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合集下载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今年的历史试卷和往年的试卷大不相同,多了30分的填空题。

整份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

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非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5个填空题,三个材料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基本史实的把握和利用基础分析现实的能力、整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刚拿到试卷感到很熟悉,但仔细做起来又感到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不好做。

选择题和填空题重基础;非选择题引领学生整合知识,回答现实问题。

一、试题分析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

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但是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也很难直接得出答案。

这几年试题的确灵活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如第1、第15小题,填空题共计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历史知识的整合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如第17小题。

材料新,出的习题紧扣现实分析历史现象,引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总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导向性强。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选择题方面1、4、15、小题失分多,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累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第4小题失分原因是学生知识点记忆混淆,知识点相互干扰,出现判断失误,学生所得分数看总体较好。

非选择题方面错别字多,影响得分。

16题填空题学生答的不好,主要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好。

这5个题均是书上的原句,抠出了重要部分进行检测,但学生基本是大致意思的掌握,很难答对,答准确,失分比较严重。

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

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

”你认为()A.林肯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否决B.林肯的做法是独裁,违背三权分立原则C.违背宪法,林肯宣布的结果无效D.符合法律规定,法案最终将得以落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有行政权,是政府首脑,因此在内阁会议有行政决定权。

这不涉及三权分立,因此选D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总统2.“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下列对“旧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旧制度”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B.“旧制度”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C.“旧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D.1832年,“旧制度”中少数贵族掌权局面改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结合所学知识,“旧制度”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错误,应是确立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选B。

ACD都符合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3.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最终地位是 ( )①国家元首②立法机关的一部分③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④国教世俗领袖⑤英联邦元首⑥统而不治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 D.④⑤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最终地位。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松滋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0×2=60分)1.“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该材料反映的作者观点是A.开展思想启蒙至关重要 B.实行维新变法迫在眉睫C.甲午战败促进民族觉醒 D.推翻满清统治条件成熟2.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

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3.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

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4.“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

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5.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

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6.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6月第二次轮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6月第二次轮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俏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极统冶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l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冶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冶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5.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6.“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

……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

”这段话表明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北)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8.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松滋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科)试题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若存在两项使得,则的最小值为( )A.B.C. D. 不存在2.函数122()log 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3.[2014·太原模拟]函数y =(12)x 2+2x -1的值域是( ) A.(-∞,4) B.(0,+∞)C.(0,4]D.[4,+∞)4.βα,都是锐角,且5sin 13α=,()4cos 5αβ+=-,求βsin 的值. 5.已知集合}11|{<≤-=x x A ,}0|{2≤-=x x x B ,则B A 等于( )A .}10|{<≤x xB .}10|{≤<x xC .}10|{<<x xD .}10|{≤≤x x6.]要得到函数y =cos2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2x 的图象沿x 轴( )A.向右平移4π个单位 B.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C.向右平移8π个单位 D.向左平移8π个单位 7.如果log 8log 80a b >>,那么a 、b 间的关系是()A .01a b <<<B .1a b <<C .01b a <<<D .1b a <<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事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9.若函数()312f x ax a =+-在区间)1,1(-上存在一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1>aB .51>a 或1-<aC .511<<-a D .1-<a 10.若集合{|02},{|11}A y y B x x =≤<=-<<,则R ()A C B = ( )A .{|01}x x ≤≤B .{|12}x x ≤<C .{|10}x x -<≤D .{|01}x x ≤<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对而不全均不得分.)11.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428a a -=,3526a a +=,记2n n S T n=,如果存在正整数M ,使得对一切正整数n ,n T M ≤都成立,则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12.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βα,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填写正确命题的序号)①n m n m //,,,//则βαβα⊂⊂;②若βαββαα//,//,//,,则且n m n m ⊂⊂; ③βαβα⊥⊂⊥m m 则若,,;④ααββα//,,,m m m 则若⊄⊥⊥13.集合{}2340,A x ax x x R =--=∈,若A 中至多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_______ 14.把直线133+-=x y 绕点(1,1)顺时针旋转,使它与圆0222=-+x y x 相切,则直线转动的最小正角是 。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地中海方面: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

(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

(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

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

”——朱贵生王振德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

二、连线题1.材料一《旧金山对日和约》于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操纵下以美、英、法等四十八个国家为一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片面单独对日缔结的和约(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在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根据360百科整理材料二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

