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件共26页文档

6
、
露
凝
无
游氛,源自天高风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语
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教学重点:
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录音、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
②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1 2 3。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1第一课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内容简析】本课描述了一群像春天般充溢活力的儿童,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宠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阅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1.相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宠爱的段落。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领悟冰心奶奶为什么把古诗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她眼中儿童的特点。
【教具打算】生字卡、朗读配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画面引入,谈话激趣1.同学们,你们宠爱春游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游玩呢?2.同学相互沟通游玩的图片或录像,说说在游玩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二、出示课题,据题质疑1.齐读课题,简介作者。
2.质疑:“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儿童多处”指哪些地方?“我”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书课文,可朗读,可默读,也可几个同学合作朗读。
要求把课文多读几遍,读精确,读通顺。
2.学生沟通读懂的内容,初步探讨疑难问题。
3.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梳理学生的疑难问题。
四、学习生字、新词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导识记字形。
重点引导:匣(书写时先写横,再写“甲”,最终竖折。
)聚(下部中间一笔是“丨”,不要写成“亅”。
)隙(留意右边上中下三部分对正。
)3.认读新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也许匆忙海棠树梢释放感召旺盛全神贯注浑身解数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探讨后汇报:可分为几个部分?用“‖”标出来。
第一段(1—2):讲“我”望见很多孩子从颐和园出来。
其次段(3—8):讲“我”在颐和园内看到了很多像春天般充溢活力的儿童。
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

•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 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 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 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 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 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 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
处行”,是永远不目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gài 概(大概 Cōng 匆(匆忙 Shì 释(释放 Niǔ 纽(纽扣 Zhào 召(召唤
jù 概括) 聚(聚会 聚集) shāo 匆促) 梢(树梢 云梢) é 释然) 额(额头 余额娘) wàng 枢纽) 旺(兴旺 旺季) jiǎn 号召) 拣(挑拣 拣选)
返回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 上荡漾,一面面鲜红的队旗,在东 风里哗哗地响着。 春天的颐
和园成了 具体描写学 儿童的乐 ……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 生之多、之 园,儿童 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 活泼可爱。 世界,儿 匆地说声“对不起”,又 童的海洋
匆匆地往前跑。
细读感悟
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 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 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 花的飞泉……
作者借赞美春 天的花朵,来 赞美生机勃勃 的儿童。
细读感悟
•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 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 点明主题:春 天是儿童的, 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 儿童就是祖国 的春天。 到 • 春天的!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版四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内容详解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版四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内容详解四下语文第一单元《只拣儿童多处行》《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内容详解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一群像春天般充满活力的儿童,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表达了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课文先讲“我”看见许多孩子从颐和园出来。
“成百盈千”“挤”“一群接着一群”写出了孩子的多。
“闹嚷嚷”“挤了出来”“飞涌出”写出了孩子的兴奋劲儿,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
把儿童比作“小天使”,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
看到这样活泼可爱的孩子,觉得“实在有趣”,想到了两句古诗,并反其意,说成“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就告诉人们,哪里有春天,哪里就有儿童;哪里有儿童,哪里就充满了盎然的春意。
于是,“我们”一行“只拣儿童多处行”,下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接着,课文第3至第8自然段讲“我”在颐和园内看到了许多像春天般充满活力的儿童。
知春亭畔“座无隙地”,孩子特别多。
从孩子的外貌、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他们多么可爱!兴奋地说着、笑着的孩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玩累了的孩子,“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有的孩子坐小船在湖面游玩,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面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我”随处所见,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
在“我”去玉澜堂的路上,“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
从“他们匆匆地说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可以看出孩子活泼可爱。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我”看到了灿烂的海棠花。
“开满了”“密密层层”“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说明了花多,开得很旺盛。
“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形象地说明了海棠花开得灿烂。
在赏花时,“我”感受到了春光的“饱满”与“灿烂”,并尽情赞美。
孩子们也认为海棠花“好看”“开得旺”,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可爱。
在春天里,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别人看着也快乐”。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只拣儿童多处

