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GIS中的数据

合集下载

ArcGis Chapter05

ArcGis Chapter05

第五章基于GIS的空间可达性测量及其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可达性(或便捷度)是指从给定地点到其他地方工作、购物、娱乐或就医的方便程度。

可达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资源或服务设施都是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是消费者的可达性。

资源或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需要周密的规划布局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弱势群体(比如低收入和少数民族集聚区)常常因为经济困难或交通方式短缺而不能得到某些服务或者丧失许多机会。

可达性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平问题,要达到社会平等就要求政府部门制定适宜的规划和有效的公共政策。

可达性决定于供需分布以及二者在空间上的联系,是区位分析的经典问题,也很适合用GIS 来解决。

本章重点阐述用GIS方法测量空间可达性。

第5.1节概述可达性相关概念,接下来用两种GIS方法来测量空间可达性:第5.2节介绍移动搜索法第5.3节介绍引力法。

第5.4节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来测量芝加哥地区家庭医师的可达性。

第5.5节是讨论和结论。

5.1可达性问题可达性可以根据两种尺度(显性与隐性、空间与非空间)的不同组合而划分成四种类型:显性空间可达性、显性非空间可达性、隐性空间可达性、隐性非空间可达性(Khan, 1992)。

显性可达性是指对服务的实际消费,而隐性可达性是指对服务消费的可能性。

显性可达性可以通过消费者使用该服务设施的程度和满意度来体现,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

研究者关注隐性可达性的更多研究成果是规划师和决策者用于评价现有服务系统以及谋求改进服务的策略。

空间可达性的着重于研究联系供需点之间的距离屏障或克服屏障的媒介,而非空间可达性重点在非地理性的要素(Joseph and Phillips, 1984)。

非空间可达性由许多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因素决定。

在一项关于就业便捷度的研究中,本书作者(Wang, 2001b)研究了种族、性别、工资、家庭结构、教育水平及住房情况等因素对上班族通勤时间及就业方便程度的影响。

在另一项关于医疗服务便捷度的研究中,王法辉和罗卫(Wang and Luo, 2005)将非空间变量分为如下几7778类:人口结构,如年龄、性别、种族等;社会经济因素,如贫困人口、女性主导家庭、住宅状况及收入水平等;居住环境类,如住房拥挤程度、缺乏基本公共设施的住宅单元数等;教育服务水平,如未获得中学教育的人数、英语交流障碍等;交通方便性,如无私车的家庭数等等。

工程类第五章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

工程类第五章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更新和维护:随着工程进展和环境变化,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地形图以保证工程安全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地形图提供详细的地形信息,有助于规划师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交通网络。
建筑设计:地形图为建筑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确保建筑与地形相协调,减少安全隐患。
市政工程:地形图应用于道路、桥梁、排水等市政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中,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性。
地形图的质量控制
测量精度要求:确保地形图的数据准确性和精度
地图符号规范:使用标准化的地图符号,保证地图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合适的软件和算法,对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
质量检查与审核:对完成的地形图进行质量检查和审核,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场景
PART THREE
测量仪器:用于实地测量地形数据,如全站仪、GPS等
制图软件:用于地形图制作与编辑,如AutoCAD、ArcGIS等
输入设备:如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用于获取地形数据
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用于输出制作完成的地形图
地形图的制作流程
交付使用:将合格的地形图交付给用户使用,包括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地形图。
可靠性:地形图经过专业的测量和绘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减少工程建设的风险和误差。
法律效应:地形图作为官方测绘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地形图的局限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更新频率:地形图更新频率较低,无法及时反映地形的变化。
精度限制:地形图只能提供一定精度的地理信息,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地形细节。
现场踏勘:对制作地形图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建筑物、道路等情况。

