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规定033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是由政府、组织或机构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的行为。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污染控制: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规定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禁止工厂直接排放污水和废气,要求严格控制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等。

2. 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禁止非法砍伐和滥捕野生动植物等。

3. 废物管理和循环利用:包括废物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规定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要求,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禁止非法倾倒和焚烧废弃物等。

4. 环境监测和报告:包括环境监测的要求和方法,以及环境状况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例如,规定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和监测网络,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和监测数据,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等。

5. 环境教育和宣传:包括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例如,规定加强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等。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促进各方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环护管理制度

环护管理制度

环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环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治理、环境应急响应等方面。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做到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相协调,建立长效的环境保护机制。

第五条全体员工都应认真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共同维护环境的美好。

第二章环境监测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第七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确保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八条对于环境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本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扩大。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档案,存档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定期向环保部门报送监测结果。

第三章环境评估第十条在进行新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等阶段,本单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一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综合考虑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详细分析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二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第十三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作为项目批复的重要依据,必须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四章环境治理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治理方案,对环境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确保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第十五条环境治理主要包括减排技术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废弃物处理等措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第十六条环境治理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限要求。

第十七条对于环境治理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环保部门有权责令立即整改,如情况严重者可以予以处罚。

第五章环境应急响应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管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规定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气环境保护:包括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限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禁止和限制燃烧等活动、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等。

2. 水环境保护:包括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限制水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保护水资源等。

3. 土壤环境保护:包括对土壤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限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加强土壤修复工作等。

4. 噪声和振动环境保护:包括对噪声和振动进行监测和评估、限制噪声和振动源的产生和扩散、加强噪声和振动治理等。

5.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环境保护:包括对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进行管理和监管,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

6. 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

7. 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包括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环境污染源的信息等。

通过这些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第 1 页共 1 页。

HCRJ 033-1998 潜水排污泵 .TextMark

HCRJ 033-1998 潜水排污泵 .TextMark
本技术条件参照 CJ/T 3038—1995《潜水排污泵》制订。 本技术条件的附录 A、附录 B 都是技术条件的附录。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委员会具体 承担。 本技术条件起草单位;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埃梯梯飞力(沈阳)泵业有限公司、南京制泵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董志豪、高明安、张应正、汤天丽。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当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3.1 检验项目: a) 出厂检验的全部项目; b) 温升试验; c) 潜污泵水力特性曲线的测定(包括:扬程-流量曲线;轴功率-流量曲线;潜污泵效率-流量曲线); d) 通过固体最大颗粒的测定; e) 电机负载特性曲线的测定(包括:电机效率-输出功率曲线;转差率-输出功率曲线;功率因数- 输出功率曲线;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曲线;定子电流-输出功率曲线); f) 电机堵转试验; g) 电机最大转矩; h) 电机最小转矩; i) 潜污泵噪声; j) 叶轮平衡试验。 6.4 抽样与判定规则 抽样按 GB 2828 的规定,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应符合 JB/NQ 222.3 的规定。 6.5 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按型式检验进行。
6.1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6.2.1 每台潜污泵均应检查试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方可出厂。 6.2.2 检验项目:
a) 整机外观(包括铭牌,表面油漆,电缆的规格型号); b) 运行状态(包括转向); c) 接地标志; d) 潜污泵内腔(电机)气压试验及水泵侧密封装置的气压试验; e) 电机的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 f) 电机的定子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的直流电阻; g) 电机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h) 在 0.7~1.3 倍额定流量范围内的扬程、潜污泵效率、轴功率(此时电机效率按规定值确定),至少 测定 0.7 倍、1 倍、1.3 倍三个额定流量点; i) 耐电压试验; j) 匝间绝缘耐冲击电压试验。 6.3 型式检验 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成批生产的潜污泵定期抽试,每 1 年 1 次,每次不少于 2 台;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规定。

这些规章制度旨在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二、生态保护区制度:建立各类生态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等,严格保护和管理这些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景观。

三、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对各类排污单位和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推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五、环境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机制,应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和影响。

这些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这些规章制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努力保护美丽的家园。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范文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范文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范文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保障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建设工程、农林牧渔业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有序开展、保护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行政,加强行为监管,严禁超过法律规定的环境容量。

第五条对于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追缴违法所得,对环境恢复和损失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第二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规划第六条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规划,明确区划、控制用地总量和类型,保留重点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建设工程、农林牧渔业等活动,必须依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规划,申请相应的批准文件。

第八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规划应该结合实际,确定适当的生态保护措施,并保留生态修复与环境修复的空间。

第三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第九条各级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部门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监督执法力度。

第十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应对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建设工程、农林牧渔业等活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符合环境要求。

