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
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判定原则

2、区别
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都是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
能力验证是实验室之间的能力比对,各实验室没 有能力高低之分,一般也没有“参考值”。实验室 间比对后,通过对比对结果统计分析求得参考值, 最终区分出各实验室的能力是否为满意结果。 测量审核是实验室对被测物品(材料)进行实际 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因此 测量审核必须有“参考值”,即由能力较高的实验 室(称为参考实验室)通过实测给出被测物品的参 考值。参加测量审核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比 较从而确定是否为满意结果。
最小数
(10%)
中位数 (50%)
第一四分位数 (25%)
(1) 5 (11) 52 (21) 68
(2) 26
(3) 35
(4) 35
(5) 36
(6) 43
(7) 44
(8) 46
(9) 47
(10) 48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5 58 64 64 65 66 66 67 67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8 69 72 72 73 73 74 78 79
“结果对”的标准化和(S)和标准化差值(D)为:
S A B / 2 D | A B | / 2
通过计算每个实验室的标准化总和及标准化差 值,可以得出所有的 S 和 D 的中位值和标准 IQR,即中位值(S),标准IQR(D)等。
随后计算实验室间Z比分数(记为ZB)作为S的 稳健Z比分数;计算实验室内Z比分数(ZW)作 为D的稳健Z比分数,即
• 当实验室间比对采用相同精度等级的设 备比对时,即U1=U2=U3=…=Un • 比对结果判定原则:
校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

x
X
其中: x --- 某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 X ---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
U x --- 某参加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
U X ---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
• 则该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满意,否 则为不满意,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双边比 对。如某个实验室在对一个核查标准 的某个量值或参数测量后,让平时为其 提供校准/检定服务的实验室(符合指 定实验室的条件)对同一核查标准的
• 三.能力验证的类型 • 1)实验室间校准计划 • 2)实验室间检测计划 • 3)分割样品检测计划 • 4)定性计划 • 5)已知值计划 • 6)部分过程计划
• 四.数据统计 • 1)程序 • 2)指定值的建立 • 3)极端结果的处理方法 • 4)能力统计量的计算
• 五.组织和计划
参加试验室 (1)
同一量值或参量进行测量并提供测量 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
• b) 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 室,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相同 ,设它们的不确定度均U为 这时如只找到
一个实验室进行比对则:
ya yb 2U
为满y意a ,其中
---本实验室的y测b 量值, ---为另一个实验
室的测量值,如找到了多个实验室参加比
7 第七实验室 (实名:) …
• 附录: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 (适用于校准/检测实验室)
• 1. 实验室间比对通常是采用各个参加 实验室分别测量同一个盲样的某个量 值或参量来实现的,对盲样的要求是其 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稳定性要好,确保各 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差别中不包含盲样 变化的影响。
• 2. 比对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除 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部 组织的比对参加实验室较多,一般实验室自 己组织的比对,参加实验室不可能太多。在 参加实验室中尽可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 明显低于(例如低3倍或3倍以上)其他实 验室的 “指定”实验室,因而其测量结果
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

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1目的:为了判定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的结果,识别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特制定此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
3责任者:技术负责人、化验员4程序:常用的内部比对实验方法常用的内部比对实验方法有:盲样检测、留样检测、标准物质检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等。
盲样检测可以检验人员的技能水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实验室耗材、检测方法、实验室环境条件等能否满足提供准确数据的要求。
留样检测是检验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是否持续稳定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样品的再次测定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是否有波动,以便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留样检测的前提是样品的性质必须稳定,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留样检测不能识别实验室的系统误差。
