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隧道深基坑中SMW工法加钢支撑围护结构现场监测分析
SMW工法在深基坑围护中的应用

SMW工法在深基坑围护中的应用摘要:作者结合具体深基坑工程,介绍了SMW工法桩施工工艺及特点,通过施工中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监测,总结SMW工法桩在深基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 SMW工法;特点;支护结构1 工法概述SMW即soil mixing wall,SMW工法连续墙是利用专门的多轴搅拌机就地钻进切削土体,同时在钻头端部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体,经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将H型钢或其他型材插入搅拌桩体内,形成地下连续墙体,利用该墙体直接作为挡土和止水结构。
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止水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环境污染小,特别适合城市中的深基坑工程。
2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该工程为地上15层、地下2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属长江三角洲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地形平坦,该工程设计±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800m,自然地坪相当于地标为-0.600m,基底标高分别为-8.900m,-9.200m,-10.000m和-12.000m。
基坑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基坑四周无污染源,地下水对砼无腐蚀。
3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3.1 围护方案该基坑围护采用SMW工法,该基坑长100.8m,宽55.2m,采用进口Φ850@600三轴劲性水泥土搅拌桩作围护结构,内插H700×300×13×24型钢,水泥掺量不小于20%,全断面套打搭接,采用连续方法施工。
H型钢间距@1200毫米和700毫米。
基坑内设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转角处采用钢筋砼和Φ609型钢管作混合支撑,支撑间距一般为 4.5米。
桩顶用钢筋砼圈梁兼作首道支撑围檩,第二道采用钢筋砼腰梁支撑围檩,砼均为C30。
为减少围护桩在基坑开挖时的位移,对钢支撑施加预应力,其值为140吨。
根据该工程基坑坑底土层为2层砂质粉土,透水性较强,对坑底采用降水加固方案。
为降低造价,SMW桩中插入的H 型钢在结构出±0.000后拔除。
浅谈深基坑支护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与分析

浅谈深基坑支护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与分析摘要: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不断更新耸立,在前期城市规划阶段,为考虑到房屋建筑中配套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在房屋建筑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往往在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阶段需要应用到深基坑支护,根据项目地域性不同,局部项目土质较差,土壤透水性较大,施工期间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基坑塌方及人员伤亡事故。
本文主要讲述了位于石湖景区西南角的越来溪商业广场项目,项目临近石湖及越来溪水域,在深基坑支护中主要应用SMW 工法桩的技术应用,希望可以对今后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SMW工法桩H型钢;标高控制;开沟挖槽1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考虑到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和车位的需求量,在前期规划中,不断挖掘地下空间作为机动车位使用,在建筑业不断创新的年代,随着SMW工法桩技术不段运用和成熟,在深基坑支护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结果。
在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的应用,既能保证深基坑施工阶段的安全形势平稳及基坑监测数据的获取,又能对比较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此技术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给建设方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节约了人力及时间。
2工程概况石湖景区越来溪商业广场项目位于苏州市石湖景区西南角,吴中大道北侧,石湖之韵的东侧。
本工程深基坑占地面积约为15000m2,设两层地下室,原地面至承台底标高约12米深。
在地下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的基坑支护中沿基坑四周设置了环形的SMW工法桩H型钢的深基坑支护。
根据项目的基坑开挖深度和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变形过大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严重性,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基坑使用年限为一年。
本基坑四周均采用SMW工法桩+二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支撑系统采用对撑加角撑和边桁架的支撑体系,并采用钢立柱下加钻孔灌注桩作为水平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结构体系。
基坑采用全封闭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止水,坑内采用管井降水+明沟集水井抽水的排水方式。
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的应用

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的应用【摘要】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在基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介绍了SMW工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探讨了SMW工法在深基坑加固中的优势,包括施工便捷、效果显著等方面。
接着描述了SMW工法桩的施工过程和应用案例,以及与传统加固方法的对比分析。
最后总结了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价值,指出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有助于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入了解和应用SMW工法桩技术,提升基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工程深基坑加固, SMW工法桩, 应用案例, 施工过程, 优势, 对比, 价值, 展望未来, 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SMW工法是指一种以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为主要施工方式的工法。
它的施工过程简便高效,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和震动,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SMW工法桩的承载力强,抗侧移性好,可以有效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SMW工法桩在深基坑加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的应用,研究其施工方法、优势特点以及与传统加固方法的对比,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揭示其在深基坑加固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的应用,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效果和优势,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SMW工法桩的施工过程和应用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其在深基坑加固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比较SMW工法桩与传统加固方法的差异和优劣,分析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和经济性,为工程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探讨工程深基坑加固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展望