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签名体制的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群盲签名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群盲签名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群盲签名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作者:靳淑祎来源:《硅谷》2009年第03期[摘要]介绍数字签名的发展,数字签名体制的密码体制,群盲签名安全性要求及其在电子现金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签名群盲签名电子现金中图分类号:TN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10058-01一、概述数字签名是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是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变换。

这种签名技术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手写签名的电子化模拟,同时,又具体有传统签名不具备的优点。

数字签名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银行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应用领域,数字签名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二、群盲签名(一)群盲签名介绍群盲数字签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Lysyanskaya和Ramzan在1998年的金融密码会议上提出来的。

他们将群签名技术和盲签名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第一个群盲签名方案,并用此方案设计了一个在线的匿名的多银行电子现金系统。

一个群盲签名方案允许一个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以安全方式代表整个群进行签名,产生的签名除了伪造困难外,同时还是匿名的,并且同一个成员的签名之间也是不关联的,只有一个事先指定的群管理员可以确定签名者的身份,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签名同时具有盲特性,如果签名者在签名活动之后看到了签署的信息,他也不能够确定什么时间或者为谁签署了它。

这种盲特性实现了电子现金的匿名消费。

群盲签名对电子经济中的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用处,比如,可以基于这种签名构造安全的分布式电子银行系统,或者具有多个投票点的安全在线投票系统。

(二)群盲签名的安全性要求群盲签名与群签名两者的安全需求非常类似,唯一不同的是群盲签名还具有盲签名特性,群盲签名的安全需求如下:1、盲性:签名者不知道他要签名的信息,而且他签过的文档事后他不知道是他签的,即使(或任何其他人)能验证此签名确实有效;2、不可伪造性:只有群体中的成员才可代表整个群体签名,即只有群成员的签名才可被群体公钥证实;3、匿名性:给定一对信息和签名,任何人都容易验证此签名是有效的,确认此信息己有某个群体成员的签名,但只有群管理员才能确定究竟是哪个成员签的名;4、不可否认性:群体管理员总能确定签名者的身份。

盲签名机制的性能分析

盲签名机制的性能分析
Absr c : Dii lsg au e i to o lcr nc me sg i au s.I c n b r n mi i ec imu i ta t gt in tr sameh d free t i sa e sg t r a o n e t a e ta s t n t on n . h
字签 名 的研 究和应 用开辟 了一条 广 阔 的道 路 。 目前 的 盲 签名 方 案 大 多基 于公 钥 密码 体 制 并 在 原
有 的普 通数 字 签名基础 上构 造 而 成。 着 重介 绍 了一 些 著名 的盲 签 名 体 制 ,并 对 每 个 方案 的 优 劣
性进 行 系统 的分 析 。
长 期 以来 的 日常 生活 中 , 于重要 的文 件 , 了 对 为 防止对 文件 的否 认 , 造 , 改 等 的破 坏 , 统 的方 伪 篡 传 法 是 在文件 上 手写 签名 。但是 在计算 机 系统 中无 法 使用 手 写签 名 , 代 之对 应 的数字 签 名机 制 。 数字 而 签名 作为 一项 重要 的安 全技 术 , 保 证 数 据 的 完 整 在 性、 可用性 、 密性 、 保 可控性 方 面 , 别是 在大 型 网络 特 安全 通信 中 的密钥 分 配 , 证 以及 电子 商 务 系 统 中 认 起着 极其 重 要 的作 用 。 目前对 数字 签名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 不可 抵赖 签名 ”“ 、群签 名 ”“ 签名 ” “ 、盲 、多重 签 名” 领域 。 等 在 电子 商务 活动 中 , 参与 者 的 活 动 总是 与 其 身 份 相对应 的 , 这将 对 参 与 者 的个 人 隐 私构 成 一 定 的
维普资讯
信 息葚 术
中图分类号 :P 0 T 39

盲签名

盲签名

盲签名的发展和应用1、盲签名概述1982年Chaum首先提出了盲签名的概念,简单地说,盲签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字签名,它是一个双方协议。