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教学反思:
撰写)
(以上教案由周培华老师
苏教版第 09 册作文教案 习作 1
一.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 忆《师恩难忘》一文的 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 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 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 然的思 想感情。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二)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 角色 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 妈不 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冰心《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 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 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 4 年, 发生的事很多,作 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 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 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 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 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 文,想一想: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画面)2、谁知道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
”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
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
在她62岁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二、板书课题,读中审题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书情况。
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词。
四、围绕“行”字理思路1、默读课文,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板书:园门口知春亭玉谰堂五、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3、练习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置作业:
1、背诵2.3.5.8自然段。
2、课外搜集有关冰心奶奶的文章读一读。
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 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 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 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它由万寿山 和昆明湖组成,面积290万平方 米,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 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最有 特色的是园内长达728米的长廊, 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它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 联系起来烘托园林整体的美。全 园有各式建筑3000余间,园内布 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 区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 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 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 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 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句子解析
儿童不明白春天到底在哪里,只是看哪儿的 游人多就往哪里走。冰心奶奶反过来说是因为她 特别喜爱儿童,在她的心目中,儿童就是春天, 儿童的身上透发出春天的活力,哪里有儿童,哪 里就会有春天,哪里就焕发着春的气息,所以要 寻找春天,就得“只拣儿童多处行”。
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
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外, 就是儿童。 ——冰心
gài 概(大概 Cōng 匆(匆忙 Shì 释(释放 Niǔ 纽(纽扣 Zhào 召(召唤
jù 概括) 聚(聚会 聚集) shāo 匆促) 梢(树梢 云梢) é 释然) 额(额头 余额娘) wàng 枢纽) 旺(兴旺 旺季) jiǎn 号召) 拣(挑拣 拣选)
Xì yàng 隙(缝隙 间隙) 漾(荡漾 飘漾) Táng 棠(海棠 棠树 沙棠 白棠)
读准字音
•澜(lán)颐yí忸(niǔ)
• 怩(ní ) 匣(xiá) 蕴yùn
•嚷(rāng)
倚(yǐ) • 畅(chàng) 盈yínɡ
颐和园 成千盈百 闹嚷嚷 魔术匣子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涌流 知春亭畔 座无隙地 东一堆 西一簇 叽叽呱呱 鼻尖 喷发 倚着 聚精会神 哗哗地 玉澜堂 海棠树 密密层层 繁花 蕴藏 赞叹 忸怩 施肥 欢畅活泼 旺盛 舒展 浑身解数 春游
昆明湖前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沿昆明湖滨东岸南行,有一小岛, 名知春岛,知春岛通过一座红色的 “知春桥”与岸上相连。再由一座 更小的红桥与处在湖水中的一个更 加小的岛相连。知春岛上坐落着一 座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彩绘木构方亭, 名“知春亭”。知春亭畔叠岸缀石, 植桃栽柳,每至“五九、六九”之 际,此处冰融水泛,一派嫩绿娇红, 早早就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
初步感知
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 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 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
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天使比喻谁? 这里冰心奶奶写出了儿童之多、之活泼可爱,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 喊些什么?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1 2 3.4 返回
读课文
画句子 谈体会
扣词语
(2)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 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 孩子,戴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 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 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 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 冰心奶奶在这里把充满朝气和 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活力的儿童比作太阳,从儿童
它们的相同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 让人都感到快乐。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 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冰心奶奶为什么认为只拣儿童多 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因为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儿童就是 最美的春光,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 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认为能找到春光。
百花争艳 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 春山如笑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春色满园 春回大地
每年春天,你们去春游了吗?谁能 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
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诗,从她“爱的哲学”中诛求生活 的真和美,大多抒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在旅途
身上喷发出的气息是太阳的气 1 2 3.4 息,是生命的气息,表达出冰 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返回
(3)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 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 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 风里哗哗地响着。 童的乐园,儿童世界,
儿童的海洋
(4)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 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 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具体描写学生之多、之
春天到底在哪里?冰心奶奶给了我们一个 很好的答案:“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 童多处行”。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
在儿童身上!
学习目标:
⑴读读1-4自然段,划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⑵再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句中的哪些词语写 出了游玩的孩子多呢? ⑶ 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描写春天景色的语句。 (4)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 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5)读读第8段你明白了什么?
走进玉澜堂 的院落里,眼 睛一亮,那几 棵大海棠树, 开满了密密层 层的淡红的花, 这繁花从树枝 开到树梢,不 留一点空隙, 阳光下就像几 座喷花的飞层的 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 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 花的飞泉……
这些词语说明 了海棠花之多、 之密、之美。 比喻句既让人感受到 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 又让人感觉到春光的 饱满和烂漫。
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 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独特的风格 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在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冰
心老人为我们留下了散文、诗歌、小说以及翻译作品 700余万字。她的作品内涵丰厚、讲究、精致,影响深 广,有许多被译成日、英、德、法等国文字。 向大家推荐:《寄小读者》(通信集)、《往事》、 《小橘灯》、 《繁星》、《春水》(诗集)《雨后》 等作品。
⑴读读1-4自然段,划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⑵再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句中的哪些词语写出了游玩的孩 子多呢? ⑶你还联想到哪些描写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 接踵摩 肩熙熙攘攘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百 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 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 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1 2 3.4 返回 活泼可爱。
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 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 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 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他们身 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 和活力。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 对儿童的喜爱。
⑴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描写春天景 色的语句。 ⑵把找到的句子再绘声绘色地读一 读,你觉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你 想到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拣,挑选。 读题质疑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初读感知
•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 要讲了什么内容?
• 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 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 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 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 的海棠花。
长 廊
玉澜堂在颐和 园昆明湖畔。 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建, 光绪年间 (1875-1908) 重建。是光绪 帝的寝宫。光 绪二十四年 (1898年)戊 戌政变失败后, 慈禧曾幽禁光 绪于此。
玉澜堂光绪皇帝寝室
•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 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的! • 这是什么句式? • 双重否定句。 • 改写成反问句怎么改? •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 多处行”,怎么会找不到春天呢?
反馈总结
•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 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 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 可爱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 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 望。
反馈检测: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多,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来。( ) 2、颜色鲜明而美丽。( ) 3、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 4、形容非常多。( ) 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 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1、不改变意思,给画线句子换个说法。 ————————————————— 2、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
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 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 的呢?
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 灿烂!它把一个冬天蕴藏的精神、 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读读第8段你明白了什么?
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 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 欢畅活泼的,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 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感到快 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 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 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
词语理解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 的样子。 成千盈百:盈,满。形容人很 多。也作“成千上百”。 座无隙地:隙地,空着的地方。 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来。形容 人很多。 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