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医院感染暴发是一种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医院需要定期进行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

本文将以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为例,介绍演练的目的、内容和经验总结。

一、演练目的1.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增加医务人员对感染暴发应急处置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发现和解决应急处置中的不足之处,提升整个医院的应急能力。

二、演练内容1.演练时间:选择非高峰期进行演练,避免对正常医疗秩序的干扰。

2.演练场地:选择一个模拟医院环境的场地,布置感染暴发控制区域。

3.演练人员:包括医院各科室主要医务人员、病房护士和行政管理人员。

4.演练流程:a.演练前准备: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标和流程,准备演练材料和设备。

b.模拟感染暴发:设置感染暴发情景,并模拟传染源和病例的突然出现。

c.应急处置启动:根据演练计划,相关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按步骤展开处置工作。

d.传播控制和隔离:实施感染病例的传播控制和隔离措施,遏制感染的蔓延。

e.人员疏散和人员防护:演练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个人防护,确保人员安全。

f.信息发布和沟通协调:依据应急预案,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和沟通协调工作。

g.演练总结反馈:结束演练后,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发现问题并改进预案。

三、经验总结1.演练计划的制定:演练计划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包括演练目标、预期效果、流程、时间等。

同时,应考虑医院应急资源的充足性和演练人员的参与度。

2.模拟情景的设置:演练应模拟真实的感染暴发情况,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等。

模拟情景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方便演练人员的行动和评估。

3.感染控制和隔离要求:演练中应重点考察感染控制和隔离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风险区域的封控和感染源的追踪等。

2023年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建议

2023年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建议

2023年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大全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一2、与科室一起共同查找感染源。

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对感染病人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检查。

4、制定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处理,隔离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免疫接种等。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传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处理流程: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暴发→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核实流行或爆发→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查找传染源→隔离病人→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二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组员:医务处、院感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药剂科及检验科主任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上报院感科。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于12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3、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进行报告。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并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

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一、目的为了提高ICU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降低医院感染暴发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背景假设ICU病房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感染病例,疑似发生医院感染暴发。

病原体为常见的耐药菌,如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

三、演练流程1. 事件报告(1)场景:ICU病房内连续出现3例感染病例,症状体征、病原学结果及药敏实验均一致。

(2)报告对象:ICU负责人、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

(3)报告时间: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后1小时内。

2. 初步调查(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

(2)调查内容:病例资料、病源学检测、环境卫生、医疗操作等。

(3)调查时间:收到报告后2小时内。

3. 启动预案(1)院感科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判断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3)组织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专家小组成员到现场进行处置。

4. 专家会诊(1)专家小组成员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会诊,分析病情、病原体及感染源。

(2)制定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

(3)会诊时间:接到报告后3小时内。

5. 现场处置(1)隔离感染病例,防止病原体传播。

(2)对感染病例所在区域进行消毒、清洁。

(3)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提高手卫生意识。

(4)暂停接收新患者,限制人员流动。

(5)现场处置时间:接到报告后4小时内。

6. 后期追踪(1)对感染病例进行持续监测,评估治疗效果。

(2)追踪感染源,排查潜在感染病例。

(3)对感染病例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上报相关部门。

(4)后期追踪时间:感染病例发现后7天内。

7. 总结讨论(1)对本次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过程和结果。

(2)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4)总结讨论时间:感染病例结束后1个月内。

四、组织架构1.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院长成员: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负责人2. 专家小组组长:感染科主任成员:临床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重症医学等领域专家五、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各科室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院感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院感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背景为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检查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增强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 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演练指挥部:由院感科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3. 演练小组:由各部门相关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负责演练的具体执行。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内科病房发生疑似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引发医院感染暴发。

2. 演练流程:(1)病例报告:主管医生、科主任在层层报告的同时,组织医护人员加强标准预防,落实接触隔离措施,并及时展开全面排查。

(2)应急响应:分管院领导主持召开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讨论会,各科相关人员围绕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院感防护措施发表意见建议。

(3)现场处置:根据讨论会意见,采取有效的治疗、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病患、终末消毒、流行病学调查等。

(4)总结分析:院感科负责人、护理部负责人、医务科负责人等对感染病例的治疗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五、演练要求1. 演练前,各部门要充分准备,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六、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2. 地点: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现场。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02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预 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感 染事件。
03
0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 和协作,形成联防联控 机制。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 宣教,提高他们对医院 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培训方法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
演练计划与实施
演练计划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演练场景等。
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进行模拟演练,注重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参与人员掌握应急处置技 能。
演练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演练过程、评估参与人员的 表现、填写评估表等方式进行评估。
分析重点
评估应急处置流程的顺畅性、资源调配的合理性、信息通报的有效性等方面。
改进措施与建议
改进措施
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流程、加强培训、完善制度等。
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等,以提升医院感染暴发应急 处置能力。
06
案例分析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 要内容,应急处置演练有助于提升医疗质 量。
医院感染暴发可能导致医疗秩序的混乱, 应急处置演练有助于维护医疗秩序,保障 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02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
发现与报告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短时间内 出现3例以上相同感染病例,应立即 报告给院感科。
调查与溯源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感染源和传 播途径,对接触过感染患儿的医护人 员进行排查。
消毒与防护
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医院感染 防控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三篇)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三篇)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尽早采取应急措施,提高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____年自____月____日起施行)》____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一)、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成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药剂科、行政科、保卫科、院办公室及各科主任、护士长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院感科,负责具体业务。

