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浅论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论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教 育理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论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于辉 ( 郑州轻工业学 院易斯顿 ( 国际 )美术学院 河 南 郑 州 4 0 0 50 8)
摘要 :本 文是结合 自身多年的 一线教 学经验 ,根据 计算机 辅助 设计课程和我 院艺术设 计专业学生 的特 点,对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 助 设 计 课 程 教 学改 革 研 究取 得 的 阶段 性 成 果 的 总 结 。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 计;案例教 学 ;研究性 学习 随 着近 几 年我 国 房地 产 行业 的兴起 、 计算 机 软硬 件 技 术 的发 展 ,计 算机 辅 助 设计 在 艺术 设计 专 业得 到 越来 越 多 的重 视 ,其 在 提 高制 作 效 能和 改变 作 品视 觉 效果 的质 量 方面 所 起 到 的作用 , 已 经 使其 和 手绘 表 现一 起成 为 艺 术设 计 专业 学 生不 可 或缺 的 重要 技 能之 一。 各地 各 院校 艺术 设 计 专业 如 雨后 春笋 ,如 何 能在 扩招 的 同时又 保证 培 养 出来 高质 量 的 学生 是 一个 具有 普 遍性 的课题 。结 合 本人 几年 来 的 教学 经验 ,谈谈 艺 术 设计 专业 计 算机 辅 助 设计 课 程 的教 学改 革 。 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不 仅 仅 是高 级绘 图 工 具 , 它 还 改 变 了设 计 师 的 创 作 模 式 ,这 一 点 不 仅 仅 表 现 在 设 计 的 成 果 , 更 重 要 的 是 在 设 计 的 过 程 中 用 来 推 敲 和 思 考 方 案 , 以 保 证 在 设 计 中 更 好 地 体 现 设计 的宗 旨和 含 义 。 常用 的辅 助 设计 软 件 涉 及  ̄ A t C D lu oA 、 J S e c U 、3 s A 、P o o h p o e D A k t h P d M X h t s o 、C r l R W、I l s r t r 虚 1 u ta o和 拟 现 实技 术等 。这些 软件 在 教 学 中并 不是 孤立 的, 要选 择适 合 多 层 次教 学 的专业 图形 设 计软 件 ,并注 重 各软件 之 间 的协 同工作 。

浅论设计教育的改良与发展

浅论设计教育的改良与发展
人机工程 学是 当代 设计 教育中一 门极为重要 的课程 , 包涵人 体科 学、工程 技术 、劳动科 学和企业 管理 等方面 的 内容 ,是一 门相互 交叉 的综 合性新 兴边缘 学科 ;是基于对 人和机 器 、技术的深 入研究 ,发现 并利用人 的行 为方式 、 工作 能力 、作业限制 等特 点,通过对 工具 、机器 、系统 、 任务和 I 环 境 进 行 合 理 设 计 , 以提 高 生 产 率 、安 全 性 、 舒 适 性和 有效性 的一 门工程技 术学 。随着工业 与科 学技术 的不 断发 展 ,人 机工程 学作 为一 门相 关科学 ,其研 究 内容 也不 断获 得新 的要素 。我 国高校 的人机 工程 学教育 自上个 世纪 8 0 、9 0 年代普遍 开展 以来 ,获得 了可喜 的发展 。那么在 当 前 ,如何保 持与 时俱进 ,不断改 良、完 善我们 的人机 工程 学教育 ,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 前的重要课题 。 传统教学形式的弊病 人机 工程 学是 高等 院校 工业工程 、工业 设计等专 业的 门专业基 础课 ,与艺术 设计课 程关系 密切 ,其 以人 为本 的设计 思想 已普遍 为各类 设计领 域所重 视 ,并要求将 该学 科 理论与 方法贯 穿于设 计的全 过程 ,以逐步将 设计水 平提 升 到人们所 追求 的高度 。因此 ,如何提 高人机 工程 学课程 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 以往 ,在 人机 工 程 学 的教 学 过程 中,大 多 都奉 行 在 传授 知识过 程 中贯彻准确 、直观 、形象 等原 则 ,在教 学方 法 、教学手 段上 ,教师 以板书 、模型 、多媒 体课件等 方式 为 主要 的授课方 法 ,用 粉笔 或大的 多媒 体投 影显示 教学等 作 为 主要 的教 学手 段 ,来完 成 人 机工 程 学庞 大 的教 学工 程 。作为一 门以基础性理论为主 的学科 ,由于该课程 内容繁 多 ,而课时安排又相对少 ,故教学任 务十分繁重 。课 堂教学 往往把单一 的传授相关知识作为主要 目标,重视 “ 教”,忽 视 “ 学 ”;重视理论本身的记忆,忽视 了学习过程 ;重视 向 学生单方面灌输 ,忽视 了学生 的主动参与 ,忽视 了学 生的创 造才 能与个 性差异 ,忽视 了老师 与学 生、学 生与学 生之 间 合 作 、交往 等行 为 的养 成等其 他要素 。长此 以往 ,这种 理 论性为 主的学 科会越 发使学 生感到枯 燥无 味 ,而 学科本 身 的作业 和成绩 就成 为了一种 压力和 负担 ,使 学生 对于如 此 重 要 的一 门基础 性学科 丧 失兴趣 ,一方面这 种教 学方式 束 缚 了学 生创新 思维和 实践能 力、学 习的主动 性和探 究精神 得 不到 发挥 ,另一 方面 , 由于感到枯燥 无 味而课 堂学 习不 认 真 ,造 成 了对 人机工 程学 知识 的缺 失 ,这对学 生今后 设 计 能力 的发展与提高会产生严重1 3 年0 9 月

