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张天健骨伤科学学术思想及治伤经验 共78页
骨(伤)科效方

骨(伤)科效方骨科效方验方伤痛方大黄6克,骨碎补10克,没药6克,当归尾10克,赤芍15克,红花6克,自然铜2克,穿山甲3克,寄奴10克,续断10克,丝瓜络10克。
酒水各一碗煎6分服,无论新旧伤均适宜。
颈椎病中药方剂【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颈椎病中药辨证治疗方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病人,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
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
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药】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
水煎服。
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
5健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经验

!." 中医外治法 外敷以张老自制的膏药 为 主。用 当 归、五 加 皮、木 瓜、丹
参、赤芍、白芷、天 花 粉、怀 牛 膝、连 翘、威 灵 仙、防 风、马 钱 子 等药物组成,共研细末,用蜂蜜或饴 糖 调 拌 如 厚 糊 状,均 匀 涂 摊于大小适宜、折叠为 6 层的 桑 皮 纸 上,敷 贴 于 患 膝,再 用 绷 带包扎即可,每 3 天换药 1 次。经 过 临 床 观 察 发 现 该 外 敷 药 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湿、利关节的功 效,能 使 损 伤 所 致 的 局 部 炎性反应提早出 现 后 逐 步 减 退,并 使 之 局 限 化,减 少 组 织 坏
! 讨论
便秘是由多方面综合因素所造 成 的,可 发 生 在 不 同 年 龄 的人群,病因尚不明确,尤其是随着 现 代 生 活 节 奏 的 加 快,持 续高度紧张,睡眠不足及不良生活习 惯 等 使 便 秘 的 发 病 率 维 持在较高水平[1]。解泰是一种接触 性 缓 泻 剂,系 用 聚 乙 二 醇 1000、聚乙二醇 4000 和甘油组成,药物与肠粘 膜 接 触 后,机 械 性刺激肠道平滑 肌,反 射 性 地 引 起 降 结 肠、乙 状 结 肠 和 直 肠 收缩,肛 门 括 约 肌 扩 张,腹 肌 和 膈 肌 收 缩,增 加 腹 压,加 之 甘 油的润滑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虽然解泰治疗便秘的有效 率高达 93 . 9 % ,但是治 疗 便 秘 还 是 应 该 从 多 方 面 着 手,调 整 紧张情绪,积极改 善 不 良 的 生 活 习 惯,多 进 食 富 含 粗 纤 维 饮 食及水分,定时排便,相当一部分 人 可 以 摆 脱 对 药 物 的 依 赖, 从而改善生活 质 量。 因 症 状 反 复,病 程 较 长,故 本 文 尚 缺 少 对其长期疗效的观察。 参考文献: [1]王天龙 . 浅论便秘施治[J]. 陕西中医,1999,20(4):172 .
伤科基础手法教学

治筋手法(按摩推拿法)(續 治筋手法(按摩推拿法)(續2) )(
6.局部行治筋手法,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反射作用,可以反映 到全身。手法刺激能使神經興奮,也能抑制神經的過分興 奮。 7.手法能促使浮腫恢復並加速其吸收。 8.按摩可以預防與減除粘連。按摩推拿手法是很豐富的,由於 地區不同,各家名稱亦不統一。有些地區用手法治病的稱為 推拿科,有些沿用傳統名稱按摩科,名稱雖異而實際均係應 用手法治療疾病,所以我們將傳統的按摩推拿理筋手法合併 為一處敘述。
治筋手法治筋手法-滾法
三、滾法 【動作要領】 用手背掌指關節突出部在身體上滾動的手法。操作的手呈半 握拳狀,以小魚際的側面和小指掌指關節的上方接觸被推拿 部位,著力按壓,同時同力作旋後滾動。用力要均勻,滾動 的手要像吸附在肢體上一樣,不能跳動。 【作用】 本法的作用同深度按摩,能調和營衛、疏通經絡,是我們常 用的手法之一。
治筋手法治筋手法-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 是用手法鎮靜止痛、活血行氣,放鬆肌肉的痙攣緊張, 使理筋手法在肌肉較舒鬆的情況下得以順利地進行,達到較 滿意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使患者的肢體有一個適應過 程;相當於針刺麻醉的誘導過程。
治筋手法治筋手法-輕度按摩手法
一、輕度按摩手法(或稱淺表撫摩法) 輕度按摩手法(或稱淺表撫摩法) 【動作要領】 用單手的手掌或指腹放置患處輕輕地作來回直線或圓形的撫 摩動作。動作要輕柔靈活。 【作用】 有消瘀退腫、鎮靜止痛的功用,且能緩解肌肉疼痛及其緊張 狀態。 【適應症】 在一般理筋手法的開始和結束時應用,適用於全身各部。新 傷第1~2天或骨折在骨痂形成之前,局部就只能作輕度按摩手 法。
傷科常用手法( 傷科常用手法(續3)
傷科學的治療方法是比較全面的,傳統的治療方法非常 強調發揮一雙手、一根針、一把草、幾塊板子的作用,非常 強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勤儉節約的精神。 手法在傷科臨床上應用範圍很廣,如骨折、脫位的正骨的 復位和傷筋、內傷等症的行氣活血、舒筋通絡以及通利關 節,均可應用手法。骨折、脫位的治療方而手法起著重要的 作用。因骨折、脫位的患者,不用手法去正復,則雖有“靈 丹妙藥”亦難於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醫宗金鑒》等傷 科專著中說:“手法者,誠正骨之首務哉。”
