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四年级科学上册 1.3《温度与气温》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和气温教案教科版
和记录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强调每天测量气温要选择同一时间和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2.学生分组或个人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教师对学生的测量方法进行指导,如正确读数、放置温度计的时间等。
4.学生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5.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不同时间和地点测量的气温数据,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6.学生通过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培养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并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次活动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强调正确测量和坚持记录的重要性。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1.在讨论中,我们发现阳光下和阴凉处的温度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个地点来测量气温呢?
2.综合讨论后,我们得出结论: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最能
反映当地的气温。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点来测量气温。
3.我们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气温测量,并汇报了每个时间所
测得的气温。
4.在展示气温图表后,我们讨论了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
气温的信息。
为了准确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我们需要确定每天进行气温测量的时间。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温度与气温教案教科版

北滩教管中心“136”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序号NO:3《温度与气温》自学评价单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自学目标】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我先学】一、知识广场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和气温最低。
2、测量气温一般用。
它的单位一般用“”表示。
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后,才能读数。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合学目标】: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我们一起学】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年月日1、测量室内温度。
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2、测量室外温度。
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
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温度与气温》展学评价单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四年级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 【展学目标】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我们来展示】以下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数据。
请根据表中的气温数据画出柱状图。
【推荐】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温度与气温 教科版

温度与气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3.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
4、.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
(随机课件)5.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室内和教室外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2.测量室内外温度,完成作业本4面活动记录2题。
测量室内温度。
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
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室外温度。
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
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3.回到教室,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思考: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或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三、气温的测量:1.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2.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3.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4.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测量?)。
2019秋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word教案

2019秋教科版科学四上1.3《温度与气温》word教案教材分析与知识点拨: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温度与气温|教科版

温度与气温设计理念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
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主要是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
虽然三年级时已经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是学生掌握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对温度计的使用指导上还要重点复习、指导。
本课我会使用气温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室内、室外,阳光下、背阴处等不同地点的气温,最后介绍小气象站百叶箱。
教学内容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7、8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说明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3、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冬夏不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二、测量比较,探究新知(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1.请学生说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word教案

温度和气温探究活动分析: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5.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参考教案 教科版

温度与气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3.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
4、.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
(随机课件)5.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室内和教室外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2.测量室内外温度,完成作业本4面活动记录2题。
测量室内温度。
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相应的地方。
汇报测量的结果,对各组(同学)之间的温度差别进行分析,认识误差,并指导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测量室外温度。
带学生到室外,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
记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3.回到教室,把室内外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并思考: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或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三、气温的测量:1.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2.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3.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4.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测量?)。
四年级科学上册《温与气温》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

1、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2、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
学
过
程
流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反思与调整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板
书
设
计
温度与气温
气温:大气的温度
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
教
学
反
思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温度与气温》
教学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记录法,分析法等。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
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
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
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测量手心温度
(1)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4、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
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5、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6、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
及时记录。
7,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
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
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练习巩固
填空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
围大气的温度,可以知道当地气温。
2.温度计上,以(零度)为界,零上度数越大,表示温度越高;零下度数数越大,表示
温度越低。
3.测量教室里的气温,(温度计)挂在既不被太阳直射又通风的环境。
4.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清晨温度
最低。
5.从时间气温表中,要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最低的时间和及气温的变化情况。
判断
1.在同一时刻,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2.气温的变化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3.一天中,气温往往不会发生变化。( )
4.不同天气状况,都会影响气温的高低变化。( )
5.在下雨时,测量量当地的气温比较准确。( )
五.板书设计
温度与气温
温度计 摄氏度
一天中温度最高一般是1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