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完整版)国际金融重要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国际金融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外汇外汇概念:动: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静:广:一切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特征:可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偿还性汇率概念:外汇买卖的价格、汇价、外汇牌价、外汇行是基础货币/ 标价货币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报价方式:双向报价法:卖出: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买入:银行从客户买入外汇前小后大种类:基本汇率:选定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间汇率套算汇率:两国货币通过对各自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1$=0.8852欧 1$=1.2484瑞则欧兑瑞的交叉汇率为:1欧 = 1.2484/0.8852 =1.4103瑞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买入+卖出/2钞价:银行购买外币的价格,最低电信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即期汇率:现汇汇率,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远期汇率:远期差价:升水:某外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官方汇率、市场汇率单一汇率、复汇率固定汇率:选择黄金、外币为标准,规定本币与他国货币间固定比价,比价波动受限浮动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的汇率影响汇率因素:经常账户差额、通货膨胀率、经济实力、利率水平、各国政策和对市场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因素汇率决定理论:金本位: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法定平价、政府纸币:布雷顿森林体系购买力平价理论:源于货币数量学说,正常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比率,而货币购买力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中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通胀>物价涨>汇率跌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国内:两个完全相同的商品只能卖同价,适用于可贸易品开放经济:Pa = R(汇率)*Pb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币与外币交换等于本国外国购买力交换,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决定。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学重点知识汇总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学重点知识汇总

国际金融学第二章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与国际贷款的区别第一、概念不同。

国际收支表示一国之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情况,是一种流量;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在某特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

第二、范围不同。

国际收支中的转移、移居等不属于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中的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也不属于国际收支。

第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际借贷是国际收支产生的原因,国际借贷的发生必然会形成国际收支。

3、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流入)的交易记录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外国支出(流出)货币的交易记录借方,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进口记借方,出口记贷方。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1)经常账户:商品、服务、收入、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额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等官方对外资产。

(3)净错误与遗漏账户5、国家收支顺差(盈余):出口>进口、贷方>借方、收入>支出逆差(赤字):出口<进口、贷方<借方、收入<支出国际收支平衡:出口=进口、贷方=借方、收入=支出6、国际收支失调的原因(类型)偶发性的、周期性的、结构性的、货币性的、收入性的、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

7、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融资政策、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政策搭配第三章1、国际储备:又称官方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备用于对外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2、国际储备一般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点:充分的流动性可自由兑换性普遍的国际可接受性官方持有性非本币性3、国际储备的来源1)国际收支顺差2)国家货币当局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入的外汇3)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国外的借款4)IMF分配给成员国的SDRs5)中央银行在国内收购的黄金4、国际清偿能力与国际储备的区别国际清偿能力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以及该国潜在的对外借款能力,即向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结构以及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能力。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归纳第二章:外汇与汇率1. 外汇(三个特征);(重点)外汇的定义: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在国际结算中广泛使用的信用工具和支付凭证。

外汇动态来讲:是国际汇兑或国际结算,指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及资金挪移的行为-汇”指货币资金在地域之间的挪移-兑”指将一具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具国家的货币外汇静态来讲: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即在国外可以得到补偿的债权三个特征:外币性: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充分可兑换性:外汇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即作为外汇的外币资产必须是可以自由的兑换成他国货币的资产;普遍同意性:作为外汇的外币资产必须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各国普遍同意和使用2. 汇率(标价法);汇率:又成汇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分析:普通来讲,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落低一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外汇汇率落低,本币汇率升高--本币升值,外币贬值;(1)直截了当标价法(大多数国家使用,1单位外币=X单位本币);⑵间接标价法(英国,美国使用,1单位本币=X单位外币,在美国美元对英镑采纳直截了当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银行同业之间的外汇交易使用,1单位美元=X单位其他国家货币)3. 汇率分类;--(1 )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同其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稳定,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与浮动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别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官方汇率,任凭市场供求决定汇率);(2)即期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夕卜汇交割时所采纳的汇率)与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预先签订合约,约定在将来某日期按照协议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称为远期差价或者掉期率;远期大于即期-升水,远期小于即期-贴水,远期等于即期-平价4.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因素;(非重点)(1)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同时汇率变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制约。

所谓黄金输送点,是指汇率的上涨或下跌超过一定界限时,将引起黄金的输岀或输入,从而起到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

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

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国际金融是研究全球范围内资金流动、汇率变动、金融市场结构及其对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总结:1.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的核心,它允许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

