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1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 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B. 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 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 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解析:A质(zhǐ)量应为质(zhì)量;B露(lù)脸应为露(lòu)脸;C笑靥.(yǎn)应为笑靥.(y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解析:A倍受应为备受;B轰堂大笑应为哄堂大笑;D急言厉色应为疾言厉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抽薪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及答案(天津卷)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及答案(天津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解析不同点(变化点) 1.客观题部分,由前两年的4个题,变为5个题,增加了一个新题型,就是文学常识的表述题的判断。

2.文言文的阅读材料,由2009年的诸子百家中的《管子》,2010年唐代的笔记小说,到2011年则换成了顾炎武的《日知录》中的选文,2012年选了清朝袁牧具有传统文化与医学相关医学的《与薛寿鱼书》可见,文言短文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了。

3.诗歌的阅读材料再次回归到常态形式的一首宋诗的赏析,而且分值由往年的6分,增加为8分。

创新题在客观题中增加了对文学常识表述题的考查,这对增加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很有帮助。

亮点题型将第Ⅱ卷中阅读题由原来的两篇,改为一篇,这样减少了试题的篇幅,相应地增加了学生阅读试题的时间,但考查的阅读能力并没有降低。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歆.(xin)羡懵(měng)懂浸.(qīn)润含英咀.(jǎ)华B.绮.(qǐ)丽着.(zháo)装崔嵬.(wéi)敷衍塞.(sè)责C.岑.(cén)寂手帕.(pà)飙.(biāo)升越俎代庖.(bāo)D.杜撰.(zhuàn)骸.(hái)骨耸.(sǒng)立光阴荏苒.(rǎn)1.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重点考查多音字和生活中常见误读字的读音。

A项“浸.”读“jìn”“咀.”读“jǔ”。

B项“着.”读“zhuó”。

C项“庖.”读“p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概率陶治冠名权众志成城B.渲泄开销暴发力杯水车薪C.余暇神彩发祥地掉以轻心D.倾泻凑合摄相机摄像机相儒以沫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重点考查同音字的误写。

B项“渲泄”应写为“宣泄”。

C项“神彩”应写为“神采”。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 两者的异同。(4分)
• 1.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 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 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 2.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 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 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 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 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5、【2012天津卷 14】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 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 分)
【答案】(1)(4分)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 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 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 廉的形象。 (2)(4分)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 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 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 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2007-2017年高考病句真题及解析汇总

2007-2017年高考病句真题及解析汇总

2007-2017年高考病句真题及解析汇总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20.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能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卷)解析版(1)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卷)解析版(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卷详解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高考语文《词句标题含义作用》专题复习(教师版)

高考语文《词句标题含义作用》专题复习(教师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词、句、段及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教学目标:1. 学会分析词、句、段及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 学会从具体内容中明确语境范围。

3. 树立完整规范的答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高考真题举例:含义类:(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2011全国Ⅱ卷《针挑土》)①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②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⑵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2012大纲卷)①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②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⑶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2013大纲卷)①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②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2014全国大纲卷《听雨》)①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②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⑺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2017全国卷Ⅲ《我们的裁缝店》)⑻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2017江苏卷《从脸谱说起》)⑼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2017江苏卷《从脸谱说起》)⑽“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怎样的表达效果?(2018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12)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2018浙江卷《汴京的星河》)(13)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19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作用类:⑴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16全国卷《战争Ⅱ》)⑵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2017北京卷《根河之恋》)⑶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2017年江苏卷《一个圣诞节的回忆》)⑷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⑸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201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省)

201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省)

8.对下列句子丨加点词癿解释,丌正确癿一 项是 A.习丼子业辄鄙乀曰 鄙: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 劾:检丼揭发。 C.必宥尔,无恐 宥:宽恕。 D.上官按乀丌得实 按:查验。 8.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 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鄙:轻视,看丌 起。
4.B【解析】考查辨析幵修改病 句癿能力。A项语序丌当,“许 多有眼光癿国际大商人”改为 “国际上许多有眼光癿大商人”。 C项搭配丌当,“植被覆盖率” 不“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丌搭 配,关联词“但是”使用也丌当。 D项成分残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癿文字,完成5~7题。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实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丌 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丌丽,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癿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 形,神经错乤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丌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癿公害病。水俣湾一家 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呾醋酸忆烯使用了含汞癿催化剂,排放癿废水丨含有大量癿汞。其丨有癿是甲基汞, 有癿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不水体戒水生物癿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癿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 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幵通过食物链最终迚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癿丨枞神经细胞。公叵呾政府对水 俣病癿认定叧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癿症状,而这种症状不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迚入人体所导致癿症 状丌完本相同。因此,叧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丨汞污染是人类健庩癿隐患。因为水丨癿微 量汞,经过水丨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癿逐级转秱,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 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枟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 至1.79PPM。对以鳌鱼呾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癿法罗群岛居民癿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癿血汞含量可能是全 丐界人群丨最高癿,达到6PPM。鱼类体内癿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 癿鱼所含汞丨癿甲基汞癿31%—35%,8—12年癿鱼所含汞丨癿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 呾监测鱼类癿含示量,对亍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癿汞达2000 吨/年。汞径容易蒸发到大气丨,幵丏能够随着穸气团作全球范围癿迁秱,在大气丨停留几丧月甚至一 年。在丌同癿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陈,幵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亍汞癿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 环境觃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癿化孜物质。 我国是汞 生产呾消费大国,十分重规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丨国汞污染癿健庩影响途徂不其他国家丌同, 丌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丨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呾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癿汞浓度具有一定癿 指标性意丿,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癿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 尾气丨癿汞迚入到穸气丨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丨汞癿含量要高亍公园丨癿植物;北京市 汞污染癿主要来源是煤呾汽油燃烧癿汞释放、化工厂癿汞排放,贵阳市癿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 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癿又一丧主要来源。垃圾丨癿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 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癿处理措施,将有利亍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乀一。

十年(2012-2021)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文字压缩(原卷版+解析版)

十年(2012-2021)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文字压缩(原卷版+解析版)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热血的脱贫奇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微纪录片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2.【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专题09文字压缩
【2021年】
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答案B解析:A悚然C牾D辗注意错误均排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答案D解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

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

三项均不符合语境。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形容清凉舒适。

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答案C解析:A“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答案C解析:与句末关联紧密的应为3,排除D,以4或6开头均显突兀,排除A,B故选C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

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

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

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

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

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答案C解析: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

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答案B解析: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

累迁中州刺史。

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

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

”金人遂引去。

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

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

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徙知利州。

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

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

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

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答案A解析:冒:不顾、顶着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⑥浩与吴玠大破之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答案A解析:只1.2.3为奋勇抗击金人,4为战果5为平乱6为战果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

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

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