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与人工熊胆粉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引言熊胆粉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对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二、熊胆粉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1.成分分析a.主要成分b.次要成分c.其他成分2.药理作用研究a.抗炎作用b.抗菌作用c.解热作用d.免疫调节作用e.抗肿瘤作用f.其他作用三、熊胆粉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1.消化系统疾病a.胃炎b.胃溃疡c.肝炎2.呼吸系统疾病a.支气管炎b.咳嗽c.肺炎3.循环系统疾病a.心脏病b.高血压c.血栓4.免疫系统疾病a.自身免疫性疾病b.过敏性疾病c.免疫功能低下5.肿瘤a.癌症的辅助疗法b.抑制肿瘤生长四、附件:详细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详细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见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为了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下是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a.药品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药品的监管法律法规。
b.中药饮片:指采用中药材进行炮制加工而成的整体或切碎成一定规格的制剂。
c.功能性食品:指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功能性改善或者适应人体特定功能需要的食品。
d.药食同源:指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并能作为食品食用的物质。
六、结论综上所述,熊胆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由于熊胆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保护动物资源的需要,熊胆粉的合理利用和替代品的研发仍然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熊胆粉治疗肝胆系统疾病的研究概述

Abstract:Inordertoexplorethebearbilepowder(BBP)intreatmentofhepatobiliarysystemicdiseasesresearchsituation,the papergivesanoverviewoftheliteratureonthetreatmentofhepatobiliarysystemicdiseaseswithBBPfromthreeaspects:ancientlitera ture,modernpharmacologicalactionandclinicalapplication.TheresultsshowedthatbearbilehadbeenusedinTCM clinicalpractice forthousandsofyearsandBBPhad?avarietyofpharmacologicaleffectsincludingprotectingliver,cholagogue,dissolvinggallstones, anti-liverfibrosis,reducinghepaticfatchangeandanti-tumor,etcanditcouldcurevarietyofhepatobiliarysystemicdiseases,such aschronichepatitis,liverfibrosis,livercirrhosisandlivercancer.BBPhasgreatpotentia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valueinthe treatmentofhepatobiliarysystemicdiseases,especiallyinthetreatmentoflivercancer.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前言熊胆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拥有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熊胆粉的成分熊胆粉的主要成分包括胆汁酸、类固醇、草酸、脂肪酸等。
这些成分赋予熊胆粉一系列的药理作用。
3、熊胆粉的药理作用3.1 消炎抗菌作用3.2 解热镇痛作用3.3 利胆保肝作用3.4 抗氧化作用3.5 抗肿瘤作用3.6 免疫调节作用3.7 抗作用3.8抗凝血作用3.9抑制中枢神经兴奋作用4、熊胆粉在临床中的应用4.1 传统应用4.2 肿瘤治疗4.3 消化系统疾病4.4 免疫系统疾病4.5 皮肤疾病4.6 心脑血管疾病5、临床研究进展5.1 熊胆粉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5.2 熊胆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5.3 熊胆粉对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5.4 熊胆粉在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5.5 熊胆粉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6、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的研究论文、临床试验数据以及相关药物说明书等附件供参考。
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科学7.2 临床应用:将药物或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7.3 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胆汁中,具有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作用7.4 类固醇:一类具有多元环骨架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植物中7.5 草酸: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7.6 脂肪酸:一类有机化合物,是脂质的重要成分之一7.7 抗菌作用: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7.8解热作用:降低体温的能力7.9镇痛作用:缓解疼痛的能力7.10 利胆作用: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提高胆固醇代谢7.11 抗氧化作用:抵抗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功效7.12 抗肿瘤作用:阻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7.13 免疫调节作用: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力7.14 抗作用:抵抗感染的能力7.15 抗凝血作用:延长血液凝结时间,抑制血栓形成7.16 抑制中枢神经兴奋作用: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产生镇静效果。
论熊胆的合理应用_高晶

论熊胆的合理应用*高晶,李怡文,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58100)·综述·关键词:熊胆粉;临床报道;应用中图分类号:R28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19(2012)02-0197-04*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自主选题(JYB22-Js075)。
作者简介:高晶(1970-),女,主治医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通讯作者:高学敏。
