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合集下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注释和译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佳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山西祁县就在这一带。

3.兄弟:此指王维自己与在洛阳的二弟王缙(jìn)。

4.倍:加倍,更加。

5.遥知:远远的想到。

6.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茴香科植物。

译文:重阳节这天,我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想远方的兄弟们,应该也在思念着我吧。

此时此刻,他们佩戴着茱萸,登上高处,举目远望,期盼着我的归来。

这种思念之情,真是难以言表。

这首诗是王维在长安做官时,恰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想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自己与山东故乡的兄弟们在重阳节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这句诗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异乡做官,每逢佳节都会倍加思念亲人的心情。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句子,让人深感同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全诗的精髓所在。

诗人在此句中,通过想象山东家乡的兄弟们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习惯。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极具特色,它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自己与兄弟们的处境和心情,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具有浓郁乡情和深深思念之情的诗歌,它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社会价值,它让人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译文和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译文和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1: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译文2:独自一个人流落在外地,每到节日的时候就十分的想念亲人,虽然很远,但是兄弟早就爬上那经常爬的山了,他们身带茱萸,就是少了我。

【词语解释】茱萸:香味植物。

古风俗重阳节插茱萸避灾疫。

⑴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又叫老人节。

[⑵忆:想念。

⑷异乡:他乡、外乡。

⑸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⑹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⑺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8)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

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诗文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天宝末,为给事中。

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

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

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

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

赠秘书监。

王维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节日古诗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节日古诗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忆:想念 2、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பைடு நூலகம்),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3、异乡:他乡。 4、倍:加倍,更加。 5、遥知:远远的想到。 6、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7、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 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
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 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 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 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 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 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译文、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作者简介]王维(698-759 ,一作701-761)〔唐〕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玄宗开元五年(717)进士,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

天宝十五年(756)官给事中,乾元中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归隐蓝田辋川,尝于清源寺壁上画《辋川图》,笔力雄壮,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

善写破墨山水,笔迹劲爽,气势深重,一变线条钩勒和重色青绿画法,创以水渗透墨彩之新技法。

画山水松石,似吴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尤工平远之景,云峰石色,绝迹天机。

得兴处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作一景;画《袁安卧雪图》,有雪里芭蕉,此乃造理入神,迥得真趣。

荆浩《画山水录》说:“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

”苏东坡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代董其昌推崇他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亦善诗,前期诗作以边塞为题材,风格雄浑;山水诗追慕恬静和禅理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成就独特。

画迹有《青枫树图》、《孟浩然马上吟诗图》等。

《太上像》《山庄图》《雪山图》等126 件,著录于《宣和画谱》。

传世作品有《雪溪图》(传),绢本,墨笔画,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册;《伏生授经图》卷,绢本设色,绘汉伏生像,形象清癯苍老,笔法清劲,无款,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著有《王右丞集》。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

倍:格外。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Y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译诗]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王维 的诗作名篇之一。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 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词语 解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 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 避灾克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 》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1/6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 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 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 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 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这种力量, 首先来自它的朴质、 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 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 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 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 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第一句用了 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

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 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小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释及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赏析

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 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
度概括的诗句
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 的警句。
相关名句:“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 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 713—741 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 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 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 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 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节日必然也在 想念自己,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古时有 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之说。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 佳节佩茱萸囊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情具体化、形象 化,用兄弟对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遗憾心情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曲,更使人感 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 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 传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