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2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语文大纲卷难度下降,内容整体变化不大高考终于拉下了序幕,上午率先考试是语文这个科目,每年语文的作文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第一时间腾讯高考联合腾讯视频为大家请到了拉朋友天利教育语文老师陈耀文老师。

您好。

陈耀文:您好。

主持人圆圆:先跟广大家长打一个招呼。

陈耀文:各位网友朋友们好,家长们好。

试卷整体稳定性比较强内容只有细微变化主持人圆圆:其实节目一开始,私下我跟陈老师聊了,今天的语文科目难易程度来说是怎么样的,包括您对于语文这个科目的作文和题目,对于孩子来说难易成为,给大家介绍一下。

陈耀文:今天看了手头已经有的语文试题,感觉语文试题的特点还是非常清楚,非常鲜明的。

第一,语文在去年的基础上稳定性比较强,全国大纲卷,起来的语文试卷和今年的语文试卷没有大的变化,仅仅是语言的应用题有一点变化。

北京卷我虽然没有看见语文的整个试卷的全部内容,但是从作文题里面可以看到推断出北京卷和去年相比变化不是很大。

再比如山东、广东等等这样一些省市的题目也都在去年基础之上有一点微调,但是总的是稳定性强。

第二,今年语文试题特别突出能力。

因为高考要考察的就是能力,所以高考试卷能力是不变的一个方向,不管哪一套试卷,六种能力的考察都非常清楚。

第三,所有语文试卷几乎都把语文这个学科刚刚在实行的新课标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每一个语文试题,对于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都有很好的体现。

主持人圆圆:今年是新课改第三年,北京是第三年。

陈耀文:北京已经有好几年了,北京卷对新课标提出的理念都很好的体现出来了。

第四个特点就是语文试卷,尤其是高考语文试卷,核心要求就是选拔新生,就是刚才说的难易问题。

高校选拔新生有一定的难度,和去年信笔,今年的语文试题全国大纲卷难度有一点降低,北京卷和去年相比差不多。

全国大纲卷难度比去年降低课标卷难度上升主持人圆圆:您针对去年的难易程度来说,今年稍微容易了一点。

陈耀文:全国大纲卷有一点降低,但是课标卷和去年相比有一点提升难度,总的趋势就是高校选拔新生的需要,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郑州市201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答案、分析

郑州市201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答案、分析

201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理解错误,“中国画的渊源与背景是……晋、唐以来的雕塑”说反了,原文中说“晋、唐以来的塑像反受画境的影响”)2.A(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中国的建筑艺术”“不及希腊发达”这一信息)3.B(因果失当,“建筑的抽象结构……情调与律动”不是“中国画具有……美”的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按:考察。

)5.C(③⑥均是间接表明杜暹的“清直”;④是表明杜暹的“勤干”)6.C(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7.(1)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译出大意给2分;“俄”(不久)、“以”(因、因为)、“见知”(被人所知、闻名等)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译出大意给2分;“坐”(因犯……罪)、“何以”(用什么、靠什么)、“劝”(勉励)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奔波仕途....、思念家乡....的诗人形象。

/ 他自嘲自己....、内心愁苦....、怀才不遇为斗粟而奔走仕途,虚度人生,无计建功立业,只能以诗抒怀;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

(5分;其中总述3分,加点的关键词或其近义词任意答出三个即可;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9.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

/ 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

/ 杨花倚风轻狂,比喻..,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

(6分;答出..小人得志,与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对比任意一点给3分,其中“手法”1分,“赏析”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2012级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考情分析

2012级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考情分析

2012级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考情分析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代表高三语文组全体老师,汇报一下高三第二次考试的情况,同时向同学们表达一下老师的想法,并对同学们提一些老师真诚的、切实有效的建议。

一、本次试卷命题本次考试语文题难度适中,但题量相对高考大一些,比高考题多一道文言小片段断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并命制了部分新题型。

老师出题的目的是“同学们平常考试题量大一点,训练做题速度;平常考试多暴露问题,让同学们把缺点改正在高考之前。

高考时轻装上阵,斩获成功。

老师做过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套题不错,只要同学们做题时耐心、细心,得分并不难。

