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课时分层作业5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习题 苏教必修3苏教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指南录后序习题苏教必修3苏教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指南录后序一、课外阅读(XXXX·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满,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假设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C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指南录后序教师用书苏教版

指南录后序[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邂逅..( )( ) 纾.祸( ) 觇.北( )献谄.( ) 贵酋.( ) 羁縻..( )( )愧怍.( ) 殆.例( ) 巡徼.( )檄.文( ) 余僇.( ) 天高地迥.( )【答案】 xiè hòu shū chān chǎn qiú jī mí zuò dài jiàoxí lùjiǒ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2)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3)层见错出( )(4)臣死有余僇( )【答案】 (1)“缙”通“搢”,插 (2)“陵”通“凌”,欺侮(3)“见”通“现”,出现 (4)“僇”通“戮”,罪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间⎩⎪⎪⎨⎪⎪⎧ 得间.奔真州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扁鹊立有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安得广厦千万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靡⎩⎪⎨⎪⎧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3)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固不如.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如.土石何(4)分⎩⎪⎨⎪⎧予分.当引决五谷不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舟尾长约八分.有奇(5)数⎩⎪⎨⎪⎧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范增数.目项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6)之⎩⎪⎨⎪⎧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而死固付之.度外矣(7)以⎩⎪⎨⎪⎧ 以.资政殿学士行夜则以.兵围所寓舍然而隐忍以.行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挟匕首以.备不测几以.捕系死【答案】 (1)名词,机会/名词,中间/名词,缝隙/名词,一会儿/动词,夹杂/动词,参与/量词/副词,悄悄地,暗中 (2)副词,无,不/动词,倒下/动词,退却 (3)动词,到……去,往/动词,像/动词,比得上/连词,表假设,如果/“如……何”为固定句式,“把……怎么样” (4)名词,本分,职责/动词,辨别/动词,分配,分给/名词,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5)动词,列举罪状/副词,屡次/名词,命运 (6)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死” (7)介词,凭借……身份/介词,用,相当于“率领”/连词,表修饰/介词,把/连词,表目的,以便/连词,因为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北虽貌.敬( )(2)予分.当引决( )(3)草.行露.宿( )(4)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5)道中手.自抄录( )(6)都督..诸路军马( )(7)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8)道.海安( )(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10)名.曰《指南录》( )(11)即具以北虚实..告诉东西二阃( )(12)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13)诡.踪迹( )【答案】(1)名词作状语,表面上(2)名词作状语,按职分(3)名词作状语,在荒草间;在露天里(4)名词作状语,每天(5)名词作状语,亲手(6)名词作动词,统率(7)名词作动词,走上前(8)名词作动词,经过,取道(9)名词作动词,为……作序(10)名词作动词,命名(11)形容词作名词,虚实情况(12)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3)形容词作动词,隐蔽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2018-2019学年苏教语文必修3(江苏专版)学案:第二专题 第5课 指南录后序 Word版含解析

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单元序列写作2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doc

单元序列写作2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飘落,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雕刻家可以用刻刀去展现,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一支笔去描绘。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要学会感受人物的情感,要有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同情、尊重和爱;要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要有细节描写,写出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言行;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这样人物形象才能鲜明、生动,才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品质》一文,描写格斯拉出现在顾客面前时的衣着、神态,表现了他工作时忘我投入的精神状态;《老王》一文描写老王最后一次给我送鸡蛋时的肖像、动作以及语言,突出了他的病态、不善言辞、心地善良美好的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名师支招]写出个性“五秘诀”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指关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是写人叙事作文中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之一。
精当得体的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肖像描写不是每篇作文必有的,人物的肖像与个性有契合点就写,否则不必写。
如: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这一段写出了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
这种外貌的巨大变化,真切地反映出祥林嫂临终前的悲惨处境。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019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 课时分层作业5 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五)指南录后序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邀当.国者相见当:主持,执掌B.诋.大酋当死诋:辱骂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穷:贫穷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殆:危险C[C项,“穷”的意思是“走投无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以.至于永嘉B.予之.及于死者/赖天之.灵C.将藏之于.家/请罪于.先人之墓D.间以诗记所.遭/非人世所.堪D[A项,介词,凭……身份/连词,表结果,才;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在/介词,向;D项,“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结构。