10-第05章-2基因组注释-实验验证

10-第05章-2基因组注释-实验验证
蛋白 质基
因 数目
1)生物的复杂性与其所含的基因数目并不成比例,高等植物如葡萄 的基因数目比人类多出800多个。2)基因数并不等同于蛋白质数。 由于基因通过pre-mRNA的可变剪接可产生多个甚至数十个mRNA, 使其编码蛋白质的潜能大大增加。复杂生物mRNA可变剪接的数目 远多于简单生物。
人类基因组的 基因注释
1) 上调基因的表达: 基因过表达 (gene overexpression)
2)破坏基因的表达: 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 下调表达(Knockdown): 如RNAi, 基因组编(ZFN, TALEN, CRISPR/Cas9, CRISPRi)
转基因过表达
检测基因功能
Simonet WS等在老鼠肠组织 中发现一个全长cDNA,它 所编码的蛋白属于肿瘤坏 死因子受体( TNFR)家 族成员,具有可分泌糖蛋 白特点,但功能未知。将 其导入小鼠细胞获得转基 因过表达小鼠。表型检测 发现,这个被称之为骨保 护素(OPG)的蛋白在骨骼 发育中可调控成骨细胞和 骨吸收细胞之间的平衡, 以剂量依赖方式影响小鼠 的骨骼发育。
全长cDNA克隆
MMLV逆转录酶以mRNA为 模板合成单链cDNA,到 达模板mRNA的5 ’端时 会在互补单链cDNA的3’ 端添加额外的数个CCCC-碱基。利用这一特 点,人工合成5 ’XXXXXGGGG-3 ’引物, 与单链cDNA的5’-CCCC -互补,可合成全长单链, 并进一步合成双链cDNA。 如果单链cDNA的合成不 能到达mRNA的5’末端, 这些cDNA的扩放将终止。 最终获得的都是全长双 链cDNA。
确 定 基 因 边 界
GIS(gene identification signature, 基因鉴别信号)是一种确定定接头,获取成对末端标签。随后构 建成对末端,测序后将末端序列锚定到基因组DNA。

05-变电站GIS不停电扩建方案研究

05-变电站GIS不停电扩建方案研究

05-变电站GIS不停电扩建方案研究专题报告第5册变电站GIS不停电扩建方案研究目录1创新亮点2 GIS不停电扩建的相关要求2.1国网相关文件要求2.2扩建需要考虑的问题3 GIS不停电扩建设计3.1预留间隔扩建设计3.2母线扩建设计3.3增加过渡气室方案4双断口隔离开关(DDS)方案4.1 GIS双断口隔离开关介绍4.2双断口隔离开关方案原理4.3对比分析4.4小结5 GIS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5.1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技术背景5.2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技术原理5.3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方法原理5.4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的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5.4小结6结论1立异亮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凭借其占地小、安装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在国内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在不停电或尽可能缩小停电时间的前提下实现GIS灵活扩建,已成为电力建设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本专题结合GIS产物特性,针对本工程220kV局部使用的双母线接线方式给出了预留间隔扩建时的两种不停电扩建方案以及GIS交换耐压试验方案。

通过上述论证,两种方案都可达到GIS不停电扩建的目的,比拟较而言,双断口隔离开关方案比增设过渡气室方案更节省占地和装备投资,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停电扩建。

因此,针对本工程的双母线接线预留间隔扩建时建议采用双断口隔离开关扩建方案。

同时,对于GIS交换耐压试验方案建议采用同频同相耐压试验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小耐压试验风险,保证人身和装备安全。

2 GIS 不停电扩建的相关要求现在,电压等级为110kV~500kV变电站平日都采用GIS 配电装置。

GIS配电装置一期工程的设计直接影响远景的扩建工程,在一期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留意GIS元件的布置、气室的大小及母线结构等问题,GIS元件的设计应能满足装置扩建间隔时操纵最少、所需时间最短的要求。

现在变电站GIS 不停电扩建存在如下相关要求:2.1国网相关文件要求为规范GIS工程设计,减少扩建时的停电时间且确保GIS 现场安装环节的工艺要求、施工质量得到控制,XXX2011年8月2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全过程管理重点措施》第二章第八条、第九条对GIS工程扩建提出了具体要求:第八条:采用GIS的变电站,其同一分段的同侧GIS母线原则上一次建成。

ARCGIS教程第五章 相互位置查询、空间连接

ARCGIS教程第五章 相互位置查询、空间连接

第五章相互位置查询、空间连接1 相邻查询1.1点状图层和线状图层的相邻选择查询打开地图文档\gis_ex09\ex05\ex05.mxd,激活data frame1,显示出二个图层:点状图层“村庄”、线状图层“公路”(见图5-1)。

双击data frame1,调出Data Frame Properties 对话框,选General 标签,将Map Units(地图单位)改成Kilometers(千米),显示单位(Display Units)也设为Kilometers(千米),按“确定”键退出。

选择菜单Selection / Select By Location…,调出位置选择对话框:图5-1 data frame1 的显示I want to:Select features from 下拉选择,进行要素选择操作The following layers:√村庄勾选“村庄”,在该图层中选择要素That:are within a distance of 下拉选择,在一定距离内选择The features in this layer:公路下拉选择,用“公路”图层作为距离参照将上述操作合并起来意思是:I want to select features from the layer“村庄”that are within a distance of the layer “公路”,中文可解释成:从“村庄”里选要素,他们离开“公路”在一定距离之内。