然而,考试结果并不理想:年级及格率在70%上下,平均分94上下。

全年级120分以上只有3人,文科1人,理科2人,年级最高分17班梁盈盈129分,1班葛亚会、8班王晓凤125分,110分以上只有90人。

本次考试,同学们失分的原因,老师阅卷后,归纳了几点,并对症下药,对同学们提一些建议。

1、急躁无耐心。

这突出体现在文言文上,所选文言文,文段较长,知识点较多,但出现的知识点,是老师平常课堂上总结到的,考后同学们再读,感觉翻译起来也不难,不像考场上那么难。

这就说明,我们做题速度慢,心急,惟恐做不完,怕作文没时间写,于是,对于平常较弱的文言文,囫囵吞枣读一遍就做题。

结果,只要耐心就能读懂,只要读懂了就可得分的翻译,同学们翻译的一塌糊涂,10分的翻译题,全年级平均分仅有5分。

针对这一点,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做到:①平常做文言文阅读题限定时间,养成耐心读懂的习惯;②老师给同学们总结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记到本上,时常翻出来读一读,巩固巩固。

特别提示:老师给同学们印发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定挨个梳理,强化记忆,运用到平常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

老师也会帮你们梳理一遍。

再者,老师平常给同学们印的文言小片段,有趣且知识点多,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审题不清。

2011-2012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1-2012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1-2012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高二年级(朱建军)一、对高二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界定1.界定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我市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每一学段(约36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必修课程包含“语文1”至“语文5”5个模块,可在高一至高二5个学段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

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共10学分。

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每个系列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36 学时,2学分。

选修课程从高二上期第二学段起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

我市在充分征求高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我省高考采用的全国课标卷命题特点,确定了我市高二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议选修模块和顺序安排:高二上期第二学段《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下期第一学段《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二下期第二学段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或《中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任选其一。

2.目标要求: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系列评价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评价的基本要求是:考察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

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小说与戏剧”系列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的感受。

二、对高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意图分析1.模仿高考,形似全国课标卷。

2012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启示

2012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启示

2012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启示作者:王旭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8期摘要:笔者通过参与高考阅卷质检,亲临阅卷现场,全面了解制定细则的依据,掌握阅卷动态及学生作答详情,从面对试卷做了分析并谈谈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试卷;阅读;反思;启示2012年6月7日~7月20日,我有幸被聘为河北省高考语文质检组成员,参与了高考阅卷质检的全过程。

虽然辛苦,但亲临阅卷现场,全面了解制定细则的依据,掌握阅卷动态及学生作答详情,收获也是很大的。

下面我就对试卷做一点分析并谈谈对我教学的启示。

一、文言文阅读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几年的翻译题,在评分标准中都设句意分1~2分,但高考评分时为了便于操作,不设句意分,这一点和我们平时训练有所不同。

这里设了10个点,我觉得,除了“路”稍难一点,是“行政区划”的意思,其余都不难。

对此,我反思自己,有如下启示。

1.扎实文言基础。

平时教学还是应重视文言实虚词的积累,文言功底厚,译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抓准采分点。

一般5分题建议抓6~7个采分点为宜,主要放在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词、通假字等方面。

3.特别强调“信”。

准确为上,“达”与“雅”几乎可以忽略。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诗句略)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分析:8题超简单,此题几乎人人满分。

9题偏难,重在理解诗意。

只要你读懂了,解释一下而已。

第一问,“泪”与“墨”的关系,就是说“泪”是研“墨”的材料,用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第二问,红笺被泪水浸湿,即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反思与启示如下。

郑州市2012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郑州市2012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郑州市2012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一、对高三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界定1.界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及《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2.目标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2012年全国课标卷试卷总体评价2012年全国课标卷,试卷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命题,总体看来稳中有新,体现新课改理念,创新契合考纲精神。

既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教学实际;凸显了语文特点,蕴含着文化特质。

2012中招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12中招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11-2012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九年级(王燕)一、对九年级学生语文学业质量水平的界定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12年河南省《说明与检测》的要求,九年级学生应在语文素养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均衡发展,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五个方面的语文素养在中招测试卷上体现为“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个板块。

