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花前处理剂
纺织常用还原剂

纺织常用还原剂1. 引言纺织常用还原剂是纺织工业中常见的一种化学品,用于处理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过程。
还原剂能够发挥还原作用,将染料还原成无色或可溶的物质,从而实现染色效果和改善纺织品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纺织常用还原剂的种类、应用方法、性能及其对纺织品的影响。
2. 纺织常用还原剂的种类纺织常用还原剂可以根据不同化学性质分为有机还原剂和无机还原剂两大类。
2.1 有机还原剂有机还原剂是指由碳、氢、氧等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有机还原剂有:•氨基酚盐类:如氨基酚硫酸钠、氨基酚磺酸钠等,主要用于酚醛树脂染色和黄原胶印花等工艺中。
•亚硝酸盐类:如亚硝酸钠、亚硝酸亚铜等,常用于靛蓝染色、还原酸性染料等。
2.2 无机还原剂无机还原剂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常用的无机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类: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主要用于还原染料和印染后处理工艺中。
•亚磷酸盐类:如亚磷酸钠、亚磷酸二钠等,常用于还原酸性染料和漂白剂。
3. 纺织常用还原剂的应用方法纺织常用还原剂的应用方法主要有浸渍法、喷淋法和浆料法。
3.1 浸渍法浸渍法是最常用的应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还原剂溶液:按照纺织品种类和工艺要求,将所需的还原剂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成溶液。
2.浸泡纺织品:将待染的纺织品放入还原剂溶液中,确保纺织品完全浸泡在溶液中,保持一定的时间。
3.清洗和干燥:将纺织品从溶液中取出,进行清洗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还原剂和其他污染物。
3.2 喷淋法喷淋法适用于大批量和连续处理的纺织品,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还原剂溶液:将还原剂溶解成溶液,并保持一定的浓度。
2.调整喷淋设备:根据纺织品的尺寸和形状,调整喷淋设备的参数,确保纺织品能够均匀且充分地被喷淋覆盖。
3.喷淋处理:将纺织品置于喷淋设备下方,通过喷嘴将还原剂溶液均匀地喷淋到纺织品表面,保持一定的喷淋时间。
3.3 浆料法浆料法适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还原剂浆料:将还原剂与适量的粘结剂混合,并在必要时加入水,制成浆料。
印染常用染助剂

印染常用染助剂常用染化助剂用途纺织服装洗染常用助剂基本功用1、醋酸HAC:乙酸,冰醋酸,调节pH值及做促染剂用,pH=4—4.5。
2、甲酸HCOOH:蚁酸,含量85%,其蒸汽有可燃性和毒性,使用过程中须戴橡胶手套、面具、眼罩等防护用品;可做酸性染料和铬合染料的染色助剂,并能调节pH值。
3、草酸COOH:乙二酸,酸性强,易分解,易氧化,可用于清洗衣物上的绣斑。
4、硫酸H2SO4:强酸,由于含有大量的氧,所以是强氧化剂;可以水混合成不同浓度溶液,但硫酸遇水便吸收水分而发出大量的热能,而硫酸又是热能的不良导体,遇水便会沸腾飞溅灼伤人,并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在稀释硫酸时只可把硫酸慢慢注入冷水中,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用于化验室做清洁液的铬酸混合液,可用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250克,置于250毫升的烧杯中,加50毫升水并加热熔解,冷却后移入1000毫升烧杯中,加浓硫酸至500毫升,自然冷却至室温,倒入澄清溶液于瓶中即可备用。
硫酸用于强酸性染料染羊毛、关绒的染色助剂,使用过程中须戴橡胶手套、面具、眼罩等防护用品。
5、烧碱NaOH:氢氧化钠,又名苛性碱,不可以皮肤接触,否则会造成严重灼伤,烧碱使用操作过程中须佩戴防护用品;并要先用水溶解化开;烧碱可使各种动物纤维如蚕丝、羊毛完全溶解。
一般用于棉等天然纤维的煮炼剂,可去除纤维中的杂质,也可用于棉纤维的丝光处理用剂。
6、纯碱Na2CO3:苏打,可软化水质,并可作活性染料的染色固着剂。
7、硅酸钠Na2SIO3:水玻璃,一般用于双氧水漂白稳定剂,使漂白液保持最适宜的pH值(9.3—12)。
8、元明粉Na2SO4:芒硝,是一种中性钠盐,用于调节染料对纤维的上染率;元明粉用于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中可使色泽鲜艳,在酸必染料中作缓染剂使用。
9、氯化钠Nacl:食盐,同元明粉作用类似。
10、醋酸钠CH3COONa:简写NaAC,白色粉末,醋酸钠和醋酸组成良好的缓冲液,促显色液维持较稳定的pH值,使染色更稳定进行。
印染助剂介绍

