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1-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长春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第Ⅰ卷选择题(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速度B.加速度C.力D.位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秒与前2秒均是时间间隔,在数值上都为2秒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都是矢量C.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则物体的速度也不断减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课本放在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课本对桌子的压力是因为桌子的形变产生的B.课本对桌子的压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B.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5.下图中给出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正确的是(各接触面均粗糙):团结·勤奋·求实·创新6.如图所示,甲图为某质点的x ﹣t 图象,乙图为某质点的v ﹣t 图象,下列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 .0~2s 内,甲图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 .2~3s 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静止不动C .3~5s 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5m/s 2D .0~5s 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10m ,乙图质点的位移为100m7.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5s 后落回到抛出点,g 取10m/s 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则A .小球在第1秒内平均速度为10m/sB .小球在第2秒内位移为10mC .小球在第3秒内路程为0D .小球在第4秒内位移为10m8.如图所示,容器里盛满水,水中放入铁球P 和木球Q ,它们用细线分别系于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当容器静止时,细线均处于竖直方向,现使容器以一定的加速度a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P 、Q 两球所处位置正确的是9.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平稳落月,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错选或不选得0分,漏选得2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
B.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可将其看成质点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时间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D.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所以惯性越大
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就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0
D.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可能很小
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
B.所受合力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很大
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D.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4.(4分)唐代诗人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

不计空气阻力,以三尺为1m,可估算出水落到地面的速度为()
A.141m/s B.100m/s C.200m/s D.1000m/s 5.(4分)如图所示,力F把一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有关力的相互关系

叙述正确的是(
A.作用力F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由于墙壁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第1页共18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1.2022年前后,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计划。

空间站由核心舱、实验舱等构成,其中核心舱轴向长度为16.6m有3个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关于本材料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货运飞船与核心舱对接时可看成质点B. 空间站在太空“漂浮”时没有惯性C. 货运飞船与核心舱对接时,以地球为参考系它是静止的D. “16.6m”中,“m”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下列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速度大,速度变化就大B. 速度变化率大表示速度变化快C. 速度是矢量,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3.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米跳板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A. 先有F1,后有F2B. F1和运动员所受重力一定大小相等C. 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因人离开跳板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F2大于F14.如图所示的s−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曲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s−t图象中,t1时刻v1>v2C. 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假期做家务时,质量为m的拖把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已知拖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推力F的水平分力大小为FcosθB. 拖把对地面的压力比自身重力小C. 拖把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小于μmgD. 拖把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μmg6.2020年11月10日8时,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研发的“奋斗者”号成功下潜马里亚纳大海沟底部,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假设“奋斗者”某次任务中从海底竖直上浮,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从“奋斗者”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已知其上浮到海面时,速度恰好减为零,所用的时间为t,则“奋斗者”在t0(t0<t)时刻与海平面间的距离为( )A. vt2B. vt0(1−t02t) C. vt022tD. v(t−t0)22t7.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轻质细线L1和轻弹簧L3分别系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甲和乙,L1、L3的上端都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都为θ,中间连接小球的轻质细线L2水平拉直,两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60分)1.(4分)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解答】解:A、物体具有加速度,可能为加速运动,也可能为减速运动,故A错误。

B、物体的速度为0,加速不一定为0,如机车启运动瞬间,故B错误。

C、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故C正确。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若为加速运动,则速度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了,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的“冲淡”重力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牛顿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D.爱因斯坦先提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的观点【解答】解:A、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运动时间,并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故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的产物,不是实验定律,故C错误。

D、牛顿先提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的观点,故D错误。

故选:A。

3.(4分)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C.如果既有弹力,又有摩擦力,则两者方向平行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解答】解:A、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弹力,比如:仅仅接触,而没发弹性形变,而有弹力也不一定有摩擦力,因为物体之间不一定粗糙,也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A错误;B、有摩擦力物体之间一定有挤压,因此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C、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故二者不可能平行,故C错误;D、静摩擦力大小与物体之间弹力无关,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成正比,故D错误。

2020-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 C 未落地, B 未撞到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B.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5N C.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2.5 m/s2 D.细绳的拉力大小等于 10N
三、实验题(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15.( 2.00 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述哪些方法可减少
20.( 12.00 分)长为 L=1.5m 的长木板 B 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 A 以某一
初速度 v0 从木板 B 的左端滑上长木板 B,直到 A、B 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 A、B
的速度为 v=0.4m/s,然后 A、B 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 s=8.0cm 后停下.若
小物块 A 可视为质点, 它与长木板 B 的质量相同,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0.25,

A.牛、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B.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形变引起的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10.( 4.00 分)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方向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这四辆车均从静止开始运动
6.( 4.00 分)如图所示,人通过跨在光滑滑轮上的细绳拉一物体静止。当人向后 跨了一步后, 人与重物再次保持静止状态, 关于跨步以后各力的大小变化正确的 说法是(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7.(4.00 分)气球上系一重物,以 20 m/s 的速度自地面匀速上升。当上升到离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物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 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答案A解析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关。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所以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正反面了,故C错误;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2。

