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5课 对韵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课《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对韵歌,体会对韵歌的韵脚和节奏。
2.能够模仿老师领读对韵歌,感受其中的韵味和节奏感。
3.通过学习对韵歌,培养学生的音韵感和朗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对韵歌》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音响设备
3.学生课前准备:背诵古诗《对韵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播放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对韵歌的节奏和韵脚。
2.学习对韵歌(15分钟)
–请学生模仿老师领读《对韵歌》,感受其中的韵味和节奏感。
3.分组朗读(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轮流朗读《对韵歌》,并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对韵歌的特点,包括韵脚、节奏等,并总结出对韵歌的魅力所在。
5.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回答一些与对韵歌相关的问题,巩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对韵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音韵感和朗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韵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对韵歌的学习,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朗读训练。
五、课后作业
背诵《对韵歌》,并按照正确的节奏和韵脚进行朗读。
通过今天的教学,让学生初步领会了对韵歌的魅力和节奏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对韵歌的朗读技巧。
对韵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对韵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对韵歌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
(教师)2.预习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
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
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
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
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对韵歌》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对韵歌》教学设计三篇1.理解“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
3.确凿、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学生背诵古诗词。
(展示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
刚才听孩子们背诵古诗,声音那么好听,黄老师就陶醉了,我爱你们。
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孩子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相关的《对韵歌》。
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2.理解“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
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理解了一个新朋友。
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
出示字卡:对随机贴字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黄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
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解放练读。
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解放读课文。
2.检查读文。
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3.师生合作读两遍。
(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3.再指名读。
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
5.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察。
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6.小结:黄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
云是怎么形成的呢?黄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
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
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7.过渡:知识丰盛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理解“雨”。
(出示雨的演变过程)8.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雨”。
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
对韵歌教案(合集五篇)

对韵歌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对韵歌教案《对韵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看图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通过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会写“虫、云、山”三个字和“提、撇折、竖折”三个笔画。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新笔画“提、撇折”,明白只有同类事物才能够对成对子。
三、教具使用:多媒体四、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导入(1)出示云、雪、花、高山、瀑布的图片,请学生来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练习说话。
(2)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学习《对韵歌》。
板书:对韵歌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师范读。
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
(2)鼓励学生模仿老师来读儿歌。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点名学生读。
读完后请学生评价读的怎么样。
(4)鼓励学生挑战第一位学生,争取能够把儿歌读的更标准,更通顺。
读完后教师评价。
(5)全班拍着手齐读。
3.分句学习,归类整理(1)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讨论总结:这首儿歌一共有三句话。
(2)再读课文,给出问题:第一句话写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第一句话。
讨论总结:第一句话写了云、风、雨、雪,可以将它们归成一类为“自然现象”。
教师板书:自然现象(3)齐读第二句话,小组合作找一找第二句话里写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第二句话。
讨论总结:第二句话写了花、树、鸟、虫,可以将它们归成一类“动植物”。
教师板书:动植物(4)齐读第三句话,同桌互相交流,找一找第三句写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第三句话。
(5)讨论总结:第三句话里写了山、水、绿色的柳树和红色的桃树,可以将它们归成“景物、颜色”。
(6)师板书:景物、颜色小结:同一类事物可以对成对子。
4.拓展练习,积累知识(1)自由选择一组事物,来试着对一下对子吧。
交流汇报:红苹果对黄鸭梨、狮子对豹子、小鸡对小鸭、牛对养。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做出相应的点评。
对韵歌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认识3个基本笔画。
课前准备1.搜集对韵歌。
(师生)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游戏导入,激趣促学(用时:5分钟)1.组织学生游戏: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
2.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生拍手说反义词。
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2.朗读变化后的词,初步感知对韵歌的形式。
3.朗读课题。
游戏时,要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鼓励学生大胆地和老师对反义词。
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
2.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这首对韵歌。
3.检查并指导学生朗读。
1.认真聆听,感知对韵歌独特的语言形式。
2.借助拼音采用同桌互读、小组轮流读等多种方式自由读对韵歌。
3.朗读展示。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读准字音,读通韵文。
三、集中识字,读准字音(用时:7分钟)课件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请学生试读。
提示: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哪个字最难读?2.指导学生同桌间把难读的字读一读。
3.指导学生,通过课件,逐字读生字。
4.屏幕出示所有生字。
指导小组学习。
5.教师分组检查自学情况。
1.轮流当小老师相互指导读。
重点读准(1)翘舌音“虫”;(2)后鼻音“风”。
2.同桌间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小组长出示卡片,组织学习。
(1)自己认读生字。
(2)小组长拿生字卡片考本组成员。
(3)读对了竖起大拇指夸夸他,读错了帮助他。
5.被选到的学生小组成员齐认读生字。
教师要指导小组长组织合作学习,同时要对认真负责的小组长给予表扬,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韵歌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对韵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分析: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习拼读音节,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拼读,体会到韵文的韵律。
2、通过拼音与文字对照学习,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认读5个生字:苹、地、南、李、瓜。
4、学习新笔画:学写3个生字:风、北、果。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一)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二)拼读音节nǔ lì tà bù dì lǐ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老师想把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送给你们。
