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miR_146a表达缺陷与I型干扰素通路过度活化相关

合集下载

NLRP3炎症小体负调控研究进展

NLRP3炎症小体负调控研究进展

NLRP3炎症小体负调控研究进展陈淑珍【摘要】炎症小体是细胞内的一类多蛋白复合物,激活后释放IL-1β和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诱导细胞焦亡,促进炎症反应.在目前已研究报道的多种炎症小体中,NLRP3炎症小体可被多种病原体和危险信号活化,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激活机制及功能研究得最为深入.NLRP3炎症小体激活需要精确调控,适度激活有利于清除病原体或有害物质;而持续过度激活可导致慢性炎症等疾病.目前诸多研究表明,机体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对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进行负调控以维持炎症反应平衡.【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NLRP3炎症小体;负调控;分子机制【作者】陈淑珍【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厦门36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炎症小体是由感受分子、接头蛋白和效应分子组成的多蛋白复合物,是机体抵抗病原体侵害和识别自身危险信号的重要分子结构。

其中,感受分子包括多种NOD样受体分子(NOD-like receptors, NLRs),如NLRP3、NLRC4,以及AIM2、IFI16、RIG-I等;接头蛋白为ASC (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效应分子主要包括半胱天冬蛋白酶前体Pro-Caspase-1和Pro-Caspase-11。

当细胞受到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或者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刺激时,促进炎症小体组装活化,剪切Pro-Caspase-1,使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 1β, IL-1β)和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成熟释放,诱导细胞焦亡,参与固有免疫防御[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miRNA异常在TLR79-IFN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miRNA异常在TLR79-IFN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年第38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miRNA异常在TLR7/9-IFN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张汉清邬秀娣①(宁波大学医学院,宁波315211)中图分类号R59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2)10-1278-05[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以自身抗体大量产生为特点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SLE发病机制。

本文重点阐述SLE患者miRNA异常对TLR7/9-IFN通路的影响,以利于进一步探讨SLE发病机制,为寻找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思路。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小RNA;Toll样受体;干扰素Mechanism of miRNA dysregulation in TLR7/9-IFN signal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ZHANG Hanqing,WU Xiudi.School of Medicine,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Abstract]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is a complex chronic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autoantibodies,but exact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microRNA(miRNA)can participate in pathogenesis of SLE in many ways.This paper focuses on influence of miRNA dysregulation on TLR7/9-IFN signal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SLE,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pathogenesis of SL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inding new targeted therapeutic drugs.[Key word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microRNA;Toll-like receptor;IFN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与系统。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范薇;唐元家;曲波;崔慧娟;黄新芳;陈顺乐;沈南【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细胞微小RNA(miR-3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例SLE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ACD抗凝血,Real-Time PCR检测miR-31表达.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脏受累程度指标(Renal-SLEDAI积分)及临床用药与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与SLEDAI 积分和Renal-SLEDA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0,P=0.043;r=-0.337.P=0.044),与临床用药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及肾脏损害程度相关,作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有可能为SLE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croRNA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 ( SLE).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LE and 23 healthy controls were selected, peripheral ACD anti-coagulation blood was obtain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and 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parameters of degree of renal injury ( RenaI-SLEDAI score) and clinical medication was analysed.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healthy controls (P<0.001).The expression of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L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LEDAI and RenaI-SLEDAIscore (r = - 0.330, P = 0.043; r = - 0.337, P = 0.044), while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and clinical medication ( P <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miR-31 in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LE may be related to disease activity and degree of renal injury, and may serve as an important biomarker in the earl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of SLE.【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1)001【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小RNA;miR-31【作者】范薇;唐元家;曲波;崔慧娟;黄新芳;陈顺乐;沈南【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0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I型干扰素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相关性的研究