标准物质可以用来校准实验室仪器、验证检测方法、识别实验室误差。
标准物质检测是检测工作质量保证的标准,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
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前提,人员比对是检验人员技能水平的最好方法,但是不能识别实验室的系统误差。
检验新增仪器设备能否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对检测结果造成多大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做仪器比对实验。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会执行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但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或特殊的条件下,实验室也许会使用非标方法,选定的方法或新建立的方法是否适用于预期的用途,就必须对这些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比对是常用的验证方式之一。
盲样检测、有证标准物质检测可以用来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留样检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可以检验检测结果的再现性,方法比对可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内部比对实验方法。
实验室尽量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盲样检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如果不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只能检测2组数据有无显着性差别,不能直接检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有助于识别实验室的系统误差,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

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在能力验证实验室内进行比对测试时,判定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合格、可靠和有效的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判定原则,以确保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1.重复性判定原则:重复性是指多次独立测试得到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在实验室内进行比对测试时,必须确保测试方法和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只有当重复测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时,才能认定该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准确性判定原则:准确性是指测试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在能力验证实验室内,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进行比对测试,以验证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和方法的准确性。
仪器校准和标准物质的使用方法都应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线性判定原则:线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测量结果与被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是直线。
在实验室内进行比对测试时,应该使用适当的标准曲线或校准方法来验证所使用的仪器的线性程度。
只有当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时,才能认定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
4.灵敏度判定原则:灵敏度是指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或最小变化量。
在能力验证实验室内,应该通过比对测试来确定仪器的灵敏度。
测试结果应该表明,仪器能够检测到最低浓度或最小变化量,并且结果的可信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5.特异性判定原则:特异性是指对于特定物质,仪器只检测目标物质,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在实验室内进行比对测试时,应该使用适当的选择性方法来验证仪器的特异性。
测试结果应表明,仪器只检测到目标物质,而不产生误报或漏报。
6.稳定性判定原则:稳定性是指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或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在实验室内进行比对测试时,应该对仪器的稳定性进行验证。
测试结果应表明,仪器能够在一定时间或特定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测量结果。
7.偏倚判定原则:偏倚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实验室内进行比对测试时,应该通过对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进行比对测试,以评估测量结果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倚。
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之欧阳体创编

