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经济学--重点复习考试笔记

自考-管理经济学--重点复习考试笔记
自考-管理经济学--重点复习考试笔记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传统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

2、管理经济学要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之处

(1)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和行为。(2)都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企业和行为。3、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1)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抽象的企业),是以企业和唯一目标即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的。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企业短期的目标是多样的,利润不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长远的目标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指标来衡量。

(2)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的和确定的。

管理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企业通常是在环境十分复杂、信息多变的很不确定的情况下经营的(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3)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与企业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即企业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企业的各种具体条件,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决策。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一)建立经济模型(也叫数学模型)

模型是用来代表简化了的现实。在管理经济学中,也要利用经济模型来做管理决策。

(二)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优点:简便可行、十分实用。

(三)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的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弹性是进行需求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使需求分析得以定量化。(四)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有关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六)机会成本的原理(以后书中的重点)

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七)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法。最优方案就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

(一)企业的目标(长期、短期)

1、企业的短期目标:

(1)投资者(2)顾客(3)债权人(4)职工(5)政府

(6)社会公众(7)技术改造

企业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利润虽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但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短期内可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而致力于其他其他目标的实现。

2、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企业价值是能反映长期利润大小的概念)

企业价值

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TR )减去总成本(TC ),上述方程式又可表述为

企业价值=

1

(1)n

t t

i

t TR TC i =-+∑

式中,t TR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销售收; t TC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

(二)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1、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别:只有经济利润才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账薄上记录下来的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一是它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二是它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这一点更为重要)。

计算会计成本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人作为征税的根据等。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

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是一种机会损失)

对经济学家来说,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重要,会用)

(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这笔

资金借给别人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兼任经理(自己管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

(4)机器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 ,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 的

机会成本,就是它生产产品A 可能得到的利润。

(5)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就应当按市价来计算(用于出售可得的收入)。

(6)使用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用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Page8—Page9例题] 3、经济利润的意义和计算:

机会成本:即当资源不用于本用途,而用于其他用途(其他用途中最好的)时的价值(收入)。

经济利润>0,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

其他用途,说明资源配置较优。

经济利润<0,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低于其

他用途,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

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是决策的基础。 4、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这笔投资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就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不然企业主就会把资金抽走,投到其他地方去。正常利润属于机会成本,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的组成部分。

当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机会成本时,经济利润等于零,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称为正常利润。 5、经济利润与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

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

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

支,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 + 内含成本)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需求和供给是构成市场的两个基本要素。

第一节 需 求

一、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一定条件”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既定不变;“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指消费者不但要有购买欲望,而且还要有支付能力。)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不同的产品,影响因素也不同:

1、产品的价格(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通常需要量随价格的变化而作相反方向的变化。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x Q 与x P 呈相反变化。

2、消费者的收入(指消费者的平均收水平),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提高,需求量就增加;收入水平下降,需求量就减少。I

对某些产品来说,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反而会导致需求量的减少。

3、相关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包括替代产品和互补品) ·一种产品的需求量是与其替代产品的价格是按相同方向变化的。

·一种产品的需求量是与其互补品的价格按是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

总之,相关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该产品的需求量。

4、消费者的爱好(指人们对产品的偏好和选择),人们的爱好和选择也与人们的习惯有关。

5、广告费用。广告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爱好和选择。(广

告费支出越大,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6、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如果价格看涨,需求量就会增加;如果价格看跌,需求量就会减少。

以上只是影响产品需求量的一般因素,不同的产品往往还有

影响需求量的特殊因素。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记为:

(,,,,,,x x y Q f P P T I

E A =??? 其中:x Q ——为对某产品的需求量; x P ——为某产品的价格;

y P ——替代产品(或互补品)的价格;

T ——消费者的爱好; I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E ——对价格的期望; A ——广告费。 以上仅是最一般的表示式,决策时必须估计出更为具体的需求函数来。Page15[例1—1]

四、需求曲线

1、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D Q f p =。

2、需求曲线可用方程、图、需求表来表示。(第16页——第17页)

3、需求曲线可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

(1)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2)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行业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内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

(3)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4、任何需求曲线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总是一条自左向右

这是因此需求量的变动有自己的规律:价格上涨,需求量就

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

5、为什么价格下降会刺激需求量?