2、相关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制定院感控制预案;发生院感流行时对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工作;督促应急处置的安全防护;按有关要求向上级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管理组。

由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等部门组成,负责收集院感病例信息和上报院感暴发疫情。

(1)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2)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

(3)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

(4)负责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

(三)各部门在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中的职责:1、医务科。

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协助相关科室开展调查与控制。

2、护理部。

协助开展院感暴发调查与控制,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

3、微生物室。

负责现场标本采集、检测,及时做好病原学检查工作。

4、药剂科、行政科。

负责所需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储备等保障工作。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第一部分: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医院感染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旦在医院内发生感染暴发事件,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医院应急处置演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感染暴发预防和监测措施1.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医院各个区域。

2.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明确感染预防、诊断、控制和处置流程。

3.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4.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报告。

第三部分: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内容1.演练目标:测试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主题: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处置。

3.演练时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4.演练方式:模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实地演练。

5.演练流程:(1)组织召开演练会议,明确演练目标和规则。

(2)设定感染暴发事件场景,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

(3)演练开始前,对演练人员进行培训,介绍演练流程和操作流程。

(4)模拟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组织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5)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查找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四部分:演练评估和整改措施1.演练评估:由医院相关部门对演练进行评估,包括演练目标的完成情况、演练流程的顺利性和演练人员的表现等。

2.问题整改:根据评估结果,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改进,完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3.定期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宣传教育:通过演练,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操作能力。

第五部分:总结和展望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感染暴发事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定期演练和持续改进,医院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科室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及流程

医院科室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及流程

医院科室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及流程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问题。

为了提高医院对感染暴发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模拟感染暴发事件,检验医院感染防控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二、原则与依据1. 原则: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1. 演练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院感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负责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2. 演练工作组:分为病例报告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控制措施实施组、医疗救治组、信息上报组、消毒隔离组等,各组分别负责相应职责。

四、演练流程1. 病例发现与报告:当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时,立即向院感科报告,院感科进行初步判断后向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工作组开展相应工作。

3.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组前往现场,对病例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情况。

4. 控制措施实施:控制措施实施组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防护等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5. 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 信息上报:信息上报组负责将感染暴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医院指挥部和上级卫生部门。

7. 消毒隔离:消毒隔离组对感染源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8. 总结与评估:演练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注意事项1. 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尽量模拟真实感染暴发事件,提高演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注重人员安全:在演练过程中,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C 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
处置演练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2015年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处置能力,熟练掌握报告程序和控制措施,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拟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具体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检查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及时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增强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二、演练时间和内容
时间:2015年9月18日15点
地点: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6栋三楼2会议室
内容:ICU发现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4例,疑为医院感染暴发。

三、演练部门组成及其职责
总指挥:徐萍
专家组成员:汪美玲、周艳琴、钟雪萍、欧书强、周录平、柳青、陈虎、金红阳、陈小平
方冰、彭华萍、彭云、邱自辉
参加部门: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ICU、检验科、总务科、药剂科、器械科、预防保健科
参加人员:彭云、谢清莲、周录平、彭华萍、陈虎、刘珊、柳枝、宗华、柳青、刘
卓、张萍、
刘亚卿、刘庆益、黄熙、王艳华、刘建、李娜、张海清
院感科:调查核实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逐级上报,并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会诊,组织调配医护人员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

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和各项护理工作。

ICU: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立即上报医务科、感染科,并积极查找原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救治病人,做好消毒隔离。

检验科:负责可疑传染源和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的检测。

总务科:负责公共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指导保洁人员对地面、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等)。

药剂科:负责保障各类药品的供应(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保证病人治疗用药和抢救用药)。

器械科:保障消毒剂、医务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及医疗用品的供应(消毒液、帽子、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面罩等)。

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的报告工作。

四、报告流程
五、指挥、处理流程
六、具体演练步骤
(一)演练人员准时到位,听候总指挥指令。

(二)ICU科发现2015年9 月 12~18日相继发生MRSA肺部感染患者4例,痰培养MRSA阳性,疑为医院感染暴发,电话报告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

(三)院感科接到ICU电话,即到ICU病房,从环境、物表、人员、操作程序等环节进行采样调查。

(四)院感科与ICU初步判断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上报分管领导,启动应急预案。

由医务科、护理部、微生物室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

隔离病人、专人护理,医务科调集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救治病人。

院感科12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市CDC)。

(五)院专家组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
1、查找感染源:4例病人均接受相同操作,2例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痰培养均为MRSA阳性。

血清学鉴定为同源性。

2、危险因素调查:对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呈外源性感染引起,首先我们考虑: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环境卫生消毒不严,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医务人员没有做好手卫生等因素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使用中的器械、设备,环境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查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监测采样结果:
(1)呼吸机管道采用一次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了由呼吸机管道污染、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

(2)吸痰管采用一次性,操作时使用无菌手套,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此操作引起的感染;
(3)ICU为病区清洁,空气培养符合标准,排除由空气传播引起的感染;
(4)心电监护仪表面采样培养出MRSA,血清学证实与痰标本是同源。

3、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环境卫生学检测结果证实感染源来自心电监护仪表面,物表清洁消毒不严格,医务人员没有严格落实手卫生造成交叉感染。

4、结论
本次为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环境的污染和接触传播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

(六)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挂蓝色隔离标识,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加强环境、物品、物体表面的消毒。

4、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医生、护士、保洁员)。

(七)总结
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估,撰写评估报告。

(八)上报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院感科整理调查资料,将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全过程上报省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九)进行演练点评。

七、定义
(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院感科
2015年9月
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