一个圆形井盖的半径为30厘米,它能盖住的井口面积可能是( )A .2800平方厘米B .2830平方厘米C .2850平方厘米D .2880平方厘米 15.如图,沿半圆形草坪外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 .23.1412⨯÷B .23.14122⨯÷C .()223.1413122⨯-÷D .23.14132⨯÷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如果:4:3a b =,那么a 与b 的和一定是7;①一种商品先提价15,在降价15,则现价和原价一样; ①两圆周长相等,则这两个圆面积也相等;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 A .1 B .2 C .3 D .417.一个雷达圆形屏幕的直径是20厘米,则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A .100πB .0.1πC .0.01π18.某足够大的草地正中拴着一只羊,绳长10米,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草地上多少平方米的草?正确的算式是( )A .3.14102⨯⨯B .3.141010⨯⨯C .3.1410⨯ D .3.1410102⨯⨯÷ 19.以圆O 的半径OA 为边长画正方形OABD .若正方形OABD 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则圆O 的面积是( )A .3.14平方厘米B .6.28平方厘米C .9.42平方厘米D .11平方厘米 20.想要求圆的周长,就必须知道( )A .圆心B .圆周率C .直径和半径D .直径或半径二、填空题2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______厘米.(π取3.14)22.一个扇形的半径是5厘米,圆心角是60°,则此扇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π取3.14)23.在长方体ABCD EFGH -中,与棱EF 和棱EH 都异面的棱是______.24.一张光盘的刻录面为环形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张光盘刻录面的面积是___平方厘米.25.如图,把一个半径为r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如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新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10厘米,则该圆的半径为___厘米.26.如图所示,它是一个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那么原正方体中与平面B互相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2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83dm.dm,则圆锥的体积是_____3∠的度数为______.28.如图所示,扇形OAB的面积是圆的六分之一,则图中AOB29.把一个圆剪成两个扇形,如果其中较小扇形的圆心角为135度,那么较小扇形的弧长是较大扇形的弧长的__________(填几分之几).-中,与平面BCGF垂直的棱有_____条______(填数30.在长方体ABCD EFCH字).31.已知扇形面积是212cm,半径为8cm,则扇形周长为_______.3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6cm ,宽4cm 长方形,则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____cm .(结果保留π)33.将6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减少了_______平方厘米.34.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平面11AA D D 平行的棱共有________条.35.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40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__米.3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4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________立方分米.37.半圆形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______(判断对错)38.在长方体中,任意一条棱与它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棱有________条.39.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扩大为原来的2倍,半径长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变化后所得扇形面积与原来的扇形面积的比值为______.40.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向右滚动一周到达A 点,则A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三、解答题41.将一边长为6cm 正方形绕其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1)得到的立体图形名称为 .(2)求此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42.如图,AB =a ,P 是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P ,BP 为直径作圆.(1)设AP =x ,求两个圆的面积之和S ;(2)当AP 分别为13a 和12a 时,比较S 的大小. 43.看图列式计算(1)列式计算__________(2)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分米,结果保留 );列式计算__________44.如图,长方体ABCD-EFGH,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与棱CB相等的棱有哪几条?(2)与面ADHE相对的面有哪几个?(3)经过点A的面有哪几个?(4)从点D出发的棱有哪几条?45.如图所示的圆柱底面直径为4cm,高为5cm,请计算它的侧面积和体积.(结果保留π)46.如图所示是某森林公园二期改造工程的部分规划图.以“爱在方圆”为主题的设计中,正方形不与圆重叠的部分建造林地,圆不与正方形重叠的部分建造草地,重叠部分修建池塘.(1)若正方形ABCD面积的45是林地,圆C面积的34是草地,池塘的面积是125平方米,则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池塘面积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几分之几?(2)若正方形边长AB与圆半径CE的比为2:1,且池塘周长为71.4米.则林地的周长是多少米?47.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点P从点A出发,经A→B→C沿正方形的边以2厘米/秒的速度运动;点Q在CD上,CQ=1.设运动时间为t秒,△APQ 的面积为S平方厘米.(1)当t=2时,△APQ的面积为平方厘米;(2)求B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当点P在线段BC上运动,且△A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此时t的值;(4)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8.如图①是一个组合几何体,右边是它的两种从不同方向看的图形,根据两种图形中尺寸,计算这个组合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结果保留 )49.求出如图图形的体积.50.某家具厂的设计师根据1:10的比例尺,并按斜二侧画法在图纸上设计了一套柜子,柜子由一个框架、三个抽屉、两扇门组成.一个工人每天可以制作2个框架、或者制作3个抽屉、或者制作5扇门.(1)由刻度尺在图纸上测量可得,4cm AB =、 1.5cm BC =、6cm BD =,所以这个柜子的表面积是______2dm ,体积是______3dm .(2)工人有38名工人,如何分配工人的工作才能使每天恰好配套完成一定数量的柜子,并写出每天完成的柜子数量是多少只?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概念直接排除选项即可.【详解】因为检查一条直线和一个非水平面是否垂直是用合页型折纸这个方法;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与面的位置关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A【分析】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311912763S cm =⨯⨯=锥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是关键.3.D【分析】大圆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到1R r -=,再表示出周长差,从而得到结果.【详解】解:设大圆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则1R r -=,①()2222 6.28R r R r ππππ-=-==,即周长相差6.28c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公式.4.B【分析】由题意可知A ,B 两点连线为圆的直径,弧AB 为半圆,所对圆心角为180︒,由此可对各项进行判断.【详解】A .A ,B 两点连线为圆的直径,弧AB 为半圆,所对圆心角为180︒,不是120︒,故这个选项错误;B .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平分O ,即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把O 的周长平分,故这个选项正确;C .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能平分周长,所以A ,B 两点连线为圆的直径,这个分支就不能把O的面积平分,故这个选项错误;D.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不可能过圆心O,否则无法平分圆,故这个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运用,分别讨论可判断正误.5.C【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这个圆的面积=23.1422=12.56cm⨯⨯,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圆面积公式.6.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表示出原来和后来扇形的面积,从而可以计算出这个扇形的面积扩大的倍数.【详解】解:设原来扇形的圆心角为α,半径为r,则原来扇形的面积为:2 360rαπ⋅,后来扇形的圆心角为2α,半径为12r,则后来扇形的面积为:2212()123602360r rαπαπ⋅⋅⋅=⨯,①扇形的面积缩小2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计算,熟记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分析】直接根据扇形面积:2S360n rπ=即可求解.【详解】解:215030S375360ππ==平方米.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扇形的面积,正确理解扇形面积与所在圆的面积关系是解题关键.8.D【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的意义、圆的半径与直径、正负数的意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原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直径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圆柱体体积是圆锥表面积没有直接的关系,原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原说法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圆柱和圆锥的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首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半径为1cm的圆的周长,然后与长方形的长、宽进行比较,如果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如果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长方形的乘等于圆柱的高,据此解答.