(1)由于价格降低,消费者出同样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

(2)原来因为价贵买不起的消费者也来买了;

(3)过去因为价贵使用替代品的消费者,因为降价也来买了。

所以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反之,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减少)

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重要)

1、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

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特定数量。

2、需求量的变动:如果非价格因素不变,从而需求曲线维持不动,这时,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如果非价格因素发生了变动,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了位移,这种变动就称为需求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变动,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而是引起需求曲线的平等位移,这就属于需求的变动。

需求发生变动,即使价格不变,也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减。(注意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一个价格因素变动引起的,一个是非价格因素变动引起的。)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量

供给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其中:“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定条件”指影响供给量的诸因素既定;“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指生产者既要有向市场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愿望,又要有生产这种产品或劳务的能力,缺一不可。

注意:供给量并不是生产者实际卖出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企业(或行业)供给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品的价格。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产品的成本。这时原成本是指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3、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此外,其他诸如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也会影响产品的供给量。

三、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式,最一般形式可记为:(,,,)

s

Q f P C E

=???

式中:

s

Q——某产品的供给量;P——某产品价格;C——某产品成本;E——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在诸多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中,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

2、供给曲线:是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一般形式记为:()

s

Q f P

=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研究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使用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可用图形表示,也可用方程式表示,也可用一个供给表以一系列数字来表示。

3、企业供给曲线:表示企业对某种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4、行业供给曲线:表示行业对某种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由行业内诸企业的供给曲线横向相加而得)

5、供给曲线的规律:

4、供给量的规律:价格上涨,供给量就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就减少。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不变(非价格因素不变),因价格变化,供给量沿着原供给曲线而变化。 供给量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 2、供给的变动则是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不是一个单一的数,而是指一个供给表,或一条供给曲线,或一个供给曲线的方程。供给发生变化,即使价格不变,供给量也会增减。

第三节 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 (从价格形成角度来讲,比较重要)

供求法则:需求、供给、价格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称为供求法则。 一、供求法则

1、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市

场价格。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即行业需求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供给、需求两条曲线相交之处,表示此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也即表明按这种价格成交能够使供需双方都满意。

此时的交易量为0Q 称为均衡交易量;此进的价格0P 为均衡价格。

当价格为非0P 时,会有一种使价格趋向0P 的趋势,使价格朝0P 的方向变动,最终变为0P 。

只要没有新干扰因素,价格也就不会变动,此时这个市场达到了均衡。

2、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带来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动,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的情况(因非价格因素变动引起需求曲线位移)。需求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按同方向变动。

表现为: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交易量都提高;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交易量都会下降。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的情况(因非价格因素变动引起供给曲线位移)。供给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按相反方向变动,均衡交易量按相同方向变动。

表现为: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交易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涨,交易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情况。

·如需求减少(增加),供给增加(减少),则均衡价格下跌

(上涨)。

·如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的变动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

(具体变化见教材第22页——第23页) 3、需要说明的:

(1)上述供求法则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

(2)这里所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整个行业的(即市场的)曲线,不是企业的供需曲线。 二、需求—供给分析法

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绘制供给和需求曲线,不仅可以分析供给、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供需曲线背后诸因素对价格和市场交易量的影响。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需求—供给分析法。 (第23页—第24页两个例子)

第四节 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一、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一)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什么样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经济决策)

2、资源的可替代性。

3、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价格信号)

资源和产品的价格是其相对稀缺程度的批示器。一种资源越是稀缺,价格越贵。

4、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供求平衡。

(二)价格机制为什么能够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起基础作用?