出示葡萄架(这串串葡萄挂在什么地方?)苹果园(这苹果树一棵连着一棵在苹果园里开丰收聚会呢!)师相机复习: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归纳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二、初读课文,把握特点。
1、指名读课文。
学生跟读课文。
2、出示课文,听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有些字是红色的。
这些字的声母都是我们教过的。
) 3、再读课文,认真看音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园、甜、绵、南的韵母相同。
)这便是押韵。
三、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会认词。
3、摘果子游戏:检查认读的生字。
4、小组开火车、小小组合作读、全班读相结合。
5、小组比赛轮流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
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师生即兴对对子。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识新笔画 2、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果、风、北,书空。
3、在田字格内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个。
4、展示作业,口头组词。
六、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七、作业: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一两首。
课后反思: 本课有几个亮点: 1、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最新教学设计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最新教学设计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学生背诵古诗词。
(展示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
刚才听孩子们背诵古诗,声音那么好听,黄老师就陶醉了,我爱你们。
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孩子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
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2.认识“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
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
出示字卡:对随机贴字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黄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
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自由练读。
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文。
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3.师生合作读两遍。
(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3.再指名读。
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
5.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察。
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6.小结:黄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
云是怎么形成的呢?黄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
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
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7.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识“雨”。
(出示雨的演变过程)8.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雨”。
《对韵歌》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对韵歌》的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
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这是一首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
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自由读。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一句。
注意我可能随时请你接着读,没叫到的同学仔细听,他们是不是读准字音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请你再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
标完后,同桌间互相考一考,看看你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
2、说说你们画了哪些生字朋友,大声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从课文中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1)出示生字:“雾”。
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们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师:太阳出来了,雾慢慢地散了。
老师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出示卡片]齐读晨chén雾(2)填空:()对雾课件出示云、雾的对比图片。
(注:山峰间萦绕的云)知道为什么用云对雾了吗?(3)小结:有时我们也把它们放在一起。
(课件显示:“对”字消失留下云雾。
)学生读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雨对()春夏对()追问:为什么这样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过渡:聪明的孩子们快看看,这幅图说的是哪句话?(出示:青山绿水图片)提问: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山伴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青山伴绿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对韵歌》这首小韵文,通过学生充分的练习拼读,在其中体会到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以及利用熟字巩固拼音的情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拼音真有趣,拼音真有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于技能:
1.复习所学的声母及带调单韵母。
2.复习巩固带调拼读音节的方法。
3.读通课文,认识8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斜勾”,会写“风”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音与汉字对照着学习,即可以练习拼读音节,认识汉字;也可以通过熟字,练习巩固汉语拼音。
熟读《对韵歌》,体会韵文的韵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拼音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用两拼法拼读音节。
2、认字,写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1、复习声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如果你猜到了,就请你把谜底大声地说三遍。
(课件展示)。
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左下半圆(d、
d、d)伞把朝下(t、t、t)……
2、巩固单韵母
师:大家和声母宝宝打了招呼,韵母宝宝可着急了,快!我们也和韵母宝宝打打招呼吧!(带调开火车读)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3、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4、拼读音节: nǔ lì tà bù fǔ mō
mǔ nǚ dì lǐ pí fá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抽生读课文,注意纠正“风、北、南”的读音,“地”
字可以让学生自己拼读。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手指着,眼睛看着,小嘴读着。
)
3、朗读课文。
(拍手齐读,男女生赛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大家读的可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出示课件)请你仔细听,这首《对韵歌》里都写了哪些水果?
生:有苹果、葡萄。
师:葡萄是长在哪的?都有些什么样的葡萄,苹果又长在哪的?都有什么样的苹果?
(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用准确的词)
2、师:除了苹果和葡萄,这首《对韵歌》还写了李子和西瓜,李子有点苦,西瓜却很甜,这就是“李苦对瓜甜”(引读)
3、出示词卡,请学生读一读。
4、学习“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对天南”
师:瞧!果园里有这么多美味的水果,风婆婆和雨姐姐都跑来了,这就是课文中写的——(引读“风习习,雨绵绵”)风婆婆和雨姐姐可温柔了,所以,我们要读得轻一点。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从地北到天南到处是一片美丽的景色。
让我们把这首《对韵歌》连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6、学习反义词“苦—甜、北—南”
师:这首《对韵歌》是用对对子的方法写的,让我们也来对对字吧。
师:“苦对——甜,北对——南,上对——下,高对——矮”。
学生自己再出几个对一对。
7、利用游戏,复习词语。
(出示课件)
师:你们对的可真好,老师奖励你们去果园中玩玩。
8、摘果子,巩固生字。
五、学习新笔画“横斜勾”,学写“风”字。
1、书空笔画,学习新笔画“横斜勾”。
师:孩子们,老师还有几个红苹果要送给你们。
可是,苹果姐姐藏着个小秘密,(出示“横折斜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横折斜勾”。
跟老师书空。
师:谁知道我们今天学的哪个生字宝宝有这个笔画?
生:“风”。
2、学生书空“风”的笔顺,教师指导。
3、学生在书上描新笔画“横折斜勾”,描“风”字。
4、学生观察“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提醒“风”字应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
(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反馈,评析。
8、再写第二个"风"字。
9、指导“北”的笔顺,练习书写。
六、总结:
师:我们今天的收获就很大,不仅学会了拼读音节,还在拼音这把金钥匙的帮助下认识了一些汉字,学会了《对韵歌》。
今后,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拼音朋友,认识更多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拼音真有用!”。
七、易考易错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会填:葡萄架苹()园李苦对瓜甜
()习习雨绵绵地()对()南
2、“风”的第二笔是();“北”的第四笔是()。
八、堂清检测题。
1、我会连:
苦南 dà mǐ马路
天甜 ní tǔ大米
北地 mǎ lù泥土
2、我会拼读下面的音节。
mù mǎ pī fā mù tī bà ba
木马批发木梯爸爸
九、板书设计:
对韵歌
葡萄架苹果园李苦对瓜甜
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对天南
拼音真有趣,拼音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