积累与运用:包括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文学文化常识、诗文默写等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地书写汉字;积累常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借助语感及语法、修辞知识修改病句;积累记诵优秀古诗文;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阅读课标和教材中推荐的文学名著;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等。

现代文阅读:要求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形成对文章的初步感受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领会句子的弦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能够把握段内、句间的层次关系,理清全文结构,归纳文段要点,综合文段的内容等;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对表达技巧进行评价。

古诗文阅读: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具备理解文言词语、文言句子和文言文基本意思的能力。

7-9年级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同时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古诗文。

作文:能借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情达意,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条理清楚,并力求有自己的创意;能根据实际需要,恰当选用文体,积极修改、润色成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文。

二、对九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意图分析1.命题指导思想201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的命制,依据的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

《说明与检测》是对《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具体化,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其核心内容,体现出的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精神。

2012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2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4分)3、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î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ãngB.熌灼shuî曲折qū山坳yîu 石磴dângC.熌灼zhuï曲折q? 山坳yîu 石磴chãngD.熌灼zhuï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â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2012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一、对高三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界定1.界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及《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2.目标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2012年全国课标卷试卷总体评价2012年全国课标卷,试卷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命题,总体看来稳中有新,体现新课改理念,创新契合考纲精神。

既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教学实际;凸显了语文特点,蕴含着文化特质。

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1.稳中有新,体现课改理念。

2012年全国课标卷依据《2012年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命题,对必考部分的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块内容和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进行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大,大纲规定的A、B、C、D、E、F六个层级的能力都考查到了,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层级与考试大纲完全一致。

就课标卷本身而言,连续几年的格局不变,板块设置、题型分布、考点安排、赋分情况都基本一致,体现了新课标卷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全卷识记的内容很少,在侧重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目标下,全卷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根本,突出强调语文能力和素养,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并且要具体落实的目标一致。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2012年全国课标卷在保持承继稳定的前提下,不着痕迹地追求着创新。

比如第16小题是试卷的一大亮点:一是背景材料的新颖性,突破了以往图文、图表等背景材料的定势,借鉴了文综史料分析题的形式;二是材料与命题组合的创新性,表现在提供的材料与后文三处补写句子语意的内在联系上。

既考查了考生对语段的阅读和概括能力,又考查了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考点具有综合性。

2.试题平和,难度略有下降。

与2011年全国课标卷(平均分97.94分,难度0.65)相比,2012年全国课标卷(平均分99.13分,难度0.66)难度略有下降。

试题难易适度,整张试卷只有第5、6、13三小题难度稍高;试题区分度较好,有23道小题的区分度都在0.3以上。

如古代诗歌阅读选取了宋代晏几道的词《思远人》,内容为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思乡怀远类”,内容好懂,情感也易把握。

又如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6年都是考查小说阅读/人物传记阅读,小说阅读内容为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马裤先生》,选材难度略低于11年全国课标卷,4个小题的设置也和近两年全国课标卷相同(一个5选2的选择题目,考查对小说局部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2小题问作用;第3小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最后一小题考查对人物或情节的探究);人物传记阅读《谢希德的诚与真》选自王增藩的《谢希德传》,内容通俗易懂,4个小题的设置也和近两年全国课标卷相同,答案均可从文中找到,难度偏易。

3. 关注现实,洋溢时代气息。

2012年全国课标卷体现了对现实的高度关注,语言材料紧扣时代的脉搏,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如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选文摘编自吕乃基的《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内容涉及“科技黑箱”的有关知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又如第六大题写作,今年仍是新材料作文,材料故事性强,可概括为修船工行善、船主感恩。

材料表面看好像与时政热点无关,实际上它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

可联系举手救起女童的吴菊萍,俯身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将萝卜免费送人的韩洪刚,车祸瞬间勇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当行善成为习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成为本能,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因此,这则材料不仅能考查出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考查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程度,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这就提醒考生要关心现实,紧跟时代步伐,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做一个在象牙塔中坐井观天的脱离实际的“书虫”。

三、高三年级学生学业质量表现分析(一)全省学生总体表现分析表2 2012年高考语文抽样统计数据分析:(1)试卷的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用平均成绩与满分值的比值来表示。