【详解】解:3.14×1×2=6.28(cm),圆的周长是6.28cm,6.28cm=6.28cm,所以该圆柱的高是3.14cm.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及应用.10.D【分析】根据长方体中棱与面的关系判断即可;【详解】长方体中任何一条棱都与两个面平行,正确;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正确;长方体中任何一个面都与四个面垂直,正确;长方体中棱与棱不是相交就是异面,不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的棱与面的关系,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1.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该几何体为圆柱,再根据图中的数据,得出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再根据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图形,可得:该几何体为圆柱,从正面看高为2,从上面看圆的直径为1,①圆柱的高为2,即2h =,底面直径为1,即1d =,①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122dh πππ=⨯⨯=.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识别、圆柱的侧面积,解本题的关键在熟练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12.C【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详解】A 、正方体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正方形,不符合题意B 、圆柱体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不符合题意C 、圆锥从上面的是中间有一个点的圆,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三角形,符合题意,D 、球体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均为圆,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定义,掌握三视图中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3.B【分析】一个圆对折实际上我们是沿直径对折的,对折后两条直径会出现一个交叉点,这个点就是圆心.【详解】解:如图所示:两条折痕交叉与O 点,这个点就是圆的圆心.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对称性,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A【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 =πr 2,代入数据,求出圆形井盖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3.14×302=3.14×0.25=2826(平方米).选项A 中2800<2826.故它能盖住,而选项BCD 的面积均大于圆形井盖的面积,故不能盖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面积计算,代入数据即可解答.15.C【分析】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22()R r π-求出圆环面积,再除以2即可求出小路面积.【详解】解:根据题意,沿半圆形草坪外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则小路的面积为22223.14[(121)12]2 3.14(1312)2⨯+-÷=⨯-÷.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圆的应用题,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16.A【分析】根据比的定义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分数的定义可对①①进行判断;根据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可对①进行判断;综上即可得答案.【详解】①8:6=4:3,8+6=14,①如果:4:3a b =,那么a 与b 的和不一定是7,故①错误,设商品的原价为x ,①先提价15,在降价15后的价格为(1+15)(1-15)x =2425x ≠x ,故①错误, ①半径=周长÷π÷2,①两圆周长相等,半径也相等,①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①两圆周长相等,则这两个圆面积也相等;故①正确,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 ①女生人数为35, 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35)÷35=23,故①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共1个,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定义、分数的定义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熟练掌握定义及公式是解题关键.17.C【分析】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一个雷达圆形屏幕的直径是20厘米,则它的面积是:220()1002ππ=(平方厘米),100π平方厘米=0.01π平方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和单位转换,解题关键是熟记圆面积公式. 18.B【分析】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草地上的面积是:以10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详解】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草地上的面积是: 223.1410r π=⨯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圆的面积.把问题转化为求圆的面积是关键.19.C【分析】圆的面积S=2r π,即要求2r ,已知以圆O 的半径OA 为边长所画正方形面积为3,即2r =3,代入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S=2r π=3.14×3=9.42(平方厘米).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熟记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20.D【分析】根据周长公式求解即可.【详解】C πd 或2C r π=.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周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圆的周长公式.21.2【分析】先求解圆的半径,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的半径为:12.562 3.14=12.56 6.28=2,所以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厘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圆的周长求解圆的半径,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2. 13.08 15.23【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以及周长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扇形的面积为:60 3.145536013.08⨯⨯⨯÷=平方厘米 ;此扇形的周长为:60 3.1451805215.23⨯⨯÷+⨯=厘米.故答案为:13.08;15.23.【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及周长的计算,注意扇形的周长还包含了两条半径的长. 23.CG ##GC【分析】直接根据异面直线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解:从长方体中,可以得到与棱EF 和棱EH 都异面的棱是CG ,故答案为:CG【点睛】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的概念,理解掌握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或者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24.32π【分析】圆环的面积()22R r π=-,由此代入数据即可作答. 【详解】解:22124()()22ππ⨯-⨯364ππ=-232()cm π=, 故答案为:32π.【点睛】此题考查了圆环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25.5【分析】由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可知: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从而可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据此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即多出了一个直径的长度,也就是10厘米,所以圆的半径为5厘米【点睛】本题考查认识平面图形,理解图形周长的意义和拼图前后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平面D【分析】只需要找出平面B 的对面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平面B 的相对面是平面D ,所以平面D 与平面B 平行; 故答案是平面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27.9【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详解】解:18÷(3−1)=18÷2=93dm ()答:圆锥的体积是93dm .故答案为:9.【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28.60︒【分析】根据扇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结合题意即可求出AOB ∠的大小.【详解】设圆的半径为R ,圆心角AOB α∠=, ①2=360R S απ⨯⨯︒扇形, 根据题意可知1=6S S 扇形圆形,即: 221360=6R R αππ⨯⨯︒⨯. ①=60α︒,即60AOB ∠=︒.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扇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已知圆心角的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3 5【分析】先求出较小扇形的弧长为328rπ⨯,较大扇形的弧长为528rπ⨯,根据分数的除法32 8rπ⨯÷528rπ⨯=383855⨯=即可.【详解】解:①1353= 3608,①较小扇形的弧长为328rπ⨯,①较大扇形的弧长为528rπ⨯,①328rπ⨯÷528rπ⨯()=383855⨯=①较小扇形的弧长是较大扇形的弧长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周长,圆心角、扇形弧长与圆的周长的关系,分数的除法,掌握圆的周长,圆心角、扇形弧长与圆的周长的关系,分数的除法是解题关键.30.4【分析】在长方体中,棱与面之间的关系有平行和垂直两种.