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合集下载

练习10000小时便能成为天才《异数》

练习10000小时便能成为天才《异数》

练习10000小时便能成为天才《异数》加拿大畅销书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是什么概念?那大约是每天练习三小时,风雨无阻,连续十年。

葛拉威尔引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不论任何行业,当你具备基本技能后,最终能否出类拔萃,成为专家、权威、大师,只有一个因素最重要,那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最低限度是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

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

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

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

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

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

天才,只需要全情投入10000小时

天才,只需要全情投入10000小时

天才,只需要全情投入10000小时
《纽约客》专职作家格拉德维尔认为:
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艺术领域,也不例外
他总结了一个10000小时定律,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0000小时,十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以吸收达到精通需要知道的东西
1985年,芝加哥大学的Benjamin Bloom教授,出版了一本主要著作《如何培养天才》(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他研究的是,如何在青少年中发现未来的天才
他调查了120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包括音乐家。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

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

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

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

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

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

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

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

练习一万小时你就是天才

练习一万小时你就是天才

练习一万小时你就是天才发表日期:2012-2-24 10:11:00 出处:未知作者:未知发布人:lvsexinqing2011 已被访问669 次科学家发现任何人如果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练习一万小时都能成为天才,练习羽球一万小时成为羽球天才,练习干止湿加一万小时成为股神,练习利她一万小时成为商圣,练习烦恼是虚拟本心清静无染一万小时成佛。

写下你的梦想,用勇气坚持实践你的梦想一万小时,梦想成真,成为某个领域的天才。

梦想成为健康天才快乐天才财富天才。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心能转化为物质,理想会变成现实。

梦想变成现实的方法是量变到质变,具体方法就是在自己喜欢领域练习一万小时梦想成真。

简单说野心加恒心,人人成天才。

每天三小时成为天才需要十年,每天一个半小时成为天才需要二十年,每天一小时成为天才需要三十年。

考上哈佛的学生,校长都会问他一句话:过去十年执着地干了什么?那才是成为天才的关键所在。

训练方法很重要,一个伟大的教练可以迅速提高一个国家运动员的水平,因为方法科学得当。

具体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完成这种练习需要思想高度集中,聚焦思想能量可以产生100倍的效果,聚焦30度的阳光可以产生3000度的大火。

从不会到会到熟练到滚瓜烂熟到不需要思考反应之间唯一的通道就是反复重复,复利是比原子弹还要厉害的武器,重复也是。

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1%的时间用于比赛,99%的时间都在做基础练习。

把干止湿加练习到极致,每天练习一小时直到不需要思考自动自发产生,则人人能成为股神。

练习干止湿加一万小时;练习快乐日记一万小时(每天1000字);练习挥拍米字步俯卧撑一万小时(每天100个俯卧撑)。

每天练习记快乐日记,点滴记录自己快乐的瞬间,就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第一刻意精神高度集中地去练习挥拍、干止湿加、快乐日记,第二是及时反馈,从练习中记录快乐愉悦兴奋的部分:挥拍十下爆球、干止湿加一次吃一口反复重复吃、常想一二。

伟大教练7%时间批评7%时间表扬86%时间重复动作怎么做,常用三段式教法:做一遍正确的做一遍错误的再做一遍正确的。

练习一万小时

练习一万小时
• 对练习来说,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工夫就在工夫上。 我们追求的就是把这个特殊技能的特殊神经网络“长”在大脑 之中,别的都不必管。
• 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
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随时获得反馈
• 3.随时获得反馈 • 一定要有反馈 • 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
• 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地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 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练习内容:限时练和周考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掌握套路
• 2.掌握套路
• 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基础训练 •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
作记忆” 和“长期工作记忆 • 长期工作记忆存储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心理学家把这种结构称
• 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 • 练大脑”比“练身体”更容易取得大成就 • 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掌握套路 • 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
点: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 性。
• >> 基本功、 高度针对性 >> 重复!重复!再重复!
总结成以下四点: • 1.只在“学习区”练习;---练习内容选择 •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
块进行重复练习;----限时练和周考 •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批改 •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考试化练习 • 5. 激励、励志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掌握套路
• 刻意练习 总结成以下四点: • 1.只在“学习区”练习; •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