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SMW工法桩在深基坑加固中的应用,探索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从原理、优势比较、实际案例、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通过对SMW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提高施工效率、保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最后在展望了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本文全面分析了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隧道工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于隧道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隧道施工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工期长、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等,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施工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优势和效益。
通过全面了解SMW工法的原理和特点,可以为工程师和施工方提供参考,指导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操作。
研究也旨在通过对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探讨SMW工法在提高工程效率、节约成本、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潜力,从而为隧道工程的发展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推广和应用该工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最终目的是通过对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为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效率和环保性做出贡献,推动隧道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SMW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高隧道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SMW工法的原理和优势,可以为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隧道的抗风险能力和耐久性,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SMW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可以为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SMW工法在深基坑工程支护中的应用

SMW工法在深基坑工程支护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基坑工程施工的日益发展,对基坑工程支护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采用SMW工法桩施工。
本文结合深基坑工程实例,介绍了SMW工法在深基坑工程支护中的应用,对SMW工法关键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并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由该工法的成功运用证明了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深基坑;SMW工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大量修建高层建筑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这样就带来了众多的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开挖的深度和面积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也给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SMW工法是在水泥搅拌桩和地下连续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水泥搅拌桩初凝前插入H型钢形成复合桩,以提高桩体抗压承载和抗弯能力,弥补了水泥搅拌桩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低的弱点。
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止水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特别适合城市中的深基坑工程。
近几年SMW 工法桩被广泛应用在深基坑工程支护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SMW工法在深基坑工程支护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某工程深基坑由4个基坑组成(即1号楼,2号楼基坑、3号楼基坑、通道基坑)。
基坑较为规整,近似呈矩形。
其中,1号楼,2号楼基坑平面尺寸约90m×95m,通道基坑平面尺寸约9.82m×14.91m。
本工程±0.000标高为绝对标高4.88m,设计自然地坪绝对标高北侧取4.300m。
2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地质资料报告,场区内无地表水体。
在拟建场地地层内有2层地下水,分别为浅部潜水和下部承压水。
浅部潜水含水层主要为表层①填土和②粉质黏土,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其水位埋深在地表下0.30~1.50m,该层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下部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⑧层砂砾层,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其水头埋深1.4~2.1m。
潜水和承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钢结构均有弱腐蚀性。
SMW工法在深基坑围护工程中应用

浅析SMW工法在深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摘要:smw工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深基坑围护形式,由于其具有无渗漏水、造价低等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smw 工法的各工序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及其操作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smw工法,深基坑围护一、smw工法概述近年来,随着大量深基坑工程的出现, smw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中得到很大推广和应用。
1、smw工法的原理smw工法也被称为加筋水泥地下连续墙工法,它是在一排相互连续搭接(通常搭接20cm)的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加强芯材(通常用h型钢)的一种地下搅拌连续墙施工技术,它适用于基坑支护深度≤15m。
smw工法以搅拌土为基料、h型钢为劲性钢材作基坑围护结构,共同承担基坑的稳定。
目前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环境条件的不同,为安全起见,计算时h型钢水泥搅拌墙的弯矩和剪力全部由型钢单独承担,搅拌土作为防水围幕,在施工期起到止水,不产生流砂等作用,当型钢一隔一设置时,为使搅拌土防水围幕稳定,应对水泥土搅拌墙按最薄弱断面的局部抗剪验算。
2、smw工法的优点(1)smw工法对周围地层影响小,因水泥浆在原状土中搅拌混合而成墙体,不存在塌孔现象,且对周围构建物影响很小。
(2)smw工法防渗性好,水泥土本身的渗透性极小(10-7~10-8cm/s),由于搅拌叶片交互配置,搅拌形成了均匀连续的墙体,从而提高了墙体的抗渗性能。
(3)smw工法与地下连续墙相比,它不需挖槽、泥浆护壁制作、安放钢筋笼和水下混凝土浇筑。
与钻孔桩施工相比,它不需钻孔、泥浆护壁、制作安放钢筋笼和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
因此,此工法施工比上述其它工法施工工期可大大缩短。
(4)smw工法不需要泥水处理,仅在开槽时有少量土方外运,残土处理较少,无泥浆污染,施工作业面较小,有利于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
(5)smw工法噪音及振动很小,便于文明施工。
(6)smw工法由于h型钢可以起拔回收利用,因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深基坑SMW工法支护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深基坑SMW工法支护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摘要:SMW 工法是一种在相互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型钢而形成的复合支护结构。
