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 第三讲

合集下载

《黑骏马》赏析

《黑骏马》赏析

《黑骏马》故事梗概
哦,别了,我的草原上的百灵鸟儿,我的披着红 霞的、眸子黑黑的姑娘,我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你„„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索米娅。那个梳着羊犄角小辫 和我同骑一牛的小女孩,那个紧束着腰带朝我奔 来的少女,那个红霞中的姑娘,还有那个赶车人 泥屋里的主妇,都闪电般地从我眼前掠过,我似 乎已经从中辨出了一道轨迹,看到了一个震撼人 心的人生和人性的故事。
奇迹出现:
初春一场天昏地暗的风雪过后,一匹漆黑漆黑的 马驹子站在我们的包门外。白发额吉说,这是神送 给白音宝力格的。
《黑骏马》故事梗概
“我要给这匹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我要叫它‘ 钢嘎·哈拉’!它一定会成为一匹真正的黑骏马! 我要骑着它走遍整个草原! ” “巴帕,等你真的走遍草原以后,你会骑着 你的钢嘎·哈拉回来看我吗?” “当然!”
张承志简历
1981年毕业获民族历史语言系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 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82年发表《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 篇小说奖。 1984年发表《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
1985年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编委。
蒙古古歌《钢嘎·哈拉》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哟 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 ※ ※
向一个放羊的人打听音讯 他说,听说她运羊粪去了 朝一个牧牛的人询问消息 他说,听说她拾牛粪去了 我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呵 那长满艾可的山梁上有她的影子 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 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
“他以一个人的存在平衡了中国文坛。”
张承志代表作
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 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聋子

