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数学重点难点讲解十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学生版)
2011年高考数学重点难点讲解十四:数列综合应用问题(学生版)

难点14 数列综合应用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在解答题中,有关数列的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不仅可与函数、方程、不等式、复数相联系,而且还与三角、立体几何密切相关;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增长率,减薄率,银行信贷,浓度匹配,养老保险,圆钢堆垒等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除熟练运用有关概念式外,还要善于观察题设的特征,联想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迅速确定解题的方向,以提高解数列题的速度.●难点磁场(★★★★★)已知二次函数y =f (x )在x =22+t 处取得最小值-42t (t >0),f (1)=0.(1)求y =f (x )的表达式;(2)若任意实数x 都满足等式f (x )·g (x )+a n x +b n =x n +1[g (x )]为多项式,n ∈N *),试用t 表示a n 和b n ;(3)设圆C n 的方程为(x -a n )2+(y -b n )2=r n 2,圆C n 与C n +1外切(n =1,2,3,…);{r n }是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记S n 为前n 个圆的面积之和,求r n 、S n .●案例探究[例1]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年减少51,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年增加41.(1)设n 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a n 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b n 万元,写出a n ,b n 的表达式;(2)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有很强的区分度,属于应用题型,正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题型,属★★★★★级题目.[例2]已知S n =1+3121++…+n 1,(n ∈N *)设f (n )=S 2n +1-S n +1,试确定实数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n ,不等式:f (n )>[log m (m -1)]2-2011[log (m -1)m ]2恒成立.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函数思想解决不等式、数列等问题,需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级题目.●锦囊妙计1.解答数列综合题和应用性问题既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应用性问题,应充分运用观察、归纳、猜想的手段,建立出有关等差(比)数列、递推数列模型,再综合其他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2.纵观近几年高考应用题看,解决一个应用题,重点过三关:(1)事理关:需要读懂题意,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即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2)文理关:需将实际问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数学的符号语言,用数学式子表达数学关系.(3)事理关: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求考生对数学知识的检索能力,认定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完成用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构建出数学模型后,要正确得到问题的解,还需要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理能力.●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二次函数y =a (a +1)x 2-(2a +1)x +1,当a =1,2,…,n ,…时,其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依次为d 1,d 2,…,d n ,…,则lim ∞→n (d 1+d 2+…+d n )的值是( )A.1 B.2 C.3 D.4二、填空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P 1(x 1,y 1)、P 2(x 2,y 2)是第一象限的两个点,若1,x 1,x 2,4依次成等差数列,而1,y 1,y 2,8依次成等比数列,则△OP 1P 2的面积是_________.3.(★★★★)从盛满a 升酒精的容器里倒出b 升,然后再用水加满,再倒出b 升,再用水加满;这样倒了n 次,则容器中有纯酒精_________升.4.(★★★★★)据2000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如果“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按此年增长率增长,那么到“十·五”末我国国内年生产总值约为_________亿元.三、解答题5.(★★★★★)已知数列{a n }满足条件:a 1=1,a 2=r (r >0),且{a n a n +1}是公比为q (q >0)的等比数列,设b n =a 2n -1+a 2n (n =1,2,…).(1)求出使不等式a n a n +1+a n +1a n +2>a n +2a n +3(n ∈N *)成立的q 的取值范围;(2)求b n 和n n S 1lim∞→,其中S n =b 1+b 2+…+b n ;(3)设r =219.2-1,q =21,求数列{n n b b 212log log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6.(★★★★★)某公司全年的利润为b 元,其中一部分作为奖金发给n 位职工,奖金分配方案如下:首先将职工按工作业绩(工作业绩均不相同)从大到小,由1到n 排序,第1位职工得奖金n b元,然后再将余额除以n 发给第2位职工,按此方法将奖金逐一发给每位职工,并将最后剩余部分作为公司发展基金.(1)设a k (1≤k ≤n )为第k 位职工所得奖金金额,试求a 2,a 3,并用k 、n 和b 表示a k (不必证明);(2)证明a k >a k +1(k =1,2,…,n -1),并解释此不等式关于分配原则的实际意义;(3)发展基金与n 和b 有关,记为P n (b ),对常数b ,当n 变化时,求lim ∞→n P n (b ).7.(★★★★)据有关资料,1995年我国工业废弃垃圾达到7.4×108吨,占地562.4平方公里,若环保部门每年回收或处理1吨旧物资,则相当于处理和减少4吨工业废弃垃圾,并可节约开采各种矿石20吨,设环保部门1996年回收10万吨废旧物资,计划以后每年递增20%的回收量,试问:(1)2001年回收废旧物资多少吨?(2)从1996年至2001年可节约开采矿石多少吨(精确到万吨)?(3)从1996年至2001年可节约多少平方公里土地?8.(★★★★★)已知点的序列A n(x n,0),n∈N,其中x1=0,x2=a(a>0),A3是线段A1A2的中点,A4是线段A2A3的中A n-1的中点,….点,…,A n是线段A n-2(1)写出x n与x n-1、x n-2之间关系式(n≥3);(2)设a n=x n+1-x n,计算a1,a2,a3,由此推测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x n.(3)求limn∞→。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讲解学生

等差数列的性质大纲: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3)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性质1: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且p+q=r+s ⇔p q r s a +a =a +a 课本.P.39第5题{}n 537519n n-1n+1n n-k n+k a 12a =a +a 2a =a +a 22a =a +a n 232a =a +a n>k>0≥已知是等差数列。