就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不仅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而且价格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有反作用;涨价能刺激生产,抑制消费;降价能抑制生产,鼓励消费,正是这个作用使价格对经济起调节作用。

通过价格的波动,最终能使供求趋于平衡,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市场机制的不足

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和条件下可能“失灵”的原因:

1、垄断因素的存在。(价格机制发生作用是以市场主体之间的充分竞争为前提的,可现实生活中垄断因素大量存在限制着竞争的展开)

2、外溢效应的存在。

·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成本和效益。

·外溢成本: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

·外溢效益: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

3、公共物品的存在。·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公共物品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这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

4、信息的不完全性。

另外,市场机制本身还有一定的缺陷。(如收入分配的不公)

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要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

2、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资源的流动。只有建立完善的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市场体系,才能保证社会资源都能流动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体系还必须是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为推动竞争,保证竞争的公平和公正,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要反对和抑制垄断

(2)要反对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3)政府还要为所有的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4)要采取法律和其他手段来规范交易行为,维护竞争的正常秩序。

(5)还要为竞争者创造其他条件。

3、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

从宏观上看,市场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如果总需求不足,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就可能导致工人失业和经济萧条;如果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这种干预和调控不直接施加于企业,而是通过市场并利用市场间接进行曲的,主要运用的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各种市场动作的法规,反对垄断,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防止公害;

(2)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劳务,举办公共事业、实施必要的社会福利;

(3)实施税收、劳动等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保持收入公平,保护劳动者权益;

(4)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优化经济结构,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地发展。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

分析和估计企业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1)高需求是企业能够兴旺发达的前提

(2)需求是企业一切计划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一节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用公式表示就是: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E= Q变动% X变动%

式中:E——需求弹性;Q——需求量;X——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

也可理解为: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每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很多,可以有:产品价格、居民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等等。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等等。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计算公

式:

价格

弹性

=

需求量变

动% =

/

/

Q Q

P P

价格变动%

=

Q P

P Q

?

式中:Q——需求量;Q

△——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

P——价格;P

△——价格变动的绝对数量。如果不知道需求曲线方程,但知道需求曲线上两点的坐标,就计算需求曲线上这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弧弹性。

弧价格弹性:

21

12

2112

21212

12

()

()

2

()

()

2

P

Q Q

Q Q Q

Q Q P P

Q

E

P P P P P Q Q

P P P

-

+

-+

===?

--+

+

在计算价格弹性时必须注意:

第一,价格弹性公式中,分子和分母是按相反方向变动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所以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是负值。(通常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

第二,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两回事,但有联系。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2、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

按照价格弹性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把需求曲线划分为四类(1)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直线。

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均为零(||0

p

ε=),不管价格多高,需求量总是保持不变(需求变动率永远为零)。——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

各点的价格均为∞(||

p

ε=∞),只要价格稍微上升,需求量立刻降到零。——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是一条方程为P Q k

?=的双曲线。

各点的价格弹性无数为1(||1

p

ε=),价格变动一定的百分率,会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率——单元弹性需求

(4)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点的价格弹性是变化的:(Page34图2—6(d))完全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单元需求、非弹性需求、完全非弹性需求。

3、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1)弹性需求的,提高价格会使收入下降。 (2)单元弹性需求的,变动价格不影响销售收入。 (3)非弹性需求的,提高价格会增加收入。 (教材第36页,表3—4)

4、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1)总收入(TR ):(教材第36页,图2—8) (2)边际收入(MR ):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产量能使总数收入增加多少。即:

TR MR Q

?=?。(理解教材第36页倒数第二段)

(3)平均收入(AR ):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即

/AR TR Q =。所以平均收入也就是产品的价格P ,平

均收入曲线即企业的需求曲线。

○平均收入(即价格P )、边际收入、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11P MR P ε??

=- ? ???

P ε=∞时,MR P =;

当P ε为其他值时,MR 均小于P :1P ε>时,MR 为正值;

1P ε=时,

0MR =;

1P ε<时,

MR 为负值。

5、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的价格弹性就大。

(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 (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弹性就大,比重小的弹性就小。

(4)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就大;如果只看短期,其弹性就小。 6、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1)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例2—3]、[例2—4]

(2)用于政策决策分析。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1、收入弹性的计算。

收入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

消费者收入变动

的%

/=

/Q Q Q I

I I I Q

??=??? 点弹性:I dQ I dI Q

ε=

? 其中:I ε——点收入弹性。 弧弹性:2121

2121

I Q Q I I E I I Q Q -+=

?-+

其中:I E ——弧弹性收入。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这是因为需求量和消费者收入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即收入增加时,需求量也增加;反入需求量减少。

也有例外,以经济学中,收入弹性为负值(0P ε<)的产

品称低档货,收入弹性 3、收入弹性应用举例

(1)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2)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3)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

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

(关系如第36页图2—8)

两种相关的产品x 和y ,计算y 产品交叉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交叉弹性=

Y 产品需求量变动

的%

x 产品价格变动

的%

//y y y x

x x

x

y Q Q Q P P P P Q ??=

=

?

