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合集下载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详解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规范是确保河道治理工程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解析河道治理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规划要求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要求是确保工程设计与整体河道治理目标相一致。

首先,在开始设计前,需要对河流的性质、水文特征、流量变化、底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

同时,还需要考虑河道治理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产资源。

二、土地利用设计规范要求充分考虑土地利用问题。

在设计之前,相关部门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河道治理工程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协调和统一。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河道治理工程对土地的影响,尽量减少土地的损失和破坏。

三、设计要求1. 河道断面设计根据河流的特征和流量变化,设计规范要求合理确定河道的断面形状和尺寸。

在设计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工具进行断面的确定,以确保河道的水力和水文要求得到满足。

2. 河床设计河床设计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设计规范要求合理确定河床的坡度、波纹度、底床材料等参数。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河床的稳定性和水流对底床的冲刷破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岸线设计岸线设计是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到河道的侵蚀和冲刷问题,合理确定岸线的形状和坡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岸线的稳定性和防护措施,以保护河道的安全。

4. 水工建筑物设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是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规范要求合理确定水工建筑物的类型、位置和形式。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水工建筑物对水流的影响和水力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五、经济效益设计规范要求充分考虑河道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

在设计前,需要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工程的投资回报和效益。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控制,确保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六、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充分考虑河道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河道治理工程是为了改善河道的水利、防洪、排涝等功能,提升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项目。

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时,施工及验收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进行论述。

一、施工标准1. 设计方案合规性校核施工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合规性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

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可行性、技术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估。

2. 施工人员资质要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和操作技能。

施工队伍要有足够的工程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对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以及工序的监控等。

4.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施工安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5. 环境保护施工期间应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包括合理利用施工水源,妥善处理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等。

二、验收标准1. 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以及施工材料的符合性等方面。

2. 功能性验收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利、防洪、排涝等功能。

因此,需要对工程的功能性进行验收,确保工程对河道水文条件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效果。

3. 安全性验收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后的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工程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对河道周边的人员和财产不会造成危害。

4. 环境影响评估工程竣工后,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包括河道水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5. 维护保养验收河道治理工程的维护保养对于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对维护保养计划进行验收,并确保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运行。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规范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规范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规范第一章总则一、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为了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此施工方案,对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进行规范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包括工程准备、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和验收等环节。

三、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做到施工日志、工艺记录、施工图纸的及时更新和备案。

3.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安全制度操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严格控制噪音、粉尘和废水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要求。

第二章施工准备一、工程前期准备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位置和范围。

2.清理施工现场,移除可能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并做好现场标识和围栏。

3.审查确认相关的施工资料和设备材料已准备齐全。

二、施工人员准备1.严格按照施工队伍组织编制计划进行施工人员的编制和分配。

2.确保施工人员都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证书,并参加安全操作培训。

三、施工设备准备1.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确保施工现场的所有设备都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四、材料准备1.对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评估和核实,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施工要求。

2.到货的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储存,并进行编号和清单备案。

第三章工程施工一、工程施工地基处理1.对施工地基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地质情况。

2.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法,如挖土加固、灌浆加固、基础处理等。

二、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土石方开挖和填方施工。

2.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坡度和坡度变化,确保施工质量。

三、工程施工水工结构1.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水工结构的施工,如围堰、护岸、梁板、涵洞等。

2.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四、工程施工绿化工程1.按照设计图纸和绿化方案要求,进行绿化工程的施工,包括种植、修剪、浇灌等。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施工技术与方法。

河道治理工程是指通过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防洪措施等工程措施的建设,从而提高河道的功能与效益,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

1.水域开挖与清淤技术: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挖掘机、吊机等施工设备进行水域开挖与清淤工作,清除淤泥、杂物等,保持水流通畅。

2.河道护坡技术:针对河道岸坡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护坡工程措施,如设置护坡砖、护坡网等,保持岸坡的稳定,防止冲刷和坍塌。

3.河道堤岸修复技术:对于受到冲刷和破坏的河道堤岸,采用修复工程措施,如加固和加高河道堤岸,修复堤岸的生态环境,增加河道的抗洪能力。

4.生态护岸技术:在河道的岸边设置生态护岸工程,如植被护岸、护岸林带等,保护河岸的生态环境,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5.水工建筑物施工技术:对于河道中存在的水工建筑物,如堤坝、闸门、挡墙等,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采用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

7.防洪工程建设技术:针对河道的防洪需求,采用相应的防洪工程建设技术,如修建防洪墙、提高堤坝、设置洪水调度设施等,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