名老中医治疗颈椎病、骨折、骨质增生屡试屡效经验方

名老中医治疗颈椎病、骨折、骨质增生屡试屡效经验方颈椎病——颈椎病基本方(朱宗元方)(组成)葛根、桂枝、赤白芍、鹿角片、桃红各10g,川芎、地龙、白芷、白蒺藜各10g,细辛、通草、吴茱萸、荜茇各5g,络石藤、青风藤各15g,乳香、没药各12g,水蛭胶囊4粒,虫胶囊4粒。
(功效主治)用于颈椎病。
(方解)朱师在多年的临证实践中,深研中药传统配伍精髓,密切结合现代研究成果。
将《伤寒论》的葛根汤方中的君药葛根和桂枝作为药对配入方中治疗颈椎病。
桂枝辛温祛风,又擅温经通脉;葛根辛凉解肌而尤擅舒解项背强痛。
二药合用,对颈项活动不利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因颈椎局部解剖和生物力学的改变,同时还伴有局部炎性介质的释放。
朱师认为,颈椎病邪正交错、虚实夹杂,临床治疗需详审病机,兼顾邪正虚实,方能取效。
尤其在药对的配伍使用时,颇多巧思;如:赤芍白芍,一散一收;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经,可柔肝止痛和养血敛阴,以补为功;赤芍功能凉血散瘀清热,以泻为用,活血化瘀,同时兼有养血和血的作用。
二药合用,寓意一散一补,既散瘀止痛,又补血养筋。
桃红与乳没,活血化瘀,兼能止痛。
方中如水蛭、虫二者皆味咸,功善破血逐瘀,可改善颈椎病筋骨受损、脉络瘀阻的病理变化。
与桃红、乳香、没药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
(加减)椎动脉型加天麻、钩藤,脊髓型加熟地黄、补骨脂,神经根型加威灵仙、木瓜。
(验案)某男,56岁,颈项强痛,右肩臂酸重、疼痛、麻木,伴头晕,肢冷恶寒,经常失眠6年,血压、血脂、心电图检查均属正常,颈椎摄片报告生理曲度僵直,颈椎5~7后下缘骨质增生,颈5、6椎间隙狭窄,查右侧颈部肌肉紧张,颈椎5~7椎体棘突偏右侧压痛明显,在某医院诊为混合型(神经根型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属痹证型,审舌暗苔白腻,脉沉弱。
证属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蠲痹通络,方用“颈椎病方”治之,药用葛根、桂枝、鹿角片、熟地黄、当归各10g,生黄芪、威灵仙各30g,补骨脂、木瓜各12g,桃红各10g,川芎、地龙、白芷、白蒺藜各10g,细辛5g,通草、吴茱萸、荜茇各5g,络石藤、青风藤各15g,乳香、没药各12g,水蛭胶囊4粒,虫胶囊4粒,甘草6g,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诸症明显减轻,继服30剂,诸症消失,颈项活动自如,以上方为丸,巩固疗效。
关于骨折的中医治疗

关于骨折的中医治疗作者:张忠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2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确实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并且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恢复期也是比较长的。
骨折就是人们在不经意间的碰撞或者重击,导致身体的骨组织出现全部或者部分的断裂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骨折。
骨折的患者一般通过治疗、复健等等方式,就可以痊愈了,但是在这期间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通常有一些事情就不能像原来一样的去做了,还需要小心患处,以免再次碰撞造成二次伤害。
在患者治疗的时候,一般都会以西医为主,因为会觉得西医的疗效快,但是如果治疗期间加上中医固本的话,会更加有利于患者的伤后恢复,那么怎么样通过中医来治疗骨折呢?下面是一些详细的关于骨折的中医治疗的知识和方法,中西医结合,在很多方面都更加有益于患者的恢复。
一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首先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的原则是一样的,首先是对患者的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将已经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的位置,然后在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这个时候通常会加用一些药物,这一点就是中西医的差别了,之后,患者将要进行功能训练,在不影响受伤部位愈合的时候进行复健,有利于肌肉和骨骼的恢复,避免了肌肉萎缩的情况,最后患者在治疗和恢复的期间,需要内服外用一些药物加快伤势恢复得速度。
二中医治疗骨折的具体方法1 药物疗法中医在治疗骨折的时候,一般讲究的是调理气血,从内部调理好身体,自然就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且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以下是几种有助于骨伤恢复的治疗方法:中医上讲究“脾”和“气”,无论哪一种疾病,中医的讲究都是先要调理好脾胃和元气,骨折对于患者来说,对于患者的身体是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有一些患者在做完骨折手术之后,仍然觉得身体不舒适,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手术之后脾运不畅的缘故。