?? 点弹性:

y x

P x x

y

dQ P dP Q ε=

?

弧弹性: 2121

21

21

y y x x Px x x y y Q Q P P E P P Q Q -+=

?

-+

不同的交叉弹性的值,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

0Px E >,两种产品是替代品; 0Px E <,两种产品是互补品;

0Px E =,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宏观看:

·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大——同一部门。 ·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小——互不相关。

第二节 需求估计

需求估计的方法有很多,基本上归结为两种: ·根据市场调查得到资料进行需求估计。 ·根据积累的统计资料,用统计方法估计。 一、市场调查 通常有访问法和实验法

1、访问法:就是将拟调查的项目,以面谈、电话或书面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 调查对象可根据调查项目的要求来选择,或采用抽样方法确定。重要的是制定调查提纲。

调查的样本越多,所得资料越多,估计出的数据的可靠

性也就越大。

访问法普通被采用,因为成本低,使用方便,还能当面了解消费者的态度和对将来市场的意见。 2、实验法

第一种形式,现场实验法,在现有市场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作为实验市场,然后改变需求函数中的变量,来观察需求在一个时期或若干市场之间发生的变化。 第二种形式,实验室实验,在一个模拟的商店中,让选定的顾客带着一笔事先准备好的钱,在改变需求函数的变量的不

同情况下购买商品,然后根据顾客购买行为变化的资料去估计需求。

两种形式的共同缺点:成本太高,因试验成本不能太大,影

响了所得资料的可靠性和所得结论的推广意义。另外,现场实验的市场环境,实验者无法控制。 二、统计法

需求估计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回归分析法。

先选择需求函数的形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确定需求函数中的诸参数。

1、常用的需求函数有两种形式: (1)线性函数:

1122n n y x x x αβββ=+++???+

其中:y ——需求量;

12,,,n x x x ???——函数中的诸自变量,分别代表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

12,,,,n αβββ???——方程中待求的诸参数。 线性函数两个重要性质:

·每个自变量的边际需求量是一个常数,它的值等于这个自变量的参数。

·最便于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诸参数的一种方程形式。 (2)幂函数: 312Q x y z β

β

β

α= 其中:Q ——需求量;

,,x y z ——函数中的诸自变量;

123,,,αβββ——幂函数中待于的诸参数。 幂函数的性质:

·每个变量的弹性都有一个常数,它的值等于这个自变量的指数。

·可用对数形式转化为线性关系,因而仍可用最小二乘法来找出它的参数。(第43页公式2—3)

一般来说,幂函数更符合需求变动的实际情况;但线性函数比较简便,在一般数据观察范围内,也能满足需求估计的实际需要。

2、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方程中的参数。 假设

需求函数(回归方程)的形式为一元线性方程:

y x αβ=+

观察数据有:1,122();(,);;(,)n n x y x y x y ???。 用观察数据求参数,αβ的值的两个公式:

1

12

2

1

1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n x y x y n x x y x

βαβ====-=

-=-∑∑∑∑∑

式中: n ——观察数据成对的数目;

i x ∑——观察数据x 的总和;

i

y ∑——观察数据y 的总和;

y ——观察数据y 的算术平均值(/i

y n =

∑)

x ——观察数据x 的算术平均值(/i

x n =

∑)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利用已知的x 和y 的观察数据,就能算出回归方程的参数,αβ,这个回归方程就最能符合x 和y 之间的实际关系。

具体举例见教材第44页——45页例2—6

注意估计出来的,αβ的值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是适用

的。

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

最优组合问题

一、怎样生产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投入要素怎样组合才是最优? ·二是产品产量怎样组合才是最优? 二、投入要素怎样组合

·对现有企业——着重解决企业的作业率多高才最合理。

·对新建企业——涉及选用什么样的技术方法和多大

的生产规模问题。

在管理经济学中,这些问题是通过对生产函数的分析和寻找最优解来解决的。

三、生产函数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表示式:(,,)Q f x y =??? 式中:Q ——代表产量