浅论中职美术设计教学创新

浅论中职美术设计教学创新
发 现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 讲 课 中 关 键 的 问 题 可 以 提 出 来
从 中职 学 校 美 术设 计 专业 师 资 的 现状 来 看 ,总 体
数量 尚不 足 ,美 术 设计 专 业 教 师 课 时 任 务重 。更 重 要 的 是他们 的 专业 实 践能 力 和教 师教 学 能 力都 亟需 加 强 。
( ) 教 材 信 息 滞 后 、 内容 空 泛 化 , 学 生 基 础 差 一 美 术 设 计 人 员 涉 及 到 建 筑 、 室 内 、环 境 设 计 、 服
种 面 向市 场 的商 业 行 为 掌握 不 足 ,不 具备 应 付 多 元 多
变 要 求 的 实 际 设 计 能 力 ,也 较 难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一) 美术 专业课要运 用科 学性与 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学 习 美 术 要 用 科 学 的 尺 度 去 衡 量 所 描绘 的 东 西 , 合 理 运 用 构 图 、 比例 、明暗 、透 视 、解 剖 、结 构 以 及 色 彩 知识 ,使 画 出来 的 东西 合 乎绘 画 规律 和 艺术 法则 。
讲 课 是 教 师 的基 本 功 ,是 一 门艺 术 。 教 师 在讲 课
的 时候 要 给 学 生多 提 问 题 ,不要 平 铺 直 叙 满 堂 灌 。要 求 学 生 带 着 问题 听 课 ,不 要 光 给 学 生 讲 这 个 怎 么 画 、 那 个怎 么 画 ,要活 跃 学生 的思维 ,引导 他 们 自主 观察 ,
学 习 动 力 严 重 不 足 , 产 生 厌 学 心 理 与 行 为 ,进 而 形 成
恶性 循 环 。学 生 对 专 业 的选 择 比较 盲 目 ,思 想 认 识 模 糊 ,依赖 性 较强 且缺 乏 对专 业 的 了解 等 。 资金 投 入 不 足 、企 业 参 与 不 积极 、实训 基 地 缺 失 等诸 多 原 因 ,该 专业 实 训或 实践 课 的安 排仍 不 够理 想 。

浅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其 目的主要是验证理论 、巩 固已学过 的书本 知识 和获得 一定 的实际技能。 而要适 应岗位群 的要求 , 则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实 向体系 。 五个 环节 ” “ 是指课程实 习、 教学实习 、 专业实训 、 毕业
实 习 ( 计 ) 顶 岗实 习 。 设 和 在各 个 教 学 阶段 , 根据 “ 四个模 块 ” 构
( ) 一 以展促 学 , 以赛促学 通过组织展览 和各类设计 大赛 ,锻炼 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
动手能力。在不 同年级 、 同专业 的学生 中组成 比赛 团队, 不 由
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 展示 出大量作品 , 组织 学生 进行讨论 与比较 , 最后 由指导教师加 以点评 。通过这些活动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培养合作意识和 团队精神 , 验学 生理 检
2 1 年 8月 00
Auq.01 2 0
文 艺 理 论
Ll E RA R Y T H Eo RY T
浅论高职 高专艺术设计 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胡 正元 王 国艳
( 阳农业 高等专科 学校 规划与设计 系, 信 河南 信 阳 4 4 0 ) 6 00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 艺术设计 类专业 实践教 学应 体现 专业特 色, 与职业 岗位的 实际需要接轨 。在 实 践教 学 内容上 , 突出针对性和 实用性。围绕基本技 能、 专业技能、 综合技 能和职 业技 能四大模 块 , 优化 实践教 学的内容体 系。 通过 以展促 学、 以赛促 学、 工作 室教 学、 目驱动型教 学和公 司模拟 型教 学等方 项 式, 强调 自主性 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 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提
“ 在实践中学习” 其次 , 。 及时捕捉设计学科发展 的前沿动态和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浅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为指出现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99—01随着我国经济的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艺术设计也在不断的改变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这些年,我国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据统计我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已超过了一千多所,每年毕业的学生超过十万。

