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台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状况,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4、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各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台湾省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台湾省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节内容,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是区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上台湾又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所以本节在整章甚至整本书中都显得很重要。

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较好的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3.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

4.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5.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难点是分析台湾的经济特色。

我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是通过这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台湾,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教法学法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学习。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二:一是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二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应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看书、交流、讨论能够学会的,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什么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河流组:阅读图7.41,找出台湾最长的河流,从长度和水能资源、流速、流向等方面分析河流有何特点?台湾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植被组:以阿里山为例,思考台湾植被的特点。

(承转)“云旅游”到了台湾,我们发现台湾和福建一样都有妈祖庙,太神奇啦,有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三、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活动)阅读课本66页,收集史实资料和证据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提示:从文化关系、历史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方面分析。


【课堂练习】
(2021陕西中考28题改编)“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台湾和福建的两所中学开展“云交流”学习活动。

根据台湾同学制作的互动卡,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________洋,地处________带和亚热带。

(2)台湾岛气候湿热,地形以________、平原主。

(3)卡片中A处为________岛。

(4)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请从台湾岛的地
【板书设计】
7.4.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地形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气候
海陆位置
( 岛屿,环海 )
河流
范围
植被。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4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4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4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标题:台湾省: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导入(100字)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地理老师。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有关台湾省的地理课。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将深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及资源分布。

二、呈现(200字)1. 地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北纬20°45′至25°56′、东经119°18′至124°30′之间。

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与浙江省相对,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对。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枢纽。

2. 自然地理特征台湾省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少量平原。

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降水使台湾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岛上还有许多火山地质景观,如阿里山和雪山等。

此外,台湾还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3. 资源分布台湾省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农林渔业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脉和海岸地区。

台湾省的农业和渔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茶叶和水果等,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三、展开(400字)1. 台湾省的交通运输台湾省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陆路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密集,相互连接畅通。

台湾还拥有多条高速公路,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铁路和地铁也十分发达,覆盖了岛上的主要城市,提供了快速、稳定、安全的交通方式。

2. 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征台湾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包括汉族、客家族、福建族等。

这些民族在台湾的长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丰富了台湾的文化多样性。

台湾的语言以汉语为主,也使用台湾闽南语和客家话等方言。

3. 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台湾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和电子科技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在台湾省有着快速发展,如半导体、计算机硬件和电子产品等。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设计】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能分析地形、气候对台湾森林、农产品分布的影响。

2.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准备地图、多媒体课件、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乡愁》,展示一组台湾风景图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体会诗中台湾与祖国的骨肉之情。

调动多种感官;创设诗意情境;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的热情,揭示本节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新课学习】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一)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族? 高山族约占台湾人口的2%。

展示图片:高山族的服饰、著名艺人。

从历史、文化渊源来讲,两地居民都尊奉妈祖,都注重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祖籍福建。

过渡:应该说,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台湾。

(二)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7.41,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记录。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7章 第4节 “第2课时 美丽富饶的宝岛(二) 外向型经济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7章 第4节 “第2课时 美丽富饶的宝岛(二) 外向型经济

20 世纪 90 年 软件、集成电路
高新技术产业
代以来

‹#›
返回目录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至 90 年代 C.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D.难以确定 答案:C
‹#›
返回目录
点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台湾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利润最大。
图 7-4-2-3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示意图
‹#›
返回目录
1.稻米、甘蔗、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主要产自台
湾岛( C ) A.东部沿海
B.中部山地
C.西部平原
D.南部丘陵
点拨:台湾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平原。
‹#›
返回目录
2.20 世纪 60—90 年代,台湾发展出口加工工
业的有利条件是( D )
‹#›
返回目录
点拨: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 产资源丰富,被称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返回目录
4.台湾岛具有“蝴蝶王国”“水果之乡”“兰花之 乡”“植物王国”等美称,主要是由于台湾岛( B )
A.地形平坦,土地辽阔 B.降水充足,热量丰富 C.人口稀少,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经济繁荣
是( B )
A.软件制造
B.出口贸易
C.金融
D.旅游
点拨: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
‹#›
返回目录
(2019·广东模拟)读台湾岛示意图(图 7-4-2-4),完 成 4、5 题。
图 7-4-2-4 台湾岛示意图
‹#›
返回目录
4.有关台湾岛地形及其影响的论述,正确的是 (B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年平均气温中间高四周低 D.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例2】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外向型经济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 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经济特点。 答案:D
1.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 C.台湾岛东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台湾岛的风景名胜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以 农业 和 农产品加工业 为主,主要
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 樟脑 ,属于 初级 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 出口加工工业 为主,形成
“ 进口—加工—出口 ”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
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二、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 品加工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 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20 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旅游业发达,也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5.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 B )。 A.稻谷 B.甘蔗C.茶叶 D.香蕉
6.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台湾的部分资料,你认为下 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 D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 C.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例1】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约有1/2的山地 B.台湾岛上多火山、地震 C.台湾山脉为东西走向 D.台湾岛东部为平原 解析: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约2/3为山地;台湾山脉 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台湾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多火山、地震;台湾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东部山岭直抵太 平洋沿岸。 答案:B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掌握台湾的基本概况,包括台湾岛的归属、资源和经济状况,体现了台湾岛在我国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