,,x y ???——代表诸投入要素,如原材料、设备、劳动

力等。

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品数量。即以企业经营管理得很好、一切投入要素的使用都非常有效、没有浪费为假设前提的(理想状态) 技术的任何改进,都会导致产生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函数。不同的生产函数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

生产决策分析也就是对如何投入进行分析和决策。 四、生产函数分为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 1、长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自考管理经济学课后题教学教材

自考管理经济学课后题 管理经济学绪论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答:管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答:联系:两者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需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区别:①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所以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因尔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 ②微观经济学是一企业的唯一目标—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管理经济学把企业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短期看,有条件的牟取更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目标看,追求价格最大化。济学是以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需要依靠多学科知识对数据进行预测,在

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3.假定某公司下属两家工厂A和B,生产同样的产品,A厂的成本函数为TCA=QA2+QA+5,B厂的成本函数为:TCB=2QB2+QB+10。假如该公司总任务为生产1000件产品。试问:为了使整个公司的总成本最低,应如何在这两家工厂之间分配任务?解:MCA=2QA+1MCB=4QB+1∵MCA=MCB ∴2QA+1=4QB+1 QA=2QB又因为QA+QB=1000 QB=QA= 1 4.大河电子公司有库存的电子芯片5000个,它们是以前按每个元的价格买进的,但现在的市场价格为每个5元。这些芯片经过加工以后可按每个10元的价格出售,加工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为每个6元。问该公司是否应加工这些芯片?请解释之。解:单位不加工的机会成本=5 单位加工的机会成本=6+5=11 所以,应该选择不加工,因为加工的机会成本大一些5.张三

原来的工作年薪60000元。现他打算辞去原来的工作,创办自己的咨询公司。预期公司的年收支情况如下:总的咨询收入70 000元3 000元广告费保险费 2 000元秘书薪水12 000元000元其他支出7 问:张三的会计利润是多少?张三的经济利润是多少?解:会计利润=70000-=46000元经济利润=70000--60000=-14000元第一章4.某产品在三个地区中每个地区的需求曲线如下:地区1:Q1=307-5P地区2:Q2=204-3P 地区3:Q3=500-9P 请求出三个地区的总的需求曲线解:QT=Q1+Q2+Q3=307-5P+204-3P+500-9P =1011-17P 5.假定棉布的需求曲线为:QD=10-2P,棉布的供给曲线为:QS=P/2。试问:棉布的均衡价格是多少?棉布的均衡销售量是多少?如果政府规定棉布的最高价格是3元/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 1.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 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 支行为。 说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⑴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 市场价格原则 单一货币原则 ⑵内容: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 (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 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不同): ⑴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 分。 ⑵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 注:①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 ②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

差额:③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 ④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 ⑤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 ①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⑶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 分析法:②宏观动态分析法:(开放)Y=C+I+G+X-M 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⑴原因:①季节性、偶然性原因 ②周期性因素: a.繁荣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顺差 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逆差 ③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 ④货币因素: 货币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 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 ⑤收入因素:C、S→X、M↑ I↑→X、M,资本流动 ⑥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动 ⑵影响: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Y=C+I+G+X-M 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管理经济学(笔记)第二版 张利痒

管理经济学(笔记) (第二版) 张利痒李宝山主编 来源:广东专插本加油站长原创作品https://www.360docs.net/doc/0e13155389.html, 注意:本笔记仅供同学们自己做笔记模板参考,此笔记只做了一个开端,下面的笔记需要你自己去整理,自己去创造。按照这样的模式,对你学习的提高,您一定行的。此书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专插本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考试科目。 第1章绪论 学习要点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决策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对管理决策理想思路的启示 。边际分析法及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思路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理论性课程。 第1节管理经济学概述 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吉尔.帝恩(Joel Dean)出版了第一本管理经济学专著,掀开了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新篇章。 一、基本概念 “他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分析工具相结合,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它是一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 (一)不同描述≠没有主题 1.什么是经济学 下面是经济学的一些定义: ·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 ·经济学分析经济总体的运动——价格、产量、失业和外贸的趋势。 ·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他研究人民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资源(劳务、设备、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分配这些物品以供消费。 ·经济学研究货币、银行、资本和财务。 进行提炼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主题: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 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分: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功能;微观经济学则分析单个部分,如行业、企业和居民户的行为。 ⑵经济学的核心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自考国际金融市场