8.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质量和安全性。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一、河道整治施工技术1.1 河道整治的目标与意义河道整治是指通过对河道进行改造和整治,以达到保护水环境、预防水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改善沿岸环境等目标。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以达到河道整治的预期效果。

1.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勘测和设计,了解河道的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

针对不同的整治目标,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保证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的供应,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组织。

1.3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河道整治施工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严密的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合理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2)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包括挖方、填方、石方的处理,以及草坪的铺设等。

(3)合理使用施工设备,如挖掘机、铲车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和调度,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4)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包括使用清水进行洗沙、冲洗工地等,同时合理利用并保护施工现场的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5)质量验收和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4 施工后的监测与维护在完成河道整治施工后,需要对整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比较整治前后的水文、水质等指标的变化,以确定整治效果。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整治后的河道进行维护,确保河道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再次出现河道退化等问题。

二、河道整治质量要求2.1 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河道整治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如砂石料的粒径分布、含泥量等要求,以保证施工后河道的稳定性和水质的改善。

2.2 施工工艺的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是河道整治的关键,需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并符合质量要求。

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 (一)

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 (一)

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一)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面临着着重的污染和破坏。

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河道综合治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条款,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以及合同技术条款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和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河道综合治理中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隔离标准。

生态隔离是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确保水体在流动过程中能够自然净化。

生态隔离标准需要考虑污染物的排放量、河道水深、河道流速等因素。

2.水质标准。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消除河道污染。

水质标准可以从化学、物理、生物三个方面考虑。

化学指标包括COD、NH3-N、NO3--N、TP等。

物理指标包括浊度、PH值、色度等。

生物指标包括微生物数量、鱼类栖息数量等。

3.工程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主要是针对工程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工程结构需要具有抗震、抗风、抗水、抗冲刷等能力。

材料需要具有抗水、耐腐蚀、安全可靠等属性。

施工工艺需要符合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所采用的技术标准。

合同技术条款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合同技术条款是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合同技术条款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设计文件。

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工程设计图纸、规范、说明书等内容。

工程设计文件应具有可读性、清晰度和有效性等特点。

2.施工单位标准。

施工单位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需要提供公司资质证书、技术人员证书、工程机械及设备的认可证书等资料。

3.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质量要求包括: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等。

另外还要求施工单位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质量,构造的可靠性等。

4.监理要求。

河道治理工程概述及特点

河道治理工程概述及特点

河道治理工程概述及特点一.工程概况1某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为新建防洪堤长16.905km,其中:高挡墙防洪堤0.831km,矮挡墙防洪堤1.234km,斜坡式防洪堤14.840km;新建分洪桥涵长485m;新建跌水工程2座;结合酒鹅桥翻板闸建跌水1座;维修布塘桥下游跌水1座;排涝闸7座及排水涵管约16座,新建桥梁3座等。

本次招标的“某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工程范围为酒鹅水闸至五显二桥段,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防洪堤,建设酒鹅翻板闸、跌水,排涝闸、排水涵管及交通桥等。

投资额约:4612万元人民币。

(一)、工程等别和标准1、工程等别:III等工程。

2、建筑物级别:主要建筑物3级;次要建筑物4级;临时建筑物5级。

3、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

4、排涝标准:工业区5年一遇,涝水不漫溢;农田10 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

(二)、主要工程项目本标段工程工程项目为:酒鹅水闸至五显二桥段,河道长7.415km,主要工程项目为:1、新建扶壁式挡墙长7.415km;2、新建防洪堤长14.42km;3、新建翻板闸1座;4、新建跌水工程2座,结合酒鹅桥翻板闸建跌水1座,维修布塘桥下游跌水1座。

5、新建排涝闸7座,排水涵管14座。

6、新建堤顶交通桥及跨河交通便桥3座。

(四)、工程目标1、本工程工期目标为:510日历天2、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二.工程特点本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工序要合理安排,确保按期完工。

本标段线路较长,前后跨度7.415公里,不便于管理。

但工程项目单一,无难点工程,可开工作面多,便于全面展开施工,点多线长、水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导流、围堰设置及排水方案)、水下部分施工在枯水期完成的合理安排、现场天然砂卵石、部分旧构筑物的条块石的利用以及编制河道施工渡汛方案等为本标段特点。

