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完整版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消化功能减低,MA有 舌炎舌萎缩镜面舌
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
定义: 诊断标准: 常见原因: 贫血分类: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概述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 MCV、MCHC 白细胞、血小板
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分类、 活检
病因相关的检查: 各种造血原料水平测 定
定义: 诊断标准: 常见原因: 贫血分类: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概述
•诊断要点: •是否贫血-根据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 •贫血的程度、类型 •贫血的病因
定义: 诊断标准: 常见原因: 贫血分类: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概述
•诊断要点: •处理要点: •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正常男性每日约丢失1mg 正常女性每日约丢失1~1.5mg,一次月经丢
失40~80ml血液,大约失铁20~40mg
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定义:
人红细体外胞周比血容单,位低容于积正贫内常血红范是细围一胞下个计限症数的状、 一,血种红常蛋见白的浓临度床、
症状。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诊断标准:
平原地区:
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HCT﹤0.42
成年女性
Hb﹤110g/L,RBC﹤4.0×1012/L,HCT﹤0.37
出凝血性疾病 非出凝血性疾病
定义: 诊断标准: 常见原因: 贫血分类:
概述
贫 血 分 类
贫 血 的 发 病 机 制 和 病 因
贫血的发展速度 红细胞的形态 血红蛋白浓度 骨髓增生情况
急性
慢性
大细胞性 小细胞性 正细胞性

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

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

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询问相关的病因、诱因或有关要素。

2.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是否存在精神行为异常。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
1.按血液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轻度贫血应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中度限制活动;重度或症状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富含铁的饮食,纠正偏食不良习惯。

选择动物肝脏、瘦肉、鱼、蛋类增加维生素C含量。

4.药物护理
(1)口服铁剂时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应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口服时禁饮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2)肌内注射时应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铁剂需要稀释,首次用药须用0.5ml的实验剂量进行深部肌内注射,同时备用肾上腺素,作好急救准备。

5.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6. 做好心理护理,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增强其自信。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消除相关因素。

2.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偏食,指导休息与活动。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活动力是否改善,有无感染发生。

2.营养状态是否得到改善,是否合理饮食。

3.有无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2. 饮食指导 提倡均衡饮食,荤素搭配,保 证相关营养素的摄入。家庭烹饪建 议使用铁制器皿,从中可以等到一 定量的无机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护理评价】
病人活动后是否出现头 晕气促、脉搏增快,有无疲 乏或软弱无力;缺铁的原因 是否消除,饮食结构是否合
理,表现是否好转。
服用铁剂后可排出黑便的原因是: A.引起肠黏膜溃烂 B.腐蚀肠壁血管 c.生成硫化铁所致 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E.铁剂颜色本身呈黑色
人体正常红细胞与低色素小红细胞
缺血性贫血病人血象和骨髓象图片
(五)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改变不合理的 饮食结构与方式, 预防性增加含铁丰 富的食物或铁强化 食物;积极治疗原 发病。
口服铁剂:硫酸亚铁 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 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 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 铁吸收障碍及病情要求 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 注射铁剂。常用科莫菲 和右旋糖酐铁。
(二)病情观察
观察原发病及贫血症状和体 征、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心脏功能,了解红细胞计数 和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铁代谢的指标变化。
【护理措施】
(三)用药护理
1.口服铁剂护理:
①应餐后或餐中服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可服 维C,乳酸或稀盐酸等药物; ②口服液体铁剂时用吸管, 服铁剂期间,粪便颜 色会变黑,做好解释; ③治疗有效于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 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 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进一步正常后仍需服铁剂 3~6个月。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慢性 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需铁增 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患者有无偏 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护理评估】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

2、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 40克/升以下者应卧床休息。

3、用药护理: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避免与茶、咖啡、蛋类、乳类等食品同时服用。

