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
基于PSPL方法的城市商业街道空间调研及分析——以济南泉城路为例

1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居民进行社交、举行活动的开放性场所。
国内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1];另一种则认为由人为因素为主导的城市开放空间才是城市公共空间[2]。
现阶段人作为城市的主导,从以人为主体的角度设计城市已成为重要的思路,而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肌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人们定义城市的关键要素,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及对于原有空间的优化都将成为改善人们感知的重要环节。
1.1城市商业街道城市商业街道作为人们聚集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供人们休闲、消费、餐饮等日常社交活动。
1.2城市从公共空间与城市感知城市公共空间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群,这使得其空间层次丰富,有了人的参与后,城市公共空间才有了公共性与开放性,其本质上是市民活动的场所,人始终是空间的主体。
城市感知是以人的各个感官及多维的体验为基础,对城市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的思考,并以此引导人们在城市环境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城市感知是不可分割的。
2研究方法PSPL 调研法(public space & public life survey),又被称为“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由丹麦的扬·盖尔教授创建。
PSPL 调研法通过研究公共空间中人群的行为及活动特点,探索空间环境与公共生活间的关系,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依据。
摘要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交通方面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其空间品质也会影响到行人的直观感受。
文章以济南典型的城市商业街道泉城路为例,通过空间感知、PSPL 法、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人的感知与需求为基础对街道空间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行人在街道空间中的行为特点,分析得出泉城路现阶段空间中安全性较弱及舒适感较低的现状问题,从而针对不同空间问题提出错峰停车及调节座椅等空间优化策略。
交往与空间

交往的天性——“人们不 只是去看建筑,更主要的是去 看别的人。人们天生就是彼此 面向的。”
人往人处走!
5)空间质量对交往活动的影响
• “通过规划决策可以影响活动 的类型。既可以通过改善户外 活动的条件创造出富有活力的 城市,也可能破坏户外活动的 环境,使城市变得毫无生气。 ”
• 现实的规划设计是一把双刃剑
• 功能主义城市结构则反映了分区的规划,其目标 是将不同的功能分离开来。他的代价是减少了与 外界的接触以及更单调乏味的环境。
结论:综合的城市规划——按照不同的 时期而不是按照不同的功能来确定发展 方向或者扩展的地区。
• 3)吸引或者排斥?
• 城市和住宅区的公共空间可以是富于吸引力并 且易于接近的,以鼓励人和活动从私密环境走 向公共环境。相反,公共空间也可以设计成生 理上和心理上都难以出入其中的场所。
——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结论:让街道和广场再次成为城市空间的 主角
大城市需要更多的街 道与广场,后成了一 种更加多样化的结构 ,包括主要街道、小 巷、中心和附属的广 场等——就像许多老 城市一样。
• 2)综合或者分解?
• 综合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能够 相互融会或并行不悖,而分散则意味着将各种不 同的功能或群体分离开来。
• 功能主义的理论主要基于从19 世纪到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医 学知识。大约在1930年形成 了一系列从健康和生理学角度来 评价建筑和规划的准则。
• 功能主义者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 间设计中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因 素,没有考虑到建筑设计对游戏 活动、交往类型及聚会的可能性 诸多方面潜在的影响,完全一种 着眼于功利和物质的规划思想。 这种思想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 是街道和广场从新城和新区中消 失了!