一般数字签名协议的本质特征是签名者知道所签署的消息内容,而在盲签名协议中,先由接收者对原始信息进行盲化,然后发送给签名者;签名者对盲化后的信息进行签名并返还给接收者;接收者去盲化,最终得到签名者关于原始信息的正确签名。

D Chausn曾给出了关于盲签名更直观的说明所谓盲签名,就是先将要隐蔽的文件放进信封里,而除掉盲因子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个信封。

当文件在装在一个信封中时,任何人都不能读它,签这个文件就是在信封里放一张复写纸,当签名者签这个信封时,他的签名便透过复写纸签到了文件上。

2、盲签名应用随着Intemet网络的不断普及,许多传统生活方式正受其影响逐渐朝着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如E—mail的普及已逐渐取代了传统书信的使用;再如,人们利用电子方式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生活必需品,将来甚至可在家中参加电子投票选举。

但随着电子化、网络化的便捷而带来的是众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网上用信用卡购物,相应的交易信息就会被存储到数据库中,久而久之,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财政状况就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获知,这肯定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消费者使用的电子现金必须加上银行的数字签名才能生效,此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匿名性,就要用到盲签名技术;同样,在电子选举中,选民提交的选票也必须盖上选委会的戳记(即数字签名)才合法,为了保护选民的匿名性也要用到盲签名技术。

3、盲签名的一般协议(1)U准备N份内容相同的文件,分别乘以不同的随机数(盲因子)实现盲化。

(2)U将盲化后的N份文件提交给s。

(3)s随机选择一部分(如:N一1个)文件,向u索要盲因子,恢复出文件(去盲),审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如果审查通过,s从未审查的文件中任取一份盲签名,并发给u,否则协议终止。

(5)u对收到的签名文件去盲,得到原文件和签名。

代理盲签名研究综述

代理盲签名研究综述

代理盲签名研究综述作者:苏靖枫,李忠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24期摘要:文章综述了代理盲签名的发展状况,总结出代理盲签名的安全特性及构造方法。

概括了几种新型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分析了几种新型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优缺点。

最后对代理盲签名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签名;代理签名;盲签名;代理盲签名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5893-03Survey on Proxy Blind SignatureSU Jing-feng, LI Zhong(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467036,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d security properties which a proxy blind signature should have are described, and the universa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proxy blind signature is generalized, then several new type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s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which are related to proxy blind signature are proposed as well.Key words: digital signature; proxy signature; blind signature; proxy blind signature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签名已经成为保证电子信息真实性的有效手段,应用于特殊领域中的数字签名也应运而生。

论文材料1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模板及要求

论文材料1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模板及要求

衡水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数字签名技术研究与仿真学生姓名 : 杨伟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2010级专接本级学: 201020513101号指导教师 : 李玲衡水学院教务处印制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附:衡水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打印时请将此页删除)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其撰写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即题目、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照以上几部分内容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忌用前言、主题、总结字样作为综述开篇语)。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简明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一个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一个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一个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万丽;李方伟;闫少军【摘要】通过对黄辉等人提出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指出该方案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原始签名者和签名接收者都可以伪造代理签名者的盲签名.针对这些安全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新方案克服了原方案中存在的代理盲签名伪造问题,且满足完整性、不可伪造性、可验证性及强盲性等安全特性.结果表明,新方案比原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可应用于电子现金等领域.%After analyzing a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proposed by Huang et al.,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scheme was insecure against the original signer and signature receiver's forgery attack.To overcome the security problems existing in Huang's scheme, an improved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was proposed.The new scheme resolved forgery attack in the former scheme and met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 of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The analytic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new scheme is more secure and practicable, and suitable for electronic cash.【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年(卷),期】2011(031)004【总页数】3页(P989-991)【关键词】代理签名;盲签名;代理盲签名;离散对数;伪造攻击【作者】万丽;李方伟;闫少军【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9.70 引言数字签名是实现电子交易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实现网络身份认证与不可否认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对一种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的密码学分析

