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发生药物过敏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发生药物过敏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发生药物过敏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概述药物过敏是住院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并提供及时的治疗,制定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预防措施1.完整了解患者病史:在为患者开具处方前,医生和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任何已知的过敏史。
2.药物过敏测试: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建议进行药物过敏测试以确认具体过敏原。
3.低敏原药物选择: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应尽量选择低敏原性的药物。
4.提醒患者注意: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医生和护士应不断提醒患者注意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并告知如何快速报告任何不适。
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1.监测和观察:医生和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特别注意是否出现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
2.停用药物:一旦发现有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涉及的药物。
3.紧急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或意识改变等,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呼吸道管理、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4.描述和记录:所有药物过敏事件都应记录并详细描述,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进行标注,以便未来的治疗参考。
沟通和教育1.患者教育:对于已经发生药物过敏的患者,应进行相关的教育,包括如何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如何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等。
2.医护团队沟通:医生和护士应相互沟通并分享关于患者药物过敏的信息,以确保在患者转院或转科时顺利传递相关信息。
总结住院患者发生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并加强沟通和教育,可以提高对药物过敏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福祉。
药物过敏急救流程

药物过敏急救流程药物过敏是指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该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现象。
药物过敏反应可以是轻微的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也可以是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
因此,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药物过敏急救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立即停止用药。
当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首先要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避免继续接触加重过敏症状。
如果是口服药物,应立即停止服用;如果是外用药物,应立即清洗患处并停止使用。
2. 就近就医。
在停止用药的同时,应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可以联系医生或急救人员,告知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务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3. 观察呼吸和循环。
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喉咙水肿、面部苍白等症状,应立即采取呼吸道管理和心肺复苏措施,确保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畅通。
4. 保持患者安静。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安静,避免过度激动或惊恐,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可以让患者躺下休息,并给予安抚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5. 采取药物治疗。
在就医之前,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患者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以减轻过敏症状。
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6. 注意过敏原避免。
在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后,需要及时记录过敏的药物名称和症状,避免再次接触引起过敏的药物。
同时,也要告知医生和药师患者的过敏史,以便在以后的治疗中避免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药物。
总之,药物过敏急救流程需要及时、迅速地停止用药、就近就医、观察呼吸和循环、保持患者安静、采取药物治疗和注意过敏原避免。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保持冷静、果断,切不可慌乱和拖延。
同时,也要加强对药物过敏的预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药物过敏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药物过敏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和预防。
过敏药物应急预案流程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处理患者在使用过敏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过敏药物的使用。
三、组织架构1.成立过敏药物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过敏药物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2.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急诊科负责人等。
四、预案流程1.患者用药前评估(1)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花粉等过敏情况。
(2)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禁忌使用相关药物,并做好记录。
(3)按照要求进行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该药物。
2.药物过敏试验(1)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应按要求正确操作。
(2)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该药物,并在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
3.药物使用过程中(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后20~30分钟内。
(2)如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过敏药物,并通知医生。
4.过敏反应处理(1)立即停止使用过敏药物,并通知医生。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
(3)若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抢救,包括平卧、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等。
5.病情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做好抢救记录,包括过敏药物名称、抢救措施、用药时间、病情变化等。
6.事件上报(1)将过敏药物事件及时上报医院相关部门。
(2)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小时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五、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过敏药物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过敏药物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过敏药物使用前的评估、药物过敏试验、过敏反应处理、病情观察与记录等。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附则1.本预案由医院过敏药物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药物过敏反应后的处理办法

药物过敏反应后的处理办法简介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对药物成分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皮肤疹子、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过敏反应,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可以减轻症状和降低风险。
本文介绍了药物过敏反应后的处理办法。
处理办法1. 停药: 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如果是由医生处方的药物,应立即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停药。