基于PSPL调研法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价及活力特征研究——以逢源大街历史街区为例

基于PSPL调研法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价及活力特征研究——
以逢源大街历史街区为例
陈方婷;刘叶;伍昕翔;姜省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4(21)9
【摘要】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空间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评价和改善其品质对丰富市民生活和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以逢源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SPL调研法对街区内公共空间品质和人群活动特征进行调研。
首先以主观问卷和客观量表相结合的方法从便利性、安全性、可达性、空间容量四个方面对街区公共空间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公共空间中存在便利性和可达性不足的问题。
其次,观察公共空间中的人群分布、公共活动类型,发现存在空间活力不足、活动单一的问题,并针对这一点对使用者的活动偏好进行调研,为未来的提升与改造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36-139)
【作者】陈方婷;刘叶;伍昕翔;姜省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基于PSPL调研方法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改造--以天津市中心公园地块为例
2.基于PSPL调研法的传统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以济南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3.基于PSPL方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成都市少城片区为例
4.基于PSPL调研法的特色街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成都市音乐坊为例
5.基于PSPL调研法的老旧街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温州城西历史街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报告范文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报告范文公共空间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了交流、休闲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公共空间的设计特点、问题及对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选择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和商业街,对其布局、设施、绿化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2.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问卷,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性别的受访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和意见。
3. 文献资料:查阅相关研究论文和报告,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三、调研结果1. 设计特点:- 开放性布局:公共空间的布局应该尽可能开放,并设计便利的通道连接不同区域,提供人流的畅通。
- 多功能设施:公共空间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设计中应考虑到多种功能,如休闲区、游乐区和运动区等。
- 绿化景观:公共空间的绿化要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以创造舒适的环境,并提供足够的阴凉和休息场所。
- 人性化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贴近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的座椅、遮阳设施和卫生间等。
2. 问题分析:- 设施不完善:部分公共空间的设施比较简陋,没有提供足够的座椅和遮阳设施,给市民带来不便。
- 绿化缺乏保护:一些公共空间的绿化带未得到有效的保护,草坪被频繁践踏,花木被破坏,影响了公共空间的美观和舒适度。
- 杂乱无章的摆放:部分公共空间的设施摆放较为混乱,缺乏整体布局,给人带来不协调的感觉。
- 缺少互动性: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缺乏互动性,缺少游乐设施和运动场地,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四、改进建议1. 完善设施:公共空间应提供舒适的座椅、遮阳设施和卫生间等,以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2. 增加绿化保护:加强对公共空间绿化带的保护,设置有效的栅栏或警示标志,禁止踩踏草坪等,保护植物和花木。
3. 规范摆放:公共空间设施的摆放应有规划,尽量保持整齐有序,提升空间的统一感和美观度。
4. 增加互动性:增加公共空间的互动性设施,如游乐区和运动场地,设置适宜的游戏设备和运动器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扬盖尔地主要学术观点总结材料及其评价与衡量

扬·盖尔(Jan Gehl)个人简介扬·盖尔(丹麦语:Jan Gehl,1936年9月17日出生)。
建筑师、城市规划与设计师。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高级讲师(现已退休),致力于通过重新设计都市空间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扬·盖尔先生曾在爱丁堡、维尔纽斯、奥斯陆、多伦多、卡尔加里、墨尔本、珀斯、伯克利、圣何塞、瓜达拉哈拉、北京、长沙、东京等地的大学讲学,并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设计咨询。
并获伊德拉(Edra)场地研究奖。
为表彰他对城镇规划的杰出贡献,国际建筑师联盟向扬·盖尔先生颁发了帕特里克·阿伯克罗姆比(sir Patrick Abercrombie)奖,爱丁堡的海里亚特一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RIBA\AIA\RAIC\PIA的荣誉会员。
