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教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鄂教版学校四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玩耍的情形,呈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一起看看鄂教版学校四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鄂教版学校四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生疏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爽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美丽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农村生活布满情趣、童趣。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第四小节的表达特色,能仿照文中的排比句说话,初步培育同学在阅读中学会表达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板书“哨〞,观看字形,给“哨〞组词,引出课题麦哨2、简洁介绍“麦哨〞,呼麦哨见过麦哨吗(课件)它就是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划一条缝,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呜卟)3、找出课文中的麦哨声,明白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

师:你们是从哪儿知道麦哨的声音的那我们一起翻开课文,看看哪儿告知了我们(第1段和第7段)师:那老师呼你们应好吗师:呜卟,呜卟……生:呜卟,呜卟……体会首尾照应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

师:听着琅琅的读书声,老师知道了这就是认真!信任这些词难不倒你们。

绣花兜肚麦芒麦穗儿茅茅针竖蜻蜓密密的嫩荚(1)和着鼻音一声呼一声应剥开叶片结出嫩荚(2)嚼嚼吮吮(3)擎起了饱满的穗儿湖畔师:擎起,“擎〞是后鼻音,看这个字下面是个什么字(手!)上面呢(敬!),那好大家就把手恭敬重敬地擎起,再恭敬重敬地读这个词。

生边表演,边读“擎起〞一词师:谁能在图中指出“湖畔〞在哪儿(一生上黑板指认湖畔位置)三、聚焦重点,体会欢快。

1、默读课文第3和第5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爱好的句子,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师:我们就跟着这群孩子来到湖畔,走进课文的第3和第5段,这里肯定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出你宠爱的句子画起来,并在旁边写上理由。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词,重点理解:举止、赏心悦目、融为一体、一丝不苟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弄懂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意思及其相互关系,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忘我的品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定学生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生词有没有读准,课文有没有读通。

2.“开火车”领读生词。

3.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聋哑青年、“我”)4.小结预习情况,提示阅读目标。

(三)讲读课文。

1.默读课文的开头部分,想想:“我”是在哪里认识那位青年的,“我”为什么喜欢去那里?指名回答,联系课文理解“赏心悦目”。

2.默读思考:一开始,那位青年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①指定学生用书上的四个字概括。

(板书:举止特别)理解“举止”。

②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里?用“”划出书上的有关句子。

③怎样才能读出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后评读,再练读。

④这位青年看鱼如此专注入迷,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的?说说“忘我的境界”的意思。

3.轻声读课文,想想:小女孩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指定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出示小黑板:课文第7自然段),讨论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年画的金鱼栩栩如生?(1)那位青年用了哪些方法画金鱼的,结合图示和简笔画,简要介绍“工笔”和“速写”。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那位青年画得怎么样呢?理解“一丝不苟”。

(3)朗读前后两个分句,速度应有什么变化?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后齐读。

(4)理解和想象“融为一体”。

③小结。

(板书:了解)4.过渡。

默读9—14节,思考:“我”是怎么发现那位青年是位聋哑人的?①指名用读书的方式回答。

②“我”的心为什么会咯噔一跳?指名回答。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天鹅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天鹅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天鹅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2.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3.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描述事物;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生态知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天鹅》;2.班级幻灯片或教学用品,如图片、海报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播放与天鹅有关的短视频或图片,引出天鹅的话题;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天鹅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分角色读课文,模仿角色口音和情感;3.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1.分段导读课文,并诱导学生从中寻找难懂的单词和句子;2.解释和分析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汇和句子。

4. 练习口语表达1.小组讨论、合作,分别描绘一个生物的生活习性;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描述,并聆听同桌推荐的建议。

5. 回顾主题1.教师提问,回顾课文中表达天鹅的方法和特征;2.学生自我反思,分享自己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六、作业1.仿写《天鹅》,描述你喜欢的生物;2.观察家中宠物或动物,记录它们的习性和特征。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天鹅的生活习性,并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描述事物,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在引出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多使用视觉和听觉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督促,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语文教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拓展文化视野。

下面小编带来的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讲读课文。

《盘古开天地》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

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

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

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语文教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鄂教版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是教材第八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记叙了去杭州玉泉观鱼,生疏了一位聋哑青年。