高纲1569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4009 国际金融市场 财经大学编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部分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及其组成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环境,掌握外汇市场及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黄金市场等各个分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并结合具体案例,使得应考者能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外部环境及国际金融市场概述,包括国际货币体系概述,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概述;第二部分是对外汇市场进行分析与阐述,包括:外汇市场概述,外汇与汇率,主要外汇交易形式,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第三部分为国际货币市场;第四部分为国际资本市场;第五部分为国际黄金市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组织形式和发展趋势,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 2.理解并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组成成分。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国际金融市场》是以金融学为基础,结合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等学科容法的综合性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国际投资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功能和分析法。 Ⅱ课程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 一、课程容 本章首先定义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概括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容和作用,然后介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最后介绍了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与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二、学习要求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第一讲 导论 管理经济学:通过经济学理论与决策科学理论,改进企业的管理决策 企业的目的:短期利润最大化,长期企业价值最大化 工商利润: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去机会成本 边际利润: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就得到边际利润 dQ d? ,当边际利润为零的时候,总利润最大。 作业 P24-3 第二讲 供求与供求理论 需求与需求量 第三讲 需求分析与需求估计 3.1需求的价格弹性 Ep=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 dP Q //dQ = — Q P ·dP dQ 弧度弹性价格:E D = — 1P 2P 1Q 2Q --·1 Q 2Q 1 P 2P ++ 边际收益MR=P (1-1/ E D ) 3.2 需求的收入弹性 Er=(△Q/Q )÷(△I/I) 3.3 需求的交叉弹性 Exy=(△Qx/Qx )÷(△Py/Py) 作业P44-5 第四讲 生产理论 当边际产出等于平均产出时,平均产出达到最大 最佳投入量:边际产量收益=边际成本支出 即MRP=MFC N 总投入品:MP1/P1=MP2/P2=MP3/P3 P110-2 P111-6 第五讲 成本分析 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最低 边际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第六讲完全竞争 6.1 完全竞争的6个条件 产品同质;买卖双方人数众多;市场自由进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经济运行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交易双方在市场进行选择时,价格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6.2 完全竞争的几个特点 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单个厂商无法影响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产量是厂商唯一的决策变量 MR=MC=P 均衡点:A TC=MC 停产点:A VC=MC 6.3 完全竞争的不足 超额利润为零 产品无差异化,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第六讲垄断竞争下的厂商行为 6.1 垄断竞争的定义 厂商基本自由进出,直到经济利润为0;没有一家厂商有明显优势; 每家厂商的产品略有差异;厂商的决策独立,追求利润最大化 6.2 垄断竞争的几个特点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价格弹性较大,厂商选择价格的空间有限 长期下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6.3 最优的广告支出 贡献毛利MPC=P-MC 广告边际成本MCA=△AK/△Q (K是广告信息A的单位成本) 最优广告支出MPC=MCA AK/PQ=(P-MC)/P * E A 即广告密度等于毛利率x广告弹性 广告密度决定于两个因素,即毛利率和广告弹性 第七讲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行为分析 7.1 完全垄断的定义 只有一家厂商生产某种产品;没有紧密的替代品; 不存在与其它竞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存在相当高的进入壁垒 7.2 完全垄断根据不同市场结构的三个特征决定 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异程度;进出难易程度 7.2 完全垄断的特点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7全国自考教育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出自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于( )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大教学论》 D.《学记》 3.强调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就是( ) A.教育生物起源说 B.教育心理起源说 C.教育劳动起源说 D.教育交往起源说 4.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师的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 B.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 C.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 D.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 5.明确提出儿童“发展的权利”的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 A.《世界全民教育》 B.《德里宣言》 C.《儿童权利公约》 D.《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6.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这是一种(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7.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 1