口服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

4、输血护理:输血治疗时,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缺铁性贫血的预防知识。

2、自我病情监测,如出现心慌、气促、不能平卧、下肢水肿等,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
注射铁剂应采取深部肌肉注射,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静脉注射铁剂的速度宜缓慢、匀速,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p177)
一、概念:
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二、常见病因: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婴儿、 青少年、哺乳期妇女;
2、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成人最常见和最
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120天):Fe2+ 被吸收
(约20mg/d)
动物:Fe2+ 被吸收
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1~2mg/d)
植物:Fe3+ 胃酸及还原酶 Fe2+ 被吸收
(铁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3、铁的转运和利用:在体内以二价铁形式被 吸收、以三价铁形式运 输。
4、铁的储存及排泄: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 形式贮存,主要由粪便排出, 每日不超过1mg。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
自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感到不安、易激动和烦
躁等。
四、辅助检查
1、血象: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 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骨髓象:红系增生活跃,表现为“核老浆 幼”。
3、铁代谢的生化检查:血清铁低于 8.95u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大于 64.44umol/L;血清铁蛋白低于
12ug/L(早期诊断储存铁缺乏的指标)。
五 治疗要点
1. 病因治疗: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2. 补铁治疗: (1)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左旋糖酐铁等 (2) 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
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 碍及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注 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和科莫菲。
A.铁摄入不足 B.铁吸收不良 C.铁需要量增加 D.铁消耗过多 E.铁不能利用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因此,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 、草莓、菠菜等。
定期检查与补充铁剂
定期带孩子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 补充铁剂。
老年人的缺铁性贫血护理
调整饮食
老年人的饮食应以富含铁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绿叶蔬菜等。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避免摄入过多 难以消化的食物。
应对并发症的护理
01
心跳过速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心跳过速,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轻
心脏负担。
02
呼吸困难的护理
贫血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卧床,
适当进行呼吸锻炼。
03
消化不良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可能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应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关爱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缺铁性贫血概述 • 缺铁性贫血的日常护理 • 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 特殊人群的缺铁性贫血护理 •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教育
01 缺铁性贫血概述
定义与病因
• 病因: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或铁 丢失过多。常见于孕妇、婴幼儿、青少年、哺乳期妇女及一些 慢性疾病患者。
注射铁剂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使用注射铁剂,如 右旋糖酐铁、氢氧化铁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铁剂治疗的副作用与护理
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
铁剂治疗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 呕吐、腹泻等,可采取分次服用、饭后服 用等方法减轻不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28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28页】
护理评价
思考 题
25
精选ppt
思考题
4.病人孙某,女性,26岁,主诉头晕乏力,3年来月经量多,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9×109/L,血小板190×109/L,除治疗病因外,还应采取哪项措施 A.血浆输注 B.补充铁剂 C.大剂量丙球蛋白滴注 D.维生素B12和叶酸 E.红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贫血表 现
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纳差等,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组织缺铁
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严重时有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儿童多见;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扁平、不光整、脆薄易裂,甚至出现反甲(匙状甲)。
精选ppt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 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护理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血 象
2.骨髓象
3.铁代谢指标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增生活跃,主要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消失,可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
血清铁(ST)降低,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血清铁蛋白(SF)降低。
19
精选ppt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3.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和黏膜,以及自觉症状如心悸、气促、头晕等有无改善,定期监测血象、血清铁蛋白等生化指标、判断药物的疗效。
护理措施——营养失调
20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课件
规律作息:缺铁性贫血病人应保证规律 作息,避免疲劳过度,维持良好心态。
护理措施
接种疫苗:增强疾病抵抗力, 防止感染,加重缺铁性贫血病 情。
补充铁剂:医生根据患者病情 情况为其开具合适的口服或静 脉注射铁剂,补充体内铁元素 。
护理措施
常规检测:定期进行血常规、铁代谢参 数检测等常规检测,监测病情变化。
缺铁性贫血病 人的护理课件
目录 简介 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护理常见问题 总结
简介