()是否成立? 呢?为什么?()()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是否成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2+a 8=12,则a 5等于( ).A .4B .5C .6D .7辽宁)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a 2+a 10=( ).A .12B .16C .20D .243 等差数列{a n }中,记S n 为前n 项和,若a 1+a 7+a 13是一确定的常数,下列各式①a 21;②a 7;③S 13;④S 14;⑤S 8-S 5中,也为确定常数的是( )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D .③④⑤等差数列{}n a 中3526a =7a =a 6a =+,则135 (2012·辽宁)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 11=( ).A .58B .88C .143D .1766.(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472a a +=,568a a =-,则110a a +=( )A .7B .5C .-5D .-76 .(2013安徽)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8374,2S a a ==-则9a =( )A .6-B .4-C .2-D .27.(2013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文科))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23430a a a a +++=,则23a a +=_________. 8 等差数列{}中,++=-12, 且··=80. 求通项分析:要求通项,仍然是先求公差和其中至少一项的问题而已知两个条件均是三项复合关系式,欲求某项必须消元(项)或再弄一个等式出来性质2: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课本P46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求证:61261812,S S S --,S S 也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
1. 定义: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
2. 通项公式:$a_n = a_1 + (n - 1)d$,其中 $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3. 求和公式:$S_n = \frac{n}{2} [2a_1 + (n - 1)d]$,其中 $S_n$ 是前$n$ 项的和。
4. 等差中项:任意两项的算术平均值等于第三项。
5.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两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那么它们的和也是一个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1. 定义: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列被称为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a_n = a_1 \times q^{n-1}$,其中 $a_1$ 是首项,$q$ 是公比,$n$ 是项数。
3. 求和公式:对于 $q \neq 1$,有 $S_n = \frac{a_1(1 - q^n)}{1 - q}$;对于 $q = 1$,有 $S_n = na_1$。
4. 等比中项:任意两项的几何平均值等于第三项。
5.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两个数列都是等比数列,那么它们的乘积是一个等比数列。
以上是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型。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求和公式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均相等的数列。
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
1. 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值都相等,这个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可以是正差、零差或负差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性质(1)首项和末项之和等于中间项之和的两倍:a1 + an = 2S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2)任意一项与首项之和等于任意一项与末项之和:ai + aj = a1 + an。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和乘以项数的一半:Sn = (a1 + an) × n / 2。
3. 求等差数列的和求解等差数列的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n 为项数。
4.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投资、房贷分期还款等均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计算。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均相等的数列。
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为首项,r为公比。
1. 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这个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可以是正比、零比或负比的数列。
2. 等比数列的性质(1)相邻两项之商等于任意一项与首项之商等于任意一项与末项之商:ai/aj = a1/ai = ai/an。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差除以公比减1:Sn = (a1 - an × r^n) / (1 - r)。
3. 求等比数列的和求解等比数列的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Sn = (a1 - an × r^n) / (1 - r),其中r不等于1。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12__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12__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经常出现的重要题型,它们的性质运用是高考数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并针对其常见的应用题进行解析,为大家突破这一难点提供一定的帮助。
1.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1)首项与公差: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第n项为:an = a₁ + (n-1)·d(2)前n项和: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那么有以下公式:Sn = n/2·(a₁ + an) = n/2·(2a₁ + (n-1)·d)(3)性质应用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求首项a₁:将Sn的公式代入,整理得到:Sn=n/2·(2a₁+(n-1)·d)=n/2·(2a₁+n·d-d)化简得到:(2a₁+n·d-d)=(2Sn)/n进一步整理得到:a₁=(2Sn)/n-d(4)性质应用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求公差d:将Sn的公式代入,整理得到:Sn=n/2·(2a₁+(n-1)·d)=n/2·(2a₁+n·d-d)化简得到:(2a₁+n·d-d)=(2Sn)/n进一步整理得到:d=[2Sn-n·(2a₁+n·d)]/(n-1)2.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1)首项与公比: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则第n项为:an = a₁ · r^(n-1)(2)前n项和: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那么有以下公式:Sn=a₁·(r^n-1)/(r-1)(3)性质应用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求首项a₁:将Sn的公式代入,整理得到:Sn=a₁·(r^n-1)/(r-1)化简得到:a₁=Sn·(r-1)/(r^n-1)(4)性质应用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求公比r:将Sn的公式代入,整理得到:Sn=a₁·(r^n-1)/(r-1)化简得到:r=(Sn·(r-1))^(1/n)在解答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题时,需要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进行计算,灵活运用上述性质及公式。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求和公式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都相等。