2. 紧急处理: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或休克,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医生或急救人员的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清洗药物: 如果过敏反应仅限于皮肤症状,可以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受影响的部位,以去除残留的药物。
4. 抗过敏药物: 对于轻度的过敏反应,可以尝试服用非处方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以减轻症状。
但在使用之前,请务必咨询药师或医生的建议。
5. 就医诊断: 如果过敏反应严重或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尽快向医生寻求帮助。
医生可以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情况,并根据需要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6. 记录过敏历史: 无论过敏反应轻微与否,都应将其记录下来。
在以后使用药物时,告知医生个人的过敏历史,以避免再次出现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不要继续使用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更严重的反应。
- 如果过敏反应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 在处理过敏药物时,可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 记录过敏历史很重要,以便将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过敏反应。
请注意,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如需准确的医疗建议,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过敏反应是人体对某些物质(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某些食物或药物等)的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可轻可重,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档旨在提供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1.1 初级评估- 观察患者是否有以下症状:皮肤瘙痒、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肿等。
- 询问患者是否有已知过敏史。
1.2 高级评估- 观察患者是否有以下症状: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或四肢肿胀、晕厥等。
- 检查患者是否有过敏性休克的征兆。
二、处理流程2.1 初级处理- 保持患者冷静,避免紧张和焦虑。
- 协助患者坐起,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
- 给予患者口服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开瑞坦等)。
2.2 高级处理-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或四肢肿胀、晕厥等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 给予患者注射肾上腺素(如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
- 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 对症处理,如给予氧气吸入、抗过敏药物静脉滴注等。
三、后期处置- 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过敏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建议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教育患者如何避免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 定期随访,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四、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 进行过敏反应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迅速、准确地执行应急预案。
五、注意事项- 在处理过敏反应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 注意药物过敏试验的结果,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 在处理过敏反应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进行。
通过以上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降低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救治成功率。
药物过敏应急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应急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威胁。
以下是药物过敏应急处理的流程:
1. 马上停止用药:如果出现可能是药物过敏的症状(如皮疹、肿胀、呼吸困难等),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通知医生。
2. 与医生联系:及时与医生或药剂师取得联系,告知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并咨询应急处理措施。
3. 寻求紧急医疗救助:如果症状严重,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肿胀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救护车)前往医院,同时告知接线员可能是药物过敏导致的急救情况。
4. 监测血压和呼吸:如果可能,监测血压和呼吸率,并记录下来。
这些数据对医生在处理药物过敏时可能有帮助。
5. 使用紧急药物:如果医生或药剂师指导的话,可以使用一些紧急药物来控制过敏反应,如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但是使用紧急药物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6. 避免再次使用相同药物或相关药物:如果发生过药物过敏反应,要避免再次使用相同的药物或与之相关的药物,以免再次引发过敏反应。
7. 咨询专业医生:在过敏反应稳定之后,尽快咨询过敏专科医
生或皮肤科医生,并进行相关的过敏测试,以了解到底是哪种药物引起了过敏反应,并避免以后再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药物使用应根据医生或专业医师的指导来进行。
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个体对特定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
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等症状。
药物过敏反
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处理药物过敏反
应时,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下面将介绍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
流程。
1. 停止用药。
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如果是口服药物,应立即停止服用;如果是外用药物,应立即清洗
患处并停止使用。
2. 观察症状。
在停止用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家中进行观察;如果症状较重,需要立即就医。
3. 清除残留药物。
如果是外用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清洗患处,将残留的药物清除干净。
如果是口服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需要饮用大量清水,促使药物尽快排出体外。
4. 就医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药物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等。
在就医过程中,需要告知医生患者曾经使用的药物及过敏史,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判断病情。
5. 预防再次过敏。
在治疗药物过敏反应后,需要避免再次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不再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避免引起再次过敏。
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如上所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谨慎使用药物,避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如若不慎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保护自己的健康。
药物过敏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是指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药物过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因此在发生药物过敏时,正确的处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药物过敏的处理流程,以供参考。
首先,当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并立即就医。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所使用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以及过敏症状的具体表现,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其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过敏史,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过敏的具体原因。
在确定了过敏的药物后,医生会建议患者将过敏的药物添加到自己的药物过敏记录中,并告知患者避免再次接触该药物。
随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轻度的药物过敏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以减轻过敏症状。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医