中医骨伤科总结

中医骨伤科总结总论一、中医伤科发展简史1、晋·葛洪《肘后卒救方》:1)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3)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2、《刘涓子鬼遗方》:论述痈疽、金疮方面内容较详细的第一部方书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1)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2)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创伤骨科里程碑,代表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已形成1)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2)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3)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4)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5)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5、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6、《普济方》: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7、清·吴谦《医宗金鉴》:提出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二、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1、损伤的分类(一)损伤的概念: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二)分类方法1)按照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2)按照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3)按照受伤时间分类a.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b.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4)按照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类(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a.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b.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5)按照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6)按照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7)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2、损伤的病因(一)外因1)外力损害:根据外力性质的不同,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a.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等b.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都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跌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榴弹时肌肉强烈收缩致肱骨干骨折d.持续劳损2)外感六淫3)邪毒感染(二)内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三、临床检查青春没有驿站,奋斗没有终点。
全国伤骨科名老中医秘方验方选

全国伤骨科名老中医秘方验方选一、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石筱山(1904-1964)、石幼山(1910-1981)瓦仲为石氏伤开第三代传人(石氏治伤,注意整体调治,内斤蔽顾,善于有所侧玄地综合应用手法、外治、内服、针利以理伤续断,尤其拉长用巧劲正骨上筋及结合体质、蔽邪辫证施以内治方药损仿论治,石氏主张气血蔽硕(筱山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皓临证体会,捉出气血袭顶时要以气为主(损伤以后,决血为患,宜治血为先,攻逐不能伤止,康复史须状助正(石氏又认为报伤亦有度实之别(虚人受仿是本虚标实,重拐掩芳亦是本虚标实,积劳所致的劳损成劳伤更是以虚为主(石氏还渔意治伤须留意兼那,诸如风寒疚湿之类幼山先生尤重从疾取冶(气滞血痛,失于流畅,即易成疚(疾癖胶截致使益情顽笃,慢性损伤易有斤邓蔽夹,也使痰浊湿滩留注骨节筋络,生诸变证内服外治顾共治庆能伙疗效更见显芳石氏以其几代的经脸,有系统的外教内服秘方脸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