音乐艺术鉴赏优秀课件

音乐艺术鉴赏优秀课件

• 音乐的存在依靠的是两 个无形的基础——“声音” 和“时间”。
• 假使音乐是一幅“油 画”,声音就是这幅 “油画”所要表现的素 材,而时间则是这些声 音必须投向的“画布”。
• 音乐的声音必须通过时 间的组织,才能形成一
个特定的音乐“景象”,
音乐对时间依存关系的
客观现实,构成了音乐
艺术的一个最基本的特
线。
2021/3/29
17
• 2.音乐的雕塑—— 节奏
• 节奏是构成音乐最为 根本的基础,是音乐 中极其重要的表现手 段。曲调脱离了节奏 犹如脱离了音高一样, 是根本无法存在的。 因而节奏是音乐的支 柱,是塑造音乐的主 要因素,所以我们称 之为“音乐的雕塑”。
2021/3/29
18
• 3.音乐的组织管理者——和声 • 和声作为构成音乐最为复杂的要素,是一种人
10
• 音乐所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 (即曲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 情反映和心理体验。不论是器 乐作品还是声乐作品,音乐的 作用都是对其内容进行了感情 概括,所以情感的表现在音乐 中就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 音乐不是再现的艺术,而是典型的、表现 的艺术,就其表达情感的特点而言,音乐 则更是一种长于抒发内心情感的审美形式, 也是音乐的一个主要特征。
2021/3/29
15
(-)音乐语言的原型及生成逻辑
• 如同文学语言有自己的字、词、句、段一样, 音乐语言也有自己的乐汇、乐节、乐句、乐段。 在文学语言的叙述逻辑中,字可组词、词可组 句、句可成段,进而形成文学语言的特定形式。
• 音乐语言中的叙述逻辑与文学语言的叙述逻辑, 有着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即:乐汇可组成乐 节、乐节可组成乐句、乐句可组成乐段,进而 形成音乐语言的样式。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鉴赏导论1.1 音乐鉴赏的意义与目的介绍音乐鉴赏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音乐鉴赏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情感发展的影响1.2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等音乐基本元素的定义与作用分析一些经典乐曲中的基本元素运用1.3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探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差异1.4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听觉分析法、历史文化法、情感体验法等方法的介绍与实践第二章:古典音乐鉴赏2.1 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古典音乐的起源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2.2 古典音乐的形式与结构分析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不同形式的特点探讨古典音乐中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结构形式2.3 古典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2.4 古典音乐的鉴赏实践欣赏《四季》、《月光奏鸣曲》、《欢乐颂》等经典作品第三章:民族音乐鉴赏3.1 民族音乐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民族音乐的概念以及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中的特点3.2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分析京剧、昆曲、豫剧等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介绍二胡、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演奏特点3.3 外国民族音乐鉴赏探讨印度、非洲、拉美等地的民族音乐特点欣赏印度的拉格音乐、非洲的鼓乐、拉丁美洲的桑巴等3.4 民族音乐的鉴赏实践通过欣赏《梁祝》、《黄河大合唱》、《非洲交响曲》等作品,体验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第四章:流行音乐鉴赏4.1 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流行音乐的起源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4.2 流行音乐的形式与特点分析摇滚、爵士、R&B、嘻哈等流行音乐形式的特点探讨流行音乐中的电子乐器、节奏编配等现代元素4.3 流行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迈克尔·杰克逊、艾尔维斯·普雷斯利、麦当娜等流行音乐巨星及其作品4.4 流行音乐的鉴赏实践欣赏《Billie Jean》、《蓝色多瑙河》、《Shape of You》等经典流行作品第五章:现代音乐鉴赏5.1 现代音乐的定义与特点介绍现代音乐的概念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5.2 现代音乐的形式与风格分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形式探讨现代音乐中的创新与实验精神5.3 现代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约翰·凯奇、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乔治·克拉姆等现代音乐家及其作品5.4 现代音乐的鉴赏实践欣赏《4'33"》、《春之祭》、《黑色安息日》等现代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多样性与创新性第六章:音乐与情感6.1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探讨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影响人的情感体验分析不同音乐风格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差异6.2 情感体验法的实践通过欣赏《梁祝》、《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妈妈咪呀》等作品,体验音乐与情感的相互影响第七章:音乐与文化7.1 音乐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介绍音乐与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的关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7.2 音乐与文化鉴赏实践欣赏《黄河大合唱》、《图兰朵》、《一千零一夜》等作品,了解音乐与文化背景的关系第八章:音乐与生活8.1 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探讨音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影响分析音乐在节日、庆典、娱乐等场合的应用8.2 音乐与生活鉴赏实践欣赏《春节序曲》、《婚礼进行曲》、《迪斯科经典》等作品,感受音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九章:音乐与舞蹈9.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介绍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探讨音乐对舞蹈的伴奏和引导作用分析不同舞蹈风格与音乐类型的搭配9.2 音乐与舞蹈鉴赏实践欣赏《天鹅湖》、《阿根廷探戈》、《非洲鼓舞》等作品,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统一10.1 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探讨音乐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如歌剧、音乐剧、京剧等分析音乐如何塑造角色形象,表达剧情情感10.2 音乐与戏剧鉴赏实践欣赏《哈姆雷特》、《歌剧魅影》、《霸王别姬》等作品,领略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第十一章:音乐与电影11.1 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探讨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包括氛围营造、情感表达、剧情推进等分析电影音乐与电影类型的匹配关系11.2 电影音乐鉴赏实践欣赏《泰坦尼克号》、《狮子王》、《教父》等电影的原声带,体验音乐与电影的交融第十二章:音乐与视觉艺术12.1 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介绍音乐与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的关联,探讨音乐对视觉艺术创作的启示分析音乐与视觉艺术在展览、表演等场合的结合12.2 音乐与视觉艺术鉴赏实践欣赏《月光奏鸣曲》、《蓝色多瑙河》等作品,结合相应的绘画或雕塑作品,体验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相互映衬13.1 音乐与自然的关系探讨音乐家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与自然相融合的音乐作品分析自然声音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如鸟鸣、水声等13.2 音乐与自然鉴赏实践欣赏《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的和谐》等作品,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十四章:音乐与科技14.1 音乐与科技的关系介绍音乐与科技的融合,包括电子乐器、音乐制作软件、网络音乐等分析科技对音乐创作、表演和传播的影响14.2 音乐与科技鉴赏实践欣赏电子音乐、音乐制作软件创作的作品,了解音乐与科技的结合第十五章:音乐综合鉴赏实践15.1 综合音乐鉴赏实践的意义强调综合音乐鉴赏实践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5.2 综合音乐鉴赏实践案例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音乐创作、音乐分析等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15.3 音乐鉴赏的评价与反思对音乐鉴赏教学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成果和改进方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音乐鉴赏过程,提升自我学习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音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音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音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声音的编排和结构呈现出来。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情感和意义,通过欣赏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音乐作品欣赏的意义音乐作品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它可以带给我们情感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沉浸其中,体味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精神世界。