为了保护野生濒危物种的延续,中国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了熊的养殖与人工取胆的研究工作,完成了由杀熊取胆到人工无管引流取胆的巨大成功。
解决了熊的物种保护与熊胆粉合理应用的难题,为弘扬中医药学,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贡献。
1熊胆在中国应用历史悠久1.1熊胆的药物基源目前中国熊胆粉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养殖,通过无管引流胆汁的方法获得。
中国在册的养熊厂有68家,主要分布在东北3省、西南的四川云南等地和东南福建沿海地区,所养殖的熊的种类多以黑熊为主。
熊胆粉为熊科动物黑熊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临床作为熊胆药物使用,经医学、药学研究,熊胆粉已成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一类新药。
1.2从历代本草记载看熊胆的临床应用熊胆的使用历史悠久,可随症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新修本草》曰:“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疳疾,心痛,疰忤。
”《药性论》曰:“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食疗本草》言:“主时气盛热,疳(匿虫),小儿惊痫。
”《日华子》曰:“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外台秘要》用熊胆疗蛔心痛,《备急千金要方》治5种痔疮10年不愈之症。
到了宋代,《太平圣惠方》记录熊胆相关方剂(熊胆、青黛、蟾酥、黄连、牛黄)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
另有用熊胆半分,汤化后调涂于鼻中,治小儿恶疮蚀鼻。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医学入门》曰:“胆苦明目涂疮痔,小儿惊风积痫良,杀虫消疸止久痢。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1 引 言
近年 来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我 国对 各类 药 物 的运 用 也逐渐 多 了起来 。熊胆 粉作 为一种 取 自于 动物 的 成分 ,其 人药 的药 效 是 非 常 独 特 的 。熊 胆 粉 主 要 在 80年代被人们开发研究出来 ,广泛应用于我 国的多 种 临床研 究 中 。根 据 我 国多 年 来 的研 究 ,熊 胆 粉 的 药 理作用 已经有很 多种 ,并且 在 临床 的应 用 中也 发 挥 了十 分显 著的作 用 。
熊胆不但可 以内服,其外用的药效也是十分显 著的,对于跌打损伤 等都具 胆粉 自然 也 具 有 这 些药 效 。可 见 取 自于熊 类 动物 的熊胆 粉 的发展 前景 是十分 广 阔的 。 2.2 加 工技 术
若要 对 熊 胆 进行 加 工 ,第 一 步就 是要 在 熊 身上 取 胆 。取 胆 主要是 通 过 一 种 小 型 的手 术来 完 成 ,并 且 主要分 为两 种 ,分 别 是 无 管 引 流和 有 管 引流 。针 对 的熊类 动物 也一 般 是 3岁 以上 的熊 ,每 天 可 以进 行 一到两 次 。相对 于有 管 引 流 的方 式 ,无 管 引 流会 更加先进一些 。因为有管引流技术是存在缺陷的, 会 使得插 管处 产生 炎 症 ,并 且 会 导 致胆 汁 的 产 量 和 质 量受 到不利 的影 响 ,严 重 了可能会 导致 引流 中止 。 然 而无管 引 流就有 效 地 避 免 了 这一 点 ,可 以使 得胆 汁 的质量 提升 ,并 且熊 本身 不会受 到不利 的影 响 。
(黄 冈中药材公 司 ,黄冈 湖北 43800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 熊胆粉 的成分、加工等进行分析 ,列 出其 药理作 用,并且对其 临床 的应用进行 分析 。 关 键 词 :熊胆 粉 ;作 用 ;动 物 中 图 分 类 号 :R28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94oO7一 (2O15)01一OO41— 03
熊胆粉介绍

熊胆粉介绍熊胆入药在中国传统中医药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药中黄金”美誉,居四大名贵中药“熊胆、虎骨、牛黄、麝香”之首,也是四大名贵中药中可通过人工繁殖进行较大规模量产的名贵中药之一。
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消炎镇痛等功效,对肝胆、心脑血管、癌症、急性传染病、眼科疾病等具有独特的疗效。
【来源】本品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etos thibetanusCuvier 经胆囊手术、采用无管无痛引流胆汁经干燥而成粉末。
【现代化科学养熊基地】发展人工养殖业是保护药用野生动物的最佳途径,而黑熊养殖是解决药源和保证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
目前,我国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养熊取胆”厂有68家,养殖黑熊约20000头。
该产业属于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鼓励类产业范畴,支撑了183家中药企业的原料需求。
我国的黑熊养殖产业自八十年代从朝鲜引进,经过二十多年不断地技术创新,活熊取胆技术及养殖条件已十分科学、规范。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提出“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以二类保护动物黑熊为例,饲养1头黑熊年取胆汁量相当于是220头黑熊免遭猎杀,符合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引流胆汁的过程】1997年5月,国家林业局颁布了《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严格要求“养熊取胆”做到卫生、无痛操作等,采用医学造瘘的活体无管引流取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取胆熊和非取胆熊的生理指标等基本一样,不影响黑熊健康并保障了该行业的产业化发展;2004年,国家林业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熊资源保护及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要求规范熊类驯养繁殖活动,并对含熊胆成分的产品实行专门标记,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有效。
黑熊胆囊“无管引流”技术,人性化、更健康,熊胆汁可持续引流,质更优。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熊胆粉是中药中的一种常用药材,其主要成分是熊胆,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药材。
熊胆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1.抗菌消炎作用:熊胆粉中的熊胆酸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抗感染具有明显的效果。
熊胆粉可用于治疗肺炎、肠炎、急性胃炎等疾病,对细菌性和真菌性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2.清热解毒作用:熊胆粉中的熊胆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和热性疾病。
熊胆粉可用于治疗高热、龛疹、牙关紧闭等病症,有助于降低发热症状和改善患者的体质。
3.利胆、解痉作用:熊胆粉中的熊胆酸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加快胆汁排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系统疾病。