I型干扰素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相关性的研究
S E相关 性 的报道 , L 分 研 究 涉及 了两 个基 因叠 加 的
生 物学作 用 。 S A 4的单核苷 酸 多态性 与 S E的关 系 TT L
信 号转 导和转 录激 活 因子 4 SA 4 是位 于 人 类 (T T ) 染 色体 2 3 . 的基 因 , 由跨 越 10k q 23上 它 2 b区域 的 2 4 个 外显 子构成 。S A 4编码 的蛋 白能够被 白细胞 介 素 TT (L 一2 I.3及 I 干扰 素激 活 , I)1 、 2 L 型 产生 T细 胞亚 群决 定 性细 胞 因子- 干扰素 , 与 S E的发病 j 目前 已 参 L 。
从 SE及 其一 级 亲 属 的角 度 也 验 证 了此 基 因多 态 性 L 在 SE发 病 中的重要 作用 J L 。 r 54 6 s 785不 仅 和 S E 的发 病 相 关 , 7 L 而且 和 其 临 床 亚 型 及 临 床 表 现 相 关 。有 研 究 表 明 r 5 46 与 s 7 85 7 S E的抗 d—N L sD A抗 体 产 生 及 狼 疮 肾炎 呈 正 相 关 , 而
S E相 关 性 最 强 , 另 一个 侧 面证 实 了 r 5 4 6 与 L 从 s 785 7
S E发 病具有 强相 关 的关 系 J L 。张学 军等 在 中国汉族 人 群 中的 G S研究 证实 了 r 546 WA s 785对 SE发病 的 7 L 重要性 。C a hi m等对 不 同种族 ( 包括 韩 国人 、 欧洲 美 国人 、 洲美 国人及 西班 牙 裔 美 国人 ) 非 进行 S A 4基 TT 因型分 析 , 最终 证 实 在 不 同种 族 中 , S E相 关 性 最 与 L
源 于 R m es 在欧洲 裔 北美 人 群 中 的研 究 , e m r等 此研 究 发 现 S A 4 中 r 546 TT s 7 8 5的 S P是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7 N

miR-146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表达及意义

miR-146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表达及意义

时定量 PCR(Q-RT-PCR)检测血清中 miR-146a的 表 达 变 化,并 分 析 其 与 实 验 指 标 相 关 性。 结 果 SLE 患 者 血 清 中
miR-146a的相对表达低于对照组(P=0.024);血清中 miR-146a表达与患者血沉(r=-0.464,P=0.030)和 C 反应蛋
CAO Feng-lin2,LI Jun-ru1,et al.(1.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Rheumatology,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01,China;2.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 1310 —
文 章 编 号 :1007-4287(2019)08-1310-04
Chin J Lab Diagn,August,2019,Vol 23,No.8
miR-146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表达及意义
张 凡1 ,曹 峰 林2 ,李 俊 儒1 ,孙 国 勋1*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血液风湿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于 SLE 的诊断及判断病情的活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miR-146a;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补体
中 图 分 类 号 :R593.24+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献 标 识 码 :A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R-146a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ZHANG Fan1,

miR-146a对THP-1细胞靶基因AUF1调控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miR-146a对THP-1细胞靶基因AUF1调控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D e p t .o f G e r i a t i r c C a r d i o l o g y ,t h e F i r s t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G u a n g x i Me d i c l a U n i v e s r i t y ,N a n n i n g 5 3  ̄2 1 ,C h i n a )
l e u k e mi a c e l l l i n e( T HP . 1 c e l l l i n e )b y l e n t i v i r a l v e c t o r s .a n d T HP. 1 c e l l i n n o r ma l c u l t u r e w a s u s e d a s c o n t r o l
研 究 论 文
m i R 一 1 4 6 a 对 T H P 一 1 细 胞 靶基 因 A U F 1 调 控及 细胞 因子表 达 的影 响
马 国添 , 曾志 羽 ,夏炳辉 ,林 士云 ,柯 红 红 ,梁 艺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心 内科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1 )
培养的 T H P . 1细 胞 为 对 照 。用 实 时 定 量 P C R法 检 测 T H P . 1 细胞 A U F 1 m R N A表达 ; 蛋 白质 印 迹 法 检 测 T HP . 1 细
胞A U F 1 蛋 白 的表 达 ; 酶联免 疫吸 附试验 检测 T H P 一 1细胞 培养 基上清 液 白细胞介 素一 8 ( I L 一 8 ) 及 白细胞 介 素一 3 5 ( I L . 3 5 ) 浓度 。结果 过 表达 m i R - 1 4 6 a , 可导 致 T H P 一 1细 胞 A U F 1 m R N A及 蛋 白表 达 下调 ( P<0 . 0 1 , P<0 . 0 5 ) ;

miRNA―146的靶基因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7页精选文档

miRNA―146的靶基因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7页精选文档

miRNA―146的靶基因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1.018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破坏、消失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显著升高。