石氏仍不析增删币妇丁,使其更臻完菩(内服诸方更非一成不变,按病情不同及甘药物认识的深化,随证变化(1(三色敷药【劝能主洽】功能活血祛粥,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一田伤筋骨折,背紫肿月比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处方组成】紫荆皮、黄金子、全当归、西赤芍、大丹参、淮牛膝‘片姜黄、五加皮宣木瓜、西羌活(独川活、香白芷、威灵仙,天花粉(青防风、木防己、川抚芍、左秦芜生甘草、番木鳌(【制备与用法】上药研细米和匀,用怡糖适量调和如糊状置缸内备用(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约0.4-0.5厘米厚,上盖桑皮纸,外用胶布或绷带固也隔3至5日更换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它药膏或掺药(2(损伤风湿膏【劝能主洽】功能活血化,消肿散结,祛风散飘通络止痛,舒筋健甄通利关节主治损伤以后筋络强硬牵掣或骨节酸捕(及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捕(损伤初起肿胀不甚显著者亦可黔情应用。
【处方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生川军、全当归、黄金子,紫荆皮、小生地、苏木屑、单桃仁、嫩桑枝,川桂枝、炙僵蚕、小青皮、炙地鳖、炙地龙、西羌活、川独活、川抚芍、香白芷、川续斯、黑山桅、骨碎补、透骨草、北细辛、生昧黄、广木香、炙甲片、杜红花、粉月皮、赤石脂、落得打)白芥子、宣木瓜乳香苍术、甘松、山奈【制备与用法】诸药洗净后,切片或打碎。
张乐天老中医十二秘方制药经验

张乐天老中医十二秘方制药经验祖国的医与药已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为民族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我们党的一贯重视和关怀这份宝贵遗产的整理和发扬,以使它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配备足够技术力量,进行迅速的抢救继承,以避免这份宝贵遗产遭致失传,并丰富祖国的新医药内容。
祖国的中医中药,是不可分割的左右手。
自配、自制和自用是中医的故有特长。
骨伤科张乐天老中医已具有五十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对他的十二秘方灵活应用,奏到极显著的疗效。
特别是他熟练的制药经验,尤为可贵。
如马钱子霜的烧灼法,制成品不但色泽美观,且散发一种特有的诱人思嗜的异香。
又如升、降丹药,操作熟练,彩色鲜艳突目,承袭了历来诸家精华,具有独到之处。
且用法简易,奏效迅速,无不受到广大病家的欢迎。
处方及制法(一)散剂金刚接骨丹处方:金刚莲三十两、香五加三十两、马钱子霜三十两、三七五钱、见血清二两、捆仙绳六寸。
制法:将上项各药分别烘干,粉碎过5号筛。
再按以上剂量称定混合(过4号筛)均匀。
最后按0.3克分装胶囊或打片备用。
主治:对骨伤患者有促进骨痴生长之效。
用法:成人每日一次,每晚睡前服2—3粒(0.3克/粒),重症每服3—5粒,温开水或活血酒送下。
一日极量为6粒。
贮藏:密闭保存。
2.金刚活络丹处方:金刚莲三十两、香五加三十两、马钱子霜三十两、三七三钱、藏红花三钱、川橘络三钱、接骨木三钱。
制法:将上项各药分别烘干,粉碎过6号筛,再按以上剂量称定,混合(过4号筛)均匀,最后按0.3克分装胶囊或打片备用。
主治:对各种扭、挫伤患者,有疏经活络之效,使患者疼痛消失,瘀血排除。
用法:与金刚接骨丹同。
贮藏:密闭保存。
3.金刚接骨散处方:金刚莲三十两、香五加三十两、马钱子霜三十两、三七一两、雪上一枝篙二两、见血清二两、白芨粉五两。
制法:将上项各药(除白芨粉)分别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治疗方法
手法整复 固定 功能疗法 药物疗法
(
平
乐
手 法 整 复
正 骨 八 法 十
二
则
)
牵引拔伸 推挤提按 折顶对位 嵌入缓解 回旋拔槎 摇摆推顶 倒程逆施 旋撬复位
原则:效、便、短
目标:发挥有利的各种活动,以保持气 血旺盛,机能增强;对不利的活动,给 予必要的限制,故需要制动。”达到骨 折肢体制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
擅长手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骨折和脱位,并对小 儿伤科及用药有深入研究
主任医师
当代著名骨伤科专家
2019年被国家中医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名 老中医带徒导师
历任门诊骨科主任,小儿骨科主任,下肢骨伤 科主任,《中医正骨》杂志编委
学术观点 骨伤治疗原则 骨伤治疗方法
学术观点
张天健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近四十年, 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精通平乐正骨手法, 并融会贯通现代医学知识,洞悉国内外骨伤科 学术发展动态,具有丰富的骨伤科临床经验, 有很高的辨析能力,能运用中医、西医和中西 医结合的方法,处理骨伤科急症、危症和疑难 杂症。对筋伤杂症的辨证用药具有独到之处。 且擅长手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骨折和脱位,对小 儿伤科及用药有深入研究,对滑膜炎、颈肩腰 腿痛以及神经损伤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经验。
