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点成果表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FJ-3省道S229南坑至源头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萍乡公路勘察设计院二○一一年九月目录一、GPS控制点成果表 (1)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1)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4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序号点号坐标(米) 高程(米)H备注X Y1 G1 3044783.262 483918.997 165.982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1通视(K33+655)左侧4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2 G2 3045336.142 485138.500 262.207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4通视(K32+020)左侧15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3 G3 3046850.282 487744.256 159.284 南坑镇七宝村新尤组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13通视(K28+483)左侧10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4 G4 3047703.462 490103.347 158.428 南坑镇大岭路中国移动营业厅、彭红远家5楼顶油漆刻石、与D16通视。
一级GPS静态点5 D1 3044576.685 483709.363 138.070 S314公路弯道边坡上钢筋砼、与D1通视(K33+760)左侧254米处。
RTK加密点6 D2 3044924.025 484045.621 178.94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3通视(K33+460)左侧6米处。
RTK加密点7 D3 3045175.043 484371.238 193.391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4通视(K32+919)左侧97米处。
RTK加密点8 D4 3045128.427 484796.609 215.246 白竺乡崇源村花石组卢富德家2楼顶油漆刻石、与G2通视(K32+423)127米处。
RTK加密点9 D5 3045557.232 485595.899 242.42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6通视(K31+524)左侧15米处。
菏泽市D级GPS控制测量设计书

菏泽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D、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菏泽市国土资源局山东省地质测绘院二○一○年十月菏泽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D、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1.1工作目的与主要任务 (1)1.1.1工作目的 (1)1.1.2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1.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1.3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3)1.3.1 图件资料 (3)1.3.2 控制资料 (3)2 作业依据、基准及主要精度指标 (5)2.1作业依据 (7)2.2基准的选择 (7)2.3主要精度指标 (7)3 设计方案 (8)3.1 工作步骤及工艺流程 (8)3.2 D、E级GPS控制测量 (10)3.2.1布网方案 (10)3.2.2 点名、点号命名原则 (10)3.2.3 选点 (10)3.2.4 埋石 (11)3.2.5 观测 (12)3.3四等水准测量 (15)3.4菏泽市各县(区)控制网改算 (16)4项目实施计划 (18)4.1人员配置 (18)4.2硬件、软件配置 (18)4.3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19)5 质量目标及保障措施 (21)5.1项目质量目标 (21)5.2质量保证措施 (21)5.3安全保障措施 (21)5.4检查验收 (22)6 提交成果 (23)6.1文字报告 (23)6.2控制测量资料 (23)附表、附图附表一:GPS点之记附表二:GPS观测记录手簿附图一:菏泽市D级GPS控制点设计图附图二:菏泽市牡丹区E级GPS控制点设计图附图三: 菏泽市四等水准路线设计图1 概述1.1工作目的与主要任务1.1.1工作目的近年来,菏泽市各县(区)都在城区或局部区域布设了D级GPS控制网及以下等级控制网,这些控制网在城镇地籍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调查工作的拓展和深入,这些控制网(点)已不能满足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需要。
控制点成果表

点号
坐标
x(m)
y(m)
高程(m)
备注
GPS7
3622398.512 35603604.037
685.490
四等水准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23
3622525.428 35604129.056
ZD1
3622684.576 35603932.418
ZD3
3622472.452 35603878.851
N1(BM1)
685.490 729.450
位于黎明村
李元军房前50米 K11+546.19~ +660左侧边坡 原108线川陕 交界电杆处 位于黎明村
变压器房前
696.852 潜溪河1#桥
691.611 687.836
691.733
潜溪河2#桥川岸 左侧15米基岩上
K11+962涵 出口左侧 位于黎明村
李元军房后200 新老108线 平交叉道处 隧洞顶200 米田间道旁 位于黎明村
K12+290右侧20 米民房前路边
隧道出口左侧
N11 备注
3622522.146 35603683.705
隧道进口右侧
1.高程基准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2.平面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
施工负责人:
测量:
计算:
复核: 监理:
: 监理:
文帮贵房前50米 K11+720线路 右侧20米处
694.278 收费站标志牌处
四等水准点 四等水准点
BM6
688.271 隧道出口右侧
BM7
689.044 隧道进口右侧
BM8 N9 N10
3622607.606 3622536.904
《工程测量实习》导线及水准测量成果表(含GPS复核数据) 汇总

班级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土木131
艾泽天 105g1
3572390 504878.3 38.084
艾泽天 105g10 3572057 504691.9 38.123
艾泽天 105g11 3572057 504691.9 38.118
艾泽天 105g12 3572057 504691.9 38.112
艾泽天 105g13 3572057 504691.9 38.109
艾泽天 105g14 3572057 504691.9 38.122
艾泽天 105g15 3572057 504691.9 38.119
艾泽天 105g16 3572057 504691.9 38.118
艾泽天 105g17 3572057 504691.9 38.116
艾泽天 105g18 3572057 504691.9 38.111
艾泽天 105g25 3572057 504691.9 38.117
艾泽天 105g26 3572057 504691.9 38.118
艾泽天 105g27 3572057 504691.9 38.115
GPS控制点等级要点

3.1观测时段observation sess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受,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3.2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3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loop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4独步观测环independent observation loop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5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 of data rejection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于获得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
3.6天线高antenna height观测时接收机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7参考站Reference station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成为参考站。
3.8流动站roving station在参考站得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
3.9观测单元observation unit快速静态测量定位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连续观测的时间段。
3.10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GPS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应的精密星历N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0.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一种地心坐标系。
3.11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YY,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LERS 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
3.12GPS静态定位测量static GPS positioning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个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
GPS-RTK三种校正方法的实验与精度分析报告

