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三中考真题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三中考真题数学试卷(有答案)

精品文档使用文档易财第一时目興供 Wore 版中 ^MBSWKil析 一.逸持JK (本大£1共12 A>K 9在毎个的四个迅項中,只有_项是正■節 言号拦的迭項设出来.f 5得3分,迭销、不选或五出的答口过一个将 I.在l ・2l.2\ 2 \ S 个散中.曇大的致是() A ,・2I D. 2C C. 2 1 0. A 2如右圈所不几何体的左权图是()□ a B □ t A B C D /餐力由3.2015年5月17 H 左常2S 个全国困外口.今年全国助获日的主■是■关注H 续窪人 旗•走向美灯未H 第二次全"牧人推样圖査时显元我国0-6岁情神加 儿盧的为11- I 刀人-"• I 力月斛学记數正表示为{)A. 1.1顷0・ 嵐 11.1 K104 C. 1.11,伸 几 1.11、io ・ 4-下列汽车标志中不H 中心时称傳形的足()I)5.下列居算正稔的屋() A ・D. 3/yTy 言3C =a4feD.(小尸 M W6不社叫、《:,满林燹财的和是() A. 2 R 3 C. 3 D . 6效学试1B( A )第1JU 共4 n)易题库www.rmKU.««*启用前2015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试卷类型:A2015 06SUWOI1-本试精分第I 5氟I 0网部分.第I * 2页,为世押賜.页,为节14拝畛,《4分5共120分.与澀时间为IR 分仲 ?篝鷺郭堆*线内欢5上m 的项目唳M.所條案■软療、 Lttrng 卡帕収位*.尊在本试卷上一*力気.*>»; «n(22 第I 卷(选择息共36分)—邕ora:如图.4&是GO的弦,40的延长线交过点白的的切线于点C.如果£480=20。

,娴Z.C的度数是('• 70。

B. 50°C. 45°D.址易题库WWW.rmKUCN若式f ♦(& -1 )。

2015年潍坊市中考历史模拟10解析

2015年潍坊市中考历史模拟10解析

2015年潍坊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十)2015.4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予评分。

4.答题卡要保持清洁,严禁用修改液、胶带纸等涂抹、粘贴,严禁折叠,严禁做标记。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的局面B.“钟鼓之乐”盛行的局面C.“百家争鸣”的局面D.各国相继变法的局面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南朝时,江南地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南迁C.社会比较安定D.经济重心南移3. 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

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到重大促进作用的是()A.造纸术、指南针B.火药、指南针C.造纸术、印刷术D.火药、印刷术5.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活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影响。

下列对外交往活动,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鉴真东渡日本②张骞出使西域③玄奘西游天竺④郑和七次下西洋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6. 在状元卷中提倡“法治”,同时又提出“天民说”,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潍坊历史名人是()A.郑板桥B.赵秉忠C.曹鸿勋D.张择端7. 下图所示人物,有“扬州八怪”之一、“潍县三贤”之一等美誉。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中考历史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试题所有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A.少康复国之战 B.夏商朝代更替 C.春秋争霸战争 D.秦国商鞅变法2.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

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A.《敦煌飞天图》 B.《百子嬉春图》 C.《清明上河图》D.《秋郊饮马图》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遇事敢为,无所顾忌。

”这位官员是A.赵明诚 B.赵秉忠C.郑板桥 D.刘墉7.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2011-2015年世界史试题汇编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2011-2015年世界史试题汇编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2011-2015年世界史汇编选择题2011年17.雅典是一个奴隶制共和国。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决定同另一个城邦建立同盟关系。

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大陆会议 B.公民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委员会18.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

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天门的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邓稼先19.图表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时间(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1952—19608.2 2.8 2.77.5 4.8 1961—197011.2 4.1 2.8 4.8 5.8据此可以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A.经济持续发展 B.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C.进入新经济时代 D.经济进入全球化0.“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012年15.“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她”是指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16.史学家认为:“l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人被发现” 始于A.马可·波罗来华 B.文艺复兴C.新航路开辟 D.马克思主义诞生17.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