该种支护结构所占用的地面面积小,在很多工程中还有防止基坑渗水等作用,因此在我国近些年来的基坑支护作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SMW工法桩围护施工监理质量安全控制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SMW工法;质量控制;监理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急剧增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SMW是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技术,在沙砾层、卵石层、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环境中尤为适用,又由于其具有适用性强、不破坏邻土以及工期短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基础工程施工建设者的青睐。
1.工程概况某商业广场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313.14m2,总建筑面积为76745.69m2。
该项目地上1~3层为沿街商铺建筑,4~5层为集中式商业建筑,6~20层为塔楼建筑;地下负3层为地下大车库,负2~3层为沿街商铺建筑。
整栋建筑中除住宅建筑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外,其余均为框架结构。
整个项目的基坑支护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围护、立柱工程以及支撑梁体系等。
整个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施工采取的为明挖顺做法,并用“明沟+集水坑”进行辅助排水,实施地铁专项保护措施,且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2. SMW工法的内涵SMW工法,也称之为新型水泥土搅拌桩墙,就是在施工现场借助多轴型钻掘搅拌机进行一定深度的钻掘,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将H型钢或者钢板趁着水泥混合体还未硬结时插入其中作为其应力补强材,直到水泥结硬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以及强度,且连续完整、无接缝的地下墙体。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加入SMW工法桩,不仅挡水性强、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同时,由于其不会对周围地基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可以适用于各种地层,且最终的施工效果也与设计方案相符。
深基坑工程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与评价

深基坑工程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与评价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因需要在大地下部分或者地质条件差的区域建设大型建筑物或地下作业,需要进行地下挖掘的工程。
在深基坑工程中,SMW工法桩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从SMW工法桩的应用以及评价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SMW工法桩的应用方面,它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土方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为了防止地下水位上升或者土体的液化现象,需要对土方进行支护。
SMW工法桩通过打入桩体并填充水泥浆,形成桩土界面,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起到支护的作用。
2.桩基施工:在深基坑工程中,需要钻入深层地基进行承载。
SMW工法桩可以通过钻入地下并填充水泥浆来增加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或者地下设施的安全性。
3.地下连续壁施工:地下连续壁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支护结构。
SMW工法桩可以通过打入桩体,并在桩间填充水泥浆,形成连续的墙体结构,起到支护作用,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评价SMW工法桩的应用。
首先,SMW工法桩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
由于SMW 工法桩使用简单,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模板和支撑结构,可以高效地实施施工,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
其次,SMW工法桩有较强的适应性。
无论是处于地下还是水下,不论地质条件如何复杂,SMW工法桩都能够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和材料的选择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提高工程的适用性。
再次,SMW工法桩具有较好的水泥浆检测性能。
在SMW工法桩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水泥浆的性质和浆液压力等参数来判断桩土界面和桩基的质量,及时掌握工程的施工情况,保证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SMW工法桩在深基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
作为一种相对简单、高效、成本低的施工方式,它能够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并通过监测和检测保障工程的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SMW工法桩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6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9 No.6 2010年6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ne,2010过江隧道深基坑中SMW工法加钢支撑围护结构现场监测分析张忠苗1,2,赵玉勃1,2,吴世明3,王博3(1.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58;2.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3. 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7)摘要: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是“钱江第一隧”,其江北岸基坑是典型的粉性土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6 m,主要采用SMW工法(劲性水泥土搅拌连续墙)加钢支撑的围护结构体系,围护桩最长达27 m。
基坑开挖过程监测数据表明: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及时间密切相关,支撑的架设及内部结构能很好限制桩体变形;气温、降雨等外界条件的变化对支撑轴力的影响较大,临近基坑支撑的拆除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钢支撑轴力均未达到设计值,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基坑降水及由此引发的渗流会改变土体有效应力,是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同时相邻基坑的施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能很好反应围护桩的止水效果,可作为判断基坑是否出现漏水的指标。
对于粉性土基坑,有效控制基坑周围水的变化,对保持基坑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隧道工程;过江隧道;深基坑;SMW工法;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地下水位中图分类号: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10)06–1270–09IN-SITU MONITORING ANALYSIS OF RETAINING STRUCTURES OF SMW PILES PLUS STEEL SUPPORT IN DEEP FOUNDATION PIT OF ARIVER-CROSSING TUNNELZHANG Zhongmiao1,2,ZHAO Yubo1,2,WU Shiming3,WANG Bo3(1. MOE Key Laboratory of Soft Soils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58,China;2.