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水-勒脚-楼梯间门窗竖向设计和室内外高差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目前普通民用建筑审图都按“不低于100m m”。
除非特殊需求,比如工业建筑有工艺要求)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3.3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
2.《住宅设计规范》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条文解释: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增加了,为,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 2)。
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
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
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
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
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应严防雨水倒灌。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5.《技术措施2009》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page15: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
6.《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
建筑物位于可能沉陷的地段、排水条件不良地段和有特殊防潮要求、有贵重设备或受淹后损失大的车间和仓库,应根据需要加大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
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目前普通民用建筑审图都按“不低于100mm”。
除非特殊需求,比如工业建筑有工艺要求)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3.3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
2.《住宅设计规范》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条文解释: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增加了,为,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 2)。
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
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
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
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
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应严防雨水倒灌。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5.《技术措施2009》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page15: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
6.《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
建筑物位于可能沉陷的地段、排水条件不良地段和有特殊防潮要求、有贵重设备或受淹后损失大的车间和仓库,应根据需要加大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
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目前普通民用建筑审图都按“不低于100m m”。
除非特殊需求,比如工业建筑有工艺要求)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3.3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
2.《住宅设计规范》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条文解释: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增加了,为,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 2)。
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
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
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
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
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应严防雨水倒灌。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5.《技术措施2009》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page15: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
6.《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
建筑物位于可能沉陷的地段、排水条件不良地段和有特殊防潮要求、有贵重设备或受淹后损失大的车间和仓库,应根据需要加大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目前普通民用建筑审图都按“不低于100m m”。
除非特殊需求,比如工业建筑有工艺要求)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3.3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
2.《住宅设计规范》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条文解释: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增加了,为,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 2)。
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
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
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
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
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应严防雨水倒灌。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5.《技术措施2009》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page15: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
6.《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
建筑物位于可能沉陷的地段、排水条件不良地段和有特殊防潮要求、有贵重设备或受淹后损失大的车间和仓库,应根据需要加大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
勒脚和散水课件

先用10~15厚1:3水 泥砂浆找平,再铺一毡 一油或平铺油毡一层 (搭接长度≥70mm.)。
油毡防潮层具有一 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 好的防潮性能,但整体 性差,对抗震不利,不 宜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 筑中。
② 砂浆防潮层 :
是在需要设置防潮层的 位置铺设防水砂浆层或用防水 砂浆砌筑1-2皮砖。防水砂浆是 在水泥砂浆中,加入水泥重量 的3%~5%的防水剂配制而成,
防潮层厚20~25mm。
防水砂浆能克服油毡防潮 层的缺点,故较适用于抗震地 区和一般的砖砌体中。但当地 基有不均匀沉降时,会开裂失 效。
③ 细石钢筋混凝土 防潮层
在60 厚的细石混凝 土中配3φ 6~3φ 8钢筋 形成防潮带,或结合地 圈梁的设置形成防层。
这种防潮层抗裂性 能好,且能与砌体结合 为一体,故适用于整体 刚度要求较高的建中。
散水
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 做法: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土 或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
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留有缝隙(变形缝)。 用粗砂或米石子填缝,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
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 缝,缝内处理同勒脚与散水相交处。
坡度:一般为3%~5%。 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垂直防潮层:对房间室 内地坪存在高差部分的垂直 墙面,除设置上下两道水平 防潮层之外,这段垂直墙面 (靠填土处一侧)先用水泥砂 浆抹面,刷上冷底子油一道, 再刷热沥青两道;也可以采 用掺有防水剂的砂浆抹面的 作法,墙的另一侧要求为水 泥砂浆打底的墙面抹灰。
5、散水和明沟
作用: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 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称 散水或护坡。或在外墙四周做明沟,将通 过水落管流下的屋面雨水等有组织地导向 地下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仅限借鉴)

一些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散水: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800mm左右。
有砖铺散水、现浇细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
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有裂缝。
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
那就是散水。
很多建筑物都有顾名思义“散水”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建筑物四周,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散水的做法很多,不一定是水泥做的.“散水”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3%-5%,宽度一般为0.6米-1米,其目的是迅速将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
散水的构造:1.6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2.150厚3:7灰土垫层,超出散水外缘500mm。
3.素土夯实向外坡6%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踢脚线"、“踢脚板”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5~10cm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内墙裙”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1~2米左右至地面的部分。
泛水泛水:fàn shuǐ1.古水名。
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久湮。
2.古水名。
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
注入古菏泽。
久湮。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