但在设计人才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寥寥无几。

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国要怎样完善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如何解决艺术设计教育里面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

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从1990年以来全国约有超过80%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

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为艺术设计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现有的艺术院校所培养的精英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全面就掀起了一波开办各类艺术设计专业的热潮。

但是由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只是初步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提高整体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现对艺术设计学科的认识、师资力量、招生问题、思维创新问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二、招生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按两套系统来招收艺术设计类学生,一类是纯粹的艺术类考生,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但文化科成绩交差。

但是另一类是由于艺术生得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学科的录取分数线要低,部分学生都是在高中三年级时才转学艺术设计类的,这类学生多是通过社会上“速成培训”与“考前辅导”班学习的绘画,绘画基础薄弱。

还有很多工科的学生是被调剂到这种专业,而非心甘情愿学习绘画的。

所以说艺术设计类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较少;知识面较窄;接受自然科学的能力较弱等。

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doc

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doc

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作者:刘智勇侯凤翔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0期[摘要]当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章从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出发,对当前高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美术专业艺术创造[作者简介]刘智勇(1970- ),男,河北涿鹿人,石家庄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画的教学与研究;侯凤翔(1969- ),男,河北衡水人,石家庄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油画的教学与研究。

(河北石家庄050035)[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123-02面对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担负起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

在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职责。

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是简单地把技能传授给学生就完事大吉。

教师应具备高超精湛的教书育人的技艺、技能,又要有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研究。

只有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就成为高校美术专业教师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课前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总体思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掌握,是促进课堂教学中所确认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能力的前提。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必须有一个科学、系统、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抓住教材,要善于把握教材,明确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标是什么。

任课教师首先应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使我们的教学不致偏离大纲制定的方向和教材的具体任务。

浅论舞蹈教育的创新改革

浅论舞蹈教育的创新改革

浅论舞蹈教育的创新改革[内容提要]:舞蹈教育是当今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培养受教育者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以其广博的功效性,有效促进受教育者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其独到的表现传达着人类的共同追求和情感,使受教者在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通过国内外舞蹈教育的分析,提出改革舞蹈教育的创新措施,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教育创新改革课程设置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其教育实施的中心目标是培养出具备一定舞蹈表演技能和舞蹈艺术知识的舞蹈人才。

因此,舞蹈教育的所有教育活动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具体的教育形式都无法摆脱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或者说教育是使一个无知的自然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能够融入社会生活并有益于社会的社会意义上的人。

(一)舞蹈教育中技能教育的价值仍是至高无上的。

在专业舞蹈教育中,虽然在教育思想层面已经意识到专业化教育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但历史形成的教育观念不是一下就能变过来的。

在不少舞蹈教育从业人员心中,舞蹈技能教育的价值仍是至高无上的。

当然社会评价也在引导着这样一种人才评判标准。

各类舞蹈比赛对舞蹈技术的执著重视,各个舞蹈院团、舞蹈学校招聘人才对舞蹈技能的要求,使得舞蹈教师本着为学校争光的心理,不得不继续以专业训练为中心,学生本着为自己的发展谋求机会的心理,不得不走入封闭的技术训练之中。

(二)舞蹈教育仍然在向专业化靠齐,向精英化挺进。

对于本应把着力点放在素质培养层面的舞蹈培训机构和私人舞蹈学校等非专业的舞蹈教育,专业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依然深重,其教育俨然是专业舞蹈院校的简化版。

其舞蹈教育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乃至评价标准上仍然在向专业化靠齐,向精英化挺进。

另外,舞蹈艺术教育因其能涵盖多方素质,具有辅德、益智、促体的功能,而被看成实现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的手段,从而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普及。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问题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问题论文

浅论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几点问题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顺应时代的要求,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了全新的高中美术教学目标体系。

提出了基础性、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对高中美术新课改充满期待,但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美术新课改的实施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要使高中美术新课改能顺利开展并有效实施,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改进。

此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开设了五大系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9个学习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供学生自主选择。