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散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演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儒家思想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2.《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D.关注现实3.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5.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自然规律6.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

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

”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A.启蒙运动陆王心学B.文艺复兴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宋明理学D.文艺复兴汉代儒学7.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篇1见到了学生的成绩,虽然在年级对比上还说得过去但这显然不是重点,相对的良好掩盖不住绝对的问题,并且看上去“问题”还很是不小。

首先,班级及格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如此低的及格率即使是年级评比靠前也显得毫无意义,只能说明年级整体的水平欠佳。

再者,低分人数较多,不乏成绩还未突破两位数的同学,这真的有些难以想象,知识的漏洞该有多大?想来着实堪忧。

再者,要数答卷上凸显出来的问题了。

简单翻了翻试卷,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点:其一,没读懂问题。

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离题万里,还没搞懂问题实质所在或是仅凭第一感觉就挥笔作答当是症结所在。

其二,没有把握答题技巧。

历史作为文科类学科,论述题的给分必然是依据得分点给分,而大多数学生尚没有这这种答题的概念,难免长篇大论却又与得分点擦肩,或是不分层次将答案“揉作一团”。

当然,问题的出现实际是考试的最大意义,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一剂药应下在基础知识薄弱上。

双基尚且不牢无异于体质虚弱,要得强健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要着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和巩固,这说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毕竟细碎的知识不易记住又容易忘却。

要让学生重回课本,我也该为其做适宜的知识点归纳,同时要在平时注重相关练习尤其是注意落实课后练习册的完成。

第二剂药当开在读题与答题上,体质加强之后接着要做的就是适当锻炼强健体魄了,读题与答题技巧的把握就是加强“锻炼”的过程。

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明晰出题人想要得到的东西。

再者,应该使学生逐步形成按点答题的习惯,做到读过问题立马清楚题干问了几个问题,答题的要点在哪里,并能分条列出答案。

这个目的的达成有赖于知识的储备,还取决于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更要在实际练习中经过指导去体会。

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距离往往是“望山跑死马”的,我们自身多数时候都是“知易行难”更何况是要去指导学生行动。

因此,只能是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全面的准备,这个准备就包括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去采取更深入的调整与应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

”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

从材料可知,所谓的“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到隋之间的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控制;但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实行了科举制,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地位,同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与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出现了“逆转”。

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2.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情境看,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说明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宗法制3.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反映了雅典的公职人员受到监督,从而保证了直接民主的实现,D符合题意。

A项材料未体现;B项与史实不符; C项不符合史实。

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制的特点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是仍以保护贵族的利益为主,贵族依旧保持着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排除A;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常理;“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表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的作用5.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为切入点,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排除A 项;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C、D两项。

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制6.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

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所以选择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7.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可知封建政府的直接目的是增加人口,联系唐朝的赋税制度,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人口的增长,提高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8.俾斯麦说“德国宪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A.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严厉制约B.德国实行了联邦制C.德国设立了责任内阁D.议会拥有立法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重点是德国宪法借鉴了美国的制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一点和美国是一样的。

所以本题选B。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9.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

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A.《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B.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C.“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D.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初期通过的君主立宪制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所以B项正确。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10.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B.选民资格的确立C.大法官的终身制 D.三权分立的建构原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产生,与三权分立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选民资格的确立,有财产、性别等限制,体现出1787年的局限性,与三权分立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大法官的终身制,是为了保障司法独立,三权分立思想,故C项错误;国家权力的运行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故D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11.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

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

这一变化()A.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导致“民日贫,财日匮”困窘局面C.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D.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古代盐的买卖发展演变,有政府严格控制,到商人可以自由买卖,说明政府对盐的买卖的控制逐渐放松,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发展概况12.据考证,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白银成为主流货币B.铜钱取代铁钱C.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D.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材料反映的是公元996——1005年,成都地区的现象,这恰好是北宋初期,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13.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1921年停止实施,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与1924年被废除,时间不符,故B不正确;结合材料所提示的时代背景分析威尔斯态度的变化原因,1934年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呈现出一片萧条,与之相对比苏联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故C正确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斯大林模式·西方经济危机与苏联建设的比较14.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

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与禁止外国优质纺织商品在本国销售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封存仓库”体现出英国实施防止外来优质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减轻国内纺织商品的竞争压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说明英国政府还是允许外国普通商品流入,不符合“闭关锁国”的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33年飞梭的发明,所以材料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