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法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5.家长辅助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和记录家庭成员的呼吸状况,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并共同探讨改善措施。
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此外,我将及时批改作业,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其生物学科素养。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生命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主动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呼吸系统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由于呼吸系统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气体交换过程和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具体机制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此外,学生对空气质量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环境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其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拓展: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呼吸科、开展空气质量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呼吸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保护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呼吸频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呼吸频率的变化与运动、疾病等因素的关联。
举例:针对呼吸道的处理机制,可以使用动画或实验演示黏膜上的纤毛如何将灰尘和细菌推向咽部,进而被吞咽或咳嗽排出。对于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在不同条件下(如肺泡数量减少、肺泡壁增厚等)气体交换效率的变化,从而理解肺泡结构对气体交换的重要性。至于呼吸频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可以结合实例,如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感冒时呼吸变浅等,帮助学生理解呼吸频率的变化与生理状态的关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道的结构、功能以及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呼吸道保护作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呼吸道的保护。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明确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结构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掌握鼻腔的过滤、加湿、加热作用,以及气管、支气管的清洁、湿润作用。
-肺的功能和呼吸过程:理解肺泡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气体交换的关系,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及其生理机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关注呼吸道健康,增强环保意识。
5.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呼吸道的组成及其对空气的处理功能。
2.呼吸道感染和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预防和保护方法。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a.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b.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呼吸道疾病,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7.教学评价:
a.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b.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呼吸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肺的结构功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基本概念,那么谁知道呼吸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肺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2.结合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6.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呼吸道健康?
-以书面形式提交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4.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呼吸道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保护呼吸道健康。
-每个小组提交一份讨论报告,总结组内观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5.研究性学习:针对呼吸道疾病,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疾病,深入了解其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 气体顺畅进出,为肺泡提供适宜环境
- 预防呼吸道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九、内容逻辑关系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 阅读材料:《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呼吸道健康的日常保健》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呼吸道的相关知识。
(2) 视频资源:关于呼吸道功能的动画视频、呼吸道疾病的案例分析等,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呼吸道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实验活动:制作呼吸道模型,观察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呼吸道知识的理解。
1. 呼吸道的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2. 呼吸道的功能:分别是气体进出、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3.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通过黏膜分泌的黏液、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膜上的纤毛,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清洁、温暖和湿润处理。
4. 呼吸道的作用:保证气体顺畅进出,为肺泡提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气体交换。
核心素养目标
4. 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生活中的健康行为判断。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如细胞、组织、器官等,同时也已经学习过人体的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够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呼吸道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呼吸道的认识和理解。
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示范教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本章设计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另外,本章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观察教材图示,结合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
资料分析是本节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提示或思考题,比如鼻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开展分析活动。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节内容以“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为题,让学生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引起学生的直觉分析,提出各种猜测和假设。
尽管这些猜测和假设可能是有缺陷或不科学的,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却是一种锻炼。
引导学生讨论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程度,教师可以决定是否演示肋间肌收缩与肋骨、胸骨位置变化的实验。
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放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之后讲述,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作好知识铺垫。
呼吸是人体生存的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较少。
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描述呼吸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资料分析、补充资料(吞咽与呼吸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呼吸道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肺部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从科学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材中展示了大量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示,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再通过阅读课文和进行资料分析等教学活动真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思考、激趣、入课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你的健康。
指导学生观察41页的图4-26,了解呼吸系统组成,完成的探究任务一的自主探究。(板书)
找同学上黑板完善呼吸系统的组成。及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难点: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清洁:鼻毛、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黏液
抢答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教师读题后学生直接抢答)
学生抢答。
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达标练习
提供检测练习题,让学生限时完成。
限时独立完成,检测练习。选择题上黑板展示。
课堂小结
根据PPT,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总结,构建知识框。养成两个好习惯。
整理本节所学主要知识点,完善笔记,建立知识框。
(提示:起到温暖作用的有什么结构?起到湿润作用的有哪些结构?起到清洁作用的有哪些结构?先小组讨论,宣布挑战开始,每人答一结构,答出答对任一结构得1分,不能重复)
挑战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逐一讲解。(PPT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抢答,接受挑战。
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阐述了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然后,提供了一幅呼吸系统的组成图,让学生说出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
教材然后安排了呼吸道的作用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这是本节的重点。
“资料分析”活动中的资料较多,阅读量较大,讨论的问题也较多,因此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所提供的资料,提出的讨论题,都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呼吸道的作用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关概念。
关于呼吸、吞咽的关系,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声带和发声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嗓子。
2.学情分析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可以很快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对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也能说出一些,只是缺少系统性。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与学生活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使学生明白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对有关的疾病比较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行为。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2.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四、课前准备呼吸系统教学课件,分4组,5~6人一组。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策略学生简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师生总结——联系实际知识拓展七、教学建议本节课的呼吸道的组成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但是在学生讨论活动中,由于资料较多,教师应细化分类问题,有的放矢,给各个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组,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避免课堂由于讨论时间太长引起混乱。
关于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是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可以适当增加例子。
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应增加情感教育,因为,平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对父母的唠叨不是很乐意接受,正好可以通过这堂课,让学生明白,这是爱的表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图片和视频播放,掌握呼吸系统组成;(2)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一比和播放视频,学习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概括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呼吸道的作用,体会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结合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通过图片和视频播放,掌握呼吸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通过亲身体验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概括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视听结合法、亲身体验、情境体验法、模型直观法等。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喉结构模型;视频:呼吸系统组成、讲究呼吸卫生;歌曲:《阳光空气》;多媒体课件;馒头;拓展知识小故事。
2.学生准备:阅读教材;自备小块馒头;查阅有关PM2.5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长跑时,尤其是冬天,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能张大嘴巴吸气呼气。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学生自由回答)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看看为什么要用鼻来吸气。
二、新课讲解(一)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师:从婴儿出生开始,人的生活就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那么,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呢?播放视频:《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说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教师讲述:同学们都能根据视频内容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很棒。
下面我们来一场比赛。
(进入比一比竞赛环节)【比一比】组织学生4人一组,出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图,抢答各个部分的名称,看哪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
抢答结束后,再由各组同学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师及时给予归纳展示。
【知识拓展】这样做合理吗?有一对夫妇被控告犯有溺杀女婴的罪行,法官在提审时,他们都矢口否认,说婴儿生下后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