这个相等的差值被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1. 基本概念一个等差数列可以以通项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n = a1 + (n - 1) * 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2. 性质(1)公差:等差数列的公差d是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2)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 * d,其中n表示项数。
(3)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n * (a1 + an) / 2来计算。
3. 应用等差数列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数学题目中的差额、间隔、递推关系等。
(2)物理问题中的匀速直线运动、连续等差分布等。
(3)经济学中的利润、销售额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都相等。
这个相等的比值被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r表示。
1. 基本概念一个等比数列可以以通项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2. 性质(1)公比:等比数列的公比r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公比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2)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n表示项数。
(3)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a1 * (1 - r^n) / (1 - r)来计算。
3. 应用等比数列也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数学题目中的倍数关系、增长衰减等。
(2)物理问题中的连续等比分布、指数增长等。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常见的两种数列类型,它们都有着自身特定的性质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固定的数列。
设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它的一般项可表示为aₙ = a₁ + (n-1)d,其中n为项数。
1.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来表示。
假设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d。
1.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项数和首项、末项之和的一半再乘以项数来表示。
设前n项和为Sₙ,则Sₙ = n * (a₁ + aₙ) / 2。
1.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相邻两项之差相等;(2)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3)n个连续的自然数之和为n²;(4)若等差数列的和等于某项的积,则这些项必为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固定的数列。
设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它的一般项可表示为aₙ = a₁ * q^(n-1),其中n为项数。
2.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首项和公比来表示。
假设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q^(n-1)。
2.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项数和首项、末项之差再除以公比再加1来表示。
设前n项和为Sₙ,则Sₙ = (a₁ * (q^n - 1)) / (q - 1)。
2.3 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相邻两项之比相等;(2)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存在,则当n趋向无穷时,和趋向于无穷;(4)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和存在,则公比q必定在0到1之间。
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特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形式,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并介绍其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应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表示第n项与首项之间的关系,其形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下:1. 公差: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公差决定了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之间的差距大小。
2. 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n(a1+an)/2来计算,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为首项,an为第n项。
3. 性质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求解数字排列问题、时间序列问题等。
此外,在数学类题目中,等差数列也经常用于证明数学关系和推导数学公式。
二、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表示第n项与首项之间的关系,其形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下:1. 公比: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称为公比,常用字母r表示。
公比决定了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大小。
2. 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a1*(1-r^n)/(1-r)来计算,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为首项,r为公比。
3. 性质应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在数学中,等比数列可以用来模拟人口增长、金融投资、质量衰减等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等比数列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在经济领域中用于分析利润、销售额、成本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与区别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是有序排列的数列,它们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1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的引申.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往往可以回避求其首项和公差或公比,使问题得到整体地解决,能够在运算时达到运算灵活,方便快捷的目的,故一直受到重视.高考中也一直重点考查这部分内容.