励志故事:“一万小时”成功定律

励志故事:“一万小时”成功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德维尔一直致力于成功心理学研究,他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理论——一个人在任何领域取得的成功都跟天分无关,只跟“练习”时间长短有关,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他就必须“练习”一万小时以上。

打个比方,如果你爱好打乒乓球,并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你就必须苦练一万小时以上。

假如每天练球4个小时,一周练5天,那么成为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至少需要10年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成功定律。

中国有句流传甚广的话:10年磨一剑,似乎与此理论不谋而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德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大约都是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神经系统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在更多的领域做过类似研究,他说:“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充分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那些顶尖级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等,都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美国游泳好手麦克·菲尔普斯,除了手脚长的天赋外,他每天练习8小时,全年无休,这样持续五六年,方能缔造一人独得8枚金牌的奥运奇迹。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国际象棋,让3个女儿去学习。

结果他和妻子愣是把自己的3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她们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老二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现在还不成功,请不要抱怨命运、生活或社会的不公,那一定是你“练习”的还不够!。

天才三部曲练习一万小时善用2000小时现在开始!

天才三部曲练习一万小时善用2000小时现在开始!

天才三部曲练习一万小时善用2000小时现在开始!一篇很长很干的文章,由三篇文章组成,毋庸置疑你在阅读时一定会很痛苦,按捺不住退出这个文章的冲动,相信我,读完之后,关于如何更好地运用时间,你一定会有收获。

1如何练习一万个小时文 | 同人于野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

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

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

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

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

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

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

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

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

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

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

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

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

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

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许多人认为困难事业的干成(比如说解决科学难题,或者某个体育项目的腾飞),靠的是干事业的人的某种“内在”品质。

如果一个人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比如说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重大突破,媒体就喜欢把成功归结于他的拼搏精神。

成功的秘诀居然如此简单,你要做的就是豁出去拼。

以至于很多民间科学家误以为科学研究的突破只要用足够多的汗水就能换取到,而把大好的时光花费在自己根本不懂的项目上。

可是,如果是中国人怎么干都不成功的事业,比如说足球,媒体上就会出现一些需要更高文化程度才能理解的分析:把失败归结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的整个体制,甚至是传统文化。

这时候成功就变得复杂,为了能在世界杯上赢两场球,居然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行一次反思。

我不太赞同这种凡事往特别简单或者往特别复杂了说
的思维。

首先,干事业不是靠拼命就行。

证明数学定理不是拼命得出的,打仗也不是仅靠拼命就能取胜的。

其次,干事业就是干事业:想去世界杯赢两场球,你研究足球就可以了,没必要先把官场文化和春秋以来的儒家思想都研究、批判和改造一遍。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你就应该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比如算算微积分,写写计算机程序,然后尽快找到一个好的导师,在他的指导下,从学徒开始做,做真正的科学研究。

如果有一个人,认为搞科研“功夫在诗外”,一天到晚研读牛顿等古代科学家的传记,给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搞排行榜,在博客上写好多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跟伪科学和民间科学家作斗争,甚至希望通过研读西方近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这样的办法去学习搞科研,那就是缘木求鱼了。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训练方法是在不断进步的。

13世纪的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用少于30年的时间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因为教学方法进步了。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界的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

查理?芒格有句话说得好: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训练方法的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

比如有一段时期俄罗斯女子网球、韩国女子曲棍球,更不必
说中国的乒乓球,拥有绝对优势。

?y道别的国家的人就天生不适合从事这些项目吗?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已经掌
握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且该国能找到足够多的人来接受这种训练方法,以至于可以批量生产优秀运动员。

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掌握了科学训练法,他就可以带出顶尖高手。

比如中国并不是花样滑冰的传统强国,而这项运动甚至根本就没有群众基础。

相比之下,美国的很多孩子从小就学,而且是父母花钱请教练让孩子学。

然而中国却出现了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这样的世界顶级高手,他们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教练姚滨一人之功。

姚滨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因为他做的动作完全脱离主流,竟然把外国选手都给看乐了――中国连花滑的门都没摸着。

你根本没有这个土壤!可是姚滨不信什么土壤,他只信科学训练。

他在没有外国花滑教材的时候竟然自己从体育理论和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
训练手段,甚至从编舞到音乐到运动员服装都自己设计制作,最终竟带出了世界冠军。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摘自《特别文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