印染助剂烧碱(NaOH):印染工业中大多使用液体烧碱,俗称液碱,即浓度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在棉织物染色前,必须设法去除棉纤维表面的覆盖物,如腊质、油脂、果胶等,用稀烧碱液在适当温度下浸泡和蒸煮,便可通过烧碱皂化反应除去杂质。
为了使染料在染色时能够深入到纤维内层,棉织物染色前需经浓烧碱丝光处理,用浓烧碱溶液对棉织物进行短时间处理,可使纤维分子定向排列,增加织物的色泽,可使纤维表面细碎的小纤维(棉绒)被烧碱腐蚀掉,使染色更均匀,不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斑块。
棉织物还原染料进行染色时,需用大量的烧碱溶液和保险粉将还原染料还原为隐色体,这样隐色体才能上染到棉纤维上,染色后再用氧化剂氧化成原来的还原染料的不溶性状态。
对于高档涤纶纤维,需用烧碱溶液碱减量,涤纶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空隙,使涤纶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吸湿排汗性。
双氧水H2O2:过氧化氢是优良的氧化漂白剂。
其作用是通过其氧化作用,去除纤维上的色素,提高织物的白度。
纯浓的过氧化氢是无色液体,能以任何比例溶于水中,工业常用双氧水浓度一般为30%。
过氧化氢对纤维素纤维(如棉织物)的漂白一般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pH值控制为10-11。
漂白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而避免纤维的脆损,除了应适当控制漂白的pH值以外,还必须在漂液中加入氧漂稳定剂,如硅酸钠及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等,可去除加工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防止过氧化氢被重金属离子加速催化分解。
棉布用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要先经过退浆和煮练,然后再浸轧过氧化氢漂液。
漂液浓度可根据布上含杂情况和漂白要求而定,一般大约是2-3g/L(以100%过氧化氢计),带液率在110%-130%左右。
然后在容布器中(95-100℃)汽蒸堆置45-90min,漂白工艺后,可用去过氧化氢酶去除剩余过氧化氢,再充分水洗。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
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
基本参数用量:5--10g/L…2、精炼剂离子性:阴、非离子;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3、渗透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克/升。
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
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克/升为宜。
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闪点(℃):39;爆炸极限(%):;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
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
整理中不形成永久性折痕,不形成擦伤痕或条痕。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
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
基本参数用量:5--10g/L2、精炼剂离子性:阴、非离子;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3、渗透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0.1~0.5克/升。
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
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0.1~0.5克/升为宜。
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闪点(℃):39;爆炸极限(%):4.0-17;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
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
棉织物数码印花上浆工艺

棉织物数码印花上浆工艺
棉织物数码印花是一种先进的印花工艺,可以将各种图案直接印在棉织物上。
与传统的印花方法相比,数码印花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表现力。