1 ◎的:筠了判宝能力斑询7勿礙室内比对的倨果,谄刖农鉛窒中存卷的向超,以便侖紂对傕的采取施施逬紂改逬,游制室此规終。
2范⑥:本规程俺用孑能力鉛和/広鉛窒内比对请果的判宝。
3奏&老:兹术茨去心、化鉛员4程存:4.1常用的内部比对広鉛方注常用的内部比对农翁为:主侖:咅样拾测、留样拾測、杉淮的底拾测、心员比对、仪器比対、方注比对等。
育样拾测可以拾鉛心员的払能水年、农斑室仪器祓备的傕能、宏鉛室統材、拾测方注、农鉛室环俺象件等能《灌足握供推舖数驚的理求。
笔样拾测县拾鉛広鉛室拾测3仔底蚤昱公捋復稳宝的一神方式,逼过对样器的禺次测宝拾鉛,拾測工仔煽蚤经《侖浚动,以便采取0理的禎跆知內玄薦施。
电样拾测的前握经样器的僅底0须稳宝,含蚤不岌竺&佝盍亿,留样拾测“能识別农鉛室的f.俊谖差O林淮的诊可以用来橙淮宓窮室仪器、於洛拾测方注、※别农鉛窒谡差。
杉淮的冷拾测经拾测3介燔蚤傷和的杉狸,耀宓鉛窒不可駐少的内部底逻滋糾的一种重聂方法。
拾測人冕的能力如©疏县佟和拾测工仔戯蚤的首理前摆,A 冕比对昱拾鉛心冕总能水年的釆阿方怙,便昱刁:能识別农鉛室的孩俊谖差O拾鉛新f曾仪器谄备能毛港足拾测工杵的需理,対拾測倨眾逼戌多尢劉响,釆&孑的方法昱筱仪器比対实芻。
逼常作况下宓鉛窒舍轨於林推规宝的拾測方注,便右曳种游宝的场合或為殊的金付下,広鉛窒也轩会住用好杉方注,il & 的方:主或新建立的方注经《俺用孑禎朗的用逹,就必•须対迫歧方:主逬钙鉛池,方:•去比対县常用的鉛和方式之一°盲样拾测、有粗林淮的燔拾测可以用来拾錨拾测倨果的淮廉僅,啓样移測、厶冕比对、仪器比对可以拾鉛穆测铐果的念珈傕,方:•去比対可以鉛订拾測倨采的淮術僅冬拾测方注的忘敘俊,窓/含室可以傕薦需爰逸播合(1的內部比对広鉛方法。
宓鉛窒尽蚤往用有和林推的爲逬&农鉛室内部康蚤據钊渚动,咅样拾测、心员比对、仪器比对、方:主比对a眾不住用侖池杉推的矗,£能拾测2①数謄侖无显箸俸差别,不能盍谑拾測拾测倨果的推廉僅,:呆侵用侖询:杉淄的燔逬紂鉛和,侖鈿孑识别懐芻室的參俊谟差,分杨岌生尙差的念.园,0时逬紂心2如改ifio4.2农能■室内部比対实鉛的评价4.2.1采用拾測方:主的西珈傕陷逬矽评价一岐拾測方法林淮傩驚各实鉛室與同实鉛倨呆摆供了方注的规呢傕陷R,老样器的杉淮侥浚侖置传呂⑥时,可逸播拾测方总的耳规俊陷逬於比対倨果的评价。
比对试验评定准则

修 改:第1次修改一、比对试验的方式及要求1、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分别测量同一检测样品(盲样)的某个量值来实现的,对盲样的要求是其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稳定性要好,确保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差别中尽可能不包含盲样变化的影响。
比对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除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部门组织外,一般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在选择比对的实验室中尽可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明显低于(例如低3倍或3倍以上)本实验室的“指定”实验室,因而其测量结果可视为比对的“指定值”,如实在物色不到这样的“权威”实验室,比对也可在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的实验室间进行。
2、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再试的比对试验:2.1不同人员之间的比对,比对物品性能要稳定,并且具有足够的分辨力;采用同一台测量设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2.2留样再试的物品,要求存留物品性能要稳定,并且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前后两次采用相同的测量的方法、测量设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两次测量之间应有至少一个月以上的时间间隔上。
二、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通过计算比率值E n 来进行评定1、如果参加实验室为指定实验室,则评定比对结果可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定方法,则------------------------------------(1)22RL RL n U U X X E +-=修 改:第1次修改其中,L X -本实验室测量值;R X -指定实验室测量值;L U -本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R U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2、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室,比对双方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相同,设比对双方的不确定度均为U ,这时如只找到一个实验室进行比对,则:-------------------------------------(2)其中,L Y -本实验室测量值;R Y -另一实验室测量值。
试验室间能力验证判定标准

试验室间能力验证判定标准
试验室间能力验证的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检测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是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检测机构是否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并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合法有效。
检测机构是否能够保证实验室的运行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力验证通常采取以下步骤:
制定能力验证计划:确定需要考察的检测项目、检测设备、技术人员等要求。
选择合适的参考标准:选择用于比较的参考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
分配样品:将样品分发给参与能力验证的实验室,确保每个实验室收到的样品数量相同、质量一致。
