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古代汉语 试卷3

合集下载

最新古代汉语历年试题3

最新古代汉语历年试题3

最新古代汉语历年试题3古代汉语历年试题3古代汉语历年试题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作为规范文字。

这种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秦隶D.古文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通假字的是(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

C.八月剥棗,十月穫稻。

D.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3.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形符均占据一角的一组是( )A.锦、穎、旌、哉B.裁、疆、佞、務C.脩、旗、雖、勝D.徒、都、賴、辫4.“癸酉,師陳于鞌”,“陣”是“陳”的( )A.古字B.今字C.异体字D.简体字5.狭义的异体字是指( )A.读音相同、意义大部分相同、形体一部分相同的字B.意义、形体不同,读音相同的字C.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形体不同的字D.读音相同,形体、意义均完全不同的字6.“衷”、“裹”、“哀”三字的结构类型均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7.下列各组字中全部为象形字的一组是( )A.月、刃、屰、牛B.及、夕、人、車C.皿、貝、女、犬D.行、燕、大、上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日下伐牧B.口虎取梅C.止曰逐逝D.鳥末甦歪9.下列各项两组繁简字,在古汉语中都能够通用的一组是( )A.後——后蟲——虫B.禮——礼棄——弃C.僕——仆穀——谷D.餘——余薑——姜10.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文字的是( )A.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B.無令輿師陷入君地。

C.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D.距關,毋内諸侯。

1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与括号中成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不同的是( )A.于是乘其車,揭其劍。

自考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你”?A. 吾B. 尔C. 己D. 彼答案:B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B. 民风C. 诗风D. 古风答案:A3. 在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被称为什么?A. 虚词B. 助词C. 叹词D. 连词答案:A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是什么意思?A. 苗条B. 美丽C. 贤淑D. 温柔答案:C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大学答案:C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8.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儒家学者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篇?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选择老师的重要性C. 集体的力量D. 谦虚的态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答案:生当作人杰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低头思故乡13.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张九龄的《_________》。

答案:望月怀远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_》。

答案:望岳15. “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

答案:日出江花红胜火16. “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多选题】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A.辶B.行C.彳D.走E.足2.【单选题】“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3.【单选题】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4.【单选题】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多选题】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词诠B.康熙字典C.助字辨略D.经传释词E.经籍纂诂6.【单选题】“相”的本义是()A.扶助B.辅佐C.仔细看D.相貌7.【单选题】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C.水文漏从D.即字目取8.【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绝江有托于船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9.【单选题】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见字字典》B.《辞源》C.《汉语大词典》D.《词诠》10.【单选题】“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A.结构助词“的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11.【单选题】面几个部首,能够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12.【单选题】下面的古注术语中,能够用于声训的是()A.如字B.之言C.之貌D.谓之13.【单选题】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A.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B.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C.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

D.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14.【单选题】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最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最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最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之”字的用法?A. 代词B. 动词C. 介词D. 连词答案:C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答案:A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指的是什么?A. 骑马的人B. 骑兵C. 马车D. 驿站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与“破釜沉舟”意义相近?A. 背水一战B. 纸上谈兵C. 明哲保身D. 隔岸观火答案:A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不努力就不会成功C. 不学习就不会进步D. 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答案:A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茂盛的样子B. 枯萎的样子C. 凋谢的样子D. 凋零的样子答案:A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8. “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什么?A. 疑是地上霜B. 举头望明月C. 对影成三人D. 低头思故乡答案:D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什么?A. 法律规章B. 行为准则C. 几何工具D. 社会道德答案:B10. “水至清则无鱼”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至察则无徒B. 人至贱则无敌C. 人至高则无友D. 人至善则无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意指人应该在生前尽力做好事,直到生命终结。

答案:生有益于人12. “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名言,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13. “_________,白露为霜”是《诗经·蒹葭》中的名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答案:蒹葭苍苍14. “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告诫子女要淡泊明志。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3.doc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3.doc
(A)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B)少年时代就深受道教影响
(C)与杜甫结下了千古传颂的深厚友谊
(D)病逝于流放夜郎途中
26诗歌创作既有通俗坦易的一面,又有纵横不羁的奇异一面的大历诗人是【】
(A)顾况
(B)李益
(C)司空曙
(D)韦应物
27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属于【】
(A)艳情诗
(B)感伤诗
(C)悼亡诗
(D)讽喻诗
(A)《山海经》
(B)《楚辞》
(C)《淮南子》
(D)《尚书》
(E)《左传》
32东汉散文家王充提出的写作主张有【】
(A)疾虚妄而立实诚
(B)反华伪而倡实用
(C)斥模拟而贵独创
(D)排晦涩而申通俗
(E)求华美而重技巧
33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为【】
(A)傅玄
(B)张华
(C)潘岳
(D)陆机
(E)潘尼
34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
(A)因时制宜的思想
(B)因地制宜的思想
(C)因人制宜的思想
(D)因事制宜的思想
8下列关于王充《论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给予了有力的批驳
(B)对汉世以来的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给予了有力的批驳
(C)批判了东汉的神学政治
(D)全书以“崇谶纬”为宗旨
9以下有关《吴越春秋》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C)陈琳
(D)徐干
14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15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A)曹操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C.娶D.考3.面几个部首,能够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D.即休飞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 y ú;Kě hànB.Chán y ú;Kě hànC.Chán y ú;Kè hánD.Dān y ú;Kè hán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D.美家库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2.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A.其是之谓乎?B.是皆秦之罪C.是?元和四年也。