了解汇率的确定机制、汇率的类型(浮动汇率、固定汇率、管理浮动汇率)以及影响汇率的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率、政治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2.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BOP)记录了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所有经济交易。

它包括当前账户(贸易余额、服务贸易、收益和当前转移)和资本及金融账户。

3. 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一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资产。

主要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SDR)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4. 国际金融市场:这些市场提供了跨国界的资金借贷和投资的机会。

主要包括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5.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运营,需要管理不同货币的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国家风险。

有效的对冲策略和资金管理对于这些公司至关重要。

6. 国际金融危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国际金融危机,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了解危机的成因、传播机制和预防措施对于防范未来危机至关重要。

7. 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财政援助、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以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

8. 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全球性扩张。

这一过程带来了更高的资本流动性和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

9. 汇率制度的选择:国家在选择汇率制度时需要权衡固定汇率制度的稳定性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不同的汇率制度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有不同的影响。

10. 国际投资:国际投资包括外国直接投资(FDI)和证券投资。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2024

国际金融知识点整理2024

引言概述:国际金融是指跨国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和金融交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入手,分别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监管等五个大点来详细讨论相关知识点。

正文内容:国际金融市场1.外汇市场1.1定义和功能1.2外汇买卖方式1.3外汇市场参与者1.4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1.5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2.国际资本市场2.1定义和功能2.2国际证券投资2.3国际债务融资2.4国际股票市场2.5跨国并购和股权投资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1.1定义和发展历程1.2固定汇率的优缺点1.3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1.4固定汇率制度的风险管理1.5固定汇率制度的政策调整2.浮动汇率制度2.1定义和发展历程2.2浮动汇率的优缺点2.3浮动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2.4浮动汇率制度的风险管理2.5浮动汇率制度的政策调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1.汇率风险管理1.1汇率风险的定义和分类1.2汇率风险的测量和评估1.3汇率风险的避免和对冲1.4汇率风险管理的工具和策略1.5汇率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2.利率风险管理2.1利率风险的定义和分类2.2利率风险的测量和评估2.3利率风险的避免和对冲2.4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和策略2.5利率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国际金融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定义和功能1.2IMF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1.3IMF的借贷和救援机制1.4IMF在国际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5IMF改革和挑战2.世界银行集团2.1定义和功能2.2世界银行集团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2.3世界银行集团的贷款和援助项目2.4世界银行集团在发展领域的作用2.5世界银行集团的改革和挑战国际金融监管1.国际金融监管机构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世界银行集团1.3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1.4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1.5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挑战和改革2.国际金融监管框架2.1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2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目标2.3国际金融监管的制度和规则2.4国际金融监管的风险评估和监控2.5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和挑战总结:。

(完整版)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外汇与国际收支(一)外汇(Foreign Exchange)1.外汇概念A.广义——以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一)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四)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五)其他外汇资产。

B.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由于外币现钞、外币有价证券、黄金不能直接用于国际结算,不能视为狭义上的外汇。

)2.成为外汇的条件A.以外汇表示的资产B.具有真实的债权和债务基础C.自由兑换性3.外汇的作用A.充当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B.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C.体现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二)国际收支1.概念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居民——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交易——其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以交易为基础。

包括四类:A.交换,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B.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经济价值,但未得到补偿。

C.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此会使该人原有对外资产负债关系发生变化D.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2 。

.账户设置: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货物:通过海关进出口的货物,如商品;服务:又称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电影、音像收入:包括职工报酬、投资收益(银行、债券、股票利息)经常转移:如捐款、侨民汇款、战争赔款)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记录资本的流入与流出。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土地、地下矿藏等)金融账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直接投资:如直接设置分支机构、购买一定比例股票(25%)证券投资:购入股本证券和债券;其他投资:如贸易信贷、货币存款等;储备资产:货币当局的外部资产)错误与遗漏账户:人为设立的抵消账户,据IMF统计经验,其差额超过5%,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存在统计问题3.记账原理:贷方:引起本国从外国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引起本国外汇供给增加的交易。

国际金融知识点

国际金融知识点

1、掌握外汇的不同形态动态的外汇:同于国际结算,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活动。

静态的外汇:用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1.外国货币——钞票、铸币等;2.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电储蓄凭证等;4.特别提款权5.其它外汇资产2、导致一国本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一)宏观经济形势:一锅宏观经济形势如果偏离其所追求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二逐渐恶化,甚至每况愈下,则本币对外汇率下跌;繁殖,如形势好转,接近目标,则本币对外汇率上涨。