【详解】与平面BCGF垂直的棱有AB、DC、EF、HG.共四条.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与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垂直的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31.19cm【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弧长,然后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2×2÷8=3cm扇形的周长=3+8×2=19cm故答案为:19cm.【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扇形的周长,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2.32ππ或【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以长6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当以长4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当以长6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底面圆的半径为:6÷2÷π=3πcm ; 当以长4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底面圆的半径为:4÷2÷π=2πcm ; 故答案为:3π或2π.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及圆柱的展开图,理解题意,列出式子是解题关键. 33.10或14【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拼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23⨯,一种是16⨯,然后进行分类求解即可.【详解】解:①如果是23⨯的拼法,拼法之前是6636⨯=(平方厘米),拼之后是()121323222⨯+⨯+⨯⨯=(平方厘米),减少了14平方厘米,①如果是16⨯的拼法,拼之前是36平方厘米,拼之后是()11616226+⨯+⨯⨯=(平方厘米),减少了1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0或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拼接方式,然后进行求解即可.34.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与平面11AA D D 平行的棱有BC 、1111BB CC B C 、、,共有4条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体中棱和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5.20【分析】根据圆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40米,那么它的半径是20米,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圆的半径,掌握圆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36.1224【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它们体积的和是圆锥体积的3+1=4倍,已知它们的之和是48立方分米,据此可求出圆锥的体积,进而可求了圆柱的体积,用圆柱的体积再减圆锥的体积即可.【详解】解:圆锥的体积是48÷(3+1)=48÷4=12(立方分米)48-12=36(立方分米)36-12=24(立方分米)答: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24立方分米.故答案为:12,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是解题的关键.337.错##【分析】根据半圆周长的意义,半圆的周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据此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半圆的周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所以半圆形的周长不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半圆周长的意义及应用.38.4【分析】直接根据长方体棱与棱的位置关系直接求解即可.【详解】如图所示:假设不与棱AB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棱有:EH、FG、HD、GC;共4条;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中棱与棱的位置关系,正确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9.12【分析】πR2是圆的面积公式,圆可以当作非常特别的扇形(360°),扇形的面积公式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来算的,圆心角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心角扩大的基础上)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面积缩小为14,总的算起来面积缩小为到原来12.【详解】原扇形面积=圆心角÷360°×π×R2,新扇形面积=(圆心角×2)÷360°×π×(12R)2=圆心角÷360×2×π×14R2=圆心角÷360°×π×R2×12,所以新扇形面积:原扇形面积=12:1=12.故答案为:12【点睛】考核知识点:扇形面积.理解扇形面积计算方法是关键.40.1π-【分析】根据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无滑动地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可得圆的周长,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由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向右滚动一周到达A点,得:A点与−1之间的距离是π.由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得:A点表示的数是1π-,故答案为:1π-.【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圆的周长,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是解题关键.41.(1)圆柱;(2)144π平方厘米.【分析】(1)根据面动成体可知将正方形围绕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柱; (2)根据圆柱的高和圆柱的底面半径都是正方形的边长,由此数据利用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1)将正方形围绕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柱,故答案为:圆柱(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266+266=144πππ⨯⨯⨯⨯(平方厘米);答: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是144π平方厘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数据关系,然后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进行解答.42.(1)22111422a ax x πππ-+ (2)AP=13a 时的面积大于AP =12a 时的面积【分析】(1)用圆形的面积公式求解;(2)根据AP 的长度,分别计算两个圆形的面积之和,比较即可.(1)解:①AP =x ,①S =221()()22a x x ππ-+ 22111422a ax x πππ=-+. (2)当AP =13a 时,BP =23a , 22111()()63S a a ππ=+ 2536a π=, 当AP =12a 时,BP =12a ,2221144S a a ππ=+()()218a π=, ①2536a π218a π> ①AP=13a 时的面积大于AP =12a 时的面积.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圆形的面积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正确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3.(1)180204⨯=(棵) (2)()22π32π316π+-⨯=(平方分米)【分析】(1)把苹果树的数量看作单位“1”,梨树的数量比苹果树少14,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2)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即为所求圆环面积.(1) 解:180204⨯=(棵), 故答案为:180204⨯=(棵) (2)解:()22π32π316π+-⨯=(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2π32π316π+-⨯=(平方分米)【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求圆环的面积.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44.(1)棱AD 、棱EH 、棱FG(2)面BCGF(3)面ABCD 、面ADHE 、面ABFE(4)棱DA 、棱DC 、棱DH .【分析】(1)找与棱CB 相等的棱,可找到与棱CB 平行的棱即是所求.(2)与面ADHE 相对的面是BCGF(3)找经过点A 的面,可找出所以经过A 点的棱组成的面即是所求.。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反比例函数1.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AD交y轴于P点(1)已知点A的坐标是(2,3),求k的值及C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若△APO的面积为2,求点D到直线AC的距离.【答案】(1)解:∵点A的坐标是(2,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3= ,点C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k=6,C(﹣2,﹣3),即k的值是6,C点的坐标是(﹣2,﹣3);(2)解:过点A作AN⊥y轴于点N,过点D作DM⊥AC,如图,∵点A(2,3),k=6,∴AN=2,∵△APO的面积为2,∴,即,得OP=2,∴点P(0,2),设过点A(2,3),P(0,2)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得,∴过点A(2,3),P(0,2)的直线解析式为y=0.5x+2,当y=0时,0=0.5x+2,得x=﹣4,∴点D的坐标为(﹣4,0),设过点A(2,3),B(﹣2,﹣3)的直线解析式为y=mx+b,则,得,∴过点A(2,3),C(﹣2,﹣3)的直线解析式为y=1.5x,∴点D到直线AC的直线得距离为:= .【解析】【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是(2,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上,点B、D在x轴上,且B、D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可以求得k的值和点C的坐标;(2)根据△APO的面积为2,可以求得OP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进而可以求得直线AP的解析式,从而可以求得点D的坐标,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点D到直线AC的距离.2.如图,点P( +1,﹣1)在双曲线y= (x>0)上.(1)求k的值;(2)若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双曲线y= (x>0)上,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的坐标.