由加速度的公式ΔΔvat可知A. 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Δv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C. 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反D. ΔΔvt叫做速度的变化率,也即加速度答案D解析由公式ΔΔv a t=可知,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关系,故AB 错误;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故C错误;由公式ΔΔv a t =可知,ΔΔv t 叫做速率的变化率,也即加速度;故D 正确;故选D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 内与第2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x x ,在走完第1 m 时与走完第2 m 时的速度之比为12:v v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2:1:3x x =,12:1:2v v =B. 12:1:3x x =,12:v v =C. 12:1:4x x =,12:1:2v v =D . 12:1:4x x =,12:1:v v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考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变化关系,代入基本公式便可求得。

吉林省长春市市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市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市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参考答案:BC2. 将一小球从高处水平抛出,最初2s内小球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根据上述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g取10m/s2)A. 小球的质量B. 最初2s内重力对小球做的功C. 小球抛出时离地面的高度D. 小球抛出时的重力势能参考答案:CD【详解】A. 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0,则2s末的速度为:根据图象可知:小球的初动能为:2s末的动能为:解得:则小球的质量能确定,故A不符合题意。

B.2s内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为:故最初2s内重力对小球做功为:W G=mgh=0.125×10×20J=25J则最初2s内重力对小球做的功能确定,故B不符合题意;CD.根据已知条件只能求出2s内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为20m,而不能求出小球抛出时的高度,则小球抛出时离地面的高度与小球抛出时的重力势能不能确定,故CD符合题意。

3. .物体克服重力做5 J的功,则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A.5 JB.-5 JC.0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4. (单选)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B.库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D.牛顿发现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参考答案:C5. 观察图一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0的斜面从底端以初速度3m/s沿斜面向上滑去,滑至最高点后又返回,返回到底端时速度是1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物体上滑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m;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为_________,上升过程产生的内能为__________J;返回低端瞬间的热功率为____________W。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省实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省实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省实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将一小球自圆弧形轨道水平直径左端点水平抛出,圆弧半径为R,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不可能到达水平直径右端点NB.适当调节初速度大小,可能使小球垂直撞在轨道面上C.若要小球恰好落在轨道面最低点M,初速速为D. 适当调节初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小球撞在轨道面上距最低点M高度相同的两处参考答案:AC2. (多选)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参考答案:AB3. 狗拉着雪橇在水平冰面上沿着圆弧形的道路匀速行驶,下图为四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示意图(O为圆心),其中正确的是(D)参考答案:C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转动B.“日心说”比“地心说”对行星的描述要简单,且能解决很多“地心说”无法解释的现象C. 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偏离根据万有引力计算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参考答案:ABD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指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所做的运动。

B、合速度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速度的大小。

C、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D、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

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的拉力大小为,bc绳的拉力大小为。

参考答案:7.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高为a,宽为b,放在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上,长方体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倾角θ从零逐渐增大,当,μ______时,长方体先发生滑动;而当μ______时,则长方体先发生倾倒.参考答案:,>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交流电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并测得OA=2.80cm,DE=9.10c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6试题解析:由于DE-OA=4a△t2,故加速度a=≈1.6m/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N F N F N F N
B
A F f F f F f F f
G G G G
(A ) (B ) (C )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1-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滑雪运动员以20m /s 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m 。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 /s 2。

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 ,所用时间为t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x=16m ,t=0.50s B .x=16m ,t=0.80s C .x=20m ,t=0.50s D .x=20m ,t=0.80s
2.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动,使风总从图示方向吹向小球P .P 是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刚性金属丝下端,能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 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F =mg sin θ
B .F =mg cos θ
C .F =mg tan θ
D .F =mg /cos θ
3.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做减速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 上表面水平。

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 受力的示意图为( )
4.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 。

汽车运动的v-t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m/s 2 B. 2m/s 6 C. 2m/s 5 D. 2m/s 4
5.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N ,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 ,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t /s
v /m∙s -1
10
(g取10 m/s2):()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
6.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 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
爬,如图3-7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
最大加速度为(g取10 m/s2)( )
A.25 m/s2B.5 m/s2 C.10 m/s2D.15 m/s2
7.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1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a点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
离L=2.5 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取10 m/s2)( )
A. 5 s B.(6-1) s C.3 s D.2.5 s
8.在水平面上放着两个质量分别为2 kg和3 kg的小铁块m和M,它们之间用一根自由长度
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相连,铁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铁块M受到一大小为20 N的恒定水平外力F,两个铁块一起向右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这时两铁块之间弹簧的长度应为(重力加
速度g取10 m/s2)( )
A.12 cm
B.13 cm
C.15 cm
D.18 cm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24分,选不全的得3分)
9.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
的悬线烧断的瞬间()
A.A的加速度等于3g
B.A的加速度等于g
C.B的加速度为零
D.B的加速度为g
10.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

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

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先失重后超重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8所示 .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 .t 2时刻Ⅰ物体在Ⅱ物体前方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v 1+v 2
2
12.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 ,直至悬挂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

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D.②④⑤
(2)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
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4)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F=________m/s,小车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_ m/s2.
四、计算题(共32分)
14.(10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动。

10s末撤去拉力。

该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求: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m/s2)
15.(10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29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g =10
m/s 2

16.(12分)如下图,质量M kg =8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 。

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 时,在小车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定小车足够长,试求: (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
(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t s 030=.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g 取102
m s /)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C A C B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9 10 11 12
AC BCD BC BD
三、实验题
13、(1)B (2)C (3)B (4)0.72 0.80 (4)10或9.8
四、计算题
14、F=6N μ=0.05
15、t=3s
16、(1)t=2s (2)x=8.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