音乐作品还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可以通过旋律、和声和节奏来温暖我们的心灵,为我们带来愉悦和平静的情绪。

尤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欣赏音乐作品可以成为我们减压的有效方式。

此外,音乐作品欣赏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拓宽音乐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二、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1.了解音乐背景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了解它的背景和创作背景是很重要的。

可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动机,作品所属的音乐风格和时期等。

这些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仔细聆听音乐欣赏音乐作品的关键是仔细聆听。

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戴上耳机或使用高质量的音响设备,专心地聆听音乐。

注意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并尝试捕捉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分析音乐结构分析音乐结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可以注意作品的节奏模式、主题、变奏、对位以及音乐元素的使用等。

也可以分析曲式结构,如奏鸣曲、交响曲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4.对比不同版本有些音乐作品有多个版本或不同演奏者的演绎。

对比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可以让我们更细致地欣赏作品的细节和特点,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参加音乐会或演出参加音乐会或现场演出是一种极好的音乐作品欣赏方式。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的定义与特征介绍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表达情感和想象。

探讨音乐的基本特征: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结构等。

1.2 音乐的分类与体裁分析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

介绍音乐的主要体裁: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独奏、歌舞等。

1.3 音乐的基本元素讲解音符、节奏、拍子、音高、音长等基本音乐元素。

介绍调式、和声、曲式等音乐结构元素。

第二章:古典音乐鉴赏2.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概述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分析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2 古典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讲解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形式分析、风格分析、情感分析等。

示范分析几首经典古典音乐作品。

2.3 古典音乐作品的欣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关注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

第三章:民族音乐鉴赏3.1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分类和特点。

分析中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3.2 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讲解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欣赏经典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如民乐合奏、民歌等。

3.3 亚洲其他民族音乐鉴赏介绍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日本、印度、阿拉伯等。

分析其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四章:流行音乐鉴赏4.1 流行音乐概述介绍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分析流行音乐的类型:摇滚、爵士、电子、R&B等。

4.2 流行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讲解流行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分析方法。

示范分析几首典型的流行音乐作品。

4.3 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欣赏流行音乐作品:关注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

第五章:音乐与情感表达5.1 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探讨音乐如何表达情感: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和体裁的情感表达特点。