(一)水文、气象同安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90mm〜2300mm之间,全年有两个主要雨季,5〜6月为梅雨季,此段雨量占全年的39%,7〜10月为台风暴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50%。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围环境相协调。
05
UE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案例分析
某河流护岸工程的质量验收案例分析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护岸工程概况
某河流护岸工程是为了 防止水流冲刷河岸、保 护河岸稳定而进行的工 程。该工程包括护岸堤 防、岸坡加固、河道疏 浚等部分。
质量验收标准
根据《河道治理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护 岸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 主要包括护岸结构的稳 定性、防洪能力、材料
如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影响水生生物繁殖等。处理方法包括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加强生 态监测等。
水质改善工程设施维护不当
维护不当可能导致设施失效,影响水质改善效果。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设施维护管理、定期 进行设施检修等措施。
河道景植物种植技术或环境条件不适宜,可能导致绿化植物生长不良。处
3
护岸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护岸工程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不影响河道行洪和 生态功能。
河道清淤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清淤范围和深度
清淤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清淤深度应达到设计标 准。
清淤物料质量
清淤物料应符合环保要求 ,无有害物质。
清淤效果
清淤后河道应畅通,无明 显淤积物。
河道水质改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水质指标
要求。
隐蔽工程验收
03
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工程竣工后的质量验收
外观质量检查
对河道治理工程的外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 程外观良好。
功能性能测试
对河道治理工程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工 程各项功能正常。
质量评估报告
根据质量检查结果,编写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报告,总结工程质量的优 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1、《某市某镇云龙河治理工程》招标文件。

2、本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94) 《水工砼施工规范》(SDJ207—82)
《地面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8—83) 《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他洪水标准》(SL252 —20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DL /
T5100—2000)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89) 《土工试验规程》
(SDl28 —87)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 /T225—
9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l8 —96)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 —1999)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l7l 一96)
二、工程概况
建设地点:某市某镇云龙河(K1+900)〜K2+740)
主要建设内容:河道疏挖、护砌、新建人行桥等
1 、工程地质条件
某镇云龙河治理工程区位于某市北部,西北与重庆接壤,处于鄂西南褶皱山地,属构造剥蚀的高山盆地;区内山脉延伸方向与大地构造的主体方向基本一致;地面高程一般为1400 —1500m,最高峰达1850m左右,相对高差450m
区内自第三纪以来,地壳一直处于间歇性的上升过程
中,形成区内构造剥蚀、侵蚀地貌;受岩性、构造、水文气象等因素制约,岩溶、阶地、剥蚀堆积地貌相间发育;区内发育石芽、溶槽、溶洞等岩溶地貌和风化剥蚀、侵蚀形成陡崖、崩塌堆积及河流冲积堆积的阶地。

区内水系较发育,主干水系与区域构造线的方向一致,支流呈树支状,多为溪沟,沟谷狭窄,坡降大,流量小。

区内水系受到构造的限制,方向顺构造线方向延。

鄂西区内地层出露较全,下自寒武系,上至三叠〜侏罗系地层均有出露;工程区只出露三叠系嘉陵江组和大冶组地层,第四系松散堆积零星分布于地表。

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鄂西隆起带的北端;大地构造分区属扬子准地台的次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亦称八面山台褶带)。

扬子准地台的基底由早元古代地层组成,燕山运动产生强烈褶皱并伴随一系列断裂构造;但本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

区内主要构造线的方向为北东向,褶
皱发育,两翼舒缓开阔;区域内有一逆断层,断层走向为NE35,倾角50°落水洞就是在这断层上2、天然建筑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碎石、块石,通过地质勘察,河道沿线砂砾料丰富,初选堤防内基础开挖砾石料及河道中部分砾石料,不足部分可从附过的砾石料场中拉运,质量和储量满足设计要求。

3、工程布置
(1) 工程总体布置工程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创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目标,结合河道防洪治理,改善水环境。

为了美化河堤,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两岸布设耐寒草坪观赏带。

为确保绿化带达到预期的美化效果,附设固定式管灌设施,直接从河道取水。

4 、施工条件
(1) 对外交通:施工点附近均有公路相通,对外交通便利,建材运输较方便。

(2) 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主要是碎石、块石料和砂石料。

主河槽内适于建筑堤防的砂石料很少,只能少量采挖,而且从河道管理角度限制采砂。

因此,砼所需砂砾料在云龙河水道上下游及支流砂石料场中采购,石料场等地方就地开采运取。

其开挖量除部分垃圾要求外运外,其余可以全部用于挡墙砌筑。

水泥需用量很少,可在市场采购,其它材料均可在市场采集
购运。

(3) 水电供应:施工用电与当地供电所协商尽量就近接引。

工程施工用水由附近的自来水管交费取水。

(4) 施工通讯:对外通讯可利用移动电话。

(5) 施工场地:工程施工期可选择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处,作为各施工段指挥部和各建筑物临时料场、预制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