【答案】(1)解:点P(,)在双曲线上,将x= ,y= 代入解析式可得:k=2;(2)解:过点D作DE⊥OA于点E,过点C作CF⊥OB于点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BA=90°,∴∠FBC+∠OBA=90°,∵∠CFB=∠BOA=90°,∴∠FCB+∠FBC=90°,∴∠FBC=∠OAB,在△CFB和△AOB中,,∴△CFB≌△AOB(AAS),同理可得:△BOA≌△AED≌△CFB,∴CF=OB=AE=b,BF=OA=DE=a,设A(a,0),B(0,b),则D(a+b,a)C(b,a+b),可得:b(a+b)=2,a(a+b)=2,解得:a=b=1.所以点C的坐标为:(1,2).【解析】【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把P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2)C、D均在双曲线上,它们的坐标就适合解析式,设出C坐标,再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FB≌△AOB△BOA≌△AED≌△CFB,代入解析式得b(a+b)=2,a(a+b)=2,即可求出C坐标.3.如图、在矩形OABC中,,双曲线与矩形两边BC,AB 分别交于E,F两点.(1)如图一,若E是BC中点,求点F的坐标;(2)如图二,若将沿直线EF对折,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D处,求k的值. 【答案】(1)解:矩形OABC中,,,E是BC中点,点 .点E在双曲线上,..点F的横坐标为4,且在双曲线上,,即点;(2)解:过点E做轴于H点,点点, ., .,,,∽ .,,.,,.【解析】【分析】(1)根据E点坐标求出k的值,而后把F点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纵坐标;(2)过点E做轴于H点,根据∽,分别用k 表示出DF、AF、AD长度,根据勾股定理构造出关于k的方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梦之点,例如,点(1,1),(﹣ 2,﹣ 2),(,),…,都是梦之点,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1)若点P(2,b)是反比例函数 (n为常数,n≠0)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O的半径是,①求出⊙O上的所有梦之点的坐标;②已知点M(m,3),点Q是(1)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异于点P的梦之点,过点Q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A,∠OAQ=45°.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直线MN∥l或MN⊥l,求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P(2,b)是梦之点,∴b=2∴P(2,2)将P(2,2)代入中得n=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2)解:①设⊙O上梦之点坐标是(,)∴∴=1或 =-1∴⊙O上所有梦之点坐标是(1,1)或(-1,-1)②由(1)知,异于点P的梦之点Q的坐标为(-2,-2)由已知MN∥l或MN⊥l∴直线MN为y=-x+b或y=x+b当MN为y=-x+b时,m=b-3由图可知,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b取得最小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O 为等要直角三角形,∴O =∴O =2∴b的最小值是-2,∴m的最小值是-5当直线MN平移至与⊙O相切时,且切点在第二象限时,b取得最大值,此时MN记为,其中为切点,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两只蚂蚁以相同的速度沿两条不同的路径,同时从点A出发爬到点B,只考虑路径、时间、路程等因素,下列结论正确的为()A.乙比甲先到B.甲比乙先到C.甲和乙同时到D.无法确定哪只蚂蚁先到2.一张长方形纸片长10厘米、宽6厘米,以它的宽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体,下面关于这个圆柱描述正确的是()A.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B.底面直径10厘米,高6厘米C.底面半径6厘米,高10厘米D.底面半径10厘米,高6厘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3的倒数是52B.计算弧长的公式是2180πnl r=⨯C.1是最小的自然数D.1的因数只有14.在长方体中,与一条棱异面的棱有()A.2条B.3条C.4条D.5条5.学校食堂要用铁皮做一根横截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3米的圆柱形烟囱,至少需要()平方米的铁皮.A.18πB.27πC.0.27πD.1.8π6.将下图沿着虚线折起来,可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正方体的5号面所对的面是()A.1B.2C.3D.47.如图,线段AB是图中最大的半圆的直径,而AA1、A1A2、A2A3、A3A4、A4B分别是另外五个小的半圆的直径,有两只小虫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从点A出发到点B,甲虫沿着用实线表示的大的半圆爬行,乙虫沿用虚线表示的五个小的半圆爬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先到点B B.乙先到点BC.甲、乙同时到点B D.无法确定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则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A.12B.13C.16D.2倍9.比较下图长方形内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甲()乙A.>B.<C.=D.无法确定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线段AB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B.如果AB=BC,那么B是线段AC的中点C.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只有度量法D.长方形纸片能检测平面与平面平行11.如图,一圆柱形油桶中恰好装有半桶油,现将油桶由直立状态放倒成水平放置状态,在整个过程中,桶中油面的形状不可能是()A.B.C.D.12.已知小圆半径是2cm,大圆半径是4cm,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A.12B.14C.16D.1813.与长方体中任意一条棱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棱有()A.2条B.4条C.6条D.8条14.小圆的半径是2,大圆的半径是4,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A.18B.14C.12D.215.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圆形和正方形,围成()的面积最大.A.长方形B.正方形C.圆D.无法确定16.圆的半径由3厘米增加了6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A.72πB.27πC.36πD.82π17.一个拧紧瓶盖的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如右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瓶子的容积是()立方厘米.A.24πB.28πC.32πD.40π18.如果一个扇形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圆心角缩小到原来的13,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A.扩大到原来的3倍B.不变C.缩小为原来的13D.扩大到原来的9倍19.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90圈,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40厘米,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的圈数是().A.270B.135C.100D.12020.一个圆形花坛周围围上了一圈栅栏,栅栏长18.84米,又沿栅栏一周砌有一条宽1米的鹅卵石小路.若每平方米约需鹅卵石100颗,则共需鹅卵石()A.1570颗B.1884颗C.2198颗D.2512颗二、填空题2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______厘米.(π取3.14)22.如图,是将一个长方体沿它的底面切去一刀后剩下的部分.(1)与棱HD 平行的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棱EF 异面的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棱NQ 相交的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数学老师的教具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老师告诉大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2厘米.请你算一算,这个圆柱的高是_______厘米.24.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棱BC 垂直的平面是_________.25.在一个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26.将一个正方体放在桌面上,且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4厘米,那么与桌面垂直的平面面积之和为________.27.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__________. 28.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面积之比为2:3:4,则这三个扇形中最大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29.半径为r ,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S 扇=______.30.一扇形面积是所在圆面积的23,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_.31.将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32.一个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33.一个圆环,外圆的半径是内圆半径的3倍,这个圆环的面积和内圆面积的比是( ).3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2cm,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 3cm,再把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_____3cm.35.时钟的分针长3厘米,从9点到9点40分;分针扫过区域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分针的针尖走的路程长_______厘米.36.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扩大为原来的3倍,半径长缩小为原来的13,那么所得的扇形的面积与原来扇形的面积的比为____.37.如右下图所示,长方体按如图方式截去一个角之后,余下的几何体有_________个面,_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_条棱.38.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1)长方体中棱AB与___________个面平行,分别是____________长方体中棱BC与___________个面平行,分别是____________长方体中棱AE与___________个面平行,分别是____________通过观察思考可以得到:长方体中每条棱都与__________个面平行.