对一种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的密码学分析

对一种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的密码学分析摘要:指出了一种新的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机制存在公钥替换攻击,分析了形成攻击的原因,并且通过修改签名验证算法改进了该部分盲签名机制。

分析表明,这一改进方案有效地防止了其存在的公钥替换攻击。

关键词:无证书密码体制;部分盲签名;双线性对0 引言Al-Riyamih等人首次提出无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用于解决基于身份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

盲签名概念由Chaum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具有匿名性要求的领域(如电子支付或匿名的电子选举等)。

然而在完全盲签名中,签名者不知道最终签名的任何信息,这样的签名系统是不完善的,可能造成签名被非法使用。

部分盲签名克服了完全盲签名的这一缺点,允许将客户与签名者协商好的公共信息嵌入到签名中,以便在签名者不知道所签署消息具体内容情况下有效保护签名者的合法权益。

最近,余丹、杨晓元和黄大威提出了一种无证书的部分盲签名。

但是,本文分析发现该方案具有重大安全缺陷,并且提出了改进方法。

1 背景知识这里简要介绍双线性对(Bilinear Pairings)及其困难问题假设。

设G1和G2分别是素阶为q的循环加法群和循环乘法群,定义e:G1×T1→G2为满足以下性质的双线性映射:双线性性:对于(P,Q)∈G1和(a,b)∈Z*q有e(aP,bQ)=e(p,Q)ab,e(aP+bP,Q)=e(aP,Q)e(bP,Q);非退化性:存在(P,Q)∈G1满足e(P,Q)≠1;可计算性:对于(PQ)∈G1,能有效计算e(P,Q).在给定的双线性对中存在以下主要的困难问题假设。

CDH(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假设:对于任意未知的a,b ∈RZ*q,给定生成元P∈G1和aP,bP∈G1,不存在概率多项式时间算法能成功计算abPBDH(Bilinear Diffie-Hellman)假设:对于任意未知的a,b,c∈RZ*q,给定(P,aP,bP,cP)∈G1,不存在概率多项式时间算法能成功计算e(P,P abc)2 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分析与改进2.1 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描述余丹等人提出的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是对荣维坚方案的改进方案,描述如下。

盲签名的原理和应用

盲签名的原理和应用

盲签名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盲签名是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方案,它在保证签名者的身份不泄露的同时,也确保了被签名文件的机密性。

它的原理和应用在现代密码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盲签名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2. 盲签名的基本原理盲签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密和随机化来实现的。

下面是盲签名的基本步骤:•参与者A生成一个随机数r,并将要签名的文件进行加密处理;•A将加密后的文件发送给签名者B;•B对接收到的加密文件进行签名,生成签名后的文件;•A将签名后的文件进行解密,得到最终的签名。

3. 盲签名的应用场景盲签名在许多实际场景中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个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是盲签名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一些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的场景中,如在线认证和电子票务系统,盲签名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用户可以使用盲签名将自己的身份证明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在不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完成身份认证过程。

3.2. 匿名付款系统盲签名在匿名付款系统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盲签名,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进行匿名付款。

这在一些需要保护用户隐私的支付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电子现金系统和在线拍卖。

3.3. 公平的选举系统盲签名还可以应用于公平的选举系统中。

在这种系统中,选民可以使用盲签名来对候选人进行投票,确保选民的隐私不被泄露,并保证选举的公平性和无操纵性。

3.4. 分布式合约盲签名技术可以用于分布式合约中的匿名交易。

通过盲签名,合约参与者可以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进行交易,保护交易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 盲签名的优缺点盲签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方案,与传统的数字签名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4.1. 优点•保护用户的隐私,不泄露用户的身份信息;•保证签名者的身份不被泄露;•提供匿名性,使得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和认证;•增强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身份欺骗和冒充。