●难点磁场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为30,前2m 项的和为100,求它的前3m 项的和为_________.●案例探究
[例1]已知函数f (x )=4
12
-x (x <-2).
(1)求f (x )的反函数f --1
(x );
(2)设a 1=1,
1
1+n a =-f --1(a n )(n ∈N *),求a n ;
(3)设S n =a 12
+a 22
+…+a n 2
,b n =S n +1-S n 是否存在最小正整数m ,使得对任意n ∈N *
,有b n <
25
m 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与函数、数列有关的综合性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属★★★★★级题目.
[例2]设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项数是偶数,它的所有项的和等于偶数项和的4倍,且第二项与第四项的积是第3项与第4项和的9倍,问数列{lg a n }的前多少项和最大?(lg2=0.3,lg3=0.4)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与对数运算法则,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联系以及运算、分析能力.属★★★★★级题目.
●锦囊妙计
1.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的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去应用.
2.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
3.“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非常重要,但用“基本量法”并树立“目标意识”,“需要什么,就求什么”,既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条件,又要时刻注意题的目标,往往能取得与“巧用性质”解题相同的效果.
●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
1.(★★★★)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a 1=-1,前n 项和为S n ,若
32
315
10=
S S ,则lim ∞
→n S n 等于( )
3
2 B. 3
2A.-
C.2
D.-2
二、填空题
2.(★★★★)已知a ,b ,a +b 成等差数列,a ,b ,ab 成等比数列,且0<log m (ab )<1,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等差数列{a n }共有2n +1项,其中奇数项之和为319,偶数项之和为290,则其中间项为_________.
4.(★★★★)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如果a 、x 、b 和b 、y 、c 都成等差数列,则y
c x
a +
=_________.
三、解答题
5.(★★★★★)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3=12,S 12>0,S 13<0.(1)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
(2)指出S 1、S 2、…、S 12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6.(★★★★★)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d ≠0,由{a n }中的部分项组成的数列a 1b ,a 2
b ,…,a n
b ,…为等比数列,其中b 1=1,b 2=5,b 3=17.
(1)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2)记T n =C 1n b 1+C 2n b 2+C 3n b 3+…+C n
n b n ,求n
n
n n b
T +∞
→4lim
.
7.(★★★★)设{a n }为等差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a 1=b 1=1,a 2+a 4=b 3,b 2·b 4=a 3,分别求出{a n }及{b n }的前n 项和S 10及T 10.
8.(★★★★★){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d ≠0,a n ≠0,(n ∈N *),且a k x 2+2a k +1x +a k +2=0(k ∈N *
)(1)求证:当k 取不同自然数时,此方程有公共根;
(2)若方程不同的根依次为x 1,x 2,…,x n ,…,求证:数列1
1,
,1
1
,
11
21+++n x x x 为等差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