生可能会给予患者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等药物,以控制过敏反应
的发展。
最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
服用药物,并定期复诊。
同时,患者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
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避免食用过敏食物,避免再次接触过敏的药
物等。
总之,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正确的处理流程对于
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发生药物过敏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停止
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并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和预防措施。
只
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过敏反应的发展,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滴后患者出现乏力、静默、四肢抽搐,呈强直后阵挛,伴胸闷、呼 吸困难、气促,无意识障碍、呕吐,无二便失禁、唇周发绀。即到抢 救中心治疗,查血常规、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等均未见异常,体 温36.7℃,脉搏125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58/68 mmHg,予吸氧 并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3 g;静推地西泮注 射液10 mg;肌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 mg。后胸闷缓解,四肢仍强 直,遂转入内科住院部接受进一步治疗。经治疗,患者痊愈。
4、必要时保留输液剩余液体及输液用具。
5、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流程对输液管及液体进行 封存,上报护理部及医疗事务部(节假日、夜间 上报值班护士长、总值班)。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 液器, 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 通道,保留余液及输液用具
报告医生、护士长
轻微输液反应
遵医嘱处理,严密观察 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1)做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使用
中更换批号,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试验液必须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必须准
确; (4)严密观察患者,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
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能使用青霉素,并在体
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同时将 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用0.1ml 的生理盐水作对照皮试。
药物不良反应(ADR)
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 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
不包括:错误用药 超剂量用药
病人不遵守医嘱 滥用药物导致的意外事故
一、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 遵医嘱处理。
二、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 做好记录。
其中以呼吸道阻塞症状和皮肤过敏症状最早出现
(1)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急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酌减,
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 直至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 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克刹 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 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用药: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 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50ml静脉滴注。其 他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和抗组 胺类药物。 (5)心跳骤停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 行人工呼吸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病例 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接受静脉滴 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约30分钟左右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 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 曲松钠,1.5天后恢复正常。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记录抢救过程 及时上报 保留药物 送检
1、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护理人员立即 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和处理,同时报告医师 护士长。
2、如患者症状轻微,遵医嘱处理,继续观察;如出 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严重输液反 应,立即更换液体和输液器,积极抢救患者。
3、做好抢救记录。
协助医师填写输液反应报告 单药剂科
上报护理部、医疗事务部
严重输液反应
备好抢救药品,启动抢救 预案,积极配பைடு நூலகம்医师抢救
呼吸道阻塞症状: 胸闷、气促、哮喘及呼吸困 难,伴濒死感
循环衰竭症状: 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 搏细弱,血压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 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 腹痛与腹泻等
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剂型 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服药剂量越大, 毒性作用越强。对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等高危特殊人群应适当调 整用药剂量。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病例 患者,女,42岁,因咳嗽、咳痰10天,伴头痛、 咽痛、发热,在内科门诊治疗,给予0.9%氯化钠注射 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氨茶碱注射液0.125 g,0.2%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 射液200 ml。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三、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 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五、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六、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
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停 药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就地抢救
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典型病例:广州儿童医院发现两例过敏者,一患儿静 脉注射克林霉素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 快,四肢冰冷,双上肢轻微颤动。给予相应措施后, 症状缓解。另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5天左 右,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紫绀,哭闹不停, 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
过敏反应
病例 患者,女,25岁,因肺部感染接受静脉滴注盐酸左 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5滴/分,10分钟后患者自 诉胃部不适,四肢麻木感,恶心无呕吐,面色苍白,冷汗。 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平卧位,测量血压60/30mmHg, 脉搏48 次/分,呼吸24 次/分。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注, 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 ml快速滴注等治 疗,40分钟后患者症状好转。
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资料分析
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荨麻疹、 瘙痒、高敏性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见于对青 霉素过敏者)。国外早期资料表明,应用克林霉素有 25%的患者发生皮疹。
严格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用药前详 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