此外,熊胆粉还具有解痉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对于胃肠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抗炎止痛作用:熊胆粉中的熊胆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熊胆粉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炎症性疾病,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调节免疫功能:熊胆粉中的熊胆酸和多糖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熊胆粉可用于治疗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各种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过敏性疾病等。
除了以上药理作用,熊胆粉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应用于中药处方:熊胆粉常被用于中药配方中,与其他药材组合使用,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
例如,可以与黄连、黄芩、连翘等药材一起组方,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等。
2.应用于药膳食疗:熊胆粉可以用于烹饪药膳,如熊胆鸽蛋羹、熊胆参鸽汤等,通过药膳食疗的方式调理身体健康。
熊胆粉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理作用,对调节体质和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熊胆粉的药效学研究

熊胆粉的药效学研究
王巍巍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0(023)002
【摘要】探讨熊胆粉在临床上的药理作用,为熊胆粉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有利依据,促进熊胆粉合理、安全、有效地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方面的临床应用.
【总页数】3页(P196-198)
【作者】王巍巍
【作者单位】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公司,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R284
【相关文献】
1.注射用熊胆粉及其原料熊胆粉指纹图谱研究 [J], 沈丽娟;丁桂兰;唐秋竹
2.熊胆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J], 闫广利; 孙晖; 邱丽萍; 靳喆; 吴修红; 李杏花; 杨波; 王喜军
3.体外培育熊胆粉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J], 陆锦遥;王琼;王优杰;谷颖敏;章鑫;谢家骏;张小利;田雪松
4.体外培育熊胆粉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J], 陆锦遥;王琼;王优杰;谷颖敏;章鑫;谢家骏;张小利;田雪松
5.熊胆粉的成分、鉴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J], 钟林江;杨俊莉;何勇志;李玉婷;杨安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与人工熊胆粉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于淑贤1
,高 颖
2
(1.长春中医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21; 2.长春中医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关键词:天然熊胆粉;人工熊胆粉;药效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2005)03-0055-02作者简介:于淑贤(1977~ ),女,吉林德惠人,医学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药理学。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 s thiberanus )或棕熊(Ur susarcros L .)的干燥胆囊,为我国稀有中药材之一。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熊胆气味苦寒,无毒,入肝胆心经。
”熊胆具有清热、镇静、明目、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等症[1]。
熊胆中熊去氧胆酸(U DCA)为熊科动物特有成分,加之与其它几十种成分的协同作用[2]
,使熊胆药材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有必要对人工熊胆和与天然熊胆的药效作一比较,以期待扩大熊胆资源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 ,雌雄各半,由长春高新医学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2002-2003;Wstar 大鼠,体重200~250g ,雌雄各半,由吉林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10-1023
1.2 药品及试剂 天然熊胆粉、人工熊胆粉均由天药公司药理中心提供,二甲苯由天津化学试剂二厂提供。
1.3 仪器 YLS-1A 多功能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山东科学设备站出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采用YLS-1A 多功能小鼠自主活动程序记录仪记录。
选用小鼠51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天然熊胆粉4g /kg 组、天然熊胆粉2g /kg 组、人工熊胆粉4g /kg 组、人工熊胆粉2g/kg 组。
按剂量给药,每日1次,共5d 。
末次给药后1h 将5只小鼠逐个放入记录箱适应5min 后记录小鼠5min 的活动次数。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天然熊胆粉4g /kg 组、人工熊胆粉4g /kg 组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见表1。
表1 天然与人工熊胆粉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x -±s )
组别n 剂量(g /k g )
自主活动次数抑制度(%)
对 照
9
——183.9±43.8——天然熊胆粉104137.3±33.8*25.3天然熊胆粉102177.9±48.5 3.3人工熊胆粉104147.9±28.3*19.6人工熊胆粉12
2
152.2±32.9
17.2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雄性大鼠4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天然熊胆粉6g /kg 组、天然熊胆粉3g /kg 组、人工熊胆粉6g /kg 组、人工熊胆粉3g /kg 组。
实验前2h 禁食不禁水,实验时每只鼠用戊巴比妥钠60mg /kg 肌注麻醉,腹腔解剖找出胃幽门部,翻转十二指肠降部肠系膜找到总胆管,在其下穿2根丝线结扎乳头部,向肝脏方向做“V ”形切口插入引流管引流胆汁,待有黄绿色胆汁流出固定引流管,用烧杯收集[3]。
术后用止血钳闭
(下转第60页)
4 讨论
瘀本由淤水积滞的“淤”字转化而来。
因它属于病的范围,所以从病部,象征血液如淤浊之水,不能流行畅利。
此类病证与现代血液流动性方面的某些病变以及血管本身病变和血液凝固性增高的病变有关,主要涉及血栓形成性疾病或缺血性血管疾病。
本实验表明,麝鼠香对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改善血瘀模型大鼠
粘、浓、凝、聚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有利于防止血栓性疾病。
参考文献:
[1]陈 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3.554.