简介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病, 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而引起血红蛋 白合成障碍,产生贫血症状。 护理是缺铁性贫血治疗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饮食控制: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饮食 有助于补充铁元素,辅助治疗缺铁性贫 血。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护理常见问题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皮肤过敏等,及时告知医生调整 治疗方案。
总结
总结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需注重细节,综 合多种护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疗。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是缓解病情、促进 康复的重要环节。
总结
注意护理常见问题,根据情况 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影响铁吸收的食物或药物 ,如碳酸饮料、浓茶、咖啡、大量 饮酒等。 避免过量补铁,以免对身体造成息,并进行 适当的运动。
护理常见问 题
护理常见问题
接种疫苗后有不适感怎么办? - 可能是疫苗注射反应,
多休息即可。
护理常见问题
补铁后有便秘怎么办? - 可以尝试增加饮水量、饮食加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20%;孕妇40%
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生理情况:每天需要20-25mg 外源性铁:食物
豆类、紫菜等食物含铁量较丰富 谷类、蔬菜、水果中含铁较低 乳类如牛奶等含铁最低
内源性铁:主要来源,体内衰老红细胞被破坏
后释放的铁
铁的代谢
2、铁的吸收
亚铁容易被吸收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3、铁的转运和利用
珠蛋白+血红素
肉类、肝、蛋黄、豆类、 紫菜、香菇及海带
Hb
为什么是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缺铁时,Hb合成减少,红细胞胞浆不足, 细胞变小,颜色变淡
患者缺铁的原 因是什么?
健康史
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1
2
3
评估:年龄;饮食结构及习惯;有无胃肠道疾病
铁需要量增加
哪些群体对铁的需要量多?
铁剂是治疗本病的特效药 铁剂治疗中有这么几个问题:
①补铁途径:口服、注射 ②疗效观察:有效: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增高,2
周内Hb↑,症状好转。
③疗程:Hb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停药
口服铁剂的护理
二价铁: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速力菲
注意事项:
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饭后或餐中服药,小剂量开始
Contents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缺铁性贫血(IDA)
一、疾病概述
定义
发病率
治疗
IDA定义
是各类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
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发病率
可发生在各年龄组,婴幼儿和育龄妇 女发病率较高。WHO统计资料显示: 儿童50%;成年男性10%;
(二)常见护理诊断
1 2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缺乏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心衰 知识缺乏:与缺乏有关营养需要的知识有关
4
(三)护理目标
1 2 3 4
能正确选择 含铁丰富的 食物,能遵 指导正确服 用铁剂
倦怠无力减 轻,活动耐 力逐渐增强
不发生感染、 病人能叙述 发病原因, 心衰 纠正不良饮 食习惯,合 理搭配饮食
IDA的治疗原则
去除引起缺铁的病因 补充铁:食物补铁;给予铁剂
重症贫血时输浓缩红细胞
中医治疗:辅助性治疗
八、治疗
(二)铁剂:补充铁剂 1:首选口服,餐后忌茶(硫酸亚铁、 琥珀酸亚铁、 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 治疗反应:RC↑,5~ 10天左右达 高峰,2 周后Hb↑,2月左右恢复正常,继 续补充铁剂 4~6个月(存储),待铁蛋白 正常后停药
与维生素C、果汁、稀盐酸等同服;忌与抑制铁吸收的
食物同服(茶、咖啡、牛奶、植物纤维等) 液体铁剂,可使牙黑染,应用吸管或注射器或滴管 服后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应说明其原因 强调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
(四)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注意休息
预防感染
给予铁剂
健康教育
注意休息,适量活动
轻度贫血:不必严格限制日 常活动 中度贫血:增加卧床时间, 活动量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重度贫血:卧床休息,减少 氧耗,预防心衰。常规吸氧。
饮食护理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
摄取
促进食物铁的吸收
遵医嘱给予铁剂
2、吸收不良:
胃切除术后和吸收不良综合征 胃酸缺乏可影响铁的吸收
病因和发病机制
3、损失过多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
4、其他
含铁酶类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加重贫血 微量元素缺乏,加重缺铁
缺铁为什么会 引起Hb减少?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衰老红细胞 铁 食物来源
+转铁蛋白 幼红c线粒体 +原卟啉
胃酸缺乏、慢性胃炎、肠炎等
铁的丢失多
消化道溃疡、肿瘤
慢 性 失 血
钩虫感染
肠息肉
月经量过多、痔疮
IDA患者有哪 些症状?
现:苍白、无力、 头晕、眼前发黑等。
2 3
非造血系统表现
非造血系统表现
组织缺铁表现:
皮肤:干燥皱缩、无光泽; 毛发:干枯易脱落; 指甲:脆薄易裂,反甲(舟状指 ) 粘膜损害: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妊 娠 妇 女 哺 乳 母 亲
儿童
铁摄入不足
饮食中含铁量少:
•乳类、谷类、植物性食物含铁少
•肝脏、动物血、肉类、鱼类、蛋黄、豆类含铁多
单纯素食、挑食、偏食易引起IDA
铁吸收不良
1、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吸收
茶、牛乳、咖啡抑制铁吸收
稀盐酸、VitC、果糖、氨基酸促进铁吸收
2、胃肠道疾病:
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2:注射铁(右旋糖酐铁最常用)
• 用于口服有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吸收障碍 或病情重,妊娠期需快速升Hb,或观察疗效 者。应深部肌肉注射,注意局部反应,过敏体 克等。 • 首次给药用0.5ml作试验剂量,(观察1h) •补铁量(mg)=〔150 – 患者Hb(g/L) 〕 • ×体重(kg)×0.33
其它:免疫力降低,易合并感染
反甲
口角炎
心理状态评估
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对疾病的认知程
度,是否能配合等。
实验室检查
1. H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C<32%) 2. 骨髓:增生活跃,以晚幼红细胞为主, 幼红细胞偏小、胞浆量少。 亚铁氰化钾(普鲁士蓝反应)染色: 外铁(-),内铁(铁粒幼细胞) ↓~0,﹤15%(最常用的方法)。
实验室检查
3. 血生化、放免检查: 血清铁蛋白(SF)↓,<12ug/L,反映体内存储 铁的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敏感可靠的指标,诊 断符合率95.5% 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 ( 生化法检查,受影响因素较多)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FEP>0.9umol/L(全血), ZPP> 0.96umol/L(全血)FEP/Hb>4.5ug/gHb,表示血 红素的合成有障碍,有早期诊断价值,见于缺铁及铁 粒幼细胞性贫血
亚铁大部分被氧化为高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结
合成为转铁蛋白复合体运送
铁的代谢
4、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铁总量:约3-4.5g 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 正常男性贮存铁约1g,女性0.3-0.4g
5、铁的排泄
胆汁或经粪便排出、皮肤细胞代谢、出汗
病因和发病机制
1、需要量增加或摄入量不足:
乳制品中铁的含量均很低 谷类食物如米、面等含铁量很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