为此还要定距离:√Apply a buffer to the features 公路勾选,要产生公路的邻近范围of:0.5Kilometers 键盘输入距离值,下拉选择距离单位(千米)图5-2 离开公路0.5 千米范围内的村庄上述操作的意思是邻近公路的范围是0.5 千米,按Apply 键继续。

离开公路0.5 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全部选出,这些点要素进入选择集,改变了显示颜色(见图5-2),按Close 键,关闭选择条件对话框。

《GIS概论》课件

《GIS概论》课件

02
空间数据结构:描述空间数据的存储方 式
05
空间数据模型与结构的关系:空间数 据模型是空间数据结构的基础,空间 数据结构是空间数据模型的实现方式
03
空间数据模型分类:矢量模型、栅格模 型、混合模型等
空间关系与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对空间数据进行 分析,如距离、方向、面积、 体积等
空间关系:点、线、面、体 等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
THANK YOU
汇报人:PPT
定义:在GIS中,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距离或范围,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缓冲区。 应用:缓冲区分析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评估、交通规划等领域。 原理:缓冲区分析基于一定的距离或范围,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缓冲区。 步骤:选择数据源、设置缓冲区参数、生成缓冲区、分析缓冲区。
叠置分析
概念:将不同来 源的数据进行叠 加,分析其空间 关系
《GIS概论》PPT课件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表达
添加章节标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GIS的定义与功能
• GIS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 GIS功能: - 数据管理:存储、查询、更新地理数据 - 分析功能:空间分析、网络 分析、统计分析等 - 显示功能:地图制作、三维可视化等 - 应用领域:城市规划、 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
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表达
地图符号与标注
地图符号:用于表示地理要素 的图形符号,如点、线、面等
标注:在地图上对地理要素进 行文字说明,如地名、河流名 等
符号设计:根据地理要素的特 点和用途进行设计,如颜色、 形状、大小等

物流信息技术形考作业及答案

物流信息技术形考作业及答案

《物流信息技术》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第1~3章)一、名词解释:1、软件工程:P20答:软件工程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其核心内容是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的开发,它借鉴了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以求高效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2、物流信息:P46答: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3、条码:P72答: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组成的编码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

4、射频识别:答: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1、(A)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和灵魂。

A、计算机B、条码C、网络D、GPS2、经过处理的、有含义的有用数据就是(C)。

A、数据库B、数据仓库C、信息D、数据集市3、(A)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以一种合理的方法组织起来的,与公司或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对应的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B、数据仓库C、信息D、数据集市4、(A)协议是Internet网中进行通信的标准协议。

A、TCP/IPB、NetBEUIC、DLCD、AppleTalk5、软件生存期模型中的(D)是迭代和演进的过程。

A、瀑布B、原型模型C、螺旋模型D、增量模型6、构成EDI系统的要素是EDI软件、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

其中,EDI(A)是整个EDI最关键的部分。

A、标准B、软件C、硬件D、网络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称为(D)技术。

A、EDIB、CADC、GISD、GPS8、20世纪80年代,各国相继制定了各自行业或国家EDI标准,其中(C)中制定的ANSI X12国家标准最具代表性。

A、中国B、日本C、美国D、法国9、射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C)理论。

A、机械B、信息C、电磁D、力学10、一般来说,自动识别系统由标签、标签生成设备、识读器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GIS实习教程 第5章 地图页面布局

GIS实习教程 第5章 地图页面布局

第5章地图页面布局•进入布局视图•页面的基本设置•设置页面中的数据框•向页面添加制图元素•页面布局的进一步处理•本章小结5.1进入布局视图打开地图文档\gis_exl0\ex05\ex05.mxd,激活数据框“人口密度”。

选择主菜单“视图〉布局视图”,地图窗口从数据视图(Data V iew)切换成布局视图(Layout V iew)。

两个不同 的数据框(人口密度、县域乡镇)都出现在一个页面布局(Page Layout)里,页面有边界、尺寸,当前的数据框处于居中位置。

用基本工具条中的>」(选择元素),将“县域乡镇”缩小,从页面内移到页面外(如右下侧),使页面范围内只有“人口密度”(图5-1)。

如果布局 工具条没有自动出现,选用主菜单“自定义〉工具条”,勾选“布局”,该工具条中的图标含 义如下:〇[e x〇s- ArcMap文件(F) W«(E)视图(V)书签(8)釀入(1)棚(S>地理处理(G>自定义(C) •口(W)帮助(H)□合外〜办• 1:300,000^-J:99w o电纹浐»i,E.g]〇二魏芒*却j|_“〇••4^图5-1进入布局视图a地图放大a地图缩小0地图平移第5章地图页面布局• 49 •□缩放整个页面0缩放至100%0固定比例放大0固定比例缩小a返回到上一次显示范围»前进到后一次显示范围m下拉选择,按精确比例显示布局e在简要模式和详细模式之间切换a聚焦当前的数据框a更改布局,用于调用模板©数据驱动页面工具条以上这些工具和基本工具条很相似,但是针对布局视图,在页面内部,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应该选用页面布局工具条,不要用(针对数据视图的)基本工具条。