第十一条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建设工程、农林牧渔业等活动单位和个人应按照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申请相应的批准文件,并按照批准文件的内容开展工作。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督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建设工程、农林牧渔业等活动的监督执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肃追责。

第十三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与完善有关政策与措施。

百科知识竞赛题库

百科知识竞赛题库

城南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百科知识竞赛题库交运第四届百科知识竞赛百科知识竞赛题库——笔试001.二进制是谁发明的? (莱布尼兹) 002.俄罗斯最后一位沙皇是谁? (尼古拉二世) 003.二十一条款由谁提出? (袁世凯) 004.二战期间,活跃在中国,为我国人民所熟悉的志愿者的杰出代表是? (白求恩) 005.俄罗斯女人出嫁之后,是否改姓随丈夫姓? (是)006.梵高是哪个国家的著名画家 ? (荷兰) 007.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小说: (儒林外史) 008.飞机左右机翼的上部是什么形状的? (拱形的) 009.伏特制成历史上的第一个化学电池是在哪一年? (1800 年) 010.封建社会妇女出嫁后既要随夫姓还要改名。

一个姓“洪”的妇女出嫁到姓“席”的家庭应该叫: (席洪氏) 011.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前苏联) 012.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 (黄金、金刚石) 013.房屋空间由顶棚、墙面、地面组成,装修的时候对哪个要求最高? (顶棚) 014.夫妇离异后,不和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还是否具有监护权? (有)015.《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 (风云儿女) 016.在地球上,午夜12点是不可能看见哪一颗行星? (金星)017.国际羊毛局为了保持天然优质纤维的身份,于 1964 年设计了由三个_________组成的“纯羊毛标志”。

(线团) 018.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上拿着的狭长笏(hǜ)板,最初的用途是: (用来记事) 019.“高山流水”来源于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那么谁是擅长弹奏琴成为另一方的知音? (俞伯牙) 020.有“世界花城”之称的是那个城市? (巴黎) 021.中国最长命的皇帝是谁? (乾隆皇帝) 022.国际收支顺差时,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的比值会: (下降) 023.个人如果向银行出售金银物品必须卖给哪个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024.婴幼儿吃较咸的食物对身体有害吗? (有)025.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是: (巴甫洛夫) 026.感光胶片中的全色片是一种: (彩色感光片) 027.古代称为“弈”的棋是: (围棋) 028.个人最多可以异地携带国产卷烟2000支,外国卷烟1000支。

rbt033-2020解读

rbt033-2020解读

rbt033-2020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RBT033-2020 是中国食品行业的一项新政策,旨在规范食品安全领域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在加大力度,全力打造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食品市场。

RBT033-2020 解读这一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消费者的饮食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解读RBT033-2020,探讨其内容和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执行和遵守这一政策。

RBT033-2020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是一项全方位的监管政策。

它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包装储存等各个环节。

企业必须加强对于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监控,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RBT033-2020 对于食品销售企业同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政策下,食品销售企业必须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确保所销售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真实可靠。

企业必须对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杜绝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BT033-2020 对于行业监管部门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和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部门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传达政策法规,提高全民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RBT033-2020 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性事件。

通过这一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建立更加健康、安全、可靠的食品市场。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执行RBT033-2020,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

只有让那些敢于违法违规的企业付出代价,才能有效震慑其他企业,提高全行业的合规意识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促进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工业有限公司厂区、码头附近水域,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3 引用文件
——
4 名词术语
4.1一类有害物:指汞、砷、镉、铅及其化合物、六价铬、总铬及含放射性的污染物。

4.2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4.3三同时: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5 职责
5.1公司领导环境保护职责
5.1.1总经理对本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领导和督促检查各级部门做好本职范围内环保工作。

5.1.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

5.1.3负责组织建立并完善公司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使环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5.1.4强化环境管理,推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和强制管理,实行有环境保护目标的总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

5.1.5实行环境保护奖罚制度。

总经理每年应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5.1.6主管副总经理应对本公司环保工作负责,正确处理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步关系,做到社会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2.安全保卫部职责
5.2.1在主管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协调、监督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
当好领导参谋和助手。

5.2.2贯彻执行国家、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本公司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文件、法律、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

5.2.3组织对本公司污染源调查、掌握污染源状况,抓住污染重点,制定计划进行治理。

5.2.4制定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对废水、废气、粉尘、噪声进行监测,提出环境评价和改善环境的要求,负责统计、上报环境保护的资料以及排污申报工作。

5.2.5参加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改技措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审查、验收工作;并协助基建部或有关单位向上级环保部门办理项目的报建和验收手续。

5.2.6做好环境保护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档案。

5.2.7组织公司的环境监测、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重大污染事故按规定呈报当地环保部门和冠海海运总公司。

