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共31页文档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共44页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高校辅导员“三化”建设微探

高校辅导员“三化”建设微探董秀华本文提出了辅导员“三化”即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阐释了辅导员“三化”的涵义,从学生思想变化和思想教育工作两方面分析了辅导员“三化”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目前高校辅导员建设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问题角度提出提升辅导员“三化”建设的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社会大环境在不断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不断在变化,这对高校学生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
高校辅导员“三化”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备要求。
一、“三化”的涵义“三化”即为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
专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很多人眼里,辅导员工作是一个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不需要较高的学历要求,也不需要什么所谓的辅导技巧等,任何人都能够胜任的工作。
近年来,高校所发生的多件轰动且不可思议事件,如马加爵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都体现了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也极大了凸显了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专业化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也需要辅导实践技巧,如处理学生间事务的能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等。
这些都要求辅导员们在工作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职业化是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的明确界定,但又不单单指角色界定,它是对自身职业的一种认同。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和思想工作的专家,通过岗位的长期锻炼进行经验的积累。
同时,它又是其一种长期稳定的生活来源方式,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专家化是指辅导员需擅长且深入研究辅导工作。
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通过各种技巧高效地完成学生辅导工作,并且要对工作创新,且有深入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专家化就要求辅导员需摆脱原有的事务型的管理模式,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上,并不断学习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文化生活》41个考点梳理

《文化生活》知识梳理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补充)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额,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

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 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最终大权操纵在皇帝之手 。加强皇权统治的同时又能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 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3)比较完备。
2、评价:秦朝创立的中央行政制度,分工合作,由皇帝直接任 免,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国家事务与皇族私人事务没有分开
政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与巩固。 秦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成为中国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汉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 权制度(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等)。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 秦朝法律肯定土地私有,汉初修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技术改
③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B、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官 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公天下的开端)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当前您正浏览第13页,共50页。
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度。
当前您正浏览第24页,共50页。
拓展:郡国并行制
1、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 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原因:吸收秦亡的教训,巩固王朝统治。
3、弊端:随着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强,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
权。
4、解决措施: (1)平定七国之乱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共31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第5讲相互依存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阮建平)

5.1.3.对经济相互依存论的评价
库珀等学者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 确定了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
虽然他们也看到了相互依存的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 受其根深蒂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世界的 和平和有序出发,强调经济效率,并认为相互依存下 的合作将导致资源的更优配置和世界和平,忽视各国 对主权和自由的重视。
“与那些看上去在某些问题领域有更多资源但却四 分五裂的国家相比,能更好地保持一致性的国家(因中 央集权的政治传统所致——如法国)能够更好地处理不 平衡的相互依赖关系”。 (4)国际组织:有助于议题的确定,往往是多国联盟 的催化剂和弱国拟定联系战略的场所。因此,促进国际 合作。其制度规范虽然没有约束力,但可以使得反对者 显得极其自私并难以自圆其说。
3.相对依存:处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虽然存 在不平衡,但又不像绝对依存的差距那么大。
第2、3两类属于“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可以 成为一种权力资源。
Next
“在这种关系中,依赖性较小的一方常常拥有较大 的权力资源,一旦发生变化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但是,这种优势并不能保证,在非对称性依赖中处于 优势地位而获得的政治资源一定会导致在对结果的控 制方面占有优势。以资源类型为衡量标准的权力与以 对结果的影响为衡量标准的权力之间很少出现一一对 应关系”。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 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Back
3.全球经济一体化
(1)超国家关系理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中唯 一的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 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国际空间的扩大和国际非政府 组织的参与是超国家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
(2)全球共同体理论:从政治外交角度对超国家 关系理论的发展和深化。认为,既然经济上的相互依 存已经把世界联成一体,因此应该在国际关系中研究 范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抛弃“民族国家主义”,专而 采取“全球中心”的研究范式。
第7讲 近代世界通史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

专题二近代世界通史第7讲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预习要求】前25分钟结合教材记忆预习问题,课堂探究案上课时做。
【高频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英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课前预习案】(25分钟)一、近代西方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一)近代西方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特征?主要的两种政体类型及其确立标志?1、代议制民主:(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功。
(2)特征:①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立法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②一般都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2、类型:君主立宪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二)近代英国、美国各自创新的制度?英、德、美三国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政体特点有何不同?1、英国创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美国创新的制度:民主共和制;联邦制。
2、政体特点:英国—议会主权,保留君主,君主统而不治。
德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三)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及特点?英国民主政治渐进性的表现?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内阁转移①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②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责任内阁制特点(原则):见必修一课本P362、渐进性: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内阁掌握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四)英国的内阁与明朝内阁的区别?1、权力:明朝内阁有票拟权,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英国内阁掌握国家实权,君主统而不治。
【精品】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2-283...91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2-283页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1页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1页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