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文化与政治经济
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前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末开展的一场重大变革,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引入市场机制,取消计划经济体制,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改革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起飞,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1 市场经济导向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导向使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配置,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消费者也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1.2 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运行方式带来了变革。
2.1 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改革开放强调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提高党在国家政权中的核心地位,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2 推进法治建设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了各个领域的公平正义,提高了社会的法制化水平。
3. 文化改革文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3.1 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使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增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3.2 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元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论述

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论述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论述引言: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内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机制,能够保障其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利益不受到威胁的状态。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经济安全的内涵与特点1.1 经济安全的内涵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内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机制,能够保障其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利益不受到威胁的状态。
它包括了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两个层面。
物质方面主要涉及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非物质方面主要涉及法律法规、人才队伍、信息技术等方面。
1.2 经济安全的特点(1)复杂性: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复杂性,涉及的领域广泛,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难以预测和控制。
(2)全球性:经济活动已经超越了国界限制,成为全球性的活动。
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不仅受到本国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制定经济安全战略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和多样性。
第二部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2.1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或失败直接关系到其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
因此,保障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就是保障其发展前途和综合实力。
2.2 经济安全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与经济密切相关。
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的增强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需要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因此,经济安全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
第三部分: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3.1 经济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是其发展的前提。
经济与文化的相关联系

一、相关文献支持1、十二五规划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强调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社会的主要矛盾)3、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描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二、中国现状分析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与改革的目标选择1、我国已步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根据30年来我国宏观结构发生的变化可以判断,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其中,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
而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其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大社会成员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全面创新,使之与发展型社会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
2、改革的变化(1)改革要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进入发展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政治高中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目录一、政治 (3)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5)1.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1.1.3 科学社会主义 (7)1.2 政治学基础理论 (8)1.2.1 政治行为与政治制度 (10)1.2.2 国家与政府 (10)1.2.3 政治权利与义务 (11)1.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2)1.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1.3.2 国家的政治体制 (15)1.3.3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6)1.4 国际政治 (17)1.4.1 国际政治基本理论 (18)1.4.2 国际政治格局 (19)1.4.3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20)二、经济 (21)2.1 经济学基本理论 (22)2.1.1 微观经济学 (24)2.1.2 宏观经济学 (25)2.2 发展经济学 (27)2.2.1 发展战略与政策 (28)2.2.2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29)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0)2.3.1 经济形态与生产关系 (31)2.3.2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32)2.4 当代世界经济 (33)2.4.1 世界经济一体化 (33)2.4.2 贸易与金融全球化 (35)2.4.3 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 (36)三、社会 (38)3.1 社会学基本理论 (39)3.1.1 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 (40)3.1.2 社会互动与社会组织 (41)3.2 人口与家庭 (43)3.2.1 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45)3.2.2 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46)3.3 教育与社会发展 (47)3.3.1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48)3.3.2 教育与社会流动 (49)3.4 文化与社会 (51)3.4.1 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 (52)3.4.2 社会习俗与社会风尚 (52)3.5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53)3.5.1 社会问题类型与特征 (55)3.5.2 社会政策与社会改革 (56)一、政治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对立,以及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九年级政治全册 1.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 版 九 年级 思品 科 上 册
周次
二
星期
1
节次
1
授课教师
课题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理解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将贯穿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矛盾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和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国情分析引导学生感悟现阶段我们的社会现状在切入现代生活人民的生活物质需要是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的,导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当前的任务,通过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教学难点
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和要求。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共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提问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源自三个表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时间。
3.认识基本国情的作用。
(二)导入
材料:李某感冒发高烧,在去医院的路上因交通拥挤发生路阻,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又得排长队等候看病,昂贵的药费更令他大吃一惊,回来又看到爸爸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眉头紧锁,自己想住校学习却因高昂的费用望而却步。
信息二:近十年来,调控逐渐升级,但房价并未调整至合理价位。温家宝总理说:“群众也在责怪,说房价越调越高”,“ 我听了,感到十分痛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 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 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 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 。 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 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 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 《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 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 的男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7日举行 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现任民 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 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 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 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学科网
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计划向市场投放20 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 销售额应该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 用可能超过1亿元。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 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 色的发展道路。(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
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 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 济的发展亦步亦趋。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的忧思; 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 怀;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志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能有这样高的觉悟,体现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美国文化产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 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 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 已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 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 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 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这说明了什么?