研究关键词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贡献1.空间中人的感知与行为-“人本主义”人是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道景观,公共空间中人的感知与行为-行为心理学通过长时间观察、调查、访问,并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人的行为特征2.场所设计理论-对必要性、自发性、社交性活动极其所需空间的关注和研究3.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城市为人而造”,回归中世纪宜人的城市尺度,遵循“生活、空间、建筑”的城市设计序列城市公共空间理论1.他对良好城市社交生活的设想——从中对其推崇的城市设计方法可见一斑“我时常憧憬着这样的一个城市的广场,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我和几个朋友坐在广场的一边,手里拿着从小贩那买的珍珠奶茶,无聊的扯着闲段子,听着街头艺人跑掉的音乐和周围人流的嘈杂……”“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就像一个成功的聚会,人们在这里逗留时间总是比预期更长一些,因为这里有吸引人们可以逗留的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
”1)空间中人的感知与行为设计人性化公共空间出发点的实质,就是把握人的移动和人的感官,二者为空间中的活动、行为与交流提供了生物学上的基础。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武文杰;孙瑞宁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24(48)1
【摘要】构建契合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评估范式。
本文从“地本—人本”
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适应性”的可及性
分析框架,并以“设施数量与种类、空间距离、经济可负担能力、个体满意度”为
核心,建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价值理念、数据准备、应用场景、应用过程进行探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总页数】6页(P65-70)
【作者】武文杰;孙瑞宁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
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2.吉林省各城市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研究3.城
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评价方法研究4.基于耦合协调发展理论的社区级公
共服务设施“供-需”均衡性评价5.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差异性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SPL调研法的空间品质提升研究——以深圳市大沙河桥下空间为例

combination of hard and soft quality”,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spatial places” and “fine design of landscape fac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pace under bridge in other regionsKey words PSPL survey method; space under the bridge; space quality; protection; comfort; pleasure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一词,于城市而言,高质量发展涵盖多维度,不仅包括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包括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
桥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种类型,其空间品质的提升是实现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
当前国内学者对桥下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原则[1,2]、规划编制体系[3]、生态适宜性[4]、景观评价[5]等;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两种:一是分析国外桥下空间功能改造的案例,总结出针对国内桥下空间功能改造的启示[6,7];二是对比分析国内桥下空间改造前后的情况,根据其环境与使用情况的变化,为桥下空间改造提供范式[8]。
少有关于桥下空间品质分析与评估的研究。
本研究基于PSPL 调研法,从空间品质的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三个维度研究桥下空间品质,同时归纳桥下空间功能与人群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桥下空间品质,并提出桥下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大沙河发源于长岭陂水库,流经深圳市南山区,汇入摘要 桥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种类型,其空间品质提升对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盖尔生平及其学术观点的形成

扬·盖尔(Jan Gehl)个人简介扬·盖尔(丹麦语:Jan Gehl,1936年9月17日出生)。
建筑师、城市规划与设计师。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高级讲师(现已退休),致力于通过重新设计都市空间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扬·盖尔先生曾在爱丁堡、维尔纽斯、奥斯陆、多伦多、卡尔加里、墨尔本、珀斯、伯克利、圣何塞、瓜达拉哈拉、北京、长沙、东京等地的大学讲学,并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设计咨询。
并获伊德拉(Edra)场地研究奖。
为表彰他对城镇规划的杰出贡献,国际建筑师联盟向扬·盖尔先生颁发了帕特里克·阿伯克罗姆比(sir Patrick Abercrombie)奖,爱丁堡的海里亚特一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RIBA\AIA\RAIC\PIA的荣誉会员。