数码印花的上浆工艺在整个印花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上浆是指在印花前,将印花的图案和颜料固定在纺织品上的一种处理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印花的牢度和细节表现。
在棉织物数码印花的上浆工艺中,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将要印花的棉织物按照需要的尺寸裁剪,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2. 上浆剂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印花要求,选择适当的上浆剂。
上浆剂通常是一种粘合剂,能够将颜料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
3. 上浆:将上浆剂均匀地涂抹在棉织物表面。
可以使用刷子或者辊子等工具进行涂抹,确保上浆剂均匀地渗透到纺织品的纤维中。
4. 干燥:上浆后的棉织物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使得上浆剂能够完全固化。
一般可以使用烘干机或者晾晒的方式进行干燥。
5. 印花:在上浆的棉织物上进行数码印花。
数码印花的过程是将设计好的图案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喷墨头喷射到纺织品上,形
成所需的图案。
6. 固化:印花后的棉织物需要进行固化处理,使得颜料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
一般可以采用高温烘烤或者使用固化剂进行固化。
通过上述步骤,棉织物数码印花的上浆工艺可以保证印花效果的质量和持久性。
同时,上浆也可以提升纺织品的手感和光泽度,使得印花的效果更加优秀。
1前处理助剂

1前处理助剂新型多功能前处理剂,能把润湿、净洗、稳定或软化、脱色、分散、中和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同时具有易生物降解性的前处理剂;耐强碱的双氧水稳定剂和螯合剂使双氧水漂白有好的稳定性和对钙、镁、铁离子优良的螯合作用,特别适用于棉及其混纺机织物的双氧水连续高温蒸煮漂白工艺,具有加工白度好,去杂效果显著和纤维损伤小等优点。
新型络合剂:能与棉中的重金属、钙和镁等相结合,可用来取代目前使用的生物降解性比较差的络合剂。
生物酶制剂能温和地移除蜡,使被处理的织物比传统的苛性钠处理经受较少的重量损失,并且有柔软的手感和高的亲水性,也改进了外观,全部加工成本最多可节约25%;专用的湿润/洗挣剂:特别适用于在氨纶中难乳化的硅酮油和矿物油的洗除,而且使用了该新助剂,可在同一浴中进行染色,这样可使加工成本和时间减少60%以上,加工能力增加25%-33%,且大大减少污染的排出液。
2 染色和印花助剂羊毛快速染色助剂,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类脂体助剂,又称磷脂酰胆碱,它在低温(<70℃)时具有缓染作用,在较高温度(85℃)时又能起促染作用,缩短了染色时间,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新型增深剂能降低纤维表面的光折射率,提高织物的表观深度,尤其对黑色织物更为明显,还能改进手感和使织物具有抗静电性。
新型耐氯牢度改进剂是一个提纯的天然产品,可100%生物降解,该助剂能与酸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或活性染料一起用于所有的染色和印花工艺中,在广泛的pH范围(pH为3-6)使用,给予高上染率、优异提升性与匀染性,显著地改进织物染色后的耐氯性能,尤其适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游泳衣,而且可使用清桔剂去除污渍。
新型皂洗剂,能改进洗涤剂质量,获得更有效的洗涤,即使在盐存在下,这样染色之后皂洗之前,只要一个简单的水洗浴就足够了,而且皂洗效果不受盐浓度及水硬度的影响,即使适当降低皂洗温度仍可获得较好效果。
该助剂在酸、碱性条件下均具有活性,对水解染料的亲和性极强,能防止回沾;它用在吸尽工艺中,能大幅度地缩短皂洗流程,既省时,又节约了25%水和能量,增加了洗涤加工的生产能力,解决了生产中的洗涤瓶颈。
1一)织造助剂二)前处理助剂

一)织造助剂织造助剂 1浆料浆料Size PC 赛爱士PC 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聚酯/ 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粘胶长丝。
对牛仔布的气流纺的纱可单独使用,对牛仔布的竹结纱与赛爱士CB (Size CB) 混合使用可减少15~25%的上浆率。
且易退浆,降低废水处理负担。
于退浆水洗时有较低反沾的色污。
Size CB赛爱士CB 水溶性浆料 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聚酯/ 纤维素纤维混纺经纱及粘胶长丝上浆剂。
短纤上浆工艺中,可单独使用或与淀粉等其他浆料结合在一起使用。
在粘胶长丝上浆工艺中,通常是单独使用或加入少量纺织蜡W (Textile Wax W)。