5.2.8坚持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消除事故隐患,督促环保治理项目计划的实施。

5.2.9负责制定公司内环境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组织材料上报总经理提请表彰。

5.2.10负责公司工业垃圾的存储转运联系工作,防止工业垃圾的二次污染,保持公司区域道路畅通、整洁。

5.2.11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对公司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环保法制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5.3动力设备部、技术部职责
5.3.1设计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经环保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

在规划新建筑项目时,必须留有绿化地带,实现公司区域园林化。

5.3.2每年编制更新改造措施计划时,保证环境保护治理计划的经费支出,支持环境治理计划的完成。

5.3.3加强环保设备管理,环保设备应同生产设备一样验收,使用后列人固定
资产定期监督考核检查,使用部门对环保设备有保养维修管理职责。

5.3.4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

5.3.5按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环保设施明细台帐,制定环保设施考核办法。

5.3.6基建工程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规定、条例等。

5.3.7凡新建、改建、扩建、革新挖潜扩大生产能力的基建工程,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做好工程项目的环保报建工作。

5.3.8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控制噪声、粉尘及废渣污染。

5.4公司总经办、经营部职责
5.4.1在编制总经理任期目标时,必须同时编制环境保护目标。

5.4.2在承接工程项目时,必须充分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如有环境污染的,应将治理费用列人工程预算。

5.4.3与外单位合资或合作经营工程项目,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公司区域内作业时,执行公司环境管理制度。

对建设项目未办理环保“三同时”手续的工程,应拒绝出资。

5.4.4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改善生产现场环境。

5.4.5经营部负责通知船方,凡进公司修理的船舶,船内的废油、含油污水,在船进公司前及时处理,进公司后不得将废油、废水直接排到公司水域。

在船坞内拆卸车叶、舵和海底塞时必须用容器将废油、废水接载,以防废油流人坞内。

5.5仓管部职责
5.5.1执行环保方针、法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化学药品、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在仓库保管期间的污染,防止油料储存及输出(人)燃油罐时发生任何污染。

5.5.2负责按环保部门提供订货计划供应设备、器材、材料等物资。

5.6质量部职责
5.6.1检查产品进度及质量时,应督促施工部门搞好文明生产,注重环境保护。

5.6.2对外购设备、器材等来货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予验收。

5.6.3定期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校验。

5.7产生工业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
5.7.1负责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污油,指定容器收集或场地堆放,禁止任意排放。

5.7.2产生工业污染,必须设置污染防治设施。

5.7.2.1建立设施运转档案,记录运转及使用效果资料,定期向安全环保部报告运转情况。

5.7.2.2建立维护保养、检修、更新、零配件备用等制度。

5.7.2.3建立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指定专人操作管理。

5.7.2.4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5.7.3污染防治设施,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或者部分拆除、闲置。

确因特殊情况需停用设施的需报安全环保部批准。

5.7.4污染防治设施因故停止运行、使用的,应当采取措施,立即停止污染物的排放,并向安全环保部报告。

在污染防治设施恢复运行、使用之前,需要排放污染物的,应报经安全环保部批准。

6 实施
6.1环境保护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造福人民”的方针,坚持综合治理、以管促治,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6.2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是在分管环保工作副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由安全保卫部综合负责监督管理,各生产单位指派一名领导分管本单位环保工作。

6.3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全公司员工和各部门、作业课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有权对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监督和批评。

6.4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以自来水作生产用水的单位,有条件者应尽量采用江水、循环用水,降低自来水的消耗量,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废水未经净化和消毒处理不得外排,所有排放点都要设立监测点。

6.5排放废水含一类有害物,其排放出口浓度不得用稀释方法降低,必须经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6.6各单位清洗设备、零件、容器等的清洗废水、油污水严禁直接排人下水道,必须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6.7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严禁将含石油类污水直接排
人江河。

6.8对含有害废物的废水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水管和回收池(槽)或用溢流等方法排放。

6.9各种产生工业废气的设备,均应装设有效的消烟除尘设施,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6.10在生产过程中有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均应采用防护措施,包括通风、吸尘和净化回收利用装置。

要保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防止由于设施故障而造成废气污染。

6.11凡含有毒的废渣(如铬渣等)要有容器存放,妥善管理、及时处理,不准随意堆放,不准混同工业垃圾处理,严禁倒人江河。

6.12在公司区域行走的机动车辆,严禁使用高音喇叭。

所有噪声大、振动大的设备,应装置消音减振设施,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必须同时审查、验收控制噪声的措施。

6.13各部门、作业课要因地制宜,利用一切空隙地方栽种花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6.14违反本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按公司有关管理规定予以处理。

6.15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排除污染危害的责任并向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记录保存
——
8 相关资料
8.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2福建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有关规定
9 发放记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