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缓慢进展的肿胀、疼痛,伴功能障碍。

由于软骨组织病变的不可逆性,目前临床上还未出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分子机制研究表明,某些miRNAs会影响软骨细胞的表型转变、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1]。

miRNA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了解其靶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可能促进新药物的研究进展,调控miRNA相关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OA的新靶点。

在OA患者中,可以检测出多种miRNA 的水平发生改变[2];其中miRNA-146直接介导炎症反应,研究了解miRNA-146在OA中的调控及作用机制,可能对控制关节炎性破坏和刺激修复具有重要作用[3]。

1 miRNA21世纪后,有关miRNA的研究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研究证实,miRNA不仅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如胚胎形成、器官发育、肿瘤生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多种人类疾病的进程,如心律失常、心肌肥大、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

1.1 miRNA基本结构与生物学特征 miRNA广泛存在于天然基因组中,是内源性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长度在20~24 nt之间,隶属小RNA 家族。

其由内含子和编码基因间隔区的基因共同编码,5'端为一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

至2011年,从动植物、微生物、病毒中已经预测出15 000余个miRNA序列,其中与人类相关的miRNA序列有1900个[4]。

尽管在数量上仅占1%,但能够调控人体30%表达蛋白质的基因[5-6];此外,一个miRNA相应的靶基因通常不止一个[7]。

在细胞核中,miRNA的编码基因在RNA聚合酶Ⅱ、Ⅲ的共同作用下转录形成具有发夹结构的原始miRNA(pri-miRNA),pri-miRNA的发夹能被Drosha-DGCR8微处理复合体识别并裂解为前体miRNA (pre-miRNA);然后,pre-miRNA被Exportin-5转运至细胞质,经Dicer酶处理成为长约21个核苷酸的成熟miRNA,即miRNA二聚体[8-9]。