(2)长方体中面ABCD与___________条棱平行,分别是____________长方体中面ADHE与___________条棱平行,分别是____________长方体中面ABFE与___________条棱平行,分别是____________通过观察思考可以得到:长方体中每个面都与____________条棱平行(3)长方体中一共可以写出多少对棱与面的平行关系?39.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BC P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BP ,点C 关于直线BP 的对称点为1C ,连接C 1C .当点P 运动时,点1C 也随之运动.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D ,则线段C 1C 扫过的区域的面积是_______.三、解答题40.如图,在长方体ABCD EFGH 中,分别写出与棱EH 相交、平行、异面的所有的棱.41.补画长方体(被遮住的线段用虚线表示).42.小磊房间窗户的装饰物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它们由两个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组成(单位:米).(1)请用字母表示装饰物的面积(结果保留π):_.(2)请用字母表示窗户能射进阳光的部分面积(结果保留π):_.(3)若23a=,2b=时,请求出窗户能射进阳光的面积(π取3).43.如图,准备在一个广场中心建一个直径为24m的圆形花坛,并将圆形花坛分割成面积相等的四个部分.(1)请你求出花坛中小圆部分的周长;(2)如果在花坛中小圆以外的三个区域内种上不同品种的花卉,已知A品种与B品种的费用之比为25:0.5,B品种和C品种的费用之比为2:3,如果购买C品种花卉比购买A品种花卉多花了7000元,那么购买三种花卉总费用多少元?44.求出如图图形的体积.45.一个装满稻谷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的周长是62.8米,高2米,圆锥的高是1.2米.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00千克,这个粮囤最多能装稻谷多少吨?46.如图是用两个正方形(边长如图所示)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五边形,(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要化简)(2)求当a=2时,阴影部分的面积.47.如图,是一个长为x米,宽为y米的长方形休闲广场,在它的四角各修建一块半径均为r米的四分之一圆形的花坛(阴影部分),其余部分作为空地.(1)用代数式表示空地的面积;(2)若长方形休闲广场的长为50米,宽为20米,四分之一圆形花坛的半径为8米,求长方形广场空地的面积.( 取3)48.用斜二测画法画长方体直观图:(1)补全长方体ABCD﹣A1B1C1D1;(2)量得B1C1的长度是cm,所表示的实际长度是cm.(3)与平面A1ABB1,平行的平面是.49.(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曲线CDEFGH……叫做“等边三角形的渐开线”,曲线的各部分均为圆弧.设ABC的边长为3厘米,求前5段弧长的和(即曲线CDEFGH的长)是多少厘米?(2)如图2,有一只狗被拴在一建筑物的墙角上,这个建筑物是边长为400厘米的正方形,拴狗的绳子长18米.现狗从点A出发,将绳子拉紧按顺时针方向跑,可跑多少米?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平移可得出两蚂蚁行程相同,结合二者速度相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根据平移可得出两蚂蚁行程相同,∵甲乙两只蚂蚁的行程相同,且两只蚂蚁的爬行速度也相同,∵两只蚂蚁同时到达点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结合图形找出甲、乙两只蚂蚁的行程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以长方形的宽边为周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据此解答.【详解】解:一张长方形纸片长10厘米、宽6厘米,以它的宽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体,关于这个圆柱描述正确的是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特征及应用.3.D【分析】依次对各选项进行分析.【详解】A选项:213的倒数是35,故错误;B选项:计算弧长的公式是180πnl r=⨯,故错误;C选项:0是最小的自然数,故错误;D选项:1的因数只有1,故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了倒数、弧长的公式、自然数和因数,解题关键是熟记相关概念、计算公式.答案第1页,共21页【分析】直接根据长方体棱与面的位置关系可直接排除选项.【详解】如图所示:假设与棱AB 异面的棱有:111111A D B C DD CC 棱、棱、棱、棱;所以棱在长方体中,与一条棱异面的棱有4条,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与棱之间的位置关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5.D【分析】根据横截面的半径可求出地面圆的周长,用底面圆的周长乘以圆柱的高可得展开图形的面积.【详解】解:3分米=0.3米,∵横截面半径是3分米即0.3米,∵横截面的圆的周长为:2×0.3×π=0.6π,故长方形铁皮的面积为:3×0.6π=1.8π,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圆柱题的展开图,与侧面积,圆柱体的横截面,能够利用圆柱的横截面的半径以及高求出圆柱的侧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分析】如图,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3-2”型,折成一个正方体后,1号面与4号面相对,2号面与5号面相对,3号面与6号面相对.【详解】折成一个正方体后,1号面与4号面相对,2号面与5号面相对,3号面与6号面相对.故选:B .【点睛】正方体展开图分四种类型,11种情况,每种情况折成正方体后哪些面相对是有规律的,可自己动手操作一下并记住,能快速解答此类题.【详解】解:1123243411()22AA A A A A A A A B AB ππ++++=⨯,因此乙虫走的四段半圆的弧长正好和甲虫走的大半圆的弧长相等,因此甲、乙同时到点B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180n R l π=(弧长为l ,圆心角度数为n ,圆的半径为R)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可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为S ,由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可设圆锥的高为h ,圆柱的高为2h ,根据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体积,利用比的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为S ,设圆锥的高为h ,圆柱的高为2h , 圆柱的体积=S ×2h = 2Sh ,圆锥的体积=13Sh , 则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比是:11:2:61:636Sh Sh Sh Sh , 答: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以及比的意义的应用,灵活应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如图,在三角形中,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由此可得三角形1面积=三角形2面积,三角形3面积=三角形4面积,根据两个大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甲的面积加上三角形1和三角形3的面积等于乙的面积加上三角形2和三角形4的面积,即可求得甲的面积等于乙的面积.【详解】解:如图,在三角形中,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由此可得三角形1面积=三角形2面积,三角形3面积=三角形4面积,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则长方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等相等,所以甲的面积加上三角形1和三角形3的面积等于乙的面积加上三角形2和三角形4的面积,则甲的面积等于乙的面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D【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中点的性质,面与棱之间的关系,角的比较方法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选项: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则此选项语句错误,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选项:如果AB=BC,且点B在线段AB上,那么B是线段AC的中点,则此选项语句错误,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选项: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常用的有叠合法和度量法,则此选项语句错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选项:长方形纸片有直角,则可以使用长方形纸片检测平面与平面是否平行,则此选项语句正确,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中点的性质,面与棱之间的关系,角的比较方法,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1.C【分析】根据油桶由直立状态放倒成水平放置状态的整个过程,从不同方向观察油桶中的油的形状,即可.【详解】A、油桶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时,从油桶的上方向下看,得到,不符合题意;B、油桶处于倾斜状态,从油桶的开口观察,可以得到,不符合题意;C、油桶由直立状态放倒成水平放置状态,在整个过程中无法得到,符合题意;D、油桶处于直立状态时,可以得到,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圆柱的截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油桶的不同状态,观察油桶中油面的形状.12.A【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小圆半径是2cm ,大圆半径是4cm ,∵小圆的周长是2×2π=4π(cm ),大圆周长的周长是2×4π=8π(cm ),∵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4π÷8π=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B【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看图以AB 为例,与它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棱有HD 、GC 、HE 和GF ,共有4条,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体的特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B【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小圆和大圆的面积,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知,小圆的面积为22=4ππ⨯,大圆的面积为2416ππ⨯=, 所以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面积的41=164,故B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比值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的面积公式2S r π=.15.C【分析】要比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谁的面积最大,谁面积最小,可以先假设这三种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再利用这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最后比较这三种图形面积的大小.