执行检测:各实验室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比较结果:将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差异。
评估能力:根据比较结果和参考标准,对各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技术水平、设备精度、人员素质等方面。
反馈结果: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各实验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实验室能力的提升。
总之,试验室间能力验证是确保实验室技术能力和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能力验证可以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结果的利用

2、对于不可接受的能力验证结果
➢ 当实验室收到一个不可接受的能力验证结果报告 时,应对其检测的质控系统的每一个方面全面进 行评估。
2 、确定根本原因
➢ 4)技术问题; ➢ 5)能力验证材料问题; ➢ 6)结果评价问题; ➢ 7)调查后无解释。
包括行业的、认可的和资质认定等的各种要求,这是最低要求。同时实验室 可根据自身特点或实际工作的需要增加项目和参加的频率。
➢ 3)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检测项目的范围; ➢ 4)最低参加的频率; ➢ 5)实施过程的控制;即要明确参加的时间、项目、检测人员、负责
人员等方面。
➢ 6)对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评价。需要明确评价方式或所引用
➢ 实验室还应有书面的程序用于特殊的操作需要, 如检测、分析和纠正每个已确认的问题。
➢ 这些程序应与实验室监管机构的要求一致。这些 操作包括出现问题时对受检者检测结果影响的评 估、调查问题的根本原因,对已发现问题的纠正 措施(如果适合,应消除根本原因)和随后的审 核以确定纠正措施有效。
3、建立分析的控制程序
二、能力验证活动是一个连续监测的过程
➢ 1、有计划的活动 ➢ 2、连续的活动比只单次能力验证活动更有
效 ➢ 3、适用范围
1、有计划的活动
➢ 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不只是参加一次就行, 它是一个连续监测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要制订一 个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计划,按计划连续参加, 并进行分析才能很好帮助实验室更全面的了解和 分析检测工作的能力,发现和及时处理不合格工 作,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达到改善或 维持或持续提高检测能力的目的。如CNAS-RL02: 2006《能力验证规则》中就规定临床医学特定领 域中最低参加频率为2次/1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为了判定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的结果,识别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特制定此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能力验证/实验室内比对结果的判定。
3 责任者:技术负责人、化验员
4 程序:
常用的内部比对实验方法
常用的内部比对实验方法有:盲样检测、留样检测、标准物质检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等。
盲样检测可以检验人员的技能水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实验室耗材、检测方法、实验室环境条件等能否满足提供准确数据的要求。
留样检测是检验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是否持续稳定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样品的再次测定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是否有波动,以便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留样检测的前提是样品的性质必须稳定,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留样检测不能识别实验室的系统误差。
标准物质可以用来校准实验室仪器、验证检测方法、识别实验室误差。
标准物质检测是检测工作质量保证的标准,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
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前提,人员比对是检验人员技能水平的最好方法,但是不能识别实验室的系统误差。
检验新增仪器设备能否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对检测结果造成多大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做仪器比对实验。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会执行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但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或特殊的条件下,实验室也许会使用非标方法,选定的方法或新建立的方法是否适用于预期的用途,就必须对这些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比对是常用的验证方式之一。
盲样检测、有证标准物质检测可以用来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留样检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可以检验检测结果的再现性,方法比对可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内部比对实验方法。
实验室尽量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盲样检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如果不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只能检测2组数据有无显着性差别,不能直接检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有助于识别实验室的系统误差,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实验室内部比对实验的评价