其基本理念是要通过改革,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而受高考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把美术鉴赏作为必修课,其它模块的实施则面临着不少困难,很难有效的付诸实践。

关于中学美术课教学,前些时候流行这样的观点:课堂教学应以“欣赏作品”、介绍流派为主,以此来提高教学对象的审美力,同时反对美术课中设置较多的习作。

似乎一搞基本技能训练就是在培养专门人才,就应让少数人到课外兴趣小组去进行。

有时甚至在学习绘画同“画匠”之间划上了等号,这实在是奇谈怪论。

这种逻辑的错误根源在于认为美术技能训练与审美无关,是轻视、贬低艺术劳作的思想反映。

按照这种逻辑,既然搞习作不能提高审美力,那么为什么偏要放到课外活动小组里去进行呢?由此可见,这样的论调还是自相矛盾的。

近几年来,各种短期或长期的业余美术学校(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我们广东省的青少年业余美术教育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可见这么多的爱好者已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为主外,还广泛接触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g l y t m d S ce y e a S se An o i t
{占 I 轧会 } J
21年 月上 00 6 ( )
浅 论 艺 术设 计 审 业 的教 育 改革

摘 要
思 考。

本文指 出 了我 国 高校 艺术设 计 专业教 育存在 的一 系列 问题 ,并对 深化 艺 术设计 专业 教育 改革 进行 了一些探 索 与
分为 以下几 个方 面 :
术设计 专艺术设 计 专业 的特点 首先 , 当 改变 目前 艺术设 计专 业 生源 的选拔 模 式 , 应 重视 专 高校 艺术设 计专业 的教 育体 制对 艺 术设 计专业 教育 的发 展 有 着极 大地 限制 。 业 成绩 。 各高校 应 当根据 自身的办 学特 点 , 建立 起符 合艺 术设 计 第一, 艺术设 计专 业的 生源 选拔 体制 。 术 设计专业 的学 生 教 学规 律 和 自身教 学要 求 的生源选 拔 体 制 。在考 试方 法和 内容 艺
关键 词 艺术设 计教 育 教 学体 制 实践 教 学 市 场需求 中 图分类 号 : 6 G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 0 9 (0 0 -4 - 1 1 0 .5 2 2 )62 30 1 0
目前 , 我国 艺术 设计专 业教 育 存在 一系 列 的问题 , 随着 社 相 结合 。接 触实 际工程 越 多 , 并 对整 个设 计市 场 就越 了解 , 设计 能 独立 完成 一项 设计 的可 能性 就越 大 。 目前 的艺术 但 会 的发展 , 问题 越来 越突 出 。主 要体现 在 :. 术行政 化 : 1 学 生源 选 力 也就 越强 , 拔标 准不 能体现 学 生的 艺术 修养 ; 高校 教育 模式 、 程设 置不 能 设 计的 教育 体制根 本无 法达 到这 一点 。 课 在 设 计理 论课 的教学 时, 由于有 些老 师 自身的 实践经 验也 比 突 出艺术特 色 。2在课 堂教育 上 , 论脱 离实 践 , 符合 市场 对 . 理 不 艺术 设计 人才 的需 求 。我们 应 该要 深化 艺 术设 计专 业的 教育 改 较缺 乏 , 学往往 就成 了老 师讲学生 听 的灌输 式, 教 纸上 谈兵 式 , 理 革 , 进我 国艺 术设 计教育 事 业 的发展 。 促 论讲 得 比较 空洞 。 再加 上上 述艺 术 设计教 育 体系 的弊端 , 得学 使 生们 在学 习的 同时无法 与社会 实践相 结合 , 生很难 将知 识用于 学 高校艺 术教 育存 在 的问题 造成 毕业 生 的专业水 平越 来越 弱 , 不符 合市场 对 艺术 我 国的高校 艺 术设 计专 业教 育 体制 存在 着许 多不 合理 的地 设 计实践 ,