【详解】解:为了便于理解,假设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周长都是16,则圆的半径为:()8162ππ÷=, 面积为:2864π20.38ππ⎛⎫⨯=≈ ⎪⎝⎭; 正方形的边长为:1644÷=,面积为:4416⨯=;长方形的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就取长为5宽为3,面积为:5315⨯=,当长方形的长和宽最接近时面积也小于16;所以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圆面积最大.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根据周长求出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6.A【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半径增加后圆增加的面积等于半径增加后圆的面积减去原来圆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圆的面积增加了22363 2293819 7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圆环的面积,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7.C【分析】由图可知瓶子底部的半径是2厘米,然后求出水的体积和空余部分的体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图得:瓶子底部的半径是2厘米,∵水的体积是:22624ππ⋅⨯=(立方厘米),空余部分的体积是:()221088ππ⋅⨯-=(立方厘米),∵瓶子的容积是24π+8π=32π(立方厘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8.A【分析】πR 2是圆的面积公式,圆可以当作非常特别的扇形(360°),扇形的面积公式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来算的,圆心角缩小到原来的13,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3,(圆心角缩小的基础上)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总的算起来面积扩大到原来3倍.【详解】原扇形面积=圆心角÷360°×π×R 2,新扇形面积=(圆心角×13)÷360°×π×(3R )2=圆心角÷360×13×π×9R 2 =圆心角÷360°×π×R 2×3,所以新扇形面积:原扇形面积=3:1=3.故选:A【点睛】考核知识点:扇形面积.理解扇形面积计算方法是关键.19.B【分析】已知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可计算的其周长,再结合滚动的圈数即可计算得操场东端滚到西端长度,再根据另一个铁环的直径,即可求出其周长和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的圈数.【详解】∵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铁环周长=π⨯直径=60π∵铁环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90圈∵操场东端滚到西端长度=6090=5400ππ⨯∵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40厘米∵另一个铁环周长=π⨯直径=40π∵另一个铁环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的圈数=操场东端滚到西长度÷铁环周长∵另一个铁环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的圈数=540040135ππ÷=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从而完成求解.20.C【分析】由题意知,要求这条小路的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已知内圆的周长是18.84米,利用C=2πr 可求得内圆半径,用内圆半径加上环宽1米就是外圆半径,再利用S 圆环=π(R 2-r 2)求得环形的面积,最后再乘以100即可.【详解】内圆半径:18.84÷3.14÷2=3(米),外圆半径:3+1=4(米);小路的面积:3.14×(42-32)=3.14×(25-9)=3.14×7=21.98(平方米);⨯=(颗) .则共需鹅卵石:10021.982198答:共需鹅卵石2198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环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解答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中,再把对应的数据代入圆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此题要注意:求圆环的面积要先知道内、外圆的半径,再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21.2【分析】先求解圆的半径,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的半径为:12.562 3.14=12.56 6.28=2,所以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厘米.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圆的周长求解圆的半径,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2.(1)棱AE、棱BF、棱NQ、棱MP;(2)棱HD、棱MP、棱NQ、棱AD、棱BQ、棱PQ;(3)棱MN、棱NF、棱BQ、棱PQ【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棱与棱之间的位置关系解答即可;(2)根据长方体棱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接解答即可;(3)根据长方体棱与棱之间的位置关系解答即可.【详解】由题意及图形可得:(1)棱AE、棱BF、棱NQ、棱MP;(2)棱HD、棱MP、棱NQ、棱AD、棱BQ、棱PQ;(3)棱MN、棱NF、棱BQ、棱PQ.故答案为(1)棱AE、棱BF、棱NQ、棱MP;(2)棱HD、棱MP、棱NQ、棱AD、棱BQ 、棱PQ ;(3)棱MN 、棱NF 、棱BQ 、棱PQ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与面的位置关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3.4【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都是s ,圆柱的高为h ,则圆锥的体积=13sh =13s ×12=4s ,圆柱的体积=sh , 由题意得,sh =4s ,解得,h =4,即圆柱的高是4厘米,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锥、圆柱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24.面11ABB A 、面11CDD C【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认识,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与棱BC 垂直的平面为面11ABB A 、面11CDD C .故答案为:面11ABB A ,面11CDD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的认识,熟练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5.4π 【分析】在一个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则这个最大的圆的直径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即6厘米,由此利用圆的面积=πr 2和正方形的面积=a 2代入数据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π(6÷2)2÷(6×6)=9π÷364π=, 故答案为:4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掌握圆的面积公式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6.64平方厘米【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边长为4厘米,可得到正方形的每个面的面积,而与桌面垂直的平面有4个,即可求解.【详解】解:∵正方体的边长为4厘米∵该正方形的每个面:S4416=⨯=(平方厘米)∵与桌面垂直的平面面积之和为:1646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64平方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正确理解与桌面垂直的平面有4个是解题关键.27.1:1【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即可知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圆柱底面周长为a,高为h,∵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a h=,∵:1:1a h=,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的展开图,求比值,数形结合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本题的关键.28.160°【分析】根据面积之比即为圆心角度数之比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三个圆心角的和为360°,∵三个扇形的面积比为2:3:4,∵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之比为2:3:4,∵最大的圆心角度数为:4360160234︒⨯=︒++.故答案为:160°.【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问题,掌握周角的度数即三个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是解题关键.29.2 360 n rπ【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填写本题.【详解】解:半径为r ,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2360n r S π=扇. 故答案为:2360n r π.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熟记和掌握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0.240° 【分析】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面积的23,那么扇形的圆心角就是它所在圆的圆心角的23,圆的圆心角为360°,那么可用圆心角乘扇形的圆心角占它所在圆的圆心角的分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360°×23=240°, 故答案为:24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扇形面积与它所在圆的面积的比等于扇形的圆心角与它所在圆的圆心角的比,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31.36π或48π立方厘米【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由于没有说清楚是绕长方形的哪条边旋转,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绕长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积为:23436ππ⨯⨯=(立方厘米); 绕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积:24348ππ⨯⨯=(立方厘米).