好 莱 坞 电 影
高中政治必修1234资料

必修1 (经济生活)1.1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P5 具体了解二者的不同P61.2了解常用信用工具的用途P8—P9 信用卡的优点倒数第二段1.3了解外汇和汇率P10 升高和跌落及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2.1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P11—P12 14页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最后一段)2.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P15 了解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3.1了解消费及其类型P17—P19 恩格尔系数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20—P224.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315.1了解公司类型P375.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P39---P415.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P42 补P42 (1)就业的意义(2)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5.4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P44 最后两段6.1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P476.2比较几种主要投资方式的异同P49—P51 (了解,看书理解即可)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P59—P60 制度是什么?内容和要求?必要性?意义?其他分配方式7.2理解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60 表现、意义、措施8.1理解国家财政P65 作用及主要来源P668.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P698.3了解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P708.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71 第一段9.1懂得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P799.2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P81 具体理解“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9.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82—P839.4理解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主要目标及手段P83—P8410.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87---P8811.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P91—P9311.2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P9511.3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96—P98补: P9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弊P29—P30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意义及如何提高必修2 (政治生活)1.1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表现1.2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及义务P9权利:1 2 3 义务 1 2 3 4 P10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原则: 1 2 32.1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学会珍惜自己的选举权P16—P18 四种选举方式及优缺点2.2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方式:P20 四种意义:P22 四点2.3了解民主监督的方式,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方式:P27-P28主要三种方式,其他三种方式意义P29如何行使P293.1理解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P37 四种职能P39 宗旨和责任4.1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义P44 要求、意义4.2理解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P46—P48 原因、如何、意义5.1 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59 组织和活动原则体现:1 2 3 P61 内容、优劣6.1 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63 P64三种方式6.2 理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优越性P70—P717.1 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737.2 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7—P807.3 理解我国宗教政策8.1 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P89—P908.2 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P918.3 理解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P949.1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98 P99如何维护9.2 了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P1029.3 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P106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补:P5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P57 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必修3 (文化生活)1.1 了解文化的内涵及文化的力量P6 P91.2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P10关系:第一第二段P11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2.1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p13-203.1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29-30 表现p31 p32 态度、必要性p33原则3.2 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主要手段p29-35 p36手段4.1 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p42-43 必要性态度(一整段)5.1 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及途径p48 p49-50 p52(根本途径、基本途径)6.1 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66-69 特点6.2 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64 见证7.1 理解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72-74 基本内涵7.2 学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78-79(必要性) p81 如何弘扬8.1 学会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p898.2 学会在文化生活中选择9.1 学会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9.2 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0.1 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0.2 学会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1 了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1 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1 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4.1 理解世界的物质性4.2 理解运动是有规律的5.1 理解意识的作用6.1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6.2 学会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7.1 理解世界是普通联系的7.2 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8.1 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 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2 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0.1 了解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11.1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1.2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线路12.1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认同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12.2 理解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浅议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浅议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文化;综合国力;发展;支撑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要靠文化支持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初民文化》一书提出“文化乃是当代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经济活动的机制在各种文化之中,各国的经济是各国文化的反映,经济自身也是一种广义的文化。
文化作为“观念的表征”和“时代的活的灵魂”,是蕴涵于社会历史之中的内在动因,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经济与文化越来越相互交融1.1.1经济中的文化与经济“文化化”经济行为中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人类的本质特征,记载着人的种种思想、意识、观念、情感等,而且可以促进经济行为效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因素日益渗透到经济活动及其产品中。
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不仅取决于其实用性、功能性等经济因素,而且取决于其文化品位、审美个性等多种文化因素,经济文化化的趋势伴随着人们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
经济文化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精神道德、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正由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内生要素,并逐渐转变为经济发展核心要素,进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
1.1.2文化中的经济与文化“经济化”文化中无不渗透经济因素,并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不断增加,市场手段不断引入,文化生产、消费、管理等越来越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活动开始自觉融入经济活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坦言,要“千方百 计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采取西方有关民主和人 权的概念”。这种主张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感 召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利用 文化手段实现其利用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难 以达到的战略目的。
美国中央情报局《十条诫令》部分内容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 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 ……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 刻苦耐劳精神;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 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 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 半;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 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 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 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 ①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 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马克的一部动 画片,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国 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主题,一举拿下了36届安 妮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版 等15项大奖。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三周时间 就获得了超过1.35亿的票房。同样的还有美国 人根据我国历史传说《花木兰》制作的大片也 让我们国人五味杂陈。
②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上述两个例子对你有什么启示?