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58,China;3. Hangzhou Qingchun Road River-crossing Tunnel Co.,Ltd.,Hangzhou,Zhejiang310007,China)Abstract:The pit at the north side of the Hangzhou Qingchun Road river-crossing tunnel,which is the first one that crossed beneath the famous Qiantang River,is typical silt-based pit,with the maximum excavation depth of 16 m. In this project,retaining structures of steel supports with SMW(soil mixing wall) method are mainly applied,of which the longest piles are up to 27 m.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on-site monitoring data,it could be obtained that:(1)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pil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cavation depth and time,and the set up of piles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played a good role in restraining the piles' displacement;and (2) changes of external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rainfall,etc. also have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axial force. In addition,the removal of steel support of adjacent pit would also impact axial force significantly. The measured values of steel support axial force are much smaller than the design values,so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e changes in effective stresses resulted from dewatering and seepage are the main factors inducing settlement of ground surface,and at the same time,the construction of adjacent pit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surface subsidence. The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levels could reflect the watertight effect of the retaining收稿日期:2010–01–08;修回日期:2010–03–07作者简介:张忠苗(1961–),男,1999年于浙江大学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工程和桩基础及其检测方面的第29卷第6期张忠苗,等. 过江隧道深基坑中SMW工法加钢支撑围护结构现场监测分析 • 1271 •structures,which c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water leakage. For silt-based pit within excavation depth,it is significant to maintain the pit safety by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changes of water around the pit.Key words:tunneling engineering;river-crossing tunnel;deep foundation pit;SMW(soil mixing wall) method;horizontal displacement;axial force;surface settlement;groundwater levels1 引言SMW工法因具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止水性能好、适用范围广、施工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1,2],在基坑围护方案中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基坑工程中的围护结构多为地下连续墙与人工挖孔桩或钻孔灌注桩[3~10],很少采用SMW工法,而有关SMW工法的研究成果[11~13]大多涉及其工作机制、施工技术、方法与方案设计的分析与研究,而详细的监测分析[11]却少有报导。
由于SMW工法的自身特性,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就成为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也是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前提[14]。
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是“钱江第一隧”,缺乏相关施工资料与经验,本工程粉性土基坑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采用了SMW工法加钢支撑的围护结构体系。
本文根据该基坑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桩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及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可以为SMW工法在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研究和围护结构设计优化分析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和场地地质条件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北接杭州庆春东路,南连萧山市心北路,东距钱江二桥2.6 km,西距钱江三桥2.5 km,它将连接起杭州未来的行政中心钱江新城和对岸萧山的钱江世纪城2个新中心,实现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跨越。
本工程盾构隧道总长3 532.4 m,其中东线长为1 765.5 m,西线长1 766.9 m。
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拟采用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60 km/h,匝道设计车速40 km/h;车道宽度分别为3.75 和3.50 m,通行净高4.5 m设计使用年限100 a。
该场地内各土层工程地质岩土特性参数详见表1,其土层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表1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Table 1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oil layers渗透系数/(cm·s-1) UU指标层序土层名称层顶标高/m 天然承载力特征值/kPak h kvc/kPa ϕ/(°)①填土 0.50~7.80 1.49×10-4 1.99×10-4②–1 砂质粉土 0.70~9.30 135 1.78×10-4 2.07×10-4 35.9 34.8②–2 粉土夹淤泥质土 1.10~8.45 100 1.58×10-4 2.20×10-4 37.0 35.5③–1 粉砂夹粉土 1.10~5.80 160 2.24×10-4 4.55×10-4 36.5 38.7 ③–2 砂质粉土 0.70~6.50 145 3.11×10-4 1.03×10-3 42.0 21.7③–3 粉砂夹粉土 1.80~8.00 180 1.45×10-7 3.23×10-7 27.7 30.1④淤泥质粉质黏土 0.50~10.3075 2.16×10-7 2.46×10-7 28.0 12.9⑤–2 粉质黏土 0.50~12.40 170 9.55×10-8 1.28×10-7 35.5 19.0⑥–1 黏土 0.90~5.90 120 1.77×10-7 2.85×10-7 39.0 16.9⑥–2 粉质黏土 0.80~9.80 150 3.92×10-7 6.47×10-6 41.0 20.5⑦–1 粉质黏土夹粉砂 0.60~5.40 180 2.74×10-4 6.49×10-4 55.7 25.7⑦–2 粉细砂 0.80~7.70 220 7.50×10-2 9.30×10-2 54.7 23.8⑧–1 圆砾 1.20~8.60 500 9.30×10-2 1.20⑧–2 卵石 10.80~18.00 600⑨–1 全风化含砂砂岩 3.90~9.30 280• 1272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年图1 典型地质剖面图(单位:m) Fig.1 Typical geological profile(unit :m)沿线钻探深度以浅地下水为主,根据其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及水动力特征主要可分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两大类:(1) 潜水含水层: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内浅部人工填土及其下部粉、砂性土层内,其富水性和透水性具有各向异性,特别是表层填土层,透水性良好,下部粉性土层透水性弱,含水层厚度为20~2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