[2]毛腾敏.“血瘀”病理模型探索(一)[J].北京医科大
学学报,1985,17(4):246.
(收稿日期:2004-10-29) (责任编辑:史明忠)
55
吉林中医药 2005年3月 第25卷第3期
刘常世[8]自拟中药方加用门冬氨酸钾镁静点、鲁米那口服治疗淤胆型肝炎38例,对照组35例单用上述西药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
何汶忠等[9]以强的松30m g日1次口服,并静点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K1、强力宁等药物,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4-10周)较本病黄疸自然过程(8-16周)明显缩短(P <0.05)。
李朝宏等[10]以凉血活血之中药配合门冬氨酸钾镁静点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上述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9%,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4 体会与展望
淤胆型肝炎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的机理已大致明了,但甚为详细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时对西药的用药时机及剂量要严格把握,尤其是激素,要十分谨慎。
中药应进一步筛选并进行剂型改革,从而拓宽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思路,增强疗效。
目前临床研究一般样本数量少,不随机,无双盲,随访时间短或不随访,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从而为治疗本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汪承柏,贺江平.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的长期高黄疸肝
病治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2):1.
[2]李 民,等.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35例疗效观察[J]
.国医论坛,2003,18(6):19~20.
[3]刘正宽,周春梅.自拟茵陈化瘀汤治疗淤胆型肝炎35例
[J].四川中医,2002,20(4):450.
[4]冯振友.赤芍退黄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3):173~174.
[5]张笑双,刘占海.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42例[J].
医药导报,2001,20(2):109~110.
[6]翟建民.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
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4,31(5):33.
[7]潘 玉.思美泰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临订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43~44.
[8]刘常世.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8例[J].新中医,
1999,31(12):36.
[9]何汶忠.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6例[J].实用中医
内科杂志,2003,17(5):401.
[10]李朝宏,刘中明.凉血活血中药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淤
胆型肝炎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4): 247.(收稿日期:2004-11-29)
(上接第55页)
合腹壁,用盐水纱布覆盖。
待稳定20min后先收集30m in胆汁,然后分别由十二指肠一次给药,给药剂量如表2所示。
给药后30min、60min、90m in各收集一次胆汁,记录胆汁分泌量,求出各组均数。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天然熊胆粉6g/kg组、天然熊胆粉3g/kg 组、人工熊胆粉6g/kg组、人工熊胆粉3g/kg组给药后均能明显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
表2 天然熊胆粉与人工熊胆粉对大鼠胆汁分泌影响(x-±s)
组 别n剂量
(g/kg)给药前胆汁分泌量
(ml)
给药后30min
胆汁分泌量(ml)
给药后60min
胆汁分泌量(ml)
给药后90min
胆汁分泌量(ml)
对 照8——0.176±0.010.179±0.010.164±0.020.165±0.02天然熊胆粉960.182±0.020.228±0.04**0.202±0.04*0.206±0.04*天然熊胆粉830.174±0.010.209±0.03*0.193±0.03*0.171±0.03人工熊胆粉860.176±0.020.215±0.04*0.191±0.02*0.181±0.02人工熊胆粉830.165±0.020.189±0.030.184±0.02*0.163±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的人工熊胆粉镇静、利胆方面的作用已经接近或达到天然熊胆粉。
熊胆以其活性强、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熊胆临床需求量激增。
但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杀熊取胆的做法及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得到了根本遏制,这就迫使我们寻找开发熊胆资源的新途径,而采用人工合成、生物合成、化学合成等方法或用其他动物胆汁替代品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系统深入的进行,熊胆资源的利用必将不断扩大,其药用价值也会得到空前提高。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
出版社,1975.2584~2586.
[2]丁安伟,等.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
社,2000.84.
[3]陈 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444.(收稿日期:2004-11-23)
60
吉林中医药 2005年3月 第25卷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