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 A.享用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8.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最本质的争论点就在于(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分科与综合 C.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D.知识与能力 9.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问题的解决 D.学生自学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得知识,这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发现法 11.学生集体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任务是( ) A.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B.使集体具有教育功能 C.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 D.组织和团结集体 12.心理咨询的直接目标是( ) A.解除学生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危机 B.使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 C.使学生承担起自己处理自己问题的责任 D.增长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自立自强 13.某个学生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这是一种( ) A.测量 B.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出现在( ) A.经济法 B.土地法 C.工厂法 D.宗教法 15.《义务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2

全国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选。 1.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 B ) A.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B.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D.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2.经济利润是指( A )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B.销售收入减去会计利润 C.企业总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D.企业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厂商供给曲线时,不保持 ...常数的因素是( C ) A.消费者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偏好 4.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C ) 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增加 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减少 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无变化 5.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 A ) A.最大的产品数量 B.最小的产品数量 C.适中的产品数量 D.产品数量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的是( C )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7.某先生辞去月薪2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3 000元 B.2 000元 C.1 000元 D.500元 8.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 D ) A.P≤AR B.P≤MR C.P≤AC D.P≤AVC 10.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的差别是( D ) A.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B.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C.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D.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11.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是( A ) A.汽车 B.肥皂 C.感冒药 D.牙膏 12.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B ) A.产品成本 B.销售渠道 C.产品的需求 D.竞争对手情况 1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D ) A.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 B.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 C.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 D.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 14.假定某投资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 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效益为8 000元,第二年为7 000元,第三年为5 000元,第四年为5 000元,则该项投资的返本期为( B ) A.4年 B.3年 C.2年 D.1年 15.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及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叫做( 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程序性决策 二、名词解释。 16.公共物品 那些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其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两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17.需求的变动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这种变动叫做需求的变动。 18.市场调查 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9.边际分析法 用于成本利润分析,把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比较以决定增减产量的法。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20.完全垄断 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样的市场结构为完全垄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 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P42(2009.1,2010.10) 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P46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 . 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1、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原因: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F价(包含运费、保险费),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9.10,P42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 3、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P43 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P45(多选考点。07.01,0710,08.10,) 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2012.1,2011.1,2011.10,单选) 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50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自考-管理经济学--重点复习考试笔记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传统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 2、管理经济学要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之处 (1)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和行为。(2)都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企业和行为。3、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1)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抽象的企业),是以企业和唯一目标即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的。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企业短期的目标是多样的,利润不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长远的目标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指标来衡量。 (2)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的和确定的。 管理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企业通常是在环境十分复杂、信息多变的很不确定的情况下经营的(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3)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与企业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即企业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企业的各种具体条件,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决策。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一)建立经济模型(也叫数学模型) 模型是用来代表简化了的现实。在管理经济学中,也要利用经济模型来做管理决策。 (二)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优点:简便可行、十分实用。 (三)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的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弹性是进行需求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使需求分析得以定量化。(四)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有关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六)机会成本的原理(以后书中的重点) 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七)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法。最优方案就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 (一)企业的目标(长期、短期) 1、企业的短期目标: (1)投资者(2)顾客(3)债权人(4)职工(5)政府 (6)社会公众(7)技术改造 企业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利润虽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但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短期内可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而致力于其他其他目标的实现。 2、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企业价值是能反映长期利润大小的概念) 企业价值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原理的学科性质: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学科。从研究领域看是研究教育活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看介于普通教育学应用学科与形而上学层次之间;研究方法上更多的从宏观,整体上研究问题,力争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过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用性为主,兼顾其基础性。 高教研究对象:透过诸多高等教育现象表现出来的特殊矛盾与发展规律。教育遵循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高教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是高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和高教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两规律反应在两关系上,构成要素:高教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两大研究轨道:注重高教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更加重视高教应用性研究。 高教发展历史:春秋,官学衰私学现,学术活跃;汉设太学,封建教育制度建立;东汉-鸿都门学,世界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科举隋朝建立唐发展;宋现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举学事司。宋书院是私学演进的形式后官学化。 高校职能: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直接的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职能之一。 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学研他可以使我们认清教育现象的本质;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高教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本质四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志说、本质规定说。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概念:广义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和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即学校教育。 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遵循既定的教育目的,运用教育影响,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目的。 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人和动物都有;心理起源说(孟禄)原始社会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劳动起源说: 历史阶段:原始状态简单;农业社会阶级性与劳动分离;工业社会现代学校,又与劳动结合;信息社会变革国际化本土化终身化全民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领导权,教育目的,受教育的权力)人口因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地域分布)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018年4月自考02628管理经济学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2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 A.帮助企业进行优化管理活动 B.帮助企业进行经济活动 C.帮助企业进行经济决策 D.帮助企业进行组织管理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其对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会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先增后减 3.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方程为P四Q=k的双曲线,表明该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是 A.完全非弹性 B.非弹性 C.单元弹性 D.完全弹性 4.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则这两种商品是 A.互补品 B.替代品 C.奢侈品 D.劣质品 5.在生产决策分析中,长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 A.部分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 B.部分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C.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固定的 D.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6.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函数是 A.收益函数 B.生产函数 C.消费函数 D.成本函数 浙02628#管理经济学试题第1页(共4页)