(二)宏观调控政策与利率差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表现在,意识相对的长期影响,二是短期影响。

(三)国际收支状况: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或顺差数字较前期加大,在短时间内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上涨。

(四)主要经济数字:全国采购经理指数、耐用品订单、国内生产总值、设备使用率、失业率、先导指数等。

(五)市场预期:理论工作者根据各种基本因素变化对汇率走势进行预测,这是市场预期行为,其中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

(六)重大国际国内政治事件:汇率变化对政治事件尤为敏感。

①通货膨胀率:出口?进口外资流动?高于他国则编制②国际收支状况:顺差升值,逆差贬值③利率差异(与他国相比):高则升值④经济增长:顺差、外资大量涌入则升值⑤汇率政策(有人为因素):为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为提高本币的国际地位⑥外汇投机(热钱):预计某币将升值,预计某币将贬值,⑦心理预期因素:⑧政治因素:国际压力、政权更迭、战争、某领导人的身体状况、辞职………⑨外汇干预3、★一国本币升值给该国带来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坏的影响)积极:1)有条件的降低进口产品成本,对于广大居民而言,消极进口产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可大大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国内居民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降低3)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的转型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更快适应全球一体化4)可以减轻外债负担5)本币升值对于长期顺差国来说,有利于缓和我与贸易伙伴的关系,减轻经贸纠纷,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消极:1)不利于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一方面交易中换回本币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产品价格相对提高,价格优势下降,竞争减弱,出口降低,导致企业利润减少2)失业压力加大,本币升值,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尤其劳动密集性企业,进而导致失业压力加大3)金融风险加大,本币升值,国际旅游热钱会大量涌入,容易造成市场动荡4)通胀压力加大,本币升值,外贸流入,一方面发哦只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进而引起国内其他产品价格上涨。

国际金融知识重点

国际金融知识重点

国际金融知识重点Chapter 1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中的交易1.交换: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交换有对应经济价值的项目(即可商品服务,又可金融项目)2.转移:一方提供价值但未收取对应价值;单向流动:物资捐赠&救助服务、债务豁免3.变动:移居(移民债权债务—对外债权债务)债权债务再分类(持有股票为证券投资,联合控股转变为直接投资)推论交易(国外直接投资者的收益记为直接投资一部分)国际收支主体: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间(居民:机构单位&经济领土&经济利益中心)交易者原则:凡居民单位与非居民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规定:1.计价原则:市场价格计价;商品计离岸价,运费保险记在服务项下2.记账单位为美元;签订合同中规定汇率折算/交易当日市场汇率/短期平均汇率3.时间确定:经济所有权变更原则。

权责发生制下,经济所有权变更是交易确定记录时间的核心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构成:一般分为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 对冲项目“误差与遗漏净额”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1.货物和服务:有形商品&运输、保险、通讯、旅游2.初次收入:雇员报酬、投资收益、租金3.二次收入:承接项目,平衡经常转移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1.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自然资源、契约租约和许可,品牌、报刊名称、商标、标志和域名等2.资本转移:资产转移、减免负债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净额记录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注意与证券投资收益的差别3.金融衍生品&雇员认股权4.其他投资:包括所有未包括的金融交易(货币和存款、贷款、保险技术准备金、贸易信贷、预付款、其他应收款eg:外国人支付的支票;私人部门买入外汇后对外资产的变动,存放在外国银行账户上的存款)5.储备资产误差与遗漏净额:为了抵消掉在统计过程中由于源数据和编制等原因导致的错误,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总能达到总体的水平,以该项来平衡CA+F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1.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支行为。

说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2.国际收支平衡表:⑴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市场价格原则单一货币原则⑵内容: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不同):⑴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分。