这位聋哑青年观鱼的时候认真专注,全神贯注,他画出的鱼儿栩栩如生,一起看看鄂教版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鄂教版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生疏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观看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一)师生沟通,揭题并质疑。

(二)同学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精确。

(三)检查同学初读状况。

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同学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1. 质疑是培育同学擅长思考的重要手段。

文题中是文章的题眼,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引导同学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同学直奔文章的重点。

2.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同学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同学对文章的概括力量。

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一) 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1. 边读边划,找出文中表达青年人特殊的句子,把它划下来;2. 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

(二)反响汇报,相机指导1.观看中感受一份专注重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同学读句子,谈感受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2)同学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看的句子“他告知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成天,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同学体会青年对鱼的宠爱是逐层深化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诗人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诗人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诗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初步感知创造性语言的美感。

3.学会朗读诗歌,体味语言之美。

二、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好讲义、课件、单词卡片、教学总结纸。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事先将一些名词和关键词制作成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翻译。

(2)背景介绍:教师介绍中国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2.讲解主要内容(1)介绍唐朝诗歌、李白、杜甫的作品。

(2)通过讲解、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古代诗歌文化及其绘画艺术。

(3)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高尚品质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学习新知识(1)呈现课文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

(2)通过小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让学生解读要点,并辅助形象化。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模仿,并让学生分组分批次进行角色演绎。

4.交流互动(1)合作阅读,边读边跟课文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并分享。

(2)教师通过问答、思考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表达并交流互动。

5.总结归纳(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要点。

(2)小组展现自己的创意艺术作品(图片、绘画、陈列等),并评选优秀作品。

6.作业布置在家中查找更多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并做出相关作品。

四、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初步感知创造性语言的美感。

3.学会朗读诗歌,体味语言之美。

五、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语言的美感。

2.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中国的诗歌文化。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教案模板(精选16篇)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教案模板(精选16篇)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教案模板(精选16篇)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天鹅》模板篇1一、教学目标:1.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渗透爱护动物和保护动物环境的教育。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图片,能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对天鹅真心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活动:课前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天鹅图片及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天鹅吗?在哪儿见过?什么样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你们现在想见一见吗?(设计意图:以天鹅为话题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唤起学生已有对天鹅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出示(天鹅的图片):看着眼前的这两只天鹅,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什么样的天鹅”吗?(出示:()的天鹅)(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天鹅有更形象和客观的了解,并学会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学生边读边思考:天鹅是怎样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自然段,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2.指生回答,并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3.出示课件(天鹅在湖面抖翅膀、找东西吃):认真观察图中的天鹅,你能找出哪只是“抖着翅膀欢快地叫着”的天鹅吗?①指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做抖这个动作的天鹅以理解“抖”这个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从图中理解“抖”这个词,培养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帮助自己理解课文的能力。

)②谁能像图中的天鹅一样做做动作?指生做动作表演,其他学生也可跟着做。

(设计意图: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做动作演一演,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学生对“抖”的理解,使“抖”这个词更生动更形象了。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范文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范文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范文四年级语文教案1《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 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谈话引入:(播放CAI课件)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 交流搜集资料:关于甲午海战,你了解哪些?3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4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5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1 读具体描写海战经过的3~6段,找出感动的情节。

2 用心读感动的情节,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从描写邓世昌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中去想象邓世昌和官兵们当时的内心活动。

3 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感动的情节,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指导朗读,读中生情,在情中去悟。

4 (播放CAI课件)让我们再次走进“致远”舰撞向“吉野”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一起去感受邓世昌及官兵们热血沸腾、为捍卫民族尊严不惜牺牲个人的高尚情操。

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1 读第7段。

2 邓世昌只是无数民族英雄中的一位,你还知道哪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事迹?学生交流。

CAI课件播放一些民族英雄的影像资料,同时提供相关的网址,拓展学生知识。

四、总结全文回扣课题。

记住爱国将领邓世昌,记住所有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历的一座座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

一起看看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欣赏图片,了解荷兰。

读课文想画面,体味“牧场之国”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

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联系前文,激趣导入。

1、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乡下人家的生活,感受到了乡下生活的美好,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2、课题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助,认读生词。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你知课文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从哪儿知道的?(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板书:荷兰碧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