当前好莱坞电影里中国元素植入还太僵硬,主要是 指两方面,场景切换的不自然和中国企业广告生硬 地插入。例如在《变4》中,电影放了一半,男配 突然说,要把人类金刚研究公司放到中国去,于是 镜头一晃到了北京,鸟巢和盘古大观酒店亮相了。
• [2011· 天津卷]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 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 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 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 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 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变 中 中 国 元 素
4
变 中 中 国 元 素
4
变4中的中国元素
变4中的中国元素
变4中的中国元素
建行、红牛、周黑鸭、剑南春、伊利、怡宝、广汽、 微信、乐视……一大波中国产品,扎堆出现在变形 金刚4里面。
与之相对应的, 20世纪20年代著名推理小说家罗 纳德· 诺克斯曾经说过“不准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 里”。中国人和中国故事,在很长时间里被国际主 流电影界所误读——蜡黄蜡黄的皮肤、留长辫子的 男人、老旧的阁楼、脏乱的街道……章子怡也曾抱 怨过华人演员在好莱坞只能演穷人和妓女。
——我们仅仅缺少的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中 国广告吗? 我们缺少: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 鲜明的商品文化。 实质:缺少文化竞争力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探讨:怎样实现我 国由文化资源大国 向文化产业强国转 化?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 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交融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 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 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 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 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
B
4、[2011· 江苏卷]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 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 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 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 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 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措施: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 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 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 化 与 经 济 、 政 治
文 化 与 经 济 、 政 治 关 系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 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不 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意义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 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 影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 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 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 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 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 以上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发和利用, 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 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 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
3、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 故事改编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 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 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 文化竞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
反作用 决定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集中表现
文化
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 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 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政治、经 济以重大影响。
之前,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总是围绕 着两个因素。其一是“异域性”,如旗袍、闺房、 面纱、艺妓等;其二是“敌对”,如暴君、原教 旨主义、恐怖主义等。这些消极的文化出现在世 界人民眼中,破坏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 象。 李小龙在美国走红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才出现了新的形式——中国功夫,中国的武术文 化也随之走向海外,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积极 形象。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 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 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变形金刚4本身是一个商业大片,电影中夹杂了25个品牌的 植入广告,单单广告费一项就能赚到2亿元,其在全球的票 房收入超过了4亿美元,掀起了一个观影消费的高潮。此外,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出品还带动了儿童图书、玩具、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装等等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好莱坞电影前后对待中国的态度变化说明了什么? 经济是基础,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
变形金刚4上映当日获得1.7亿票房成绩,上 映3天,票房就过6亿,打破内地电影史首周 票房最高纪录,至7月20日,打破14亿票房。 变形金刚4在全球的上映也把中国元素,中 国文化,传递到了全世界人的眼中,扩大了 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 这两段话又说明了什么?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