⑵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

注:①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②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差额:③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④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⑤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①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⑶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分析法:②宏观动态分析法:(开放)Y=C+I+G+X-M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经济影响:⑴原因:①季节性、偶然性原因②周期性因素:a.繁荣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顺差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逆差③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④货币因素: 货币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⑤收入因素:C、S→X、M↑I↑→X、M,资本流动⑥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动⑵影响: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Y=C+I+G+X-M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Ms↑→物价↑→利润率r↑(商品市场)流入Ms↑→r↓→I↑(货币市场)↑Ms↑→有效证券价格↑→经济过热房价↑→泡沫(资本市场)③对国际储备的影响:国际储备↑→Ms↑→扩张性国际储备↓→Ms↓→紧缩性5.国际收支理论的演变:⑴重商主义时期:大卫休默“物价,铸币流动机制”⑵一战后:弹性理论⑶二战后:吸收理论⑷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货币分析方法6.国际收支理论(一)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理论:逆差→黄金净流出→黄金供给量↓→P↓→X↑→M↓→平衡↓平衡←P↑←X↓←M↑←黄金数量↑←黄金流入←顺差(二)弹性理论:⑴弹性系数:Ed>1,富有弹性,P↓Ed=ΔQ/Q÷ΔP/P Ed<1,缺乏弹性,P↑Ed=1,单位弹性⑵贬值对后出口的影响:e↑→x↑m↓①Es不变:Ed>1→x↑Ed<1→x↓Ed=1→x②Ed不变:a. Es=0时,→x↑(E↑→P↓→Q↑→P↑收入增加时由于供给不足而导致价格上升使收入增加而非由于出口量的增加)b. Es=∞时,Ed<1,x↓Ed>1,x↑c.0<Es<∞时,贬值→Px↓→Qx↑→出口的成本↑→x↓SSQ Q Qa. b. c.③Ed、Es同时作用:Ed<1,x↓;Es越小越有利Ed>1,x↑;Es越大越有利⑶贬值对进口的影响:e↑→贬值→Pm↑→m↓①当Ems=∞时,e↑→Pm↑→m↓不利于进口②当Ems<∞时,e↑→Pm↑→m↓dx>1,无论dm=0 或dm>0,国际收支盈余总结:dx=1,dm>0 X-M↑dx<1 且∣dm+ds∣>1⑷马歇尔—勒纳条件: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为此需要满足一下几个假设前提:①其他条件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②国内外商品都具有无限供给弹性;③以国际收支均衡为初始状态。