]3.下列各句中,与“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34】A.死生,昼夜事也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C.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D.贾余庆献谄于后D[D项与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A项为判断句。
B项为省略句。
C项为被动句。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中的“貌”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35】A.道.海安、如皋B.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B[例句中的“貌”为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状语。
A、C两项名词用作动词。
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为巡船所物色..于..行殆④日与北骑相出没..机会,庶几在此③以父母之遗体..②中兴长淮间⑤不复顾利害..⑥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死..⑦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A.③④⑥⑦B.①②⑤⑦C.②④⑥⑦ D.①③④⑥C[②中兴:国家由衰落而复兴。
④出没:时隐时现。
⑥曲直:是非。
⑦邂逅:不期而遇。
②④⑥⑦古今意义均相同。
]6.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心正则笔直。
抗元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不肯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选材上注意主旨一致,都是正直的爱国人士,句式上和谐一致,运用反问句。
2020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 课时分层作业5 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五)指南录后序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邀当.国者相见当:主持,执掌B.诋.大酋当死诋:辱骂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穷:贫穷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殆:危险C[C项,“穷”的意思是“走投无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以.至于永嘉B.予之.及于死者/赖天之.灵C.将藏之于.家/请罪于.先人之墓D.间以诗记所.遭/非人世所.堪D[A项,介词,凭……身份/连词,表结果,才;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在/介词,向;D项,“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结构。
] 3.下列各句中,与“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34】A.死生,昼夜事也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C.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D.贾余庆献谄于后D[D项与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A项为判断句。
B项为省略句。
C项为被动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中的“貌”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35】A.道.海安、如皋B.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B[例句中的“貌”为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状语。
A、C两项名词用作动词。
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为巡船所物色..于长淮间⑤不复顾利...行殆④日与北骑相出没..机会,庶几在此③以父母之遗体..②中兴害.⑥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死..⑦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A.③④⑥⑦B.①②⑤⑦C.②④⑥⑦ D.①③④⑥C[②中兴:国家由衰落而复兴。
④出没:时隐时现。
⑥曲直:是非。
⑦邂逅:不期而遇。
②④⑥⑦古今意义均相同。
]6.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心正则笔直。
抗元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不肯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选材上注意主旨一致,都是正直的爱国人士,句式上和谐一致,运用反问句。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2号角为你长鸣底层的光芒品质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可编辑.doc

底层的光芒品质一、课外阅读(2017·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几天,霍夫曼的心情就如同街道上空随风飘飞、不知方向的落叶一样纷乱复杂。
霍夫曼名义上是驻某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是一名双重间谍,不仅为自己国家工作,也给敌国提供情报。
当然,他也获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利益。
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他娶了一个驻在国的姑娘,这样才有借口每天回家。
这天早上,霍夫曼刚进使馆,大使就要他去办公室。
霍夫曼下意识地摸了摸腰边的手枪。
他看到二秘伯朗正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他,顿时意识到失态了,连忙笑笑,问:“有什么事吗?”伯朗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
”大使眯着眼睛吸烟斗,慢悠悠地问霍夫曼:“我亲爱的上校武官,你知道吗,在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享受着我国纳税人为他提供的金钱,却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说完,他用一双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看着霍夫曼。
霍夫曼站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紧张地琢磨:看来我已经暴露了,怎么办?是鱼死网破,还是……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霍夫曼听到一声“坐”。
他一个激灵。
大使离开座位,朝霍夫曼走来。
霍夫曼暗暗捏紧了拳头……大使绕过霍夫曼,走到门边,将门轻轻关好,然后回过身,说:“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你去执行,秘密押解这只狼回祖国,而且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就像平常回国述职一样。
当然,一回到祖国,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正义的审判,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罚!”霍夫曼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他挺了挺腰,问:“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家伙是谁吗?”大使说:“我们的二等秘书伯朗。
”“他?”霍夫曼做梦也没想到伯朗竟然也是双重间谍。
他看到大使正用一种说不出的目光看着自己,突然浑身一颤,心中恨恨地骂道:“你这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
你这是用特殊的方法考验我呢。
混蛋!”大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机票,扬了扬,说:“喏,今天下午的。
要记住,千万不能让伯朗有所发现,更不能让他溜掉。