5.2 音乐的情感分析方法讲解音乐情感分析的基本方法:形式分析、风格分析、情感分析等。

音乐鉴赏——世界名曲鉴赏PPT课件

音乐鉴赏——世界名曲鉴赏PPT课件

钢琴走出主题,两支长笛以答题形式而结束全曲。
欣赏
乐曲中装饰性的风格为18世纪艺术所特有的风格,《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器乐作品中的典范, 也是管弦乐史上的里程碑。
.
21
创作风格
巴赫的音乐作品,总的来说体现了生活在十八世纪初德 国普通市民的先进思想。他的音乐具有哲理性,但其作品中 的哲理性是与抒情、写景相结合的,从而他的音乐听起来更 亲切,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巴赫一生中非常重视器乐曲,特别是古钢琴的创作。他一共写了二百二十首左右的古钢琴曲,它们至
今仍然是世界上所有的优秀钢琴家们必弹的保留节目。其中《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二卷,历来被视为
巴赫全部作品中最高水平的杰作,被推崇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圣经”。《C大调前奏曲》就是《平均律
钢琴曲集》第一集中的第一首乐曲。
.
10
主要作品
声乐曲:马太受难乐、 b小调弥撒曲、 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 塔等
钢琴曲:创意曲集、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
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等
管弦乐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共6首)、 双小提琴协奏曲
.
11
作品欣赏
【b小调弥撒曲】 弥撒曲来自于天主教的弥撒仪式,是每次仪式前都要咏唱的段落。包含5个部分:慈悲 经、信经、荣耀经、圣哉经、羔羊经,被称为“常规弥撒套曲”。历代的西方音乐家都关注这种大型声乐 曲,写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常规弥撒套曲的歌词是用拉丁语写成,而拉丁语已不再是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语 言文字,在不能理解它的内容时,弥撒曲传递给我们比较多的是一种大致的音乐氛围。巴赫《b小调弥撒 曲》的氛围特点是庄重崇高,充沛的感情表达。它的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是一部不朽的音乐巨著。这里, 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两个部分,慈悲经和圣哉经。

艺术鉴赏 课件 第二章 音乐鉴赏

艺术鉴赏  课件  第二章 音乐鉴赏

第二章 音乐鉴赏
经验为重要教学内容的弊端,而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同样是由于音乐教育对感性体验的巨大依赖所致。因此,音乐艺术的 科学发展之路如果不能认清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音乐教育的内容与教学手段恐怕只能止步于感性体验与个性经验等难以 达成共识的难题面前。 ( 一 ) 音乐感性逻辑的理性表现 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和音响的非物质化形态对于自然科学中强调实证的认识手段存在较大的研究难度,但音乐的形式结构大量 存在对立统一原则、对称平衡、黄金分割等现象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的形式结构特点在人类的感性认知与具有共性的理性 逻辑中一定存在对应的联系渠道,为此笔者提出了感性逻辑的概念。音乐的感性逻辑就是指人在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知过程中 所存在的人的主观意志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并存的特殊现象。这个认知过程在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三个 阶段由于都有人的主观性参与,因此感性逻辑也存在于音乐成型的整个过程。 ( 二 ) 音乐形式美的实证 由于感性逻辑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建立一个整体印象,因此从音乐的形式美转变为人的感性认知美,或者在人的感性认知美中所 对应的作品的形式结构特征则成为感性逻辑获得实证的重要途径。在音乐的发展逻辑中,不论是对立还是统一,倍增数列呈现 给我们的一个首要形式就是对称,由此也就引出本文所涉及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形式美。不论是音乐本体的细部分析 还是 宏观布局的整体观照,以对称平衡为代表的音乐形式美都有大量的实证存在,这些形式美的背后隐含的逻辑规律是否是音乐感 性逻辑的一种表现形式呢? 从感性逻辑层层递进的演变形式已然能看出:数理逻辑不过是其发展逻辑的一种概括形式,因
第二章 音乐鉴赏
第一节 音乐艺术概述 第二节 音乐艺术鉴赏方法 第三节 音乐艺术经典作品鉴赏
第二章 音乐鉴赏
第一节 音乐艺术概述

马勒第三交响曲赏析

马勒第三交响曲赏析

马勒第三交响曲赏析摘要:1.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创作背景2.马勒第三交响曲的音乐结构3.马勒第三交响曲的音乐特点4.马勒第三交响曲的艺术价值正文:马勒第三交响曲,全名为《马勒第三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创作的一部交响乐作品。

该作品创作于1895 年至1896 年期间,是他早期交响乐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正值马勒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同时也是他个人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在这期间,马勒离开了汉堡国家歌剧院,专注于交响乐创作,同时也开始规划自己在作曲领域的未来。

马勒第三交响曲的音乐结构分为三个乐章,分别是:1.第一乐章:缓慢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奏鸣曲式。