⑸贬值的时滞消费效应—J曲线贸易平衡逆差⑹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T=Px/Pm T↓,贸易条件恶化T↑,贸易条件改善(三)吸收理论:Y=C+I+G+X-M⑴方程式:①X-M=Y-(C+I+G)②B=X-M 贸易收支③A=C+I+G 国内支出④B=Y-A (Y—收入;A—吸收)顺差:B>0;Y>A逆差:B<0;Y<A⑵调节方式:①增加收入(贬值,x↑→Y↑)②减少支出(m↓,G↓)⑶贬值的收入效应: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配置效应⑷贬值的吸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在分配效应、货币幻觉效应(四)货币分析理论:⑴方程式:Md=f(x,p,r)P=P*×EMs=D+R×EMd=MS= D+R×E (R×E=Md-D)顺差时,R>0,资本净流入逆差时,R<0,资本净流出⑵调节方法:顺差→R↑→Ms↑→r↓→资本流出→国际收支改善顺差→R↑→e↓(升值)→x↓,m↑→国际收支改善⑶调节的四大措施:①增加或减少国际储配②调整国内价格③调整汇率④实行外汇管制7.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⑴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大卫休默⑵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①浮动汇率制:顺差→e↓(升值)→x↓m↑→国际收支改善逆差→e↑(贬值)→x↑m↓→国际收支改善②固定汇率制:逆差顺差Ms↓(利率传导机制) Ms↑r↑资本流入→改善资本项目←资本流出r↓国内支出↓(价格机制)国际支出↑P↓x↑m↓→改善经常项目←x↓m↑P↑③收入机制:逆差→对外支出>对外收入→国民收入↓→m↓→改善国际收支顺差→对外支出<对外收入→国民收入↑→m↑→改善国际收支④利率机制:顺差→Ms↑→r↓→资本流出→改善国际收支逆差→Ms↓→r↑→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8.政府调节政策:⑴需求调节政策:①支出增减政策→社会总需求,总支出变动→Y↓→进出口变动→国际收支变动汇率政策②支出转移政策→社会总需求方向→补贴、关税政策直接管制(许可证等)①科技政策(技术进步、管理水平、人力资源)⑵供给调节政策: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③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⑶资金融通政策:官方储蓄的使用和国际信贷的便利性⑷各种政策的所措施第三章1.外汇:⑴狭义:外国货币或以外币表示的能用来清偿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⑵广义:一切用来结算国际收支的债权2.成为外汇的条件:自由兑换、普遍接受性、可偿性3.按外汇的可兑换程度分为:自由外汇、非自由外汇、记账外汇4.外汇的具体形式:外汇支付凭证、外币存款凭证、外币有价证券、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市场5.汇率:用一种货币来表示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6.汇率标价法:⑴直接标价法:标准货币(基准货币):外国货币标价货币:本币e↑→外币升值,本币贬值e↓→外币贬值,本币升值⑵间接标价法: e↑→外币贬值,本币升值e↓→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注:英、美系用间接标价法7.汇率的种类:⑴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为:买入价、卖出价、中间价⑵按汇率制度制定方式不同分为:基本汇率、套算汇率①∵1USD=5.72CNY,1GBP=1.7816USD∴1GBP=5.72×1.7816=10.1908CNY②∵1USD=5.7200~5.7205CNY;1GBP=1.7816~1.7823USD∴1GBP=(5.7200×1.7816)~(5.7205×1.7823)CNY=10.1908~10.2135CNY规律:两种货币的标价法不同时,应将分隔符左右两边相应数字同边相乘③纽约市场:∵1USD=1.7720CAD;1USD=1.5182SFr∴1CAD=1.5182÷1.7720=0.8568SFr④纽约市场:∵1USD=1.7720~1.7823CAD1USD=1.5182~1.5200SFr∴1USD=1.52182÷1.7823~1,5200÷1.7720SFr=0.8518~0.8578SFr⑶按外汇交割时期不同分为:即期汇率、远期汇率直接报价:3个月、6个月掉期报价:升水、贴水、平价直接标价法:升水用加法,贴水用减法间接标价法:升水用减法,贴水用加法注:点为0.0001,万分之一①直接(巴黎)∵即期1USD=5.1000FRF,3个月美元升水500点,6个月贴水450点∴e↑外币升值,本币贬值;e↓外币贬值,本币升值3个月:1USD=5.1000+0.0500=5.15FRF6个月:1USD=5.1000+0.0450=5.055FRF②间接(伦敦)∵即期1GBP=1.55USD1个月美元升水400点;3个月美元贴水400点∴e↑本币升值,外币贬值;e↓本币贬值,外币升值1个月:1GBP=1.55-0.03=1.52USD3个月:1GBP=1.55+0.04=1.59USD③直接(香港)∵即期1USD=7.7800~7.7800HKD1个月美元升水30~50;3个月美元贴水45~20∴1个月1USD=7.7800+0.003~7.8000+0.005HKD=7.7830~7.8050HKD3个月1USD=7.7800-0.0045~7.7800-0.002HKD=7.7755~7.7980HKD④间接(纽约)∵即期1USD=7.2220~7.2240HKD6个月HKD升水200~140;9个月HKD贴水100~150∴6个月1USD=7.2220-0.02~7.2240-0.014HKD=7.2020~7.2100HKD9个月1USD=7.2220+0.01~7.2240+0.015HKD=7.2320~7.2390HKD直接:小数~大数(升水)+ 间接小数~大数(贴水)+ 大数~小数(贴水)- 大数~小数(升水)-8.汇率的升值或贬值:⑴直接标价法:①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②外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⑵间接标价法:①本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②外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9.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⑴国际收支:顺差→外汇收入>支出→外汇供给>需求→本币升值,外币贬值逆差→外汇收入<支出→外汇供给>需求→本币贬值,外币升值⑵相对通胀率:相对通胀率较高,国家货币的价值持续下降,货币趋于贬值相对通胀率较低,国家货币的价值持续上升,货币趋于升值⑶相对利率:r↑本币升值;r↓本币贬值⑷总供给与总需求:D>S本币贬值(支出>收入);D<S本币升值⑸心里预期:羊群效应⑹财政赤字:增发货币→Ms↑,P↑→本币贬值⑺国际储备10.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以贬值为例⑴汇率变化与货币收支①进出口: 贬值→Px↓Pm↑→x↑m↓→贸易收支改善升值→Px↑Pm↓→x↓m↑→贸易收支恶化a.进出口需求弹性②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三个条件:b.国内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c.闲置资源③外汇倾销:汇率战④贬值与国际贸易条件⑵汇率变化与物价水平:①贸易商品:P↑a.I类,转为出口的商品S↓D→P↑②非贸易商品:b.II类,进口替代品D↑→P↑c.III类,以进口作原材料的加工商品P↑d.IV类,不能流出国外的商品P↑a.货币工资机制,生活成本↑→工资↑③物价上涨的机制:b.生产成本机制c.货币供应机制,Ms↑d.收入机制⑶贬值与资金外逃和货币替代:①货币替代: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的替代本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