……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

”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A.牛顿 B.魏源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18.20世纪30年代,有人曾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过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得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2015年山东省潍坊地区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

2015年山东省潍坊地区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

2015年山东省潍坊地区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对应的题目的正确选项1.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潍坊风筝的优美诗句,下列诗句中描写“放飞风筝”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纸花如雪漫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C、家家画店会点染,户户画正善丹青D、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他生前为子孙立下了三条规矩:“一不许做官,二不许经商,三不许念佛信教,指望后辈安分守己潜心学问。

”他就是潍坊历史上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 )A、郑板桥B、赵明诚C、陈介祺D、赵秉忠3.下列战役都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期中最早进行的是()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潍县战役4.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被誉为“鲁东明珠的“是()A、偶园B、十笏园C、云门石寿D、金宝乐园5.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

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通西域B、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郑和下西洋6.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下列表述属于孔子对人类贡献的是()A、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儒教B、提出“仁“的学说,周游列国宣传主张C、创立了对立转换的辩证学说D、提出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主张7.把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最高峰的国家是()A、巴比伦B、雅典C、斯巴达D、罗马8.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C、推翻清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9.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A、烟片战争B、辛亥革命C、新中国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10.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的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5.2.3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试卷不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

……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这体现了( )A.分封制 B.宗法制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姓,外姓”“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信息说明按照内外性以及贵贱划分等级,是宗法制的体现,故B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开始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从隋唐开始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2.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现过许多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等现象。

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削弱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C.宰相权力的加强D.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君主专制【解析】秦朝以后,中央集权是逐渐加强,而不是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及的是中央权力分配,与地方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宰相权力是逐渐削弱,故C项错误;“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说明由于皇权的专制,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故D项正确。

3.“即使在鼎盛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繁琐的辩论延长了决策的时间B.法庭审判员经抽签产生C.公民仅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D.功勋卓著的公民被流放【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析】“繁琐的辩论延长了决策的时间”与民主特点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法庭审判员经抽签产生是民主产生方式,不是雅典不民主性质,故B项错误;由“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2015年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中考)

2015年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中考)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5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5.6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I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A.少康复国之战B.夏商朝代更替C.春秋争霸战争D.秦国商鞅变法2.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

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A.《敦煌飞天图》B.《百子嬉春图》C.《清明上河图》D.《秋郊饮马图》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遇事敢为,无所顾忌。

”这位官员是A.赵明诚B.赵秉忠C.郑板桥D.刘墉7.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

2015届山东潍坊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04历史试卷

2015届山东潍坊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04历史试卷

2015届山东潍坊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04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称为“潍坊城市名片”的是A.高密剪纸B.风筝C.扑灰年画D.木版年画2.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A.统一文字B.修建长城C.设立太学D.加强中央集权3.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的局面B.“钟鼓之乐”盛行的局面C.“百家争鸣”的局面D.各国相继变法的局面4.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下列帝王中,“以人为镜”多次采纳魏征忠言的是A.汉武帝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5.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名画《清明上河图》因反映北宋城市生活而被制成多媒体长卷,凝固的历史“动”了起来,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这幅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我们潍坊人,他是A.赵明诚B.郑板桥C.贾思勰D.张择端6. “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

反映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在青州发下的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张状元卷真迹,他的作者是A.赵明诚B.郑板桥C.贾思勰D.赵秉忠7. 李鸿章曾经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需有其表”。

让李鸿章感到伤感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B.签订《马关条约》C.开展洋务运动D.签订《辛丑条约》8. 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9. 20世纪60年代,他带病坚持工作,率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使贫穷面貌开始改变。