4.2. 缺点•盲签名的计算量相对较大,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盲签名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着攻击的风险,需要谨慎设计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信息与计算科学盲签名体制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基础之一的数字签名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讯、电子商务等领域, 并且随着“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和实施, 这种应用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我国的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00年以来, 建设了一批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加强了互联网信息内融的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由于基础薄弱, 工作人员防范意识淡薄, 安全隐患巨大,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还将更充分更深入地暴露出更大的威胁和风险.信息安全技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形成了密码技术、可信计算技术、电磁辐射泄露防护技术、系统入侵检测技术忽然计算机病毒检测消除技术等多个安全防护技术门类. 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本身均属于高科技的范畴, 因此技术因在网络及信息安全领域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但同时应充分认清的一点是, 网络及信息安全问题并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因素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长期以来文件上的手写签名一直被用作签名者身份的证明. 这是因为: 签名是可信的; 签名是不可伪造的; 签名是不可重用的; 签名的文件是不可改变的; 签名是不可抵赖的. 在未来社会的生活中, 电子文档将逐步代替纸质的文件成为信息交流的主体. 证明某一个电子文件是某作者所作的有效办法是模拟普通的手写签名. 即在电子化文件中添加可以标记自己的一段特征数据来实现签名. 作者可以通过数字签名表明自己的身份, 读者可以通过数字签名验证作者的身份.数字签名是认证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现代密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数字签名是日常生活中手写签名的电子对应物,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对电子式存放消息的认证. 目前有关数字签名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 可分为普通签名和特殊签名两类. 特殊签名包括群签名、盲签名、带消息恢复的签名、代理签名、不可否认签名、公平盲签名、门限签名等, 各种签名与具体的应用环境密切相关.传统的数字签名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是签名者知道所签消息的内容.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人们并不希望这样. 盲签名[1-3]正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签名, 一个签名方案不仅保留有数字签名的各类特征, 而且还拥有以下一些特征的性质:(1) 盲性: 消息的内容对签名者是不可见的.(2) 不可追踪性: 签名者后来看签名是不能把签名和盲消息对应起来.正是这些特点, 使得盲签名这种技术可广泛用于许多领域, 如电子投票系统和电子支付系统等.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盲签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982年, Dr. Chaum[4]首次提出了盲签名的概念. 随后, 人们分别基于因子分解问题(即FP)、离散对数问题(即DLP)、二次剩余(即QR)相继提出各种盲签名方案.基于因子分解问题的盲签名方案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83年, Chuam[5]基于RSA公钥密码系统提出了一个盲签名方案. 1992年, Solms等提出一种完美的勒索和洗钱的方法. 1993年, Micali提出公平密码系统的概念以防止犯罪分子对密码系统的滥用. 然而, Stadler[6]等认为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仍有可能被犯罪分子所滥用. 为了避免犯罪分子的这种行为, Stadler建议在匿名支付系统中应该建立一个可信的第三方, 例如法官. Cohen等认为一个签名伪造策略(消息选择攻击的一个分支)可能会给RSA数字签名系统带来麻烦. 因此, Fan等提出了一个盲签名方案以增强Chaum盲签名方案的随机性, 这样攻击者就不能计算出签名者的签名以避免消息选择攻击的威胁.2001年, Chien[7]等基于RSA公钥密码系统提出了一个部分盲签名方案, 该方案可以减少数据库的大小以及避免电子现金系统的重复花费.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盲签名方案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92年, Okamoto[8]基于Schnorr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盲签名方案. 1994年Camenisch等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两个盲签名方案. 第一个方案来源于DSA的变形, 第二个方案是以Nyberg-Rueppel签名体制为基础的. 然而, 1995年Harn指出这两个方案都不能满足不可追踪性的要求, 签名者可以追踪到消息拥有者并获得消息签名对. 2000年, Mohammed等基于ElGamal数字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盲签名方案.关于二次剩余问题, 学者们也做了许多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果. Fan等于1996年提出一个盲签名方案, 该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二次剩余方根的难解性. 1998年, Fan等提出一个部分盲签名方案, 该方案能减少电子现金系统的计算量和数据库的大小. 然而, Hwang等指出该方案不能满足不可追踪性的要求. 同一年, Fan等又提出一个盲签名方案以提高方案的计算效率. 