4.2.1 采用检测方法的再现性限进行评价
一些检测方法标准依据各实验室共同实验结果提供了方法的现现性限R ,当样品的标准值没有置信区间时,可选择检测方法的再现性限进行比对结果的评价。
将样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已知值、参考值、有证参考值、公议值等)比较,如果两者之差不大于方法再现性限R ,此结果为满意结果。
4.2.2 通过计算E n 值进行评价
当实验室能提供样品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可根据标准值的不确定度,采用E n 值进行评定。
|E n |≤1时,比对结果满意;|E n |>1时,比对结果不满意。
E n 值评价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方法无允许差的情况下实验室对检测结果质量进行的评定。
E n 22
21
U
U X x +-=
(1)
式中:x —样品测定结果;X —标准值;U 1—样品测定结果不确定度;U 2—标准值不确定度。
如果没有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或受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水平的限制,不能够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准确的评定,会导致En 值评价方法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此,可以将上述公式进行简化或变形。
4.2.2.1 采用标准值不确定度和平均值标准偏差
用测定结果平均值标准偏差s/n (A 类不确定度)代替(1)式中U 1,此判定方式比(1)式严格。
E n 22
1U s n
X x +-=
(2)
式中:n-样品平行测定次数;s-样品测定结果标准偏差;U-标准值不确定度。
4.2.2.2 采用标准值不确定度
假设(1)式中U 1=0,只采用标准值不确定度进行计算,此判定方式比(1)、(2)式更严格。
E n U
X
x -=
(3)
当|E n |≤1时,|x-X|≤U 。
即:只测定值于标准值的差值不大于标准值的不确定度,比对结果就为满意。
4.2.2.3 采用标准值和平均值标准偏差
当标准值为另一组测定结果的均值,且2个均值的标准偏差已知,不确定度未知时,用2个均值的标准偏差代替(1)式中的不确定度,此判定方式比(1)式严格。
E n 222
21111s n s n X x +-=
(4)
式中:n 1-样品平行测定次数;s 1-样品测定结果标准偏差;n 2-标准值平行测定次数;s 2-标准值
测定结果标准偏差;
硫酸铵样品中游离酸含量实验室内部比对评价结果见表1,|E n |>1,说明测定值于标准值有差异,比对结果不满意。
4.2.3 采用t 检验法进行评价
当测定样品的标准值没有不确定度时,或有2组测定数据,每组数据有多个平行测定结果时,可使用t 检验法进行评价。
4.2.3.1 平均值于标准值比较
将测定的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按下式计算。
t n s x |
|μ-= (5)
式中:x -样品测定结果平均值;μ-样品标准值;s-样品测定结果标准偏差;n-样品平行测定次数。
若t 计算>t 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有显着性差异,表明比对结果不满意;若计算t 计算≤t 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比对结果满意。
4.2.3.2 2个平均值比较
当测定方法没有再现性限作参考,且2个均值的不确定度未知,检查2个均值是否存在显着
性差异,可选用t 检验法进行判断,此法可信度较高。
首先求2个均值的精密度有没有大的差异,可用F 检验法进行判断。
F=
22小
大
s
s (6)
式中:s 大-2组数据中标准值偏差大的数值;s 小-2组数据中标准偏差小的数值。
若F 计算≤F 表,继续用t 检验法(7)式判定;若F 计算>F 表,说明2组结果中的精密度有显着性差异,比对结果不满意,应查找原因,进行改进。
t=
2
12
121||n n n n s x x +-合 (7)
s 合=2
)1()1(2122
2211-+-+-n n s n s n (8)
式中:1x -第1组数据平均值;2x -第2组数据平均值;1s -第1组数据标准偏差;2s -第2组数据标准偏差。
硫酸铵中游离酸含量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评价结果见表2,F 计算<F 表,说明2个测定结果精密度没有显着性差异,进一步用t 检验法进行检验,t 计算>t 表,说明2个测定结果有显着性差异,比对结果不满意。
Z 比分数法这项统计技术使用中位数估计样本总体平均值,标准化四分位距度量样本数据的 分散性,一般用于能力验证的结果评价。
|z|≤2时,比对结果满意;2<|z|<3时,比对结果有问题(结果为可疑值);|z|≥3时,比对结果不满意(结果为离群值)。
实验室内部比对可以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时使用,前提是必须取得足够的数据(单一样品有多组数据,每组数据有2个平行测定结果或分割水平样品有多组数据时),以此来检验人员(或仪器)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检验人员(或仪器)的总体偏差。
标准化和:S=
22
1x x + (9) 标准化差:D=
2
|
|21x x - (10) 式中:x 1-平行测定结果的第一个数值;x 2-平行测定结果的第二个数值。
人员(仪器)间的z 比分数:
zB=
7413
.0S IQR S ⨯-)()
中间值(S (11)
人员(仪器)内的z 比分数:
zW=
7413.0D IQR D D ⨯-)()
中间值( (12)
式中:IQR-四分位间距,是25%位数与75%位数之差。
尿素中总氮含量的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评价见表3,所有的|zB|<2,说明检测人员之间测定结果的再现性比较好,没有可疑值和离群值。
|zW|<2时,说明检测人员内部平行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比较好,没有可疑值和离群值,比对结果满意。
表3 尿素中总氮含量测定结果评价(z比分数法)
编写审核批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