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乙肝附卡)
2018最新达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性病、乙肝、梅毒必须填报副卡)(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A诊断变更;B死亡;C填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一般采用系统生成的号码)。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首先出生日期)。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传染病报告卡(乙肝附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户籍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
传染病报告卡及艾滋病性病附卡

传染病报告卡及艾滋病性病附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是一份重要的记录表格,用于报告传染病病例。
以下是该表格的填写说明:卡片编号:填写报告单位自行编制的编号。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
对于性病/AIDS等病例,可以填写代号。
如果填写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对于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的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可以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如果出生日期不详,可以填写实足年龄,单位为岁月天。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联系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填写患者所属的地区,包括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他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等选项。
现住址:填写患者的详细住址,包括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等信息。
患者职业:填写患者的职业,包括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需注明)、不详等选项。
病例分类:填写病例分类,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等选项。
对于乙型肝炎、血吸虫病等疾病,还需填写急性或慢性。
发病日期:填写患者的发病日期,单位为年月日。
对于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
诊断日期:填写患者的诊断日期,单位为年月日。
死亡日期:如果患者已经死亡,填写死亡日期,单位为年月日。
甲类传染病:填写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等选项。
乙类传染病:填写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等选项。
传染病报告卡、性病附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 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格式:2003 年01 月01 日)年龄单位:岁、月、天* 生日不详填实足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它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现住详细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 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公共场所服务员、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海员及长途驾驶员、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 发病日期:年月日* 诊断日期:年月日时死亡日期:年月日病例分类:(1) 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HIV 感染者请选实验室诊断,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2)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丙肝、血吸虫病填写)* 填卡医生:*医生填卡日期:年月日* 疾病名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HIV )、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INI 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菌—、未痰检、仅培阳)、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恙虫病、其他。
传染病报告卡 乙肝

传染病报告卡:乙肝背景介绍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该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众多,且存在潜伏期,很多感染者无法及时察觉。
因此,及时发现并报告乙肝病例对于控制传播和预防该疾病的扩散至关重要。
报告卡撰写步骤为了准确记录和报告乙肝病例,以下是一份传染病报告卡的撰写步骤:1. 基本信息首先,填写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病例编号:每个病例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追踪和记录。
•姓名:患者的姓名。
•性别:患者的性别。
•年龄:患者的年龄。
•联系电话:患者或其紧急联系人的联系电话。
•住址:患者的居住地址。
2. 就诊信息接下来,填写患者的就诊信息,包括:•就诊日期:患者首次就诊的日期。
•就诊医院:患者所就诊的医院名称。
•就诊科室:患者就诊的科室,如肝病科、传染病科等。
•就诊医生:患者就诊的医生姓名。
3. 临床表现在这一部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病时间:患者开始出现乙肝症状的时间。
•主要症状: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其他症状: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4. 检查结果在这一部分,填写患者的检查结果,包括:•血清HBsAg检测:记录患者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血清抗-HBs检测:记录患者血清抗-HBs(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
•血清HBeAg检测:记录患者血清HBeAg(乙肝e抗原)检测结果。
•血清抗-HBe检测:记录患者血清抗-HBe(乙肝e抗体)检测结果。
•血清抗-HBc检测:记录患者血清抗-HBc(乙肝核心抗体)检测结果。
5. 处理及随访在这一部分,填写患者的处理及随访情况,包括:•治疗方案:记录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随访时间:记录患者的随访时间。
•随访结果:记录患者随访时的血清HBV-DNA、肝功能等检测结果。
•处理结果:记录患者的治疗结果,如痊愈、好转、转归不明等。
传染病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指检测发现的对利福平耐药的患者,包括利福平单耐药、耐多药和其他利福平耐药等。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归入肺结核分类统计,不再报告到“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中。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
传染病报告卡(2019年规范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A、变更诊断:B、死亡:C、填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有效证件上的姓名一致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必须填写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或幼托机构):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幼托儿童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
注意使用全称,不能简写。
工人、干部职员、教师、医务人员填写相对应的工作单位,民工填写其所在的的建筑工地或工厂。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其中14岁及以下的患儿必须填写家长联系电话。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肝、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
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因传染病死亡。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注意一张卡只填报一个病种。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前病名:用于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

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பைடு நூலகம்及以上
接触史(可多选)*: 注射毒品史、 非婚异性性接触史、 配偶/固定性伴阳性、 男男性行为史、 献血(浆)史、 输血 /血制品史、 母亲阳性、 职业暴露史、 手术史、 其他、 不详
性史*: 有、 无、 不详 最有可能感染途径*: 注射毒品、 异性传播、 同性传播、 性接触 + 注射毒品、 采血、 输血/血制品、 母婴传播、 职业暴露、 其他、 不详
样本来源*: 术前检测、 受血(制品)前检测、 性病门诊、 其他就诊者检测、 婚前检查(含涉外婚姻)、 孕产期检查、 检测咨询、 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 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 职业暴露检测、 娱乐场所人员体检、 有偿供血(浆)人员 检测、
无偿献血人员检测、 出入境人员体检、 新兵体检、 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 妇教所/女劳收教人员检测、 其他羁押 人员体检、 专题调查、 其他
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时间:
年 月、 不详
本次 ALT:
U/L
抗-HBc IgM 1:1000 检测结果: 阴性、 阳性、 未测
肝穿检测结果: 急性病变、 慢性病变、 未测
恢复期血清 HBsAg 阴转,抗 HBs 阳转: 是、 否、 未测
备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传 染 病 报 告 卡(附卡)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传 染 病 报 告 卡(附卡)
艾滋病、 HIV 感染者、 淋病、梅毒( Ⅰ期、 Ⅱ期、 Ⅲ期、 胎传、 隐性)
姓名*: 身份证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
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户籍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