在地图显示 窗口的左下角有两个小图标按钮,用于数据视图和布局视图之间的切换。

5.2页面的基本设置选用菜单“文件〉页面和打印设置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上下两大栏,上栏设置打印机,至少应下拉选择一个打印机名称,否则后续操作可能会出现局部差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性而非定量,不能进行任何算术运算。 � 只对特定现象进行标识,赋予一定的数值或符号而不 定量描述。 � 用来分类(或命名)的数值之间无数量关系。 � 对命名数据的逻辑运算只有 “等于”或“不等于”两种形式。

2.2 次序(Ordinal)量
线性坐标上不按值的大小,而是按顺序排列的数。 � 序数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不能进行加、减、 乘、除等算术运算。 � 次序测量尺度是基于对现象进行排序来标识的,不同 次序之间的间隔大小可以不同。 � 对次序数据的逻辑运算除了 “等于”与“不等于”之外,还 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即 “大于”、“小于”。
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 � 精度低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度也低 � 精度要求测量能以最好的准确性来记录,但是这可能 误导提供了较大的精度,因为超出一个测量仪器的已 知准确度的数字在效率上是冗余的。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分辨率是两个可测量数值之间最小的可辨识的差异。 � 空间分辨率可以看作记录变化的最小距离。 � 在人的视觉分辨率和设备物理分辨率之间存在着一个 差异。
比例测量尺度的测量值指那些有真零值,而且测量单 位的间隔是相等的数据,比例测量尺度与使用的测量 单位无关。 � 与某一固定点的比值计算,支持多种算术计算,包括 加、减、乘、除等。

不同测量尺度数据的比较
比例数据或间隔数据可以比较容易地被转变成次序或 命名数据,但命名数据则很难被转化成次序、间隔数 据或比例数据。 � 命名数据或次序数据便于使用,易于理解,但有时不 够精确,不能用于较高级的算术运算;而比例数据或 间隔数据比较精确,便于计算机处理。
记录值(测量或观察值)与它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 误差研究包括:位置误差、属性误差以及位置和属性 误差之间的关系。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 � � � �
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指GIS中某一被描述物体与其地 面上真实物体位置上的差别。 属性不确定性:指某一物体在 GIS中被描述的属性与其 真实的属性之差别。 时域不确定性:指在描述地理现象时,时间描述上的 差错。 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指数据结构内部的不一致性,尤 其是指拓扑逻辑上的不一致性。 数据的不完整性:指对于给定的目标, GIS没有尽可能 完全地表达该物体。

空间现象的表达
主观因素:数据采集中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精度的选 择等受到人类自身的认识和表达的影响 � 客观因素:用于获取各种原始数据的各种测量仪器都 有一定的设计精度

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
� � � � � � � � � �
投影变换 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化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抽象 建立拓扑关系 与主控数据层的匹配 数据叠加操作和更新 数据集成处理 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第五章
� � � �
GIS中的数据
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 数据的测量尺度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邓吉秋
中南大学GIS研究中心
1.数据涵义与数据类型
1.1 数据的涵义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可以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 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本、 图像、声音等。 虽然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但并非就是信息,只有理 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做出解释,才能得到数据中所 包含的信息。 在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与具体 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着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 变。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排序、编码、分 类、增强等)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
2.数据的测量尺度
对特定现象的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赋值或 打分。为了描述地理世界,对任何事物都要鉴别、分类 和命名,这些都是量测的组成部分,它们使用的参考标 准或尺度是不同的。 测量的尺度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由粗略至详细 依次为:
� � � �
命名或类型 次序 间隔 比例
2.1 命名(Nominal)量

地理数据(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属性特征:表示 实际现象或特征 � 空间特征:表示 现象的空间位置 � 时间特征:表示 现象或物体随时 间的变化

1.2 空间数据的类型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按照其特征,数据可分为三种 类型: 空间特征数据:定位数据 � 时间属性数据:尺度数据 � 专题属性数据:非定位数据

