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刑法学》作业一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答:对谢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要点:(1)谢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谢某虽然预见到可能致人受伤甚至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因而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或者疏忽大意的过失。

(1)谢某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作业二及参考答案第一题答:胡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本案中,胡某以吴女士的名义制作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同名信用卡,用吴女士卡在商场刷卡购买约5600元人民币的物品。

其行为符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题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杀人的故意。

本案中,赵某(15岁),为了逃避追捕,开枪打死公安人员崔某,其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其行为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因此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至于他盗窃枪支、绑架的行为,由于犯罪主体要求已满16周岁,因而,赵某的其他行为不构成犯罪。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简答题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旦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筒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

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白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3.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时效延长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不受限制,E|J: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4.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旦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一、判断题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撤销假释和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或者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对其并罚。

(√)3.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也停止执行。

(×)5.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共同盗窃的,成立共同犯罪。

(×)6.大陆法系刑法犯罪理论分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7.单行刑法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曾大量出台,1997年刑法制定后再未制定单行刑法。

(×)8.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

(√)9.对累犯不得假释。

(√)10.对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1.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12.对于强奸犯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3.对正在进行抢夺犯罪的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4.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其组织领导犯罪行为的情节处罚。

(×)15.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的数额。

(√)16.犯罪的定义形式分为三种:形式定义、实质定义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

(√)17.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18.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9.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犯罪行为和结果同时姓在我国领域内的,才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21.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22.犯罪情节分为酌定情节和法定情节。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doc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doc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笈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刑法学(1)》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放火罪D.抢劫罪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D.从轻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也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三个月&六个月C.-年D.二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的法律。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和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最新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题库

最新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题库

最新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题库卷一1.[单选题]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2.[单选题]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3. [单选题]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的犯罪(2分)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4. [单选题]首要分子是指()的犯罪分子。

(25分)A.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B.组织领导犯罪集团C.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D.相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5. [单选题]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2分)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6.[不定项选择题]有效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2分)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7. [不定项选择题]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分)A.无期徒刑B.死刑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8.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人和受害人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9. [不定项选择题]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2分)A.从轻或者减轻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D.从轻10. [不定项选择题]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2分)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11.[填空题]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07)选择题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种情况属于( )。

A. 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文理解释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 )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贩卖毒品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
B.自动性
C.有效性
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法规竞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三)严格限制了1979年刑法中的第59条规定。我国原来的刑法典第59条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该条款的内容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矛盾,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滥用该条款规定而重罪轻判,放纵罪犯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对于根本不具备酌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给予减轻处罚;违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对于严重的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分子,亦适用该款规定予以减轻处罚;对该条款减轻处罚的含义作无限扩大解释,理解为既可以在法定最低刑以下一格处刑,也可以判处某一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较轻的刑罚。从而导致一部分犯罪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也使得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那些重罪轻判的案件进行抗诉时,发生抗诉无据和抗诉无效的情况。以致某些审判机关以该条款为借口,规避检察机关的制约和监督。由此可见,对该条款的修改是势在必行。
(一)强调明确了法不溯及以往的原则。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法典在时间效力上虽然明确规定了法不溯及以往的原则,但是由于立法时没有明文确立罪刑法定原则,致使在以后补充法中出现了溯及以往以及加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现象。例如: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就规定对几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提高了法定刑。同时明确:“本决定公布后审判上述案件,适用本决定。”上述决定在时间效力上都采取了从新原则,同我国刑法相矛盾。但这在当时不能说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罪刑法定原则,没有限制这类规定。但在修订后的刑法颁布以后,就不能再出现类似的现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由此可见,罪刑法定原则确定后,即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事补充的立法,也不能同罪刑法定原则相矛盾。否则,将因违反宪法而失去法律效力。罪刑法定原则的确定,不仅是一项基本的刑事司法原则,而且是刑事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标准答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作业一第一题:山本××,女,42岁,日本国籍。

马××,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2005年11月25日,山本××乘坐×××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时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可疑粉状物9包,经化验证实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4512克,纯度为70%。

要审查,山本××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路××酒店接货。

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交接时被当场抓获。

【问题】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断,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对于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答: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

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题库
卷一
1.[单选题]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2.[单选题]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3. [单选题]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的犯罪(2分)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4. [单选题]首要分子是指()的犯罪分子。

(25分)
A.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B.组织领导犯罪集团
C.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
D.相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5. [单选题]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2分)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6.[不定项选择题]有效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2分)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7. [不定项选择题]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分)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8.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9. [不定项选择题]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2分)
A.从轻或者减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减轻.
D.从轻
10. [不定项选择题]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2分)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主行为与次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11.[填空题]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

12. [单选题]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4分)
13. [填空题]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 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4分)
14. [填空题]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使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两种。

(4分)
15. [填空题]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主刑相等,同时执行。

(4分)
16. [填空题]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4分)
17. [填空题]对于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不能使用缓刑和假释。

(4分)
18.[填空题]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19.[填空题]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或1个月)以上(六个月或6个月)以下。

(4分)
20. [填空题]适用类推时,必须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或刑法分则中最相似的条文)定罪判刑。

(4分)
卷二
1. [单选题]首要分子是指()的犯罪分子。

(2分)
A.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B.组织领导犯罪集团
C.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
D.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2. [单选题]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2分)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3. [单选题]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处罚。

(2分)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4. [单选题]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的犯罪(2分)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 [单选题]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 。

(2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6. [不定项选择题]有效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2分)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7. [不定项选择题]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2分)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
8.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2分)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9. [不定项选择题]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之日起计算。

(2分)
A.犯罪
B.犯罪行为终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10. [不定项选择题]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处罚。

(2分,
A.从轻或者减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减轻
D.从轻
11. [填空题]适用类推时,必须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或刑法分则中最相似的条文) 定罪判刑。

(4分)
12.[填空题]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

(4分)
13. [填空题]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4分)
14. [填空题]刑罚的目的在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4分)
15. [填空题]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以外的犯罪分子。

(4分)
卷三
1. [单选题]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

(2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2. [单选题]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2分)
A.从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3.[单选题]首要分子是指() 的犯罪分子。

(2分)
A.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B.组织领导犯罪集团
C.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
D.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
4. [单选题]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2分)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 [单选题]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处罚。

(2分)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6. [不定项选择题]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之日起计算。

(2分)
A.犯罪
B.犯罪行为终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7. [不定项选择题]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分)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8. [不定项选择题]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抢劫罪量刑时,应当()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免除
9. [不定项选择题]有效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2分)
A.三个月
B.六个月.
D.二年
10.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2分)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4.填空题]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分) 16. [填空题]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