Size CE赛爱士CE 水溶性浆料 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聚酯/ 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粘胶长丝、醋酸酯长丝、羊毛、涤纶/ 羊毛混纺的上浆剂,可单独使用或与淀粉等其它浆料结合在一起使用。
对潮湿不敏感,>90%的生物消除率。
对涤纶纤维有较佳的粘合力。
Size CO 赛爱士CO 粉状 用于经纱的水溶性及可生物降解的聚丙烯酸类浆料,适合使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聚酯/ 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纱。
尤其适用于牛仔布经纱上浆。
可与市场上原或变性淀粉产品混合使用。
在退浆时能利于褪浆。
本产品COD值较一般浆料少1/2。
Size FR-SF 赛爱士FR-SF 水溶性浆料 用于涤纶长丝经纱的水溶性聚丙烯酸类浆料。
可在正常室温下使用,无需其它添加剂,也适于喷水织机。
用赛爱士FR-SF上浆的坯布可用轧卷冷堆法漂白Size PPL 赛爱士PPL 水溶性浆料 用于纤维素纤维,聚酯和纤维素纤维,羊毛和羊毛聚酯纤维的水溶性浆料。
本品具有高防剥皮作用, 可以产生优良的浆纱效果与织造性能。
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产品混合使用。
Size UCF-4 赛爱士UCF-4 颗粒状 特殊而稳定的物理性质,可使用于浆料回收用。
容易褪浆仅使用热水即可褪浆。
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聚酯/ 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粘胶长丝、醋酸酯长丝、羊毛、涤纶/ 羊毛混纺的上浆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花工艺:0前言市场上很多前处理剂含有或会产生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不少国家和组织对各种前处理剂的生态学和毒理学进行了研究,并颁布了有关禁用和限用纺织品前处理剂的法规和规定。
目前,国际市场对生态纺织品尚无确切的定义,也无统一的质量标准,所以各国和组织对禁用和限用纺织品前处理剂的认识不一致。
目前,影响力较大的是欧盟的Eco-Label、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的Eco-Tex Standard 100。
前者在2002年5月15日公布的欧共体纺织品Eco-Lable新标准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线性烷基苯磺酸盐、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等7种表面活性剂,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制剂或配方;禁止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在废水处理中去除率或回收率低于95% (按干重计)的纱线和纤维上浆剂、洗涤剂、织物柔软剂、络合剂;禁止使用漂白流出液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Cl]>40 mg/kg的漂白剂;对亚麻和其它韧皮纤维以及聚合度在1800以下的棉或白色成品用棉,禁止使用漂白流出液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Cl]>100 mg/kg的漂白剂等[1]。
后者对纺织品前处理剂的禁用和限用则比较谨慎,仅对最终纺织品中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杀虫剂、氯化苯酚、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化合物、邻苯基苯酚、部分染料(包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致癌性染料、过敏性染料)、氯化苯与氯化甲苯、生物活性产品、阻燃剂以及可挥发物等共11类(种)作了规定,其中不少有害化学物质与前处理剂有关。
对市场上普遍关注且欧盟已颁布法令的、与前处理剂密切关联的外源性有害物质,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线性烷基苯磺酸盐、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等有害化学物质,该标准认为在前处理加工后应予以除去。
显然, Eco-Tex Standard 100对纺织品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与Eco-Label有所不同,也与一些品牌纺织品销售商对前处理剂的规定有差异。
例如H&M公司的化学品限制条款中不仅规定了最终纺织品中含有的与前处理剂有关的8类(种)有害化学物质(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氯化苯酚、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氯漂白剂、含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溶剂)的量,而且还明确指出,只要废水可被有效处理且经处理的纺织品中没有发现含氯漂白剂,仍可使用含氯漂白剂进行前处理。