miR-146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miR-146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miR146a 定位于第五号染色体 loc285628 基因的第 miR146b 定 位 于 第 十 号 染 色 体 二个 外 显 子 区, 上
[6 ]
较广泛的 miRNA 之一, 是第一个被发现在免疫系统 在固有免疫中发挥着重 中具有调节作用的 miRNA, 146 是一个典型的多功能基因, 要作用。miR由其 参与多种生理、 病理过程, 如炎症、 免 下游基因介导, 疫和肿瘤的发生、 发展。 1 miRNA 作用机制 miRNA 的成熟涉及两个过程。 首先, Drosha 蛋 RNA 分子形 白以及协同蛋白 DGCR8 加工核内 primiRNA 成 70 个核苷酸长度的 pre[3 ]
BMU Journal, Aug. 2011 , Vol. 34 , No. 4
miR125b 在银屑病中呈下调式表达, 两者相反, 减 α 的转录后抑制作用, 导致 TNFα 在皮肤 少对 TNFTNF炎症处表达量升高。 近年来, α 阻滞剂已成功 146a 和 miR125b 调 用于治疗银屑病, 皮肤中 miRα 通路, 意味着将来可作为银屑病治疗的新 控 TNF靶点 4. 2
。不同物种间 miR146 的序列高度保守, 提示
其在生物体的生理、 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 146 参与 用。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miR了免疫、 炎 症、 造 血 和 肿 瘤 等 多 种 生 物 学 过 程。 Taganov 等[7]在 MD2 细胞系中发现 miR146a 的启 动子位于其基因上游 550 bp 处, 且有一 NFκB 结合 位点, 并受上游基因的调节。 Labbaye 等
3 3. 1
miR146 和免疫 miR146 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最近很多研
146a / b 水平增高。 同时体外培养的 RASFs 中 miR1 刺激后表达明显上调。 这些实 在经 TNFα 和 ILmiR146 在 RA 滑膜组织中呈高表达, 验表明, 同时 1 的诱导产生。 其表达可能受 TNFα 和 IL3. 2. 2 miR146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 狼疮( SLE ) 作为一种累及多系统、 多器官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复杂, 被认为是自身免疫疾病的 典型, Ⅰ型干扰素通路的异常活化在 SLE 的发病中 起着重要作用。Tang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ean Gene ( Gene I cs )
i ctr
i = L y6 E、OA S1 、MX1 三个基因中的一个基
表 1 RT2PCR 中各基因引物序列
基因
引物序列
产物长度
Ly6 E 正向引物 : 5’2CT TACGGTCCAACA TCA GAC23’
79 bp
反向引物 :
M X1
5’2GCACACA TCCCTACT GACAC23’ 正向引物 : 5’2GGGTA GCCACT GGAC T GA23’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80 ·
《现代免疫学》2008 年第 28 卷第 4 期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SL E 患者共 18 例 , 诊断均符合 199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 RA) 修定的分类标准 , 其中男 2 例 , 女 16 例 , 年龄 12~55 岁 , 平均年龄 (35. 2 ±14. 4) 岁 , 按 SL E 疾病活动指数 ( SL EDA I 2 K) 将 SL E 患者分为非活动组 (0~4 分) 6 例和活 动组 ( ≥5 分) 12 例 。正常对照组 11 例 , 来自体检 正常人群 , 其中男 1 例 , 女 10 例 , 年龄 22 ~ 50 岁 , 平均年龄 (28. 5 ±5. 2) 岁 。各组性别和年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1. 2 实验方法 1. 2. 1 RNA 抽提和质量检测 采集 18 例 SL E 患 者及 11 例正常对照外周血 1 ml , 枸橼酸2葡萄糖抗 凝溶液 A ( ACD2A 液) 抗凝 。根据 TRIzol Regent ( Invit rogen 公司) 的操作步骤提取总 RNA , 应用 毛细管电泳 ( 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 安捷伦科 技公司) 检测其完整性 ,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 度及纯度 。 1. 2. 2 逆转录反应 提取的总 RNA 中一部分按 试剂 盒 ( Super Script II rever se t ranscrip tase , In2 vit rogen 公司) 说明 , 采用 Oligo ( d T) 逆转录合成 cDNA 。另一部分做 miRNA 特异性引物逆转录 , 加样体系为 dN TP 0. 03 μl , MML V 0. 2 μl , 10 × Buffer 0. 3 μl , RNase 抑制剂 0. 02 μl , 去离子水 (不含 RNA 酶) 0. 45μl , 引物 1μl 和 RNA 1 μl , 逆转录 反 应 条 件 为 16 ℃ ×30 min ; 42 ℃ ×30 min ; 85 ℃×5 min 。 1. 2. 3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NA 逆转录 引物 和 Real2time PCR 反 应 探 针 直 接 购 买 获 得 ( Human Panel2Early Access Kit , Applied Bio sys2 tems 公司) 。淋巴细胞抗原 6 (L ymp hocyte antigen co mplex 6 , locus E , L y6 E) 、黏液病毒抗性因子 1 (Myxovirus Resistance 1 , M X1) 、2’, 5’2寡腺苷 酸 合 成 酶 ( 2 ’, 5 ’2Oligoadeny late Sythetase1 , OAS1) 、IRA K1 和 TRAF6 基因引物设计 : 以 Oligo 6. 71 软件设计。内参照核糖体蛋白 L13a ( Ribosomal Rrotein L13a , RPL13a) 基因引物序列来源于 Quanti2 tative PCR Primer Database (QPPD) 网站序列 。各基 因引物序列见表 1 (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
摘要 : Ι型干扰素 ( IFN) 通路过度活化与固有免疫反应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miR2146a 作为一个
负调控因子 , 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探索 miR2146a 在 SL E 发病中的作用 ,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技术检测 18 例 SL E 患者和 11 例正常对照 miR2146a 的表达 , 发现同正常对照组相比 , miR2146a 表达水平在 SL E 患者中明