故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是36π或48π立方厘米,故答案为:36π或48π立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圆柱体的体积的求法及面动成体的知识,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不要漏解.32. 4 4【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213V r h π=,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圆的面积公式为2S r π=,∵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圆锥的体积公式:213V r h π=,∵圆锥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答案为: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关键是熟记圆的面积公式2S r π=和圆锥的体积公式213V r h π=.33.8∵1【分析】设内圆的半径为a ,则外圆的半径为3a ,圆环的面积等于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则问题得解.【详解】设内圆的半径为a ,则外圆的半径为3a , 则外圆的面积为:()2239S a a ππ==外圆,内圆的面积为:22S a a ππ==内圆,则圆环的面积为:22298S S S a a a πππ=-=-=圆环外圆内圆, ∵()22881S S a a ππ==圆环内圆:::, 故答案为:8:1.【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知识、圆的面积以及圆环面积的计算,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 1356.48 452.16【分析】由题意知,削成的最大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12cm ,高也是12cm ,可利用V =sh 求出它的体积,再把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体,则圆锥是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体积的13,其要求圆锥的体积可用圆柱的体积乘13即可.【详解】()233.1412212 3.1436121356.48cm ⨯÷⨯=⨯⨯= 311356.48452.16cm 3⨯=故答案为:1356.48;452.16.【点睛】本题考查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正确理解题意并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5. 18.84 12.56【分析】分析:因为从上午9点到9点40分,经过了40分钟,则分针的针尖扫过区域为。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整理版]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整理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易错题集锦及答案一、选择题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A 、互为相反数B 、绝对值相等C 、是符号不同的数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A 、2千米/小时B 、3千米/小时C 、6千米/小时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a<c ,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A B C D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1 B 、1 C 、0 D 、不存在10、2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A 、-2B 、2C 、-21D 、2111、若|x|=x ,则-x 一定是( )A 、正数B 、非负数C 、负数D 、非正数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D 、有一个为013、长方形的周长为x ,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x B 、2(x-2) C 、x-4 D 、2·(x-2)/2 14、“比x 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 ) A 、-x-3 B 、-(x+3) C 、3-xD 、x+315、如果0<a<1,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2比a 大B 、a 2比a 小C 、a 2与a 相等D 、a 2与a 的大小不能确定16、数轴上,A 点表示-1,现在A 开始移动,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又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A 点表示的数是( )A 、-1B 、0C 、1D 、817、线段AB=4cm ,延长AB 到C ,使BC=AB 再延长BA 到D ,使AD=AB ,则线段CD 的长为( )A 、12cmB 、10cmC 、8cmD 、4cm18、21-的相反数是( )A 、21+B 、12-C 、21--D 、12+-19、方程x(x-1)(x-2)=x 的根是( )A 、x 1=1, x 2=2B 、x 1=0, x 2=1, x 3=2C 、x 1=253+, x 2=253- D 、x 1=0,x 2=353+, x 3=253- 20、解方程04)1(5)1(322=-+++xx x x 时,若设y x x =+1,则原方程可化为( )A 、3y 2+5y-4=0 B 、3y 2+5y-10=0 C 、3y 2+5y-2=0 D 、3y 2+5y+2=0 21、方程x 2+1=2|x|有( )A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 22、一次函数y=2(x-4)在y 轴上的截距为( )A 、-4B 、4C 、-8D 、823、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ax ,正确的结论是( )A 、无解B 、解为全体实数C 、当a>0时无解D 、当a<0时无解 24、反比例函数xy 2=,当x ≤3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32 B 、y ≥32C 、y ≥32或y<0D 、0<y ≤3225、0.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0.2 B 、±0.2 C 、510D 、±510 26、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驶,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车修理,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时就加快了车速,在下列给出的四个函数示意图象,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 A B C D27、若一数组x 1, x 2, x 3, …, 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另一数组kx 1, kx 2, kx 3, …, kx n 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是( ) A 、k x , k 2s2B 、x , s2C 、k x , ks2D 、k 2x , ks 228、若关于x 的方程21=+-ax x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B 、a ≠-1C 、a ≠2D 、a ≠±129、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线段B 、正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等腰梯形 30、已知dcb a =,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 )A 、d c b a d c b a ++=-- B 、d b c a d c 33++= C 、bd ac b a 23++= D 、ad=bc 3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相等,则它的最小角不大于( ) A 、30B 、45C 、550D 、60032、已知三角形内的一个点到它的三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是( )A 、三角形的外心B 、三角形的重心C 、三角形的内心D 、三角形的垂心33、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①三边长分别为3:1:2的三角形 ②三边长之比为1:2:3的三角形 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 ④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一半的三角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4、如图,设AB=1,S △OAB =43cm 2,则弧AB 长为( )A 、3πcm B 、32πcm C 、6πcm D 、2πcm 35、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cm ,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 ) A 、4cm, 6cm B 、4cm, 3cm C 、2cm, 12cm D 、4cm, 8cm 36、如图,△ABC 与△BDE 都是正三角形,且AB<BD ,若△ABC 不动,将△BDE 绕B 点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AE 与CD 的大小关系是( ) A 、AE=CD B 、AE>CD C 、AE>CD D 、无法确定37、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则原四边形必是( ) A 、矩形 B 、梯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38、在圆O 中,弧AB=2CD ,那么弦AB 和弦CD 的关系是( )A 、AB=2CDB 、AB>2CDC 、AB<2CD D 、AB 与CD 不可能相等 39、在等边三角形ABC 外有一点D ,满足AD=AC ,则∠BDC 的度数为( )A 、30B 、60C 、150D 、300或150040、△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b ≤c ,△ABC 的周长为18,则( )A 、a ≤6B 、b<6C 、c>6D 、a 、b 、c 中有一个等于641、如图,在△ABC 中,∠ACB=Rt ∠,AC=1,BC=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30B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C 、斜边上的高线长为552 D 、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142、如图,把直角三角形纸片沿过顶点B 的直线BE (BE 交CA 于E )折叠,直角顶点C 落在斜边AB 上,如果折叠后得到等腰三角形EBA ,那么下列结论中(1)∠A=300(2)点C 与AB 的中点重合 (3)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CE 的长,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43、不等式6322+>+x x 的解是( )A 、x>2B 、x>-2C 、x<2D 、x<-24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1)x 2-4mx+4m-2=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1B 、m ≥31且m ≠1C 、m ≥1D 、-1<m ≤1 45、函数y=kx+b(b>0)和y=xk-(k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BA B C D46、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有(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47、若点(-2,y 