纺织品前处理中,在制造和选择前处理剂时必须满足相关的生态要求,否则即使应用的助剂品质再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生态性仍然不合格。
1环保型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作为一类重要的纺织助剂,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与其它纺织助剂相同,大致有以下八条:(1)高生物降解性前处理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被微生物氧化和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等无害物质的性质。
一般,要求环保型前处理剂的平均生物降解度在90%以上,初始生物降解度在80%以上。
(2)低毒性前处理剂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反复接触毒性、致癌性、刺激性、过敏性、诱变性、鱼毒性和水生细菌与藻类毒性等。
对急性毒性、鱼毒性和水生细菌与藻类毒性,分别用LD50(单位为g/kg)、LC50(单位为mg/L)和ECO50(单位为mg/L)表示,其值大于100(单位)示安全,大于1(单位)示可用,而小于1(单位) 示强毒性。
急性毒性、反复接触毒性、致癌性、刺激性、过敏性和诱变性等,通常采用Ames试验(有酶活性和无酶活性的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等检测。
(3)低甲醛或无甲醛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中,要保证前处理剂游离和水解产生的甲醛量不超过30 mg/kg,而对其它纺织品,甲醛含量不能超过300 mg/kg。
(4)不能含有环境激素环境激素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又称内分泌扰乱物质。
目前,国际市场上禁止的环境激素有70种,其中,烷基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氯化苯酚、多氯二噁英等多种激素都与前处理剂有关。
(5)可萃取重金属的含量不能超过允许限量重金属对人体和水生生物体的毒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欧盟规定,前处理剂中可萃取重金属含量不能超过下列值(不包括作为前处理剂分子结构组成部分的重金属量,单位为mg/kg):Ag 100、AS 50、Ba 100、Cd 20、Co 500、Cr 100、Cu 250、Fe 2 500、Hg 4、Mn 1 000、Ni 200、Pb 100、Se 20、Sb 50、Sn 250、Zn 1 500。
(6)24种致癌芳香胺或在特定(即还原)条件下裂解产生的24种致癌芳香胺,其含量不能超过允许限量30 mg/kg(Eco- Tex Standard 100中要求不超过20mg/kg)。
(7)不能含有可吸附有机卤化物可吸附有机卤化物包括含卤载体、氯化烃溶剂、含氯漂白剂、防腐剂、含卤杀虫剂和含卤杀菌剂等。
(8)不能含有其它有害化学物质,如磷酸盐、聚磷酸盐、乙二胺四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被禁用的农药等。
在这八条判别原则中,后七条是对前处理剂的安全性要求,因此,归纳起来,环保型前处理剂的判别原则只有两条,即高生物降解性和高安全性,这也是现在乃至今后对所有纺织助剂的生态要求。
2禁用和限用前处理剂与取代品在纺织助剂中,前处理剂是一类基础性的助剂,其品种和吨位都不及印染助剂和后整理剂。
以近年欧洲为例,纺织品前处理剂只占纺织印染助剂总量的7%,而印染助剂和后整理剂分别占到29%和39%,但前处理剂的作用至关重要。
前处理剂的质量、稳定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纺织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有效性,而这正是RFT染色(即一次成功染色)成功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因此前处理剂的生态性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由于前处理剂的生态问题不仅受自身结构毒性、有害物质和生物降解性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复配组分, 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及其它添加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的禁用和限用远比一般纺织印染助剂复杂。
2.1经纱上浆剂2. 1. 1三类主要上浆剂纺织品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开口和投梭等因素的影响,经纱会受到较大的张力和摩擦。