骨伤治疗原则
整体辨证 筋骨并重 内外兼治
整体辨证 平乐郭氏正骨学说强调人身是一个
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外伤侵及人体一部分, 必累计全身出现症状,医者必须从病人的整体出 发,对待局部损伤。此外伤患须分清主次、轻重, 骨折的早期,影响其修复的有瘀血、骨折端出现 的有害活动及受伤肢体和全身因长期制动而致的 废用性改变等等,在不同时期有所重点的给予处 理,才能修复损伤,早日康复。另外,因骨折愈 合在不同时期,机体有不同变化,因此须分早期 “清”、中期“和”、后期“补”三期用药,同 时结合病人个人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学术观点
张老师擅长治疗四肢骨折脱位及骨伤科杂症, 重视手法正骨,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贯彻筋骨并 重、内外兼治、的治疗总则,强调动静结合、 医患合作,经初期手法正骨、恢复固定骨形态 后,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相结合,分“破、和、 补”三期辨证用药,促进骨折端愈合。持续固 定患肢 少而适用、简便操作,并提倡早期功能锻炼, 缩短患肢制动、固定时间,达到骨折肢体制动 与运动的辨证统一,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常用的处方有平乐正骨祖传 方、经验方及备急千金方。根据数年临床经验 自创研制具有独特疗效的“小儿骨科系列方”。
内外兼治 筋肉损伤,连及气血。轻则局部肿
痛,重则筋断骨折,甚至波及内脏,或致脏腑失 调,或致阴阳离绝而丧失生命。医者必须全面观 察和掌握病情,进行内外兼治,既治外形之伤, 又治内伤之损;既用内服药物,又用外敷药物; 药物辨证施治,同手法接骨续筋并重。张老师强 调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推拿按摩,理筋治伤, 以内服药物调理气血,以外敷药物消肿止痛。
功能:活血祛瘀、理气通经、消肿止痛
主治:儿童创伤性骨折、陈旧性骨折手术后、 先后天性畸形矫形手术后以及软组织损伤。
常用内服方
加味补阳还五汤:
组方:生黄芪60-120g 当归15g 红花3g 地龙10g 丹参30g 桃仁10g 千年健15g 木瓜15g 牛膝10g 川芎 10g 葛根30g 蜈蚣3条
功能: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气虚瘀阻型
常用内服方
加味平胃散
组方:苍白术各10g 厚朴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炒薏苡仁30g 茯苓10g 桂枝10g 细辛3g 巴戟天 10g 丹参15g 制狗脊15g 白花蛇1条
药物疗法
内治方和外治方 破、和、补”三期辨证用药 小儿骨科系列方
常用内服方
活血疏肝汤
组方:当归12g 柴胡10g 黄芩10g 赤芍12g 红花 10g 桃仁10g枳壳10g 陈皮10g 厚朴10g 大黄10g 大 白10g 甘草5g
功能:舒肝理气,活血祛瘀
主治:损伤初期,肿胀严重,腹胀,大便不通
常用内服方
通痹汤
组方:生黄芪30g 当归12g 鸡血藤50g 茯苓30g 泽泻15g 薏苡仁15g赤芍15g 川牛膝15g 苍术10g 黄柏各10g 防已12g 独活10g
功能:益气化瘀,通络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小儿活血止痛冲剂
组方:藏红花6% 丹参28% 泽兰23% 木香14% 泽泻23% 甘草6%。
功能:健脾利湿,温阳通络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瘀湿阻滞型
加味六味地黄汤
组方:生熟地各2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当归 15g 龟板胶6g(调冲入)、丹参30g 甘草5g 山 药10g 玉竹10g 知母6g 鲜石斛30g 石决明30g (先煎)
功能:滋水涵木,调和气血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肝肾亏虚型
功能疗法
分类:功能锻炼法和按摩理筋法。按摩 理筋法即是指揉药法与活筋法相结合, 分为穴位揉药和痛点揉药、指针点穴
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速骨折 愈合,舒筋利节,促进关节功能活动的 恢复;防止筋肉萎缩;防止骨质脱钙和 骨质疏松的作用。
原则:科学、有序、渐进
应用: 关节强直与功能障碍、肌肉萎缩
筋骨并重 人体骨居其里,筋附其外,外力
侵及人体,轻则伤筋亦名软伤,重则过筋中骨, 又名硬伤。不论其单一受伤,或者两者皆伤, 都会出现两者的功能协同障碍。张老师十分强 调治伤要筋骨并重,即使单纯的筋伤,从治疗 开始也应注意维持和发挥骨的支撑及筋的运动 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创伤的痊愈,收到事 半功倍之效。
h
姓 名:高泉阳 导 师:张天健 单 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二零零六年八月
汇报内容
张天健简介 张天健学术思想 张天健治伤经验 个人继承学习小结 致谢
张天健个人简介
河南省通许县人(1941-) 受业于平乐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院长
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 科研工作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