元数据的概念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反 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 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元数据的内容包括:
� � � � �
对数据集的描述 对数据质量的描述 对数据处理信息的说明 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 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元数据的常用形式
传统形式:文件卷宗、用户手册 � 数字形式:文本文件、超文本文件(HTML)

对于现有的大量GIS系统,由于它们并非是时态GIS 系统,时间和专题属性数据统称为属性数据,而空间特 征数据和属性数据统称为空间数据(地理数据)。
空间特征数据
� �
� � �
空间特征是指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 征,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 空间特征数据记录的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拓扑关系和 几何特征,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标志。 位置和拓扑关系是地理或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 空间位置由不同的坐标系统来描述。 人类对空间目标的定位一般不是通过记忆其空间坐 标,而是确定某一目标与其他更熟悉的目标间的空间 位置关系,这一般就是拓扑关系。
1.3 空间数据的表示方法
� � � � � � � � � �
类型数据:体现实体的分类 面域数据:表示实体在空间上按面展布 网络数据:体现连通性 样本数据: 曲面数据:基于三维空间的数值表达 文本数据:名称或说明 符号数据: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体的图示符号 音频数据:如电话录音、运动中的汽车产生的噪音 视频数据:交通路口的违章摄影、旅游景点的视频介绍 图像数据:航空、航天图象,野外摄影照片
准确性(Accuracy)
记录值(测量或观察值)与它的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 度。 � 单个的观察或测量的准确性的估价仅仅是通过与可获 得的最准确的测量或公认的分类进行比较。 � 空间数据的准确性经常是根据所指的位置、拓扑或非 空间属性来分类的。 � 准确性可用误差来衡量。

精度(Precision)

3.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 �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 常见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 �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3.1 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
� � � � � �
准确性(Accuracy) 精度(Precision) 空间分辨率( Spatial Resolution) 比例尺(Scale) 误差(Error)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地图数据的质量问题
地图数据是现有地图经过数字化或扫描处理后生成的 数据。 地图数据的质量问题包括: 地图固有误差:包括控制点误差、投影误差等 � 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受湿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 图像数字化误差:跟踪数字化、扫描数字化

遥感数据的质量问题
遥感观测过程:空间分辨率、几何畸变和辐射误差 � 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过程:空间位置和属性的误差
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
数据的解释:对于同一空间数据来说,不同用户对它 的内容的解释和理解可能不同 � 缺少文档:缺少对某一地区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的说 明

3.3 常见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
GIS中的误差是指GIS中数据表示与其现实世界本身的 差别。 数据误差的类型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系统的。归 纳起来,数据的误差主要有四大类:几何误差、属性误差、 时间误差和逻辑误差。 属性误差和时间误差与普通信息系统中的误差概念是 一致的,几何误差是GIS所特有的,几何误差、属性误差 和时间误差都会造成逻辑误差。

2.3 间隔(Interval)量
不参照某个固定点,而是按照间隔表示相对位置的数。 � 按间隔量测的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并且它们之 间的差值大小是有意义的。 � 间隔尺度的测量值无真的零值,一般人为地规定零值。 � 间隔数据可用于加、减、乘、除等运算,而且可以求 算术平均。

2.4 比率(Ratio)量
专题特征数据
� � � � �
专题特征指的是地理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 专题特征数据是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表 示的地理实体的各种性质。 专题特征数据可以在非 GIS的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中存 储和处理。 在GIS中一般采用数据库存储专题特征数据,或者直接 与空间特征数据一起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 同一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数据与专题特征数据如果分 别存储的话,一般通过编码(或标识符)进行分关联。

比例尺(Scale)
比例尺是地图上一个记录的距离和它所表现的 “真实世 界”距离之间的比例。 � 地图的比例尺将决定地图上一条线的长度所表现的地 面的距离。 � 地图上,当线的宽度(按比例尺折算后)小于输出设 备(包括介质)的最小分辨率时,线的输出宽度与实 际宽度之比与地图比例尺不符。

误差(Error)

测量数据的质量问题
测量数据主要是指使用大地测量、GPS、城市测量、 摄影测量和其它一些测量方法直接量测所得到的测量对象 的空间位置信息。 测量方面的误差通常考虑的是: 系统误差 � 操作误差 � 偶然误差

3.4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是个复杂的过程,要控制数据质量应从 数据质量产生和扩散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入手,分别用一定 的方法减少误差。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常见的方法有: 传统的手工方法 � 元数据方法 � 地理相关法

4.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Metadata可以译成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在地 理空间数据中,元数据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 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元数据的概念及类型 �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应用 �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元数据的原因 �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