一些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散水: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800mm左右。
有砖铺散水、现浇细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
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有裂缝.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
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那就是散水。
很多建筑物都有顾名思义“散水”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建筑物四周,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散水的做法很多,不一定是水泥做的。
“散水”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3%-5%,宽度一般为0.6米—1米,其目的是迅速将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
散水的构造:1.6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2.150厚3:7灰土垫层,超出散水外缘500mm.3.素土夯实向外坡6%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踢脚线”、“踢脚板”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5~10cm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内墙裙"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1~2米左右至地面的部分.泛水泛水:fàn shuǐ1。
古水名。
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久湮。
2.古水名。
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例1举例说明散水与勒脚间的节点处理,并用材料引出线注明

例1.举例说明散水与勒脚间的节点处理,并用材料引出线注明其做法。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勒脚、防潮层、踢脚、散水、窗台、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构造要点(能绘图说明)。
本题是关于散水与勒脚间的节点处理。
本题是一道10分的题目,同学们先看看分值分布:构造缝隙处理2分,散水和勒脚画法:4分;文字和尺寸标注:4分。
从以上分值分布可见作图说明题既需要正确、清晰地画出相应构造,又需要进行正确的文字和尺寸标注。
勒脚是外墙身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保护和饰面处理部分。
这里图示的做法是防水砂浆抹灰处理。
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
作用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下滴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
一般可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砖块、石块等材料做面层。
注意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勒脚与散水施工时间的差异,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留有20mm左右的缝隙。
所以构造缝隙处理必须画出。
例2.用图示例水平防潮层的几种位置确定。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勒脚、防潮层、踢脚、散水、窗台、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构造要点(能绘图说明)。
本题是关于防潮层的构造。
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础上升,使位于勒脚处的地面水渗入墙内而导致墙身受潮。
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构造形式上有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两种形式。
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混凝土)范围以内,通常在-0.060m标高处设置,而且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mm;当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碎石、炉渣等) 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一皮砖的地方,即在0.060m处;当两相邻房间之间室内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起来,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身。
例3:图示卷材防水屋面高低跨处屋面伸缩缝及泛水构造。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柔性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各层次的作用、做法(能绘图说明)。
本题是关于柔性防水屋面的构造。
注意:作图时两个图任选其一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式住宅楼课程设计指导书
散水、勒脚、楼梯间门窗竖向设计和室内外高差
1、画散水。
用天正命令画散水时可以创建室内外高差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会堵住单元门。
如果不想堵门,则一层平面图画散水时不要“创建室内外高差平台”(不要打勾),而是“改外墙高”,把外墙高度改为“层高+室内外高差”,底高为负的室内外高差(单位为毫米),提示“是否保持墙上门窗到墙基的距离不变?”时选择N(默认选项),然后再对楼梯间的门进行对象编辑,改门槛高为0。
2、画散水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
画平面图时应该先画标准层然后“另存为”一层和其他层再修改、保存。
如果先画了一层而且加了散水并且创建了室内外高差平台,然后删除散水另存为标准层,则室内外高差平台没有被删除,创建楼层表后在三维模型和立、剖面图上都会出现黄色的室内外平台。
怎么办?这个平台可以在三维视图中删除,方法是点“视图”→“三维视图”→“左视”,删除黄色室内外高差平台后点“视图”→“三维视图”→“俯视”回到平面视图,保存,然后重新生成三维和立、剖面图。
3、楼梯间单元门和窗的竖向位置问题。
第3条示意图
一层平面图中楼梯间处的单元门宽度1500(子母门,大门宽900,小门600),高度2000。
为了使其在立面和三维中的位置准确,可以用“改墙高”的方法。
“墙体”→“墙体工具”→“改墙高”,把楼梯间有窗的一段外墙墙体高度由2800改为2200,底高-450,窗墙底间距是否保持不变选Y。
假设层高2800,一层楼梯参数为一跑10步,二跑6步,踏步高175。
二层平面图中楼梯间有窗的一段外墙墙体高度由2800改为2450,底高-1050,窗墙底间距是否保持不变选Y或N都可以,然后对
窗进行对象编辑,改窗台高为800。
三层以上平面图(不含顶层)中楼梯间有窗的一段外墙墙体高度由2800改为2800,底高-1400,窗墙底间距是否保持不变选Y。
顶层平面图中楼梯间有窗的一段外墙墙体高度由2800改为2800+1400=4200,底高-1400,窗墙底间距是否保持不变选Y。
做楼层表后可以进行三维组合,生成三维模型,立面图、剖面图等。
如上图所示。
可以参照群文件里的讲课例图。
4、室内外高差。
可以选用450即三步台阶,为了解决单元门高度问题也可以把室内外高差设大一点,比如600、900。
从0标高下3步、4步或6步,下到-0.450、-0.600、-0.900标高后其实还要比室外标高高100毫米,这是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考虑防水,不能下大雨时雨水进楼)。
所以实际上室内外高差应该是550、700和1000。
如果选用室内外高差为1000(5个台阶共900)则一层楼梯等跑就一定可以满足单元门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