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是A.孔繁森B.焦裕禄C.雷锋D.王进喜10. 北魏时期,潍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题干意思为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收聚夏国的民众,灭亡了过国、戈国,恢复了禹王的业绩。

故选A。

【考点】少康复国。

2.【答案】C
【解析】张骞通西域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建立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发展了中西交通。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织品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故选C。

【考点】丝绸之路。

3.【答案】B
【解析】北魏孝文帝是比较开明的少数民族统治者。

他把都城迁到洛阳,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故选B。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4.【答案】A
【解析】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结倭寇扰乱沿海。

戚继光组建的抗倭队伍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荡平了沿海倭寇。

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排除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乾隆皇帝,排除C;抗击沙俄人侵的是康熙帝,排除D。

故选A。

【考点】戚继光抗倭。

5.【答案】C
【解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绘画日益增多。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故选C。

【考点】《清明上河图》。

6.【答案】D
【解析】刘墉,山东诸城人,清乾隆、嘉庆两朝重臣,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峭直敢谏闻名于世。

故选D。

【考点】刘墉。

7.【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清王朝遇到了外来先进文明的挑战,说明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A不符合史实;B 说法过于绝对化;中国的近代化此时根本没有开始,也就无所谓被打断,D也不正确。

故选C。

【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8.【答案】C
【解析】马保三同志是寿光牛头镇人,193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青年时期,他疾恶如仇,敢斗善斗,在壮年时期杀敌报国。

他因领导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而名声大震。

故选C。

【考点】本寿光名人马保三。

9.【答案】B
【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符合材料“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故选B。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发展。

故选D。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台湾同胞渴望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骨肉相聚。

故选A。

【考点】本台湾问题。

12.【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前,服装的花色、款式单调朴素。

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的服饰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13.【答案】B
【解析】依据对潍坊历史文化的了解可知,“两朵奇葩”是指潍坊的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

故选B。

【考点】潍坊的民间艺术。

1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B为中国古代的甲骨文;C为欧洲字母文字的演变示意图;D为阿拉伯人传播的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故选D。

【考点】阿拉伯文明。

15.【答案】A
【解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人们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精神的解放,这是指文艺复兴运动,属于发现人的时
期。

B是地理大发现,不是人的发现;C也是人的解放,但不是开始,是在文艺复兴之后;D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选A。

【考点】文艺复兴。

16.【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使得科学与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故选C。

【考点】第二次科技革命。

1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日的改革都是旧政权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A不正确。

俄国原本就是沙皇专制制度,B不正确。

只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C不正确。

两国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D。

【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治维新。

18.【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通过这两次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也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故选D。

【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五年计划实施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随之加强。

但就此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长期发展的桎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故选B。

【考点】斯大林模式。

20.【答案】B
【解析】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加紧干涉别国内政。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这是对多极化格局的挑战。

故选B。

【考点】本科索沃战争。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核心:仁。

原因: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2)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先进性(或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

影响: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促进了政治、教育、城市建设的发展。

(3)改变:印刷术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解析】(1)材料一中主要体现孔子“仁”的核心思想。

(2)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使得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非常大。

(3)改变世界的三样东西,主要有印刷术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考点】中国文化。

22.【答案】(1)信息: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地位和作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问题:出现“大跃进”运动(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影响: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或工业化进程受挫)。

(3)意义: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推动了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增强了工业实力。

【解析】根据近代资本的发展和影响以及意义进行作答。

【考点】中国工业化建设。

23.【答案】(1)特点: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说明:促成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3)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灾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历史事实。

【解析】根据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对战争的认识和反思进行作答。

【考点】抗日战争。

24.【答案】(1)手段: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开展。

(2)特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

措施:推动成立关贸总协定(或实施马歇尔计划)。

(3)同意支持者。

理由:促进了国际间合作,减少了经济发展障碍。

同意批评者。

理由: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特点,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开展作为推动全球化的前提,根据立足于学知识进行作答。

【考点】经济全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