研究关键词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贡献1.空间中人的感知与行为-关注公共空间中国的人人是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道景观,公共空间中人的感知与行为-行为心理学通过长时间观察、调查、访问,并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人的行为特征2.场所设计理论-对必要性、自发性、社交性活动及其所需空间的关注和研究3.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城市为人而造”,回归中世纪宜人的城市尺度,遵循“生活、空间、建筑”的城市设计序列4.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研究方法思想体系来源及发展思想体系的来源扬•盖尔思想体系的来源与形成离不开其成长的环境和所处时代的影响,正是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他的家人、老师、同事、助手都对他的探索之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而随后持续数十年的理论研究、实际调查和大量的实践探索,也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扬•盖尔的早期生活1)巧合与必然:与心理学妻子的结合,对公共空间中人的感受研究产生兴趣。
2)长期的积累:‒24岁时,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建筑学院建筑系,与一位心理学女士结婚——婚礼的启发:在婚礼上,他们邀请了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朋友,其中既有同行的建筑师,还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 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 PSPL Survey: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Quality of Public Space and Public Life The Study on Jan Gehl’s Theory and Method for Public Space Design(Part 3】
赵春丽/ZHAOChun—li 扬滨童-/YANG Bin—zhang 刘岱亲/LIU Dai—zong
l 捕 垡:“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I即PsPL调研法 l 主要方法 浚法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人们在公共空 I 的|殳11与改造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创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蘸尔开展“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井用 指导设汁的 闻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粜.为公其空 满足市民开展公共生活的需要 通过对扬·盖尔的访淡及对萁理论的 目的、内容及具体方法进行丁系统的总结与彳卜弗{.姒舰为改荐我嗣公
X键-问:m艇闰林:扬盖尔,PSPI蒯[OF法;以人为丰;公共空闭.公共生活 业 蛔峙:I(gX}66641201 2m9—00 一05 。I’嘲分类峙:lli 986盘献标志码:A 牧祧口期:201 1一10一I 8. 悖阿R期:201 242—29
Abstract:Public Space&Public Lifo fPSPL)Survey ls the main method for Jan Gebl s resea ̄h ofthe rclationsh 0P between public space and public]itb as well as usage It aims to find and unde ̄tand people's activities and behavior petlems in the public domain its rcgtths p ̄sented by quanti ̄tive and q ̄litative analysisto provide supportsforurba“public spaces construction and ̄modelthatleadto c ̄ating high qualityofpublic spacefor citizens’use This paper has systematicaHyw aKhcd and su ̄arizedthe PSPL Su ̄ey’s goals cont ̄xl and detailed method and inlmdu ̄d it based on the intewiewing with Jan Cehl 8IId analyzing his theory and projeels The author cx1 c it could be help/hiforimprovingthe urban public spacedesign and enh ̄cthgthequality ofegizen’ publiclifeinChina Keywords:landscape a ̄hgecture:JanGehl;PSPL survey;human—oriented:publie space;public Life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存在着 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互动关 系 城市{ 成为活动产生的 催生器 和“发生器 必要的场所,活动。
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评价城市 其空间质量,改善市 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评价,始于20世- ̄B60年代的欧美国家。其 中,“使用后评价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下文简称P0E僦 是比较典型和成熟的一种方法,即一种对投入 而核心则是空间中的人及其 探究空间环境 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该方法由扬盖尔(Jan Geh1)T1966 1971年 问 完善而形成。目前 项专项研究,井经其后不断
为盖尔及其团队开展公共空间规 调研 去 的实施目的、内容及具 成 本文仅对“PSPL 在为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 法。其内客不仅包括室内的设施和建筑结构,还涉及影响人们使用的许多 平,改善市 定量和定性因素 温度、湿度、声音、材料的耐
提升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水