方 艺术 设计专 业 在培养 艺 术设 计 人才 的过 程 中出现 了许 多 问
设计 人才 的需 求 。 二、 针对 艺术 设计 教育 问题进 行 的探索 与 思考 题, 导致 了学 生在校学 习过 程 中没有学 到对 自己将 来有用 的专业 的知识 , 毕业 生 的专 业水 平越 来 越弱 , 不符 合市场 对 艺术设 计人 在高 校 艺术 设 计专 业 的教 育 问题 上 , 我们 应该 深化 教 育改 才的 需求 , 多数 学生没 有 实践 能力 , 大 创新 意识 不强 。大 体可 以 革 , ‘ 对艺 术设 计教育 问题 进行 探索 与 思考 , 以促进 我 国高校 艺
大 纲等材 料也应 当按 照艺术 设 汁专业 的特 点 来制定 , 不要 盲 目套 用 其它 专业 的模 板 。 导 致很 多有才 气 的艺术 考生 都被 拒之 门外 。 因此 我们 有必 要重 新审 视一 下 目前 的生源 选拨 体制 。 目前 , ( ) 重 实践 教 学 二 注 我 国的生源 的选拨 体制 并不能 很好 的选拔 出优秀 的设计 人才 , 也 第一 , 当J 强 实践 课程 所 占的 比例 , 安排 校外 的专 业实 应 J u 多 践 教学 , 培养 适应 人才 市场 需求 的学 生 。 使学 生 多了解 社会 和市 不 能适应 未来 设 计教育 的需 要 。 第 二, 艺术 设 计专 业 的教育 体制 、 配置 不合 理 。一位不 满 艺 场 的状况 , 了解 设 计的整 个 过程, 了解接 受 设 汁的 消费群 体等 , 有 术教 育现 状 的教授 曾这样 说过 ; 在 艺术 院校 , “ 教学 计划 、 学 大 针对 性 的进行 设 计 。在设 计过 程 中让学 生 熟悉 和掌 握 设计 的基 教 纲、 教学 思想 、 教学 评估 , 是艺术 学院 的 头等大 事 : 格 、 议 、 表 会 研 本程 序 , 帮助 学生 尽早 认识 设 汁的本质 。 讨、 论文 , 加上 满坑 满谷 的教 材—— 艺术 学 院从 未像今 天这 样臃 第二 , 强专业 教 师队伍 的建 没。 加 教师 的知 识来 源 不能仅 仅 肿庞 大 , 像今天 这样 充斥 办学 的教 条 。 ” 来 自书本 , 对所 传授 的知 识应 该也有 实 践的 体验 , 从而 深化 知识 丰 与 大 多院校 在艺 术 没 汁的课程 配置 上 不合 理 。教学 计划 中具 点 , 富课 堂教学 内容 。学 校可 以 定期安 排教 师 外 出学 习, 企 体课程 的设置 过于追 求“ ” 全 ” 艺术 设计专业教 育个性 被共 业 接 轨 , 富 实践经 验 。 大 和“ , 丰 教师 的教 学 内容和 课堂 案例 可 直接来 自 性取代 。 更有些 院校 在课 程 的设置 、 教学 方法 和 手段上 居然 要求 企业 的实 际课 题 , 日常 教学 、 使 艺术设 计创 作 和学术 研 究相互 促 与其他 理工 科专业 相 同, 有些 督 导老师 是理 工科 专业 , 了解艺 进 , 教师 自己进行 实践 创作 的同时 , 不 在 为学 生搭建 实践平 台 , 正 真 术 设汁专业 , 于是要 求教 师 必须 陪伴学 生全 堂课 程, 且教 学方 实 现 教学相 长 。 而 法必须 是老师 讲学生 听的灌 输式 , 这样 在一定 的意义 上使学 生完 三、 语 结 全 丧失 了个性 , 何谈灵 感 ?这 样 的教学方 式到 底是“ 人不倦 , 诲 还 高校 艺术 设计教育应 当根据 市场 的需求 、 生的课 程学 习需 学 是毁人 不倦 ” 呢? 要 及 自身 的专业 特 点来建 立教 学 体制 , 富教 学 模式 。 术 设计 丰 艺
( ) 术行政 化 一 学
或 者是 从事 艺术 专业 的人 才 ,我 们应 该注 重他 们 身上所 具备 的 上 应 当更加 灵 活且 多元化 。 “ 的才 气 , 人 性情 , 素质 ” 。我 们 需要 的艺 术设 计人才 应该 是具 备 其 次 , 当根 据 艺术 设计专 业特 点来 建立 教 学模式 。 应 在课程 创 新思 维 , 具有 较强 的审 美能 力 , 实的专 业 基础 。但是 目前 衡 设 置上 , 扎 要体现 出艺术 设 计专 业 的特 点 , 要把 设计 类学科 与其 不 教学 计划 、 教学 量 这些 的全 都是一 些与 之无 关 的词语 : 政治 面貌 、 学历 ……和 各 它 文理 科甚 至工 科类 学科 的教 学模式 混 为一 谈 。 科 的“ 分数 ”排序 会把 “ 治 、 , 政 外语 ” 放在 前面 ,专业 ” 在最后 , “ 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