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第1章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阐明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3.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作出的假设,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1生命观念:利用结构功能观解释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
2科学探究:运用演绎与推理的方法阐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绘制图解和举例等方式掌握本节相关遗传学概念及遗传图谱的规范书写。
容)一、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注意:(1)提出问题是建立在杂交和自交实验基础上的,不包括测交实验。
(2)演绎过程不等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杂交实验对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3)F2出现理论上的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F1雌(雄)性个体形成的不同种类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受精的机会相等。
③不同受精卵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能力和存活率相同。
④杂合子的性状表现程度与显性纯合子完全相同(即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为完全显性)。
⑤用于观察并统计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二、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又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
三、分离定律的应用:指导杂交育种: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再发生___________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使用。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
学习目标一:对分离现象的解释?(4组后)学习目标二:根据P5图1-4理解遗传图的书写方式注意相关比例区分?(5组后)学习目标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相关遗传图的书写及分离定律的内容?(6组前)学习目标四:自学检测:1到10题为单选题,11到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选全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3分,每小题4分,共70分1.在重复孟德尔杂交实验时,用一株高茎豌豆与一株矮茎豌豆杂交,F1植株自交得到F2,F2植株中高茎:矮茎=3:5,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亲代、F1、F2矮茎植株基因型均相同C.高茎为显性,亲代高茎植株为杂合子D.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均表现为矮茎2.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教案()

第1课时分离定律(Ⅰ)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b b1。
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根据研究目的使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3.使用简洁的符号清晰地表示遗传图解。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b b考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b/b)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
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3.人工杂交的基本操作(1)①称为去雄,该过程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时间应在雄蕊和雌蕊未成熟时进行。
去雄后还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②是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朵花的花粉涂抹在该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方式称为人工异花传粉.人工授粉后还要套袋。
4.单因子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图解及分析图解说明P(亲本) 紫花×白花①P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其↓F1(子一代) 紫花⊗↓F2(子二代)紫花、白花比例接近3∶1中显性性状是紫花,隐性性状是白花②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③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④无论用紫花作母本,还是用白花作母本,子一代全部开紫花,即正交、反交结果是相同的5.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F1F2⊗×含义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1.(2017·杭州七县/市/区联考)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红花B.果蝇的红眼和长翅C.绵羊的白毛与黑毛D.小麦的有芒与水稻的无芒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A、B项所述均不是同一性状,D项所述不是同种生物.答案C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开后人工去雄B.去雄的豌豆为父本C.正交、反交结果相同D.F1出现性状分离解析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去雄应在花开前花粉未成熟时进行;去雄的豌豆为母本;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课件 高一生物课件

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2.假说(jiǎ shuō)-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 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 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 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
12/10/2021
第二页,共三十三页。
课前预习·教材研读
一、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mónǐ) 1.模拟内容
用具或操作 甲、乙两个小桶
小桶内的彩球
模拟对象或过程 ___雌_、__雄__生__殖_器__官___ ___雌_、__雄__配__子_(_pè_iz_ǐ)__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12/10/2021
[ 课堂 小 (kètáng) 结]
12/10/202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12/10/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2.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提出 问题→____________→演绎推理→_______→得出结论。2.符合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
(2)5 号 、 9 号 的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 z ǔ c h é n ɡ ) 分 别 是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8号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比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 比 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花的位置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颜色
651(叶腋) 705(灰色) 882(饱满) 428(绿色)
207(茎顶) 224(白色)
299(不饱满) 2.95:1 152(黄色) 2.82:1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基本概念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
3.显性性状的个体定有一个显性基因
4.子代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例:现有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生了一只黑色 小羊,问这对羊再生一只小羊为黑羊的概率为多少? 1/4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有测交法、自交法和花粉鉴定法等。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 。
高茎
①相对性状是由显、隐
矮茎
P
配子
性基因控制。体细胞中 基因成双存在。
DD
(减数分裂)
dd
D
(受精)
d
F1
Dd
高茎
F1 D
Dd
Dd
②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每个配
配子
d
D
d
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
的一个。 ③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
F2 DD Dd Dd
(Mendel,1822-1884)
奥地利人,天主神父。 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 年的杂交实验,1865年发表 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花 的 结 构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
第1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

2018学年高二理科生物编号:1-3 时间:2018-9 编制人:胡维光备课长签名:__胡维光__ 审批:_____________(包科领导签名)第2课时班级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 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
2.演绎推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假说。
3.归纳总结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预习案】一、基础知识:(学法指导:阅读书本第2—8页,完成下面基础知识的填空。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①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_______________的分离和________________的随机结合与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②实验装置:甲乙两小桶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用甲乙小桶内的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____________的随机结合。
③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_____________________,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数值比:显性:隐性=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都是20个,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请用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甲、乙两小桶中放入两种小球各10个,混合均匀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做的实验结果并不出现理论上的比值,你认为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

高一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某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自学导引]: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解决结果和结论以及讨论中的问题〕目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假说—演绎法: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_______和_______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________的,反之,那么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测交就是让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 高中生物课件

(3)性状表现相同的双亲杂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3∶1,则双亲都是杂合子,
即Aa×Aa→A_∶aa=3∶1。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目标导航
一
二
三
四
五
Z 知识梳理 Z 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表示
自交。孟德
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正、反交结果一致,F1只有高茎豌豆,F2出现了高茎
和矮茎两种豌豆,比例(bǐlì)接近 3∶1。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
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12/10/2021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HIYANSHEJI
六
一、豌豆的人工授粉
1.去雄:在花粉未成熟前(花蕾期),除去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豌豆是
闭花受粉植物,母本要去雄,保留雌蕊,以接受来自父本植株的花粉。
2.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这是植物杂交实验中必需的一步。
3.传粉:雌蕊成熟时,采集(cǎijí)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
12/10/2021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目标导航
一
二
三
四
Z 知识梳理 Z 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S实验设计
IANLITOUXI
HIYANSHEJI
五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几种配子(pèizǐ)?比
值是多少?
高一生物第1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2.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Biblioteka 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3.水稻的迟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迟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早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现有纯合的迟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
让紫花进行多代自交,逐渐淘汰杂合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甲桶代表雌性生殖器官,乙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彩球代表配子,
问题1:为什么在整个实验操作强调随机性?
因为实际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问题2:实验是否一次两次即可?
不可,必有有足够多的次数才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自交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
A.0%B.25%C.50%D.75%
分层作业
《课后训练案》
反思反馈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表现型为迟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F2的表现型为迟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4.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
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1)假说――演绎法(见课本P7)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