久性及空间分布等,定性因素则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动态感知 1 PSPL调研法的实施目的 }口色彩感知等因素 1988年经由美国掌者Preiser等人的总结与定义,该 对于 PSPL调研法”的应用意义,盖尔曾解释道 “就像一位医生 方法得以成型 与P0E评价法以建筑为对象、以人的使用为核心有所不同,PSPL 调研法(Public space&public life Survey,即“公共空间一公共生活调 研法”1是一种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和市 ’ }cAu foro口 H日一)E-m :yang ̄∞ 在给病人做诊断一样 样的治疗方式。 找出病因
人做检查的过程。只有在充分了解项目区域范围内存在的 公其空间的因素 影响人们使用
法。只有对症 下药才能医好城市的病.否则可能做了很多工作.投入很多资金.但最 终的效果并不一定明显。"PSPL调研.可以帮助规划师和设计师更好 地了解人们的公共生活,了解人们如何使用现有的公共空间,并从中探 寻公共空间与公其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公共空间的设计。 “PSPL调研法”调研的内容涉及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公共生 舌的相关 数据与资料,比如“人们在哪里活动”“有多少人活动 “开展了什么活 动 ,公共生活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的状态.以及影响人们使用公共空间的 因素等。正如盖蕾所说 “ 上,而是去观察 看些什么 红线、道路边界线、道路名祢、建筑轮廓线、建筑入口位置、座椅、树 术、路灯等) (6)预先做好的记录模板(包括行人性别和年龄统计模板、 停留活动详细信息模板 12个关键词模板)。 2.2参与人员要求与分配 人员应为具有城市规划、建筑、园林设计 将其根据调研区域大
衡量公共空间品质
多少人步行在街道 情分配。一般每一场地配备2-3人,同时每一场地应安排一名流动人员 观察他们在那里做些什么, 以应对有 与其他也许并不相识的人一起享受城市 的环境。 “只有在场地和环境条件具备,并且在进八场地且长久驻足时 能给人愉悦之感,人们才会进行选择性活动。另外,娱乐活动总是很受欢 迎的。一个 可参与的体闲活动 可享 受的城市生活和自我享受的机会。 事实上,盖尔殛其团队在开展任何 项规划和设计工作之前,都要严格按照PSPL调研法进行详细的研究. 础。 2 设计的策略,为后续工 评价 图纸 P0E 分为3种具体方法陈述式后 而每一种方法叉都依赖于对技术 工程档案、用户走访、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所获资料的分 析,其中“诊断式后评价”是耗时长 PSPL调研法则主要依赖于现场调查、 项目多、调查细的一种方法。而 问卷调查等方法,类1以于POE中的 诊断式方法。具体由3部分组成:公共空间分析、公共生活调查和总结与 建议。3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整体。公共空间分析主 哪些公 现有公 共空间具备怎样的品质 如何挖掘公 面。这一工作主要依据城市测绘图 哪些 舌动等内客 方 公共生活调 人们在这些空间中开展 在现场完成 队的规划师 它 记录在所选地 面的工作成果,由规划设计团 调研数据转换为易 最终的调研成果将 展示出对改善公共空间品质 在调研开始实施之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2.1物品与材料准备 1)秒表、计数器、硬本夹、笔、相机、雨伞以及水和食物等物品: 2)材料:(1)与官方签署的调研协议书;(2)调研内客与要求说明:(3) 调研区域的区位固f清晰明了,信息完整,以AutoCAD dwg格式文件优 先);(4)调研的详细位置示意图 在调研之前.应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 培训.进行模拟调查,并听取他(i]A9反馈意见 性。 2 3季节与时问选择 出行的好天气 性。有阳光、微风的天气最为适宜,如遇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调研 应停止。在时间选择上,应j藿盖工作日和节假日,至少各选取一天,时间 通常从早晨到午夜,即8:O 18:00,18:00—24:00。以一小时为 个单元,每一单元进行10m n的记录和统计,当然也可根据地域的特点 进行适当调整。
3 PSPL调研法的操作方法 PSPL调研法的具体撮作由4种方法构成 即地国标记法、现场计数 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4f ̄方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从而形成研究 所需的有关公其空间和公共生活的信息与数据 31地国标记法
的符号将空间中 通过观察,用不同 下来,以准确反映人 们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公共生活的状况。它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场地选取。 选取的场地要具有代表性.包括人流密集的空间、活动频繁的空间, 也包括受冷落的空间:包括城市广场空间、街道空间.也包括露天市场空 间等f图1)。 21数据采集。 调查员要记录不 同时间段内在调研区域内人们活动的类型、参与活动的人数等。由于此法 主要侧重于了解公共生活的状况.所以对过路行人不计算在内。具体包括 以下内容(1)驻足人数,(2)等候公共交通的人数;(3)坐歇人数常规座 椅上的人数,室外咖啡(饮吧)座位上的人数,辅助座位上的人数,可移动 座位上的人数,(4)躺卧人数;(5)参与商业、文化、体育运动等活动的人 数。
31数据处理与分析。 包台道路 调查员
每一组人员在与下 规划设计理谤 模板中. 计槿板中 再由专门的负责人将这些数据录入盖尔公司编制的Excel数据统 即: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 数据分析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不同季节工作曰Eg: ̄n 步行人数对比分析;(2)Z作日白天与周末白天步行者人数的对比分析 晚上不同时间段所 季节节假日白天和晚上 f2)不同
的人数;(3)不同季节工作日、周末的白天和晚上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的静 态活动的平均水平对比分析,(4悔一小时不同空间内的静态活动水平对 比分析;(5)特定时间段,如上下班高峰、午餐时间静态活动水平对比分 析 4)数据应用。 数据汇总的最终结果 平对比分析 (3)工作El夜晚与周末夜晚步行者人数的蚶比分析;(4)Z作日白天与工作 日夜晚步行者人数的对比分析.(5)周末白天与周末夜晚步行者人数的对 比分折:(6)不同季:b-Z间自天、夜晚、工作日、周末步行者人数的对比 分析:f7)同一场所不同年份白天、夜晚、工作日、周末等背景下的对比 分析。 4擞据应用。 步行街道的使用状况,能瞎反映出人流 日口如 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基本规律。盖尔认为.即使是有很多人在街道上行走 何被使用 被谁使用,发生了哪些稳定性的活动.最主要的活动类型有哪 些,每种活动持续的时间有多长等 改进提供依据。 3.2现场计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