D.是以後世?13.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

自考本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本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本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连绵词的是()A. 江河B. 风雨C. 日月D. 春秋2. “之乎者也”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作为()A. 语气词B. 助词C. 连词D. 形容词3. 在古代汉语中,“鼎”通常指的是()A. 一种容器B. 一种武器C. 一种乐器D. 一种货币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意思是()A. 苗条B. 贤淑C. 美丽D. 害羞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A. 桃花的颜色B. 桃花的形态C. 桃花的香气D. 桃花的生命力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A. 法律规章B. 行为准则C. 几何工具D. 道德规范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A. 古代学生的服饰B. 古代女子的发饰C. 古代男子的佩饰D. 古代儿童的玩具9.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A. 过去的事情B. 旧的知识C. 故乡D. 老朋友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的是()A. 知识的广泛性B. 知识的深度C. 认识自己D. 学习的态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古代汉语中的“六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的________篇。

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逑”指的是________。

1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元好问的________。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__。

1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天行健”指的是________。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__篇。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D.考D.邑D.即休飞5. 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Ch d n y u; K e h anC.Ch a n y u; K e h an6. 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D.美家库7. 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A.项B.狄C.3.下面几个部首, 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B.厂C.4.下面几组汉字, 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A.D a n y u; K e h an D.D a n y u; K e h an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8. 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 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 范增数目项王。

C.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 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 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 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 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 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2. 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A. 其是之谓乎?也。

C.是?元和四年也。

13. 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A.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3(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分数:2.00)A.假借√B.轉注C.指事D.會意解析:解析: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组是( )(分数:2.00)A.子休問刃√B.臭從婆材C.月上飄圓D.彖旦編樹解析:解析:B项“臭”是会意字,从自从犬;“從”是会意字,从二人相随;“婆”是形声字,从女,波声;“材”是形声字,从木、才声。

C项“月”是象形字;“上”是指事字;“圓”是形声字,从口、员声;“飘”是形声字,从风、票声。

D项“眾.是会意字,从三人;“旦”是指事字,像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編”是形声字。

3.下列各句中,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分数:2.00)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B.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C.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同溪。

D.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解析:解析:A项“惰”通“修”。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一句是( )(分数:2.00)A.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B.張良出,要項伯。

√C.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

D.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解析:解析:“要”的本义是“求,有所依仗而要求”,这里“要”的意思是“约请”,因此用了假借义。

5.下列各组同义词,其词义差别属于感情色彩不同的一组是( )(分数:2.00)A.問一詢B.飢一餓C.恭一敬D.辱一耻√解析:解析:A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中在范围广狭方面的不同;B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中在程度轻重方面的不同;C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巾在侧重点方面的不同:6.我同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 )(分数:2.00)A.秦代小篆B.商代甲骨文√夏代的文字C.D.铭文解析:解析:商代甲骨文是我国最早形成系统的文字。

7.下列句中,“易”的意义表示“变化”的一项是( )(分数:2.00)A.逢丑父與公易位。

B.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

C.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D.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解析:解析:A项“易位”即“交换位置”;B项“易械器”即“换取械器”,都是“换”的意思;D项的“易”表示“改变”。

8.下列句中,具有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是( )(分数:2.00)A.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B.范增數目項王。

C.秦師遂東。

D.父曰:“履我。

”解析:解析:B项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用法;C项名词“束”前有能愿动词,“束”用作动词;D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履我”是“為我穿上鞋”的意思。

9.下列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分数:2.00)A.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馬聽。

B.臣實不才,又誰敢怨?√C.將虢是滅,何愛於虞。

D.夫晋,何厭之有?解析:解析:A项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宾语前的“‘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词,以突出表现动作行为对象的单一性和排他性;C项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虢”;D项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何巖”。