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祖国圣神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了台湾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则主要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紧紧抓住了台湾省的区域地理特征,使学生明确台湾的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特征。

3.列举出宝岛有哪些美称,并能解释其原因。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民族构成。

5.分析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概括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

6.认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2.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乡愁》,生体会“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教师: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有着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关系,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

今天,我就一起走近宝岛台湾。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短短数语就把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作为这节课的导语,在学习之初就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视频、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学习情境。

2.视频《台湾省》,了解台湾概况。

3.我们暑假到台湾去游玩,需要做哪些准备?学生小组讨论,回答:(1)查地图,确定台湾的位置,选路线,选取交通方式。

(2)查资料,了解台湾的地形和气候,备衣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完成中考突破P150-153
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完成中考突破P150-153 1 .(1)东海 太平洋 南海 福建 热带 亚热带 1 .(2)台湾岛 1 .(3)高山族 钓鱼岛 澎湖列岛
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完成中考突破P150-153 2 .(1)玉山 西部 2 .(2)热带季风 亚热带 2 .(3)浊水溪 日月潭
评价园地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_________ 兰花之乡 、 2.台湾省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王国 等,这体现出台湾省___ _________ 农 业发达,农产品主要分布在 西部平原 (地形区),森林主要在____________ 东中部山地 。 __________
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南部位于热带。
P67 活动 第1题(2)
5.3 5.8
基隆到福州 5.3×50=265千米 高雄到厦门 5.8×50=290千米
P67 活动 第2题
1.找出台湾岛主要城市
台北—省会 高雄—最大港口 新竹—台湾硅谷
1.说出台湾岛人口分布 特点
西密东疏, 集中在西部平原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台湾的自然环境
地形特征: 山地多, 约占2/3,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平原少,主要在西部。 气候特征: 湿、热;降水东部多,西部较少。 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河流特征: 短且急、水流量大、水能丰富 。
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台湾岛的森林主要分布 在 中部山地 ,农作物 主要分布 西部平原 。 你认为台湾岛的树种是 比较单一的还是比较丰 富的呢?为什么?
评价园地
经济发展: 1.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了 型的经济, 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 这就是 外向型 经济。 2.台湾工业分布的特点是:工业主要分布在 台北、台中、高雄 等城市,工业城市分布的 共同特点是大都分布在 西部平原 (地形区)。
评价园地
3.台湾工业城市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哪些条件的影响? 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人口分布密集(受教育程度 高)、交通发达等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余 光 中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思考: 我们从哪些方面说明台湾省是我国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情境荟萃
阿里山云海
澎湖湾“双心石沪” 钓鱼岛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 割的神圣领土。 2.在台湾省政区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 位置和范围。 3.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 特征,认识台湾省人口分布特点。 4.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理解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红桧—台湾神木
樟树
P69 活动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台湾盛产甘蔗
台湾气候、土壤条件适合 种植水稻,水稻产量高 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台湾广泛种植兰花,种类 多,产量大 植物王国 植物种类多,数量巨大
三、外向型经济
读课本P69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并完成P70活动
20世纪50年代
A初级产 品
台湾经济特点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三、外向型经济
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梳理归纳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 湾 美丽富饶的宝岛 省 外向型经济
农产品丰富
出口加工工业
评价园地
1.台湾岛因为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 丰富,所以被誉为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20世纪60~90年代
③原料密集 型 ①劳动密集 型
C普通工 业产品 B高附加 值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②技术密集 型
三、外向型经济
我来归纳: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 。 越来越少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
2 .(4)西部 2 .(5)樟
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完成中考突破P150-153 3.(5)政治 经济 文化 高雄 新竹 台湾硅谷
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完成中考突破P150-153
1 - 5. A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C
6 -10. B C D D D 11-15. D A A B A 16-18. D B B
历史、文化、民族、地理位置等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大天后宫——台南妈祖庙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
祖国东南 海上的明珠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的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 ______,以及附 澎湖列岛、钓鱼岛 近的________ ______等许 多小岛,面积共约______ 36 000 平 方千米,人口________ 2 300 多万, 以 汉族 为主,主要的少数民 族有 高山族 等。
台湾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
P67 活动 第1题(1) 台湾岛北临______ 东海 , 东临 太平洋 , 南海 , 南临______ 西隔__________ 台湾海峡 与 福建 相望,是我国 ______ 面积最大 ____的岛屿。
台湾的地理位置:2、纬度位置 P67 活动 第1题(3)
北回归线穿越台湾岛中南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