一般来讲,试题难度在0.2-0.8之间较为合适,否则会影响试题应有的区分度。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全卷难度为0.66,难度适中;总共24个小题中难度系数在0.8以上的(易)有12(1)、12(2)、12(4)、15共4个小题,难度系数在0.5-0.79的(中)有1、2、3、4、7、8、9、11(1)、11(2)、11(4)、14、16、17、18共14个小题,难度系数在0.2-0.49的(难)有10、11(3)、12(3)、13共4个小题,难度系数在0.2以下的有5、6共2个小题,易、中、难试题数量分配较合理。

(2)试卷的区分度反映了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在-1~1之间,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

因此,试题的区分度以0.3以上为宜,本试卷总共24个小题中,区分度在0.3以上的小题共有23个小题,区分度都在0.3以下的只有1个小题(18小题)。

试题的区分度非常理想。

总体上看,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全卷知识点分布比较合理,能力层级的分布也比较适当。

试题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二)全省学生在知识维度上的表现表3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各知识点得分情况表4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各知识点得分情况图1 2011年/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各知识点得分率情况从表3、表4和图1可以看出,2011年/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规定的范围之内,试卷客观合理地考查了相应的知识点。

从各知识点的得分情况来看,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除“文言文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两个知识点得分率低于去年外,其他知识点的得分率均高于去年;但“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三个知识点得分率相对较低,可见学生阅读论述类文章和古代诗文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名篇名句默写的识记也需进一步加强。

(三)全省学生在能力维度上的表现图2 2011年/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各种能力层级得分率情况从表5、表6和图2可以看出,2011年/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卷能力层级的分布比较适当。

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的是B级和C级能力,约占总分的6%;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B级、C级和D级能力,占总分的20%;名篇名句默写主要考查A级能力,占总分的4%;选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的是C级、D 级和F级能力,约占总分的17%;语言文字运用主要考查E级能力,约占总分的13%;写作主要考查的是E级能力,占总分的40%。

从各种能力层级的得分情况来看,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A级、B级、C级三种能力得分率低于去年,D级、E级、F级三种能力得分率高于去年;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相应较强,而“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相对欠缺一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我市全体学生的表现及分析表72012年郑州市高考成绩统计(理科)语文:市平均分104.5(103.8)最高分139(137)人数26300(26699-399)1本线115(114) 2本线108(108)3本线100(101)优秀率70.96%(66.08%+4.88%)总分: 3本线391(455)优秀率69.77%(64.42%)语文:专科线92(89)良好率88.65%(91.13%-2.48%)总分: 专科线300(310)良好率88.38%(90.33%)表8 2012年郑州市高考成绩统计(文科)语文:市平均分99.04(97.6) 最高分139(138)人数28234(29945-1711)1本线119(118) 2本线112(111)3本线106(105) 优秀率33.18%(30.94%+2.24%)总分: 3本线447(460) 优秀率33.14%(29.47%)语文:专科线97(99)良好率61.11%(50.90%+10.21%)总分: 专科线360(393)良好率 58.57%(48.04%)注:(1)表7、表8中的优秀率是按3本线算的,良好率是按专科线算的;(2)表5、表6中的斜体字是2011年郑州市高考数据。

从表7、表8可以看出,①2012年我市高考语文理科平均分(104.5分)高出全省平均分(99.13分)5.37分,文科平均分(99.04分)低于全省平均分(99.13分)0.09分(由于全省平均分没有分文理科,所以2012年我市高考语文文科平均分应高于全省文科平均分3分左右)——说明2012年我市高考语文成绩依然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②2012年我市高考语文理科优秀率(70.96%)较去年有所提高(提高了4.88%),但良好率较去年略有降低(降低了2.48%);文科优秀率(33.18%)、良好率(61.11%)较去年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2.24%、10.21%)——说明2012年我市高考成绩较去年有一定的提高。

(五)我市不同群体学生的表现及分析图3 2012年市区16所省示范性高中高考优秀率统计(理科/文科)从图5可以看出,①2012年市区16所省示范性高中高考优秀率差距较大,可见,虽然同为省示范性高中,学生高考成绩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