自考00076国际金融串讲笔记

《国际金融》常考知识点串讲 1、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动态外汇是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外汇是各国外汇管理法令所称的外汇: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⑵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⑶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⑸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的外汇是通常所说的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基本特征:⑴国际性;⑵可兑换性,即表示这些支付手段的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Freely Convertible currency)。⑶可偿性,即在国外能直接作为支付手段无条件的使用,对方也无条件的接受并承认其所代表的价值。 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和黄金不能视为外汇,因为他们不能用于国际结算,而只有把他们变为在国外的银行存款才能用于国际结算。外币现钞,严格说来也不能算作狭义外汇。 只有在国外的银行存款,以及索取这些存款的外币票据与外币凭证,才能是狭义外汇。 国外银行存款才是狭义外汇的主体。 2、 1918年以后,国际收支被解释为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外汇收支。凡在这一定时期涉及有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畴。是建立在收支基础(现金基础Cash Basis)上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 3、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所制定的概念: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Resident)与非居民(Ninresident)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必须领会: ⑴它强调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交易是经济价值从当事的一方向另一方的转移。实际上也就是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在两个当时这间的转移。. .

《管理经济学》整理笔记

《管理经济学》整理 绪 论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 3~P4 识记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 4~P6 识记 三、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n t t t i 1)1(π=∑=+-n t t t t i TC TR 1)1( 式中πt 是第t 年的预期利润,i 是资金利息率,t 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 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 总销售收入(TR )减去总成本(TC ),式中TR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销售收入,TC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 ,可得利润X 元,现在改生产B ——生产A 可得到的利润X 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会计成本 P7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 +计算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识记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 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 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P5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3 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价格↑→需求量↓) P13识记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Q x=f(P x,P y,T,I,E,A,…) P14 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 D=f(p)。P15 识记 它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P16 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P16 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8 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P20

教育学00429 劳凯声《教育学》整理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自考-管理经济学--重点复习考试笔记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传统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 2、管理经济学要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之处 (1)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和行为。 (2)都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企业和行为。 3、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1)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抽象的企业),是以企业和唯一目标即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的。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企业短期的目标是多样的,利润不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长远的目标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指标来衡量。 (2)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的和确定的。 管理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企业通常是在环境十分复杂、信息多变的很不确定的情况下经营的(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3)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与企业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即企业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企业的各种具体条件,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决策。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一)建立经济模型(也叫数学模型) 模型是用来代表简化了的现实。在管理经济学中,也要利用经济模型来做管理决策。 (二)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优点:简便可行、十分实用。 (三)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的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 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弹性是进行需求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使需求分析得以定量化。(四)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有关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六)机会成本的原理(以后书中的重点) 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七)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法。 最优方案就是最有利于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案。 (一)企业的目标(长期、短期) 1、企业的短期目标: (1)投资者(2)顾客(3)债权人(4)职工(5)政府 (6)社会公众(7)技术改造 企业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利润虽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但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短期内可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而致力于其他其他目标的实现。 2、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企业价值是能反映长期利润大小的概念) 企业价值 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TR)减去总成本(TC),上述方程式又可表述为 企业价值= 1 (1) n t t i t TR TC i = - + ∑ 式中, t TR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销售收; t TC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成本。 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