1)、(-1,y 2)、(1,y 3)在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像上,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y 1>y 2>y 3B 、y 1<y 2<y 3C 、y 2>y 1>y 3D 、y 3>y 1>y 2 48、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a 8 B 、22b a + C 、x 1.0 D 、5a49、下列计算哪个是正确的( )A 、523=+B 、5252=+C 、b a b a +=+22D 、212221221+=-50、把aa 1--(a 不限定为正数)化简,结果为( ) A 、a B 、a - C 、-a D 、-a -51、若a+|a|=0,则22)2(a a +-等于( ) A 、2-2a B 、2a-2 C 、-2 D 、252、已知02112=-+-x x ,则122+-x x 的值( )A 、1B 、±21 C 、21 D 、-2153、设a 、b 是方程x 2-12x+9=0的两个根,则b a +等于( )A 、18B 、6C 、23D 、±23 5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B )①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②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③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④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⑤等腰三角形都全等 ⑥有一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相似⑦有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⑧全等三角形相似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填空题1、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易错题(25题,绝对提高你的水平和能力,附答案)1.如图,矩形A B C D 中,3A B =cm ,6A 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 F G 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cm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3 如图,将A B C △沿D E 折叠,使点A 与B 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 F A B ∥且12E F A B =;②B A F C A F ∠=∠;③12A D F ES A F D E = 四边形;④2B D F F E C B A C ∠+∠=∠,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tan ∠AED=2;③S △AGD=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D CE F G B t t B. C . D .F 第20题图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参考下面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贝贝:我注意到当 0x =时,0y m =>. 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称轴为12x =.欢欢:我判断出12x a x <<.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1a -的符号.妮妮:m 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7 正方形A B C D 中,E 是B C 边上一点,以E 为圆心、E C 为半径的半圆与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sin E A B ∠的值为( ) A .43B .34C .45D .358 一个函数的图象如图,给出以下结论: ①当0x =时,函数值最大;②当02x <<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③存在001x <<,当0x x =时,函数值为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9.函数2y ax b y ax bx c =+=++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10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面积为230cm π的扇形AOB ,半径OA=6cm ,且OA 与地面垂直.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将扇形向右滚动至OB 与地面垂直为止,则O 点移动的距离为( )A 、20cm B 、24cm C 、10cm π D 、30cm π11 在Rt △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 )A 、b a c =+B 、b a c =C 、222b ac =+ D 、22b a c ==12 古尔邦节,6位朋友均匀地围坐在圆桌旁共度佳节.圆桌半径为60cm ,每人离圆桌的距离均为10cm ,现又来了两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的距离,再左右调整位置,使8人都坐下,并且8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A .2π(6010)2π(6010)68x +++=B .2π(60)2π6086x +⨯=C .2π(6010)62π(60)8x +⨯=+⨯D .2π(60)82π(60)6x x -⨯=+⨯13 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 2,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A .(4+ cm B . 9 cm C .D .cm14 如图,A B C D ,,,为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 O ---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PB y = ∠,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与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15 如图,边长为a 的正A B C △内有一边长为b 的内接正D EF △,则AEF △的内切圆半径为 .16 如图,⊙O 的半径为2,点A 的坐标为(2,32),直线AB 为⊙OB 为切点.则B 点的坐标为A .⎪⎪⎭⎫⎝⎛-5823, B .()13,- C .⎪⎭⎫⎝⎛-5954, D .()31,-17 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 A P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 依次落在点1232008P P P P ,,,,的位置,则点2008P18 如图①,1O ,2O ,3O ,4O 为四个等圆的圆心,A ,B ,C ,D一条直线,将这四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说明这条直线经过的两A BCDOP B .D .A .C .(第12题)(第19题)第(18)题图① (第19题)是 ;如图②,1O ,2O ,3O ,4O ,5O 为五个等圆的圆心,A ,B ,C ,D ,E 为切点,请你在图中画出一条直线,将这五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说明这条直线经过的两个点是 . 19 课题研究小组对附着在物体表面的三个微生物(课题小组成员把他们分别标号为1,2,3)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这三个微生物第一天各自一分为二,产生新的微生物(分别被标号为4,5,6,7,8,9),接下去每天都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化,即每个微生物一分为二,形成新的微生物(课题组成员用如图所示的图形进行形象的记录).那么标号为100的微生物会出现在( ) A .第3天B .第4天C .第5天D .第6天20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AD =DE ,AE 与BD 交于点C ,则图中与∠BCE 相等的角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 个21.有一个附有进出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一时刻开始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接着的2分钟内只出水不进水,又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刚好将该容器注满.已知容器中的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在第7分钟时,容器内的水量为 升.A.15 B.16 C.17 D.1821.如图,⊙O 1、⊙O 2内切于P 点,连心线和⊙O 1、⊙O 2分别交于A 、B 两点,过P 点的直线与⊙O 1、⊙O 2分别交于C 、D 两点,若∠BPC=60º,AB=2,则CD= .A.1B.2C.21 D.4122.已知:如图所示,抛物线y=ax 2+bx+c 的对称轴为x=-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且OB=O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b=2a ②a-b+c>-1 ③0<b 2-4ac<4 ④ac+1=bA.1个B.2个C.3个D.4个23.已知:如图,∠ACB=90º,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D 点,过D 作⊙O 的切线交BC 于E 点,EF ⊥AB 于F 点, 连OE 交DC 于P ,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BC=2DE ; ②OE ∥AB; ③DE=2PD ; ④AC•DF =DE•CD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 已知:如图,直线MN 切⊙O 于点C ,AB 为⊙O 的直径,延长BA 交直线MN 于M 点,AE ⊥MN ,BF ⊥MN ,E 、F 分别为垂足,BF 交⊙O 于G ,连结AC 、BC ,过点C 作 CD ⊥AB ,D 为垂足,连结OC 、CG. 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CD=CF=CE ; ②EF 2=4AE •BF; ③AD •DB=FG •FB ; ④MC •CF=MA •BF.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5 如图,M 为⊙O 上的一点,⊙M 与⊙O 相交于A 、 B 两点,P 为⊙O 上任意一点,直线PA 、PB 分别交• •DPO1O2ABC•ACDFBP O E•MABF OGC DE N·· AD POFM E CB ED A CO⊙M 于C 、D 两点,直线CD 交⊙O 于E 、F 两点,连结PE 、PF 、BC ,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PE=PF ; ②PE 2=PA ·PC; ③EA ·EB=EC ·ED ;④rR BCPB =(其中R 、r 分别为⊙O 、⊙M 的半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1 9 2D 3B 4B 5(1,4,5) 6 C 7D 8 C 9 C 10 C 11 A 12 A 13C 14 C 15)6a b - 16D 17 200818 18.1O ,3O ,如图① (提示:答案不惟一,过31O O 与42O O 交点O 的任意直线都能将四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5O ,O,如图② (提示:答案不惟一,如4AO ,3DO ,2EO ,1CO 等均可).19 C20 D 252π32-第(18)题图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