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等多个层面对免疫反应各个水平 执行较为柔和精细的微调[5~9] 。固有免疫应答异常 在 SL E 发病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10 ,11 ] , 其中 Toll 样受体 ( Toll like receptor , TL R) 的组成 性活化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分子表型 , TL R 与配 体结合后首先导致白介素 1 受体相关激酶 1 ( IL21 receptor2associated kinase 1 , IRA K1) 和肿瘤坏死 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 ( TN F receptor2associated fac2 tor 6 , TRA F6) 等接头蛋白的募集 , 然后进一步向 下级联传导信号 , 最终通过磷酸化的下游转录因子 激活包括 I 型干扰素在内的大量细胞因子的产生 , 导致下游 I 型干扰素通路过度活化 , I 型干扰素通 路的异常活化在 SL E 发病机制中又发挥着重要作 用[12~14 ] 。mi R2146a 作为一个负调控分子 , 研究显 示其可通过互补结合于 IRA K1 和 TRA F6 的 3π 端 非翻译区 (U TR) , 在转录后水平抑制 TRA F6 和 I2 RA K1 的表达 , 从而对固有免疫应答中细胞内信号 转导起一种负反馈调节作用[9]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 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SL E 患者和正常人 外周血中 miR2146a 、IRA K1 和 TRA F6 及 I 型干 扰素下游基因 mRNA 的表达水平 , 分析 miR2146a 表达异常与 I 型干扰素通路活化之间的关系 , 初步 解释 miR2146a 在 SL E 发病中的作用 。
《现代免疫学》2008 年第 28 卷第 4 期
·279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 miR2146a 表达缺陷与 I 型干扰素通路 过度活化相关
崔慧娟1 ,2 , 唐元家2 , 罗晓兵2 , 邓 筠1 ,2 , 郭彦芝1 ,2 , 黄新芳1 , 陈顺乐1 , 沈 南1 ,2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 , 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 , 200001 ;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 交通大学医学院 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 , 上海 200025)
反向引物 :
5’2T T GA GGACCTC T GT GTA T T T GTCAA23’
1. 2. 4 IFN 积分计算 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报
道[15] , 我们选用 L y6 E 、OA S1 、M X1 三个基因来
计算 IFN 积分 。计算公式如下 :
3
∑=
d=1
Ge ne
i SL E SD
222 bp
反向引物 :
5’2A GGT GGA GC GA T TCT GA G23’ OAS1 正向引物 :
5’2GAA GGCA GC TCACGAAAC2
5’2T TCT TAAA GCA T GGGTAA T TC23’ IRA K1 正向引物 :
5’2T GGAC T T T GCT GGCTACT G23’
mi RNA Taqman 荧 光 定 量 PCR 反 应 体 系 : Taqman 2 ×PCR Master Mix 2 μl , 探针 1 μl , 模 板 1μl , 总反应体系 4 μl 。循环温度设置 : 50 ℃
×2 min ; 95 ℃×10 min ; 95 ℃×15 s , 60 ℃×1 min , 共 40 个循环 。S YBR Green 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 : 含有 Platinum S YB R Green qPCR su2 perMix2UD G 2. 5 μl , ROX Reference Dye 0. 1 μl , 上下游引物各 0. 1μl , 去离子水 1. 2 μl , 模板 cDNA 1μl , 总反应体系 5 μl 。循环温度设置 : 95 ℃×15 s ; 95 ℃×5 s , 60 ℃×30 s , 共 40 个循 环 。加样时每个样本做两复孔 , 每块板上均设置有 板间对照 。在 7900 测序仪 ( Applied Bio systems 公 司) 上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操作 。
在免疫系统中 , 研究发现 miRNA 可通过调节 免疫细胞分化 、免疫细胞信号转导 、固有免疫应答
收稿日期 : 2008201221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 863) 项目 ( 2007AA02Z123)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 目 (2007 KIP3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700734) ; 上海 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ZR14130) 作者简介 : 崔慧娟 (19842) , 女 , 在读硕士 , 主要从事系统性红斑 狼疮发病遗传学机制研究 。 通讯作者 : 沈 南 ( E2mail : shennand @online. sh. cn)
标志物 , SL E 患者中 miR2146a 表达水平下降 , 导致 I 型干扰素通路负调控作用被削弱 , 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
关键词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微小 RNA ; miR2146a ; 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 : R392. 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2478 (2008) 0420279206
小 RNA ( micro RNA , miRNA) 是一类长度约 22 个碱基的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 RNA , 可通 过核酸 序 列 互 补 性 结 合 到 特 定 的 靶 基 因 mRNA 上 , 抑制靶基因翻译过程或降解靶基因 , 是一种起 负调控作用的分子[1 ,2] 。在人类基因组中 , miRNA 约占所有基因的 1 %~5 % , 是一组庞大的调控分 子 , 不同物种间 miRNA 序列高度的进化保守性也 提示其在生物体的基本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 作用 。目前研究显示 , miRNA 参与了生物体生长 发育 、器官形成 、干细胞分化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等 生理过程 。而且 , miRNA 表达或者功能异常可能 导致人类疾病 , 特别是在肿瘤中往往存在 miRNA 表达水平异常或者结构突变[3] 。因此 , mi RNA 可 能作为 一 组 新 的 潜 在 的 疾 病 诊 断 和 治 疗 的 靶 分 子[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