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课练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课练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江苏省江阴市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课练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江阴市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课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江阴市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课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右图是现在我国一些城市在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

据此回答1~2题。

1.该图片最有可能拍摄于()A.北京B.重庆C.成都D.呼和浩特2.关于“风光路灯”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节能环保B.电能转化率高C.利用时受地域限制D.利用可再生能源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3~4题。

3.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4.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 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 2011年或2012 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5~6题。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 )A. 维持地表温度B. 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C。

产生潮汐现象 D。

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6.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单选题2016年3月9日,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迎来了一场日食.其中东南亚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全食带从印度洋北部开始,经过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部分岛屿,在太平洋东北部结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

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A。

光球、黑子 B.日冕、耀斑 C.色球、太阳风 D.色球、耀斑2。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列3—4题。

3.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4。

下列城市中,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的是A。

西宁B。

重庆C。

哈尔滨D。

海口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回答下列5—6题5.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必修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区分太阳活动的类型。

4.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等。

思考光照和热量有什么区别?答案光照用年太阳辐射总量来衡量,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

热量用积温来衡量,一般与纬度、海拔等因素有关。

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拉萨享有“日光城”的美誉,但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2)类型及分布:(3)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4)周期:约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判断1.太阳黑子是黑色的。

( × )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

( √ )探究点一太阳辐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了解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状况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

(1)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原因是什么?(2)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原因是什么?答案(1)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污染轻,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

(2)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知识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教学设计14: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设计14: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思想】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分析】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这其实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是以太阳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与以往的教材不同的是,新课标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太阳活动的原理及太阳的内部结构等不作具体的要求,甚至可以不涉及。

但必须把重点放在其对人类的影响上。

为了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必须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以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观和科学的态度。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地理技能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有待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第一章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因此教学过程中会配合使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

【教法设计】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讨论、分组发言、扮演角色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1.读图分析法:读图方法的掌握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1~2题。

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赤道地区大约是极地地区的( )A.2倍多B.1/2C.相当D.10%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解析:第1题,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道是13左右,极地是6左右。

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所以太阳辐射比海南岛强;两极地区太阳高度小,所以太阳辐射弱;四川盆地因多云雾,所以太阳辐射弱;而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所以辐射强。

答案: 1.A 2.B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4.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第3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

第4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塔顶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

答案: 3.A 4.C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5~6题。

5.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A.赤道B.北纬20°C.北纬40° D.北纬60°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纬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及图示,赤道地区有效总辐射量与可能总辐射量的差值最大,说明云的减弱作用最强,云量最多。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书本插图和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论述太阳系的概括。

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下面请大家看教材P8的四幅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师: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虽然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即太阳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板书)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投影照片)(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等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2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大气层的分层。

3、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动的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主要成分是、(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能是维持,促进地球上的、、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但太阳辐射有差异。

(3)太阳辐射能是人们、所用的能源。

(4)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

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的状况(1)太阳能丰富区:高原,高原西侧,其次等地。

(2)太阳能贫乏区:盆地,,一带。

5、影响我国年太阳能分布不均的因素(1)与地形、地势有关(2)与降水量多少有关6、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层、层、层7、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光球层—— (其多少和大小是的标志)色球层—— (是太阳活动显示)黑子和耀斑周期都是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①有的地方降水量与黑子数成相关,也有的地方呈相关;对于一个地方一段时期可能是负相关,而另一段时期又成相关。

②降水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与黑子变化的周期一致,都为年。

(2)对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通讯。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合作探究读“太阳黑子周期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两个观测站都观测到太阳黑子活动与降水量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两个观测站的结果有什么不同?(2)2000~2003年又是一个太阳活动剧烈时期,医学专家提醒人们其间在室外不宜晒过多的太阳(尤其是正午),原因何在?四、反馈测试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7_2018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1

2017_2018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1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2)太阳辐射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 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 安全。 (3)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在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 的极光。
[问题探索] 1.太阳的能量从何而来?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从材料中 可知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基于阴晴状况影响到 达地表的太阳能的多少,因此影响交通信号灯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阴晴状况。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四城市中, 拉萨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晴天多,是我国太阳辐射分布 最多、受阴晴影响最小的地区,在这里大量设置以太阳能为能源的 交通信号灯的效果最好。
要点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及其特征
形式 太阳外部圈层
现象
本质
黑子
光球层
黑斑点
高速旋转的气体旋 涡
耀斑 日珥
色球层
亮斑块 红色火焰
地球上的射电爆发 和高能粒子喷发
太阳风 日冕层
飞向宇宙间的带电粒子流
图示太阳大气分层及太阳活动形式如下: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成的不
利影响
自然灾 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
降到最 低程度
特别提醒 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往往具有同步性, 所以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往往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大气层 A 为___光__球___层,B 为__色__球____层,C 为__日__冕____ 层,其中_____A___层(填字母)最亮,____B____层(填字母)和____C____ 层(填字母)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其中 B 层常见的太阳活动为 __耀__斑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1~2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 )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黑子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答案:1.D 2.A
解析:黑气是指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并不是因为黑,而是该区域的温度较周围低而显得黑。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

据此回答3~4题。

3.太阳( )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太阳系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由卫星和行星组成;太阳与地球最近时是一月初,正值北半球冬季。

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第4题,黑子的发生周期为11年,而非每11年出现一次;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活动增强,会导致地球上气候发生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

在地球上,能见到极光的地区一般只有高纬度区。

下图是“a、b、c三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

据图回答5~6题。

5.b、c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 D.极点附近
6.a地可能位于( )
A.冰岛 B.阿根廷
C.美国 D.新加坡
答案:5.D 6.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差异。

a地有两次辐射量最大值,说明处
于回归线之间,而且值较大,所以为赤道附近;b、c太阳辐射量为0的时间段大约为半年,应为极点附近。

这次太阳风暴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强磁暴。

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完成7~9题。

7.只有在日全食或特殊仪器才能看到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乙 D.乙、丁
8.除美国外,下列国家组合在一年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9.下列现象是由磁暴产生的是( )
A.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B.极光
C.气候异常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7.D 8.B 9.D
解析:第7题,图中的甲为光球,乙为色球,丁为日冕。

第8题,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高纬度地区的加拿大、挪威等可能欣赏到极光。

第9题,磁暴现象是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而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10~11题。

10.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答案:C
解析:太阳活动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11.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耀斑频繁爆发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答案:A
解析:耀斑和黑子都具有约11年的周期,当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相应增多、增强;两极不可能同时出现极光现象;黑子活动与全球各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但不一定呈正相关;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从而产生磁暴现象,因而B、C、D的表述都不
正确。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读上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强年要大于太阳活动弱年
C.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白天,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
13.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答案:12.D 13.B
解析:第12题,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在200~300 km之间,夜间在300~400 km之间,很明显夜间高于白天,A项错。

在夜间,300 km以下地区太阳活动强年和弱年的浓度相同,B项错。

在100~200 km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白天随高度上升而增大,夜间则随高度上升而减小,C项错。

第13题,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爆发,会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二、综合题
14.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0(kcal·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原因。

(4)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原因。

答案:(1)东部受纬度的影响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呈南北走向。

(2)图略。

(3)西侧高。

西侧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东侧反之。

(4)拉萨。

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20 (kcal·cm-2)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的走向特点,这是由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特别是地形差异及其纬度位置决定的。

第(2)题,在绘
图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一级控制点,还要注意次级控制点,具体绘图过程中可参照等线剖面
图的画法进行。

第(3)题,台湾岛东、西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太阳辐射分布具有不同特点。

第(4)题,拉萨之所以成为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
条件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