10.下列各项加点词,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一项是( )(分数:2.00)A.眾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B.不知戒,後必有恨。

C.雖蔬食菜羹,未嘗不飽。

D.東至於海,西至於河。

解析:解析:B项“限”表示“遗憾”,现代汉语…限”表示怨恨,程度加深;C项“菜”指“蔬菜”,中古以后“菜”已不仅指蔬菜还包括魚、肉等,词义扩大了;D项“河”指黄河,后来范围逐渐变宽。

11.下列句中,句尾语气词的疑问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分数:2.00)A.汲黯何如人哉?B.此天下之害興?天下之利興?C.上召布罵曰:“若與彭越反邪”?D.夫今之歌者其誰乎?√解析:解析:A项“哉”本身没有疑问的意味,而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B项“舆”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疑问语气比“乎”要轻的多;C项“邪”也表示探询语气,疑问语气比“乎”要轻得多。

12.下列句中,“則”为连词,有转折意味的一句是( )(分数:2.00)A.公使陽處夫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B.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C.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

√於是至則圍王離。

D.解析:解析:A项“則”有表示发现的意味,可译为“原来已经”“竟然”;B、D项“則”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关系,有假设意味,可译为“那么”“就”。

13.下列句中,含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句是( )(分数:2.00)A.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解析:解析:B项“病”,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意为“生病”;C项是“妻”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娶妻”;D项是“箕”活用作形容词,即“像簸箕一样”。

14.下列句中,“以”作为连词连接行为与结果的一句是( )(分数:2.00)A.吾必有以重報母。

B.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C.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D.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解析:解析:A项“有以”是文言固定结构,意思是“有可以用来的”;B项连词,表目的;D项连词,表递进关系。

15.下列句中,代词“是”直接做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分数:2.00)A.難鳴而食,惟命是聽。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豈不轂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D.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解析:解析:A项中的“是”复指前置宾语“命”;C项“是”复指前置宾语“不糓”和“繈先君之好”;D项中的“是”是代词,允当“人”的定语,意思是“这、此”等。

16.下列句中,含有双宾语的一句是( )(分数:2.00)A.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B.野人與之塊。

√C.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D.故天下盡以扁鵑為能生死人。

解析:解析:A项谓语动词“誅毅”旁边只有一个宾语“曹無慯”,动词和宾语是受动关系;C项谓语动词“侵”旁边只有一个宾语“蔡”,动词和宾语是受动关系;D项谓语动词“生”是由“死人”发出,不是由扁鹊发出,因此“生”表示的是“使人复生”,这一句也不含有双宾语。

17.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一句是( )(分数:2.00)A.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

√B.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

C.家人車載欲往就醫。

D.日者,荆王兼有其地。

解析:解析:B项考查的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犬罵畜仮”是“把伋当作犬马畜养”的意思。

C项考查的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卓载”是“用车载”。

D项“日”和“者”字结合在一起,表示追溯过去。

18.古音通假的前提是( )(分数:2.00)A.借字的读音与本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B.借字的意义与本字的意义必须相同或相近借字的读音与本字的意义必须有同源关系C.D.借字的字形与本字的字形必须相同或相近解析:解析:古音通假字是假字词,词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

19.使四部分类在正史中得到确立的一部书是( )(分数:2.00)A.《經籍志》√B.《漢書.藝文志》C.《四庫全書》D.《晋元帝司馬睿》解析:解析:唐太宗时期,魏征等奉召修撰《隋害》,其《絰籍志》就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使四部分类在正史中得到确立。

20.下列哪种汉字的形体是汉字进入今文字阶段的标志( )(分数:2.00)A.金文B.小篆C.楷書D.隸书√解析:解析:小篆以后,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

A项金文中形声字大量增加,是汉字构形系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C二、古文背诵题(总题数:6,分数:12.00)21.知不足,( )。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然後能自反也)解析:22.( ),以平其心。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君子食之/君子聽之)解析:23.蓋均無貧,( ),安無傾。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和热寡)解析:24.( ),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殼舆魚鳘不可朥食)解析: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六十而耳顺)解析:26.以示玉人,( ),故敢献之。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玉人以為寅也)解析:三、释词题(总题数:2,分数:20.0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分数:10.00)(1).明帝崩,起祗洹於陵上。

起:(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起:建造。

)解析:(2).寺上經函至今猶存。

函:(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函:匣子。

)解析:(3).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

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恨:后悔。

)解析:(4).詳定官得别立等自此始,遂為定制。

定制:(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定制:正规的制度。

)解析:(5).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

決:(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泱:打开缺口。

)解析: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语法作用。

(分数:10.00)(1).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之:(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