为了顺利织布、减少断头、消除布面上的疵点、提高织造效率,要对经纱上浆,以提高织物强力和耐磨性能。
目前使用的浆料由上浆剂(即经纱上浆剂)和助剂两部分组成。
上浆剂是浆料的主体,主要有淀粉与变性淀粉、聚乙烯醇和丙烯酸类等三大类。
用淀粉与变性淀粉类浆料上浆的坯布,主要采用淀粉酶和碱进行退浆。
用于退浆的淀粉酶如BF-765淀粉酶及胰淀粉酶等能使淀粉液化,同时使淀粉分子键断裂,粘度迅速降低,进一步水解为糊精,易用热水洗去;另外,淀粉在热的烧碱作用下发生剧烈膨化,经充分膨化后的淀粉可以用热水洗去。
废水处理时,无论是糊精还是膨化的淀粉,经生物菌作用后降解率一般为70% "80%,若生物菌选择得好,降解率可达到甚至超过90%。
因此,无论从生物降解性还是从安全性角度分析,淀粉与变性淀粉都是一类较好的上浆剂。
聚乙烯醇(PV A)浆料成膜性好、浆膜坚韧、耐磨性优,对天然纤维和一般合成纤维均有较好的粘附性,在涤棉混纺织物上浆配方中的使用率高达70% "75%。
即使是纯棉织物(如某些高密府绸织物), PV A使用也十分普遍,用量高时占到浆料总量的60% "70%。
但PV A浆料的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浆料不易退净。
因为PV A不溶于水,其醇解度超过99. 6%,若遇碱,分子中的乙酰基团还会发生水解,使醇解度变高,造成水溶性非常差,而且高粘度的PV A线状分子存在内应力,在水中会膨胀成凝胶状,进一步降低其溶解性。
另外,由于PV A大分子并未发生降解,退浆液粘度增大后易重新沾到织物上,去除更加困难。
目前,印染厂主要采用热碱退浆法,虽然热碱对PV A薄膜的膨化效果较单用热水好,但退浆效果仍不理想。
至于氧化剂退浆,尽管在酸和碱作用下,氧化剂能使PV A 分子链裂解、粘度降低,且退浆迅速、效果较好,并有部分漂白作用,但氧化剂会损伤纤维素纤维,且降解效果易受金属离子的影响,生产上难以控制,成本也较高,实际应用受一定的限制。
因PV A不能被淀粉酶分解,酶退浆法也不能使用。
退浆不净会给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道工序带来明显的质量问题,如色差、色牢度等。
三是PV A退浆废水难以生物降解。
PV A退浆废水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含量高, COD达 4 000"8 000mg/kg,有的超过10 000mg/kg,而BOD很低,难以生物降解,对环境污染严重。
丙烯酸类浆料是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可分为丙烯酸盐类、酰胺类和酯类。
它们对疏水性纤维的粘着力高、吸湿性强,皮膜延伸度大而柔软,断裂强度大,对纤维素纤维也有良好的粘着性。
丙烯酸类浆料的退浆原理与PV A基本相同。
由于它是一种线型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容易被碱皂解,因此退浆比PV A容易。
同时,丙烯酸类浆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但鉴于多种原因,目前很少单独使用丙烯酸类浆料上浆,大多将其与PV A浆料或淀粉混合使用,印染厂也大多以PV A浆料或淀粉的退浆工艺来进行退浆。
2. 1. 2解决上浆剂生态问题的主要举措[2](1)研究和开发新型变性淀粉,提高其溶胀性、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
目前,欧美等国家大多数采用新型变性淀粉,如乙酰淀粉、酸改性淀粉、可溶性淀粉和羟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等。
这类淀粉性能好,退浆方便,且可缩短前处理工艺流程。
(2)少用或不用PV A浆料。
目前,国际上对PV A浆料的使用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西欧一些国家已禁用PV A浆料,或在定单上指明不要PV A浆料上浆的纺织品;美国采用超滤技术和回收装置实现PV A的循环利用,据称,重复回收利用率可超过95%;日本则大力开发和应用低聚合度PV A,因为粘度低,浸轧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后堆置或汽蒸,可使PV A薄膜膨胀和软化, 然后再用大量80℃以上的水溢流冲洗,达到退浆效果,并积极开展PV A生物降解的研究,据报道已成功开发用几种微生物混合培养得到的PV A浆料;我国从PV A的生态问题出发,近几年提出少用甚至不用PV A浆料,并积极开发能够部分甚至完全取代PV A的各种浆料,例如建议使用易溶解的部分水解级PV A 浆料,我国江南大学则进行了棉织物PV A降解酶退浆工艺的研究等。
(3)上浆组分尽可能简单,避免使用多组分的混合浆料,以利于印染厂退浆和退浆废水的处理。
(4)发展和应用有利于上浆与退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浆料。
目前欧洲一些纺织厂推行由变性淀粉、丙烯酸类浆料和少量柔软剂组成的浆料商品,有PerapretD、Perapret F、Plextol、Rohatex、Gommex ECA等; BASF公司供应市场的Size CA、CB、CC、N、PE、T8等也都是聚丙烯酸酯类上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