这个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充满了音乐的对比和冲突,体现了马勒独特的音乐风格。

2.第二乐章:间奏曲,非常缓慢的行板(Intermezzo: Adagio),主题与变奏式。

这个乐章的音乐氛围宁静祥和,与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Finale: Allegro)。

这个乐章的音乐富有活力,以多个主题的交织和对话为特点,为整部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马勒第三交响曲的音乐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主题的多样性:作品中运用了多种不同的音乐主题,这些主题在各个乐章之间相互联系、发展和对话,体现了马勒音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音乐形式的创新:马勒在第三交响曲中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将奏鸣曲式、主题与变奏式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为交响乐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音乐氛围的强烈对比:在马勒第三交响曲中,既有激昂、紧张的乐段,也有宁静、柔和的乐段,这种强烈的氛围对比使得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戏剧性。

马勒第三交响曲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不仅为马勒个人的创作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一.钢琴音乐的形式和体裁
1.钢琴伴奏
2.钢琴变奏曲
①旋律变奏曲式
②和旋变奏曲式
代表作 :巴赫 BWV988《戈德堡变奏曲》 GOLDGERE VARIA TIONS,1741--1742年。
※戈德堡是巴赫的学生,巴赫为戈德堡而作,大概有30段变奏。
A.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宏伟。
B.这部变奏曲为两层大键琴而作。
C.以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成了30段变奏。
D.这部作品属于巴赫《键盘练习曲》第四部分。
E.巴赫所定标题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后人根据其有趣的创作背景称为《戈
德堡变奏曲》。古今最伟大的变奏之一。
贝多芬《迪阿贝利变奏曲》。
巴赫BWV565《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③帕萨卡里亚(pass caglia)和恰空(CHACONNE)舞曲式。
④幻想-----变奏曲 舒曼,李斯特
⑤变奏技巧的发展。
曲例:舒曼《交响练习曲》,《狂欢节》
※ 套曲:有若干独立的小曲按照一定的构思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形式。
《狂欢节》:这21首小曲按照各自的标题含义可分为人物形象,舞曲风格,舞会场面,
生活场景以及特殊标题五种类别,1834----1835.
《交响练习曲》:创于德国19世纪1834年,共12首,为变奏曲式。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幻想曲》创于1834年,也叫《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由主题---变奏---变奏 ....等9个部分及结尾组成。

变奏一:隐隐的波动。 变奏二:轻重起伏。 变奏三:弹性十足。
变奏四:舒展歌唱。 变奏五:跳音均匀。 变奏六:生动抒情。
变奏七:响亮有力。 变奏八:活泼轻巧。 变奏九:轻松自在。
结尾:速度快活。
※叫《薄荷奶油变奏》
3.舞曲和组曲
A. 17,,18世纪舞曲的标准。
安利曼德ALLEMANDE 库兰特COURANTE 萨拉班德SARABANDE
吉格GIGUE
B.巴洛克分割最为著名的组曲
巴赫 6首 帕提塔
6首 英国组曲
6首 法国组曲
C.19,20世纪
舒曼 《蝴蝶》 《狂欢节》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拉威尔 《库普兰之墓》
4.民间和民族舞曲
A.步态舞(CAKEWALE) 进入欧洲音乐会生活的标志是1908年德彪西名作《儿童之
角》
中丑里怪步态舞。
B.杜姆卡(DUMKA)最著名:德沃夏克钢琴三重奏op.90
C.埃科塞兹(ECOSAISE)
D.凡丹格(FANDANGO)和法普克斯(FARRUCAS)
E.伏利安特(FURIANT)
F.霍塔(JOTA)著名钢琴作品——法雅的钢琴音乐。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
G.连德勒(LANDLER)

《图画展览会》:
第一幅画:《侏儒》 第六幅画:《两个犹太人》
第二幅画:《古堡》 第七幅画:《里莫日的集市》
第三幅画:《杜伊勒里宫的花园》 第八幅画:《墓穴》
第四幅画:《牛车》 第九幅画:《鸡脚上的小屋》
第五幅画:《鸟雏的舞蹈》 第十幅画:《基辅的城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