高中语文 专题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3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 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号角,为你长鸣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பைடு நூலகம்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 2 号角 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3 苏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五)指南录后序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邀当.国者相见当:主持,执掌B.诋.大酋当死诋:辱骂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穷:贫穷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殆:危险C[C项,“穷”的意思是“走投无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以.至于永嘉B.予之.及于死者/赖天之.灵C.将藏之于.家/请罪于.先人之墓D.间以诗记所.遭/非人世所.堪D[A项,介词,凭……身份/连词,表结果,才;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在/介词,向;D项,“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结构。
]3.下列各句中,与“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34】A.死生,昼夜事也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C.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D.贾余庆献谄于后D[D项与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A项为判断句。
B项为省略句。
C项为被动句。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中的“貌”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1362035】A.道.海安、如皋B.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B[例句中的“貌”为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状语。
A、C两项名词用作动词。
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为巡船所物色..于..行殆④日与北骑相出没..机会,庶几在此③以父母之遗体..②中兴长淮间⑤不复顾利害..⑥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死..⑦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A.③④⑥⑦B.①②⑤⑦C.②④⑥⑦ D.①③④⑥C[②中兴:国家由衰落而复兴。
④出没:时隐时现。
⑥曲直:是非。
⑦邂逅:不期而遇。
②④⑥⑦古今意义均相同。
]6.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心正则笔直。
抗元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不肯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选材上注意主旨一致,都是正直的爱国人士,句式上和谐一致,运用反问句。
【答案】(示例)(1)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光照千秋的《离骚》吗?(2)唐代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吗?(3)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吗?7.将下列长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
回顾了作者出使元营前后历尽艰险的经过,抒发了誓死报效朝廷的慷慨豪情的《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其诗集《指南录》写的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其诗集《指南录》写的序。
②文章回顾了作者出使元营前后历尽艰险的经过。
③文章抒发了作者誓死报效朝廷的慷慨豪情。
8.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导学号:513620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材料收集好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还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就整合同类材料,并将材料中冗繁的部分删去。
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导学号:51362037】文天祥,字宋瑞。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寻丁父忧..,归。
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
天祥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不报,即自免归。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八月,上疏言:“宋惩五季之乱,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
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十月,天祥入平江,大元兵已发金陵入常州矣。
天祥遣其将援常,大元兵破常州。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辗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
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临刑殊从容。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B.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C.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D.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B[在整体把握语意的基础上,抓住句首句尾的关键词断句。
“吾阅人多矣”是个完整的判断句,后面应断开,排除C、D两项。
“世道之责其在君乎”中的“其”是个加强语气的副词,前面应断开,排除A项。
]1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父忧”,父亲丧事的婉辞。
遭逢父亲丧事一般可以说“遭父忧”或“丁父忧”。
C.“咸淳”,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咸淳、德祐等。
D.“除”,古代指免去官职,与“左迁”意思相同。
D[D项,“除”指授予官职,“左迁”指贬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从小就仰慕同乡人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等人的“忠”心,二十岁时考进士被选拔为第一名,被考官称赞“忠肝如铁石”,但不久因为父亲去世而不得不回乡去。
B.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拜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带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抓。
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
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C[C项,“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开庆初年,元朝士兵讨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劝说皇上迁移都城,没有人敢说他的不对。
(2)道义高就能使谋略成功,人多了就能成就大事,像这样,那么国家就可以保全了。
(3)约定时间一齐进攻,只有前进不能后退,不分白天黑夜地攻打他们,而且我们百姓中的英雄豪杰们又趁机寻找好时机不断出击,像这样那么敌人就不难击退。
【参考译文】文天祥,字宋瑞。
在他还是孩童时,看见学校所在祠堂中同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的塑像,他们都封谥号为“忠”,他就愉快地仰慕起他们来。
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上奏说:“他有如铁石般的忠心,我真为皇上找到(这样的)人才而表示祝贺。
”不久因为父亲去世,文天祥便回归乡里。
开庆初年,元朝士兵讨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劝说皇上迁移都城,没有人敢说他的不对。
文天祥上书“要求斩杀董宋臣,来统一人心”。
没有得到答复,就自我免职归家。
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
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有些事情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
”德祐元年,长江防线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