GPS-RTK三种校正方法的实验与精度分析吴松涛(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17000)摘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t Time Kinematic简称RTK)又称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实时提供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坐标成果,在测程20km以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
广泛应用于工程放样、工程地形图测绘、房产测绘,地籍测量及某些控制测量,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由于GPS定位是直接测定点位在WGS84坐标系中的坐标和高程,故我们需要通过点位校正或求得转换参数将测得的WGS84坐标系成果转换为我们所需要的坐标系。
文章以南方灵锐S86T型RTK为例对GPS —RTK的三种常见的校正方法(单点校正、两点校正、参数校正)的点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GPS-RTK;单点校正;二点校正;参数校正GPS—RTK系统由一个基准站,若干个流动站及通讯系统三部分组成,基准站包括GPS接收机、GPS天线、无线电通讯发射设备、基准站控制器、电源等部分组成,基准站GPS接收机本身具有传输参数、测量参数及坐标系统等容的设置功能,使控制器与GPS接收机合为一体。
一个流动站由GPS天线、GPS接收机、电源、接收天线、通讯设备,电子手簿组成。
图1为RTK系统结构图。
(引自参考文献【1】)基准站 移动站图1 RTK 系统结构图1、 GPS-RTK 点校正理论GPS 点校正主要目的是建立GPS 接收机采集的WGS84数据与地方控制网之间关系,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通常有两类转换模式:一类是二维转换模式;一类是三维转换模式。
二维转换模式只适合于小区域转换且只需要两个坐标系的二维坐标成果;三维转换模式适合任何区域坐标转换。
二维转换模式通常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三维转换模式通常采用布尔莎(Bursa )七参数转换模型。
1.1、单点校正单点校正并不依据上述转换模型,而是通过观测,求出校正点的WGS84坐标,再根据校正点的已知坐标求出3个平移参数(△X ,△Y ,△H ),不考虑旋转参数及比例因子。
GPS RTK转换参数求解方法

0 引 言
.
全 球定 位系 统 (GPS)是 由美 国 国防 部 研制 的新 一 代空 间卫星定 位 系统 ,其 主 要 目的是 为 陆 、海 、空 三 大 领域提 供 实 时 、全 天 候 和 全球 性 的导 航 定 位 服 务 _1j. GPS对 于 大地 测 量 与 普 通 工 程 测 量 的作 用越 来 越 明 显 ,要获 得高 精 度 的 实 时 三维 坐 标 ,在 GPS测 量 中 要 采用实 时动 态测 量技术 ,即 RTK(Real Time Kinematic).
●
●
E E
方法 进行 了实 际应 用 ,并 对 其精 度做 了分析 . 首 先进 行 了 GPS布 网 ,并 对 GPS点 接 测 分 四等 .
在 比较 过程 中使 用 GPS点 成果 见表 1.
表 1 GPS控 制 点 成 果 表
]=。
以上 △ ,△y0,AZo,£ ,£ ,£ ,m 为 经 典 的 Bursa
1 原 理
GPS RTK技术 是基 于载波 相 位观 测值 的实 时动 态 定位技 术 ,它能 够实 时 地提 供 测 站 点 在 指 定 坐标 系 中 的三 维 定 位结 果 ,在 RTK作业 模 式 中 ,基 准站 通 过 数 据链将 其 观测值 和 测站 坐 标 信 息一 起 传 送 给 流 动 站 . 流动站 不仅 通过 数 据链 接 收 来 自基 准 站 的数 据 ,还 要 采集 GPS观测 数据 ,并在 系统 内组 成差 分 观测 值 方程 进行 实 时处理 ,同时给 出定位 结果 _2J.
立坐 标系 ,西 安 一80坐 标 系 属 于参 考大 地 坐标 系 ,参
考椭 球 主 要 参 数 为 :长 半 轴 :6 378 140,扁 率 :
[qc成果]提高工程测量施工精度_secret
![[qc成果]提高工程测量施工精度_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8910321208a1284ac9504398.png)
*****QC小组成果材料提高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测量精度小组所在单位:****航道局有限公司小组名称:*****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经理部测量QC小组提高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测量精度1、工程概况天津**旅游区**新城围海造陆项目造陆区一期围堤、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中,监理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图形分布呈南北走向,且分布情况近似于一条南北直线,图形强度差。
而施工区在测量控制网点的东侧,最远端离控制点的直线距离近4km。
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发现,临近施工区的兄弟单位在验收的时候没有通过验收,结果发现是高程差了30cm左右,后来分析原因是他们的测量人员做控制测量时只是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上做点校正,且采集数据时间仅为15s。
2、QC小组简介本项目QC小组于2010年3月15日成立,小组注册号为2010—03。
小组成员共5人,平均年龄26岁,均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小组成员均受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小组活动13次,活动时间累计78小时。
于2010年6月25日结束。
小组成员情况见表1。
表1 QC小组成员情况表3、选题理由公司这几年的业务中围海造地工程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围海造地工程的施工测量中也大量的引入先进的GPS—RTK技术。
RTK 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有了新的要求,而公司有GPS—RTK控制测量经验的测量人员不足。
在大面积的陆域测量工作中,高程测量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以往的工程中,大部分使用的是RTK做平面控制,而高程控制要结合水准仪来实施,这样就没有充分发挥RTK的施工测量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RTK在围海造陆工程中平面和高程控制施工测量的要求,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围堰工程、吹填工程以及软基处理工程的施工偏差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为解决项目测量人员前期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经验不足,为此项目部成立了以《提高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测量精度》为题的QC活动小组,并展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