2001年, Fan[9]等给出了一个Shao方案的攻击方法, 该方法可以伪造一个合法的签名以替代合法签名者的签名.现有的大多数电子现金系统都是基于由单个银行发行电子现金的模型, 所有的用户与商家在同一家银行拥有帐户. 而在现实世界中, 电子现金可能是在一个中央银行监控下, 由一群银行发行的. 为了适应多银行电子现金系统的需求, 因此, A. Lysyanskays和Z. Ramzan 将盲签名和群签名相结合提出了群盲签名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 该方案是通过在J. Camenish和M. Stadler的群签名基础上增加盲性质实现的.人们考虑到电子现金可能是由开户银行的一个有效分支机构进行盲签名, 2000年Lin和Jan[10]将代理签名和盲签名相结合提出了第一个代理盲签名方案. 在此以后, Z. Tan, Z. Liu和C. Tang[11]于2002年提出了一个基于Schnorr盲签名的代理盲签名方案, S. Lal和A.K. Awasthi 于2003年提出了一个基于Mambo代理签名的代理盲签名方案.2001年, 祁明[12]等基于一个特殊的ElGamal型签名方案建立了一个新型盲签名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多重盲签名方案, 它使得多个签名人能够共同对盲化的消息实施签名. 2002年, 黄少寅[13]等基于Schnorr体制提出了一个必须经多人同时盲签名才可生效的新方案, 可以方便应用在电子现金需银行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盲签名后才可生效的情形中. 这些新方案在电子商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盲签名一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 但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 目前很多盲签名方案还存在隐患, 各种盲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2) 目前大部分盲签名方案的计算复杂度高、通信量大、计算效率低, 因此如何设计简单有效的盲签名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 如何更好的将盲签名和其它特殊签名相结合, 如群签名、代理签名, 构造群盲签名、代理盲签名;(4) 如何有效的将盲签名技术运用于实际环境中以解决匿名认证的需求.综上所述, 盲签名技术对于具有匿名性要求的网络通信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盲签名技术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 应用上的可行性. 同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这将极大地推动盲签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毫无疑问, 盲签名技术具有比较长远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参考文献[1]张焕国, 王张宜. 密码学引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2]W. Trappe,L.C. Washington. 密码学概论[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3]卿斯汉. 密码学与计算机网络安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4] D. Chaum. Blind signature for untraceable payments [C]. In: Advances in Cryptology -Proceedings of Crypto'82, Plenum Press, 1983, 199~203.[5] D. Chaum. Blind signature system [C]. In: CRYPTO’ 83.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3:163~158.[6]M.A. Stadler, J.M. Piveteau, J.L. Camenisch. A blind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ELGamal signature [C]. In: Advances in Cryptology, EUROCRYPT'95.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995, 209~219.[7]H.Y. Chien, J.K. Jan, Y.M. Tseng. RSA-Based partially blind signature with lowcomputation [C]. In: IEE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Kyongju: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Computer Society, 2001, 385~389.[8]T. Okamoto. Provably secure and 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schemes and correspondingsignature schemes [C]. In: Advances in Cryptology-Proceedings of Crypto '92, LNCS, 740, Springer, 1992, 31~53.[9] C.I. Fan, C.L. Lei. Efficient blind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quadratic residues [J]. IEEElectronics Letters, 1996, 32(9): 811~813.[10]W.D. Lin, J.K. Jan. A security personal learning tools using a proxy blind signaturescheme [C].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Computing, Illinois, USA, 2000, 273~277.[11]Z. Tan, Z. Liu, C. Tang. Digital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s based on DLP and ECDLP[J]. MM Research Preprints, 2002, 21: 212~217.[12]祁明, 史国庆. 多重盲签名方案及其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37(3):91~92.[13]黄少寅, 刘岩